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黑暗”,如何看“文革”?
“光明”与“黑暗”,如何看“文革”?
作者:风雨夜行人
袁腾飞说:“文革”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十年。
“光明”与“黑暗”是相对的两个词语,其本意是指自然界有光与无光的境界,人们往往用“光明”与“黑暗”来比喻社会形态。
如何看待社会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答。很多人都看过“白蛇传”的戏或电影,中国有个传统的节日叫“端阳”节,这一天,正常的人都把这一天当成是纪念中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又将这一天作为祛邪的日子,但是,对于“白蛇传”中的白蛇成精的“白娘子”却最怕这一天的到来,一年中,最难过的也就是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她有可能原形毕露。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评说社会的“光明”与“黑暗”,不同身份的人、不同立场的人的见解也是截然不同的,譬如对于正常的人类而言,喜欢享受阳光明媚的白天,对于妖魔鬼怪,却最喜欢夜晚。因为只有在夜晚,它们才最好出来兴妖作怪。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侵略与屠杀中国人民的日本鬼子宣布投降,我想,全中国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感到高兴,当年,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但是,对于日本战犯来说,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的到来,他们的死期也就为时不远了,我想这种结论大概没有几个人会反对的。
一九四九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也是一个光明的年头,因为,这一年,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后溃退台湾。但是,对于蒋介石来说,却是一个倒霉的年头。
再说“文革”,经历过“文革”的人们都知道,“文革”中挨整的对象一是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二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三是反动的学术权威,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目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此,对于人民而言,“文革”是广大人民群众扬眉吐气、当家作主的年代,是光明的年代,对于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反动的学术权威等人来说,却是“黑暗”的年代。
毛泽东曾说,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其中的一件就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还说过,“文化大革命,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里据说的“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共中央高层的领导者,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对于人民群众,拥护的人要占到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要不然的话,“文革”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文革”并不是个别人讲的那样是““黑暗”的年代。
真正的“文革”其实只有短短的三年,“夺权造反”“红卫兵大串联”实际上只有一年多的时期,在当年,我既亲历了农村的“文革”,也亲历了工厂与学校的“文革”,因为我的家在农村,我所居住的村子有二百多村民,戴“高帽子”被批斗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旧社会的地主,一个是旧上海“青帮”的一个分子,他们被戴上“高帽子”游了两次村,还被上台批斗了几次,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准他们乱说乱动,以后,就叫他们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至于学校,当时我读高中,我们学校有教职员工二百多人,有学生二千多人,被上台批斗的有十名,当时称为十大右派,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开了几次批斗会,让他们做检查,接受批判,但是,工资照发,后来都被平反了。有人说,“文革”期间,农民不种地,工厂工人不上班,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那时候,我们到工厂去学工,工厂停工,大概只有一九六六年很短的二、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一九六七年后,工厂就按部就班了,而且生产秩序很正常。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文革”对于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而言,是光明的年代,对于那些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反动的学术权威等人来说,确实是“黑暗”的年代。
袁腾飞等人并不真正的了解“文革”。
2010-05-02
来自:中华网社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