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君梅们还是沉默为好
即将于9月17日上映的《建国大业》日前在上海举行南中国启动盛典,饰演宋美龄的邬君梅和多位片中特型演员到场。在谈及片中21位演员的国籍问题引发网友争议时,现为美国国籍的演员邬君梅说:“国籍、护照都只是一个符号,‘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邬君梅接受采访时说:“从我个人的角度,打个最通俗的比方,这就像是一个妈生了很多女儿。有的女儿嫁出去了,有的女儿还留在身边,你凭什么说嫁出去的女儿就不爱这个妈了呢?”
在邬君梅看来,护照、国籍都只是一个符号,我出生的时候是中国人,现在是中国人,到死我还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不会随着我的国籍问题而改变的。”
邬君梅的这番说词,在感情上可以理解,但在法理上肯定是说不通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无论是我们大声说出这句话,还是在心里默颂这句话,都表达了一种民族自豪感,体现了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当然其中一定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情愫。
但是《建国大业》这样的大片,由如此众多的加入他国国籍的原中国演员来演绎,就不能不说是对《建国大业》的另类解读。国内观众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甚至反感、反对,表达正是真正中国人的情感。
对此,我以为邬君梅们还是沉默为好。任何解释,都不可能像当年张明敏唱响《我的中国心》那样,令数亿中国感动流泪。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激起了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1984年春晚,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
那时香港还未回归,张明敏是香港人,不是加入他国国籍的人。由张明敏来表达的中国心,是邬君梅们无法仿效比拟的。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再听《我的中国心》,仍然让人感到荡气回肠、欷歔不已。
可见,我是一个中国人,不是口号,更不是符号。诚然,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更加开放的时代,每一个人也拥有了比以往更多、更大的自由。你有选择加入他国国籍的权利,但你的爱国肯定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爱国,你要说你仍然是一个中国人,外国人可能说是,就不要要求中国人也说是了。
任何加入他国国籍的中国人,都无法脱离这样的认同模式:外国人面前,你是中国人;在中国面前,你是外国人。
2009年8月18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