《自由报》记者扯蛋专访葛剑雄教授实录
朱学勤被指抄袭,主动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申请调查,后者接受了申请。此事究竟有何进展,本报记者扯蛋先生独家采访了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
扯蛋记者问:7月15日,您接受 《北京晨报》采访时称“相关材料的齐备”是影响调查工作的主要因素……(被打断)
答: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请继续
问:那好,请问现在相关材料的齐备了吗?
答: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怎么说呢?也可以讲齐备了吧。但是我对Isaiah网友(举报人:编者注)的通过媒体提供材料的作法持批评意见,什么都可以当面谈吗。
问:您在接受采访中多次谈到对举报人匿名举报的不满,多次希望与他当面交流。于是有网友担心你们知道举报人身份后会进行打击报复,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这纯粹是已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看力挺汪晖的人那么多,也没见我们报复过哪一个吗,所以……(被记者打断)
问:我们讨论的是朱学勤教授的事情,你怎么扯到汪晖头上了,原来你比我还会扯蛋啊。
答:对不起,一时口误,主要是因为每次一谈到此事就有人往汪晖头上扯,这属于习惯性失误,请继续。
问:接着上个话题,资料齐备后应该可以进行实质性调查了吧?
答:现在已经正在进行了。
问:那么根据以往经验,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具体结果呢?以往您接受采访时都对这个问题含糊其辞,这次请回答具体点。
答:这个问题不是具体不具体的事情,每个事件都有它特殊的地方,所以具体时间不好说,我只能和你说尽快。
问:葛教授,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抄袭没有一个绝对标准”这一观点,还说“有些事可能要通过多次调查,甚至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是否表示此事会不了了之或者说这是为认定朱教授未抄袭作的伏笔?
答:朱学勤教授是否抄袭,至少要等我们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做出结论。至于抄袭的标准如何,因为中国学术界没有统一标准,所以这个事情不好说。我个人希望出台统一的标准。
问:就你个人而言,您认为朱教授抄了吗?
答:绝对没有!
问:那汪晖教授呢?
答:你看,我讲你们记者肯定是会扯到汪晖头上吗!汪晖这个人我不熟,对汪晖抄袭事件我也没有过多了解,但既然那么多人要求调查,我想应该有点问题吧。
问:您不是认定无罪推定原则吗?为什么又会说汪晖有点问题?
答:扯蛋同志,我话不是还没说完吗?但是没有调查结论出来前,这个不好说。你让我把话说完吗!
问:主要是你的两个但是转折太大,正反两面都占了,我一时反应不过来。继续下一个问题:如果作出朱学勤教授未抄袭的结论,是否等同于汪晖教授也未抄袭?毕竟两者都是以王彬彬教授标准判断的。
答:对于汪晖抄袭事件,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解不多,但是我认为朱学勤是朱学勤,汪晖是汪晖,两者是不同的。对不起,我不想谈汪晖的事情,下面问题里不要再提到他。
扯蛋:葛教授太敏感了,其实我们都是自己人,你看这是Mr×××.×××先生给我开的介绍信,你从我们报纸名字和我的名字就应该知道我们是一家人。
葛剑雄:不是我敏感,最近扯蛋、忽悠的人太多了,看了介绍信我就放心了,继续问吧。
问:有人说汪晖事件是朱教授策划的,现在朱教授事件是报复行为,你怎么看?
答:这你算问对人了,当初共荣基金向我们提出了搞臭落后反动分子的构想,我们自委会经过讨论 ,本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一基本原理展开了挑刺行动,应该讲这是很成功的。我们采用偷袭战术,趁着当事人在美国的机会发动攻势,让他有口难辩,接着利用我们的媒体优势展开狂轰乱炸,眼看已胜利再望,谁知道他们明着不吭声,暗地里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战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问:你认为这次计划未能圆满的原因在哪?
答:主要是错误的估计了对手,开始我们把他当小人挑刺,结果挑不出来什么,接着我们把他当君子打吧,他们又干出了匿名举报的小人行径。这主要怪我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
问:有人说对方发动反击是因为我们有些同志一些过火的文章引起的,您怎么看?
答: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人说你要自裁,说你不是男人,你生不生气?事后,我们已对当事人展开严厉批评。另外我们以后要吸取这方面的经验,不犯类似错误。
问:可是易教授这几天还在进行类似行动?
答:说起他我就来气,在学术界他是个屁,开始以为有机可乘,顺便拍拍我们马屁,形式变化后还看不清形式,已经被我批评了。这人纯粹是一个大世博,凭他的智商不知道怎么考上大学的。
问:对此事你们有何后续计划?
答:拖着,另外寻找下次机会。
扯蛋:谢谢葛教授接受采访,下次见。
本文内容纯属扯蛋,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