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瑞典国王给她颁发了:一份有题词的证书,一枚带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以及一张价值400万瑞典克朗(约300万人民币)的奖金支票。
这位85岁的中国药学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获奖原因: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2011年9月12日,81岁的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诺贝尔奖评委:屠呦呦的发现对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弗斯伯格说,“每年约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引起对抗疟新药品的研制和发展,该药品已挽救上百万人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颁奖幕后花絮:屠呦呦相当低调
这个月30日,屠呦呦将迎来她85岁的生日。对于一个已经84岁的老人来说,本次诺贝尔之行,是对她一次体力的考验。但是,昨晚的颁奖典礼上,她依然神采奕奕。为了这次颁奖典礼,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丈夫李廷钊随行。
整个诺贝尔周,她其实相当低调,大部分时间都被家人和中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保护在Grand Hotel的诺贝尔套房里。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84岁的老太太,有足够多的时间养精蓄锐,参加这最重要的颁奖。
瑞典当地时间12月6日上午,屠呦呦少有地参加了一次活动,她和其他9位2015年诺贝尔各奖项得主受邀参加了诺贝尔博物馆的活动,她向博物馆赠送了图书《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这本书汇集了屠呦呦团队早期抗疟研究成果,记载了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以下为颁奖现场精彩瞬间: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中)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屠呦呦(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晚宴)
(综合自新华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曾静娇)
微信号推荐▽
股事通
微信号:money-week
长按并识别关注
股事通:你的炒股利器,每天推送股市资讯内参、投资机会解读、权威观点以及最实用的炒股干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