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说改革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中国的一些问题,包括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我就针对这些问题,简简单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复杂的方法我这脑袋也想不出来.)

首先我说医疗改革,改了好几次了,能不能有点进步啊。现在是国家帮我们报销很大一部分医疗费用,但是有很多时候,老百姓却宁愿不要国家报销。为什么呢?不是他们有多高尚,而是现实是报不报销自己所掏的钱都是一样的!不报他们花七八十元,报却要交费200元,报一部分后自己还要掏七八十元。一样,也就不费劲了。改革的现实是,医院,医生和药厂一块来绑架患者(外加无人监督的老百姓的税费,即报销的部分)患者的弱势导致博弈双方的不对称,患者被绑架了。天价医药,抗生素滥用随之发生。我的思路是让医生和患者绑在一起,医生承包患者,承包费由国家买单。患者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医生在合同期内是患者的家庭医生,医疗费由承包费承担,而把现在国家花在医疗报销上的费用拿出来,就基本可以抵做承包费用了。总之国家不多花钱,个人基本不用掏钱,而医院,医生和药厂回归理性,关注创新和服务,关注防病甚于治病。

再说教育,中小学号称要减负,可是高考不改,中小学再改也是换汤不换药。而要改高考,必须改革高校,改革他们的教育机制、招生机制、评价机制。而这一切却需要改革他们的管理机制,不要官僚,不要行政。我们要学术自由,要教授的自我治理,当然这一切可以以稳定、政治方向正确为前提。只有有足够的自由,才能在学术上自由发展,有所成就,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学校才能建立自己的特色,自由招生自己的学生,招生需求的多元化,会引起中学生学习方向的多元化,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高考压力降低了,学生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那时,中学生才真正减负,教育也才不再是公众的负担。

住房,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人们对住房倾注了太多的希望。而现在,大家都知道,开发商、银行和政府是捆绑在一起的,弱势的公众在另一边。博弈双方力量的极端不平衡,导致定价权被强势力量篡夺。房价居高不下,非理性上涨,直接步入美国次贷危机的后尘。中央政府高呼调控、理性,而卖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可不想自己财政紧张,银行也不想赔钱和产生坏贷,所以都任由开发商非理性涨价,必要时甚至变通中央政策。所以房价总是喊喊、停停再涨再喊再停,从来没有跌过,这也为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积累了太多的风险。要阻止这种局面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办法是改变博弈双方的力量对比,把政府解脱出来,使政府回复自己的本质。办法只有一个:改变他们的土地财政,改变财政发包制。但这种利益调整涉及整个政府管理体制与官员激励的改革。题目太大,叙述不了。

最后如果发表一点对政府改革的建议,我倒不建议一定要多党执政,三权分立。甚至公选都可以先不考虑,我们只要政府真正是服务型政府,就可以啦。可以借鉴一些大公司的售后服务策略,比如联想,我们到政府部门被服务后,我们有权对这种服务打分,这种打分被更高一级政府收集后将作为该部门的个人和领导业绩的认证。决定他们的晋升、奖金和工资。这种设计在理论上是合理的,被我们税收养活的官员当然应该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否则我们有权不养活他。这种监督和控制就相当是一种过程控制,比事后监督(如离职审计)要好,更比那些个别领导监督要好得多。

标签:政府   改革   患者   医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