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内需PK政治,高房价还能走多远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高房价下民生不保,中国特色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转型为地产经济,在08年救市政策频出后,又在09年对地产业大量注资,最终致使经济危机时期整体百姓收入下降时房价上涨,将房价收入比继续拉大,供需之间断层严重。

  

  经济危机下,保经济就必须要先保民生是最浅显的道理,从各国自救政策可以看出,挽救经济的唯一有效行为就是加大民生保障,日、韩、美、德等国家的做法都是,而我们也在进行4万亿的民生保障投资。

  

  中国当前人均收入数据准确性虽然很低,但不影响我们了解人均收入低下的现实状况。中国房价与国际间已经接轨,甚至超出部分发达国家房价,但人均收入却相差甚远,从而显示出收入比与高房价之间的偏离问题。

  

  中国经济模式比较特殊,内需市场因长期依靠出口资源以及世界工厂的产业模式造成的人均收入低下而尚待完善,在一个并不完善的内需经济下,唯一可以快速拉动经济的砝码就是吃、穿、住、用、行等刚性消费,而住房是百姓一生中的最大消费,也是在多年内需依靠下形成的巨大资本集散地,正因此盘活经济的最大手笔均在围绕地产业操作,从而导致了对地产业不断注资的情况下09年前四个月的房价上涨。

  

  高房价与民生承受力之间的偏离是导致08年地产业低迷的主因,也就是说08年的房价已经难以维系,而09年在受景荣危机影响下中国实体产业危机非常严重,失业率攀增依旧在持续,年均收入在民生保障性投资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依旧在下滑,可以看见的是除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在涨以外,其它就业人员收入均在下降,而当前房价在被以各种手段进行巨额注资情况下,与人均收入逆道而驰,市场维系支撑力明显削弱。

  

  当前人民币冲刺国际化,遭遇最大的瓶颈就是经济受制的现实,缺少内需市场的经济产业模式,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软肋,也正因此使得我们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缺少了最大的底气,尽管是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潜在市场的国家,是各国疯抢的市场,但人均收入低下的国情造成了市场购买力的局限性,也因此难以打破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造成了其它国家是经济危机,而我们是实体产业危机,进而导致了巨大失业率与就业难的残酷现实,由此看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中国。

  

  在当前实体产业危机的情况下,世界工厂的巨大产能受外需市场萎缩影响而形成巨大的产能过剩与产品积压,又因此造成人均收入的下滑,而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投资不断在推升房价,造成民生保障遭遇最大的居住保障难题,是政治经济与民生保障之间最大的冲突,也是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没有内需市场的情况下,经济模式严重畸形,产业经济受制于外需市场,造成经济发展处处受制的现状。

  

  分析当前内需不畅的主因,当属现行民生头上的三座大山对市场的挤压,而三座山中对民生支配力影响最大的为居住需求,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的经济模式,造成一个地产业消灭一个内需市场的现状,以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左右权衡分析,最终等于一个地产业阻碍了一个大国的雄起。

  

  以此分析,无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分散单位化,没有成熟内需市场经济的国家想真正崛起都不可能,而民生支配力是决定内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唯一支撑点,只有保障民生才有望保障发展。

  

  当前政策趋向缺乏民生保障,在这种偏畸的经济模式下,造成内需市场狭小的现象,进而导致经济受制,民生难保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与其它国家在经济地位中的博弈,严重拖累中国在世界政治地位中的提升进程。

  

  到此我们分析当前时政与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大国崛起的国家战略目标非常明晰,而达成此目标不可缺少的就是一个成熟的经济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是维系这一经济体系的唯一要素,降低房价收入比也必须成为提高民生保障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措施,由此看房价收入比的拉近在所难免,在当前百姓收入增幅与房价增涨速度不成正比的情况下,高房价的持久性必将不可持续。

标签:经济   民生   房价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