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房产税:何不永不加赋?》
读过李杰《房产税:何不永不加赋?》(载《南方周末》1月20日C20版)一文,真不相信这会出自一个据说是“中央财经大学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这样的“专家”之手。文章极尽混淆一些最基本概念之能事,露骨地站在维护拥有大量房地产的既得利益者立场上,还好意思振振有辞,想要唬弄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实在令人气愤。这里谨对其几个主要论点稍作分析,以揭穿其如何荒谬。
1、开征房产税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说:“对高档住房开征房产税的目的无非有这样几个:打压房价,提高地方政府税收收入,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
评析:尽管房产税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房价畸高、调控无力的反思,但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却既不是(也不可能)打压房价,也不是为了提高税收,而只是为了改革地方税收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税源,最终改变土地财政的不健康状况。这一点中央实际上已说得很清楚。拼命把开征房产税的目的往“打压房价、提高税收”上引,把本来不相干的东西硬说成是开征房产税的目的,不过是一种策略,就是为论证房产税会“增加民众负担和政府寻租空间,降低资金使用效率”的观点制造前提,挑动炒房者、不幸已在房价高位上大量贷款购房的房奴、乃至经济压力巨大的下层群众起来反对房产税。这种企图是很卑鄙的。
很明显,开征房产税,不可能就把高房价压下去。房价的高低是相对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里,房价的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产税针对的是住房保有环节,不是建设或交易环节,既不会增减住宅供给或建设成本,也不可能增减居住需求或流通费用,因此既不会抬高房价,也不至于打压房价。如果说开征房产税对房价可能有所影响,那也仅仅是指有力度的房产税可能增加不是因“居住需求”而炒房、囤房者的投资成本。抑制这部分在“住房使用价值”即“居住需求”之外的不正当“需求”,防止房地产成为少数有钱人巧取豪夺其它公民财富的工具,从而使房价能接近真实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须,是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须,也是维护社会正义、防止两极分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必须。
除此之外,我还认为,开征房产税,也是“维护公民占有房地产平等机会”的需要,是为了“调节公民在房地产占有权益上的不公平现象”。“人与人平等”的最根本体现就在于“对生存必须之公共资源享有平等权益”上,而土地是最重要的生存公共资源。多占有房屋的人实际上是多占有了土地,因此必须付出代价。由政府通过征收房产税,以再分配的方式补偿给那些享有土地不足的人,确保他们也能平等地享有对生存必须之公共资源的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房产税”,实质上也是一种“生存必须之公共资源调节税”。
2、开征房产税是对富人有利吗?
文中说:“打压别墅价格能让中产阶级或劳苦大众住上花园洋房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别墅价格下来后,对谁好呀?当然是那些有钱人啦。本来,让有钱人多花点钱住高档住房,这是很好的一件事啊。这些人本来就钱多烧手,为什么要帮这部分人打压房价呢?”
评析:真是奇谈,对别墅收房产税竟然是对住别墅的有钱人有利。那么请问:房产税是收谁的钱呢?既然中产阶级或劳苦大众不可能住别墅,那房产税收的正是富人的钱,怎么反而对富人有利呢?如果真如 李 先生所说房产税是帮富人打压房价,对有钱人有利,那为什么占有房产越多的人就越反对开征房产税呢?其实这个道理很浅显,因为这不仅要他们现在就多付钱,而且很可能断了他们今后靠炒作房地产掠夺他人财富之路。
别墅价格再高,买别墅者多花的钱也是交给了开发商,还是回到了富人手中。但因此抬高了房价,却使需要买房的穷人不得不提前额外付出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收入给那些开发商或炒房者。价格畸高的房市从某种程度上看已蜕变为有钱、有权者击鼓传花的游戏和掠取普通民众财富的“合法”形式。而开征房产税,却能永久地提高富人购买和居住别墅的成本,使这项收入有可能被用于穷人的福利。如果说这将抑制有钱人无顾虑地超多购买实际需要之外的别墅等房产,那么由此节约下来的土地等资源也有利于增加供应,对满足穷人的需要显然也是有利的。
3、开征房产税会增加通账压力吗?
文中说“高档房产本来可以成为小川行长口中的一个‘池子’,把社会上的热钱给圈住,从而不影响国计民生。当房产税打压高档房价之后,‘池子’就不复存在了,热钱就真的在世上为非作歹。可以基本确定的逻辑是,房产税越严格,通胀压力越大,税收部门的快乐就会变成中央银行的痛苦,小川自然就更头痛了。”
评析:高房价能成为一个池子,将热钱圈住,并减少通胀压力吗?否也!恰恰相反,不断上涨的房价,会几何级数地放大热钱效应,加剧通胀压力。因为无论房价多高,房地产所能吸收掉的货币永远只能相当于其物化转移的价值量,或俗称为物化成本,甚至不包括土地的全部价值在内。超过其物化成本的价值,其实是虚拟的,即没有实物基础的泡沫。而代表这些虚拟价值的货币,则又以开发商利润及土地出让金的形式回到流通中,成为新的购买力。这时候,银行原来贷给购房者的100万元,在流通资金的帐面上,就幻化成了150万甚至更多(房价越高就越多)。如果房价上涨的预期加速并加剧了这种资金循环,资产泡沫便会加倍产生,反过来又会成为通货膨胀的标志,从而增加通胀预期。帐面上的“社会财富”似乎迅速增长,但银行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如果合理开征有力度的房产税,使超过居住需求的住房持有成本大于收益,将有助于改变房价上涨预期,减少资产泡沫,从而也有利于放缓和降低通胀预期和银行风险,为应对通货膨胀赢得时间。
此外,文中关于“打压高档住房房价会更加凸显社会不公”、因“不能期望地方政府把收上来的税收投入保障房的建设”所以不应征房产税等论点都不值一驳。
两周前,我曾将此文电邮给《南方周末》,希望编辑真能按照其标榜的“求真求实、知无不言”精神,摘要发表,给我这样的小民一个发声的机会,使大家也能有机会看到与那些所谓专家名人不同的意见。“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但两个星期时间过去,文章如泥牛入海,只能说明《南方周末》所谓“求真求实”的虚伪。这里,谨将功赎罪此文发出,供各位网友参阅。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真理只会越辩越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