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了,民主不是问题
有些国人和前国人特别热衷于“民主启蒙”,似乎非如此国将不国。所谓“启蒙”,当然是指你还处于蒙昧状态,而他是老师,其实JY经常丢掉了常识,“被启蒙”者好歹还拥有常识。这世界上大多数是民主国家,而强国却只有那么几个。它们不是强在民主,而是强在科技。科技强则科学精神强,两项相加,成就经济繁荣和治国有序,到了这一步,民主、法制和道义制高点啥的,就都夯实了基础,该有的一个都不会少。事实证明,要想民主机制运行良好,经济水平是前提,要想提高经济水平,先得提高科技水平。靠卖资源致富,始终是被人捏着,胖也是虚胖,无强可言。
晚清开始,中国衰弱,弱在对科学技术的轻视甚至蔑视,弱在科技水平的低下,直到新中国建立,渐渐重视科学技术,国家实力才慢慢有点起色,勒紧裤带搞两弹一星,说明政府开始用战略眼光对待科学技术。正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奠定了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有人会说,这是从民国政府手中继承过来的,这样说也对,但鉴于美英法苏都有原子弹,中国没有那玩意儿早晚得被人踢出去,像踢老蒋那样干脆。卡扎菲放弃核计划的时候,西方是做了安全承诺的,现在照打不误,朝鲜成功进行核试爆后,一干人等说西方这下非做了朝鲜不可,我说美国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入侵核国家。国际政治就是这样残酷。
核武器并不仅仅是武器,其研发过程必然会带动一系列相关水平的提高。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状态,它的崛起始于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世人开始关注那个国家,今天的印度已经是广受瞩目的金砖成员国之一。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4位科学家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邓小平认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在1986—2005年间,国家为此累计投入330亿元、500多家研究机构、300余所大专院校、15万多名科研人员,在高性能计算机、高速信息网络、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天地观测系统、海洋观测与探测、新一代核反应堆、超级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科技领域突飞猛进,正是这些科技成就为经济总量第二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863计划是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所谓“跟踪研究”,当然不限于“跟踪”,有条件超越的时候也是毫不客气的。就在中国科技精英跟踪研究西方战略性高技术起步时,中国一些文人跟踪上了西方价值观。863计划是1986年3月提出的,正式启动则是1986年11月。1986年12月,合肥、北京等地一些高校的少数学生上街游行,极少数别有用心的JY文人则借此煽动政治上的全盘西化,后经教育和疏导,事件逐渐平息。但是,那只是暂时平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最终酿成了89年的那场动乱,其残留又借助互联网技术生根发芽,这就是今天的所谓“南方系”。
笔者在此文中刻意强调“JY文人”,并非是说全盘西化的主张者百分之百是文人,更不会说凡文人皆主张西化,而是指主张西化的绝大部分是文人。我粗略地统计过某“宪章”,签署者94%以上是文科出身。网上活跃的几个秦姓人物几乎都是右派,这当然是巧合,不可能是从宋朝遗传下来的,秦基伟就是铁骨铮铮的军人,秦姓网友不必在意。但是,绝大部分主张西化的是文人,这其中是有必然性的,容我慢慢细说。
现实生活中,我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互联网中也有出身中文系的盟友,我不至于对文科有偏见。文科,正宗说来算“社会科学”,也是一门科学,没有社会科学,这个社会不可想象。问题不在文科本身,而在于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也就是高中文理分科和领导干部普遍是文科出身,而媒体从业者天然就是文科出身。最令人忧虑的是当前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考试内容几乎就是为文科生量身定做的,公务员岗位只有极个别的适合于理科考生。不是我危言耸听,长此以往,势必国将不国。
文理科思维方式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理科生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文科生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牛逼,接下去会怎么样就不难想象。有人会说,毛泽东、周恩来不也是文科生吗?这个例子不恰当,从晚清走过来的民国时期,中国并无像样的自然科学教育系统,既然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文科生,当然是优秀的文科生脱颖而出。还有人说,美国总统近半数是律师出身,律师不就是文科吗?这例子更不恰当,全世界只有中国的高中文理科分得这么清楚。本人反对美国政府的时候挺多的,但特别喜欢看美国的畅销书,因为当中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哲理,咱不扯远,只要看看美国大片就能明白这一点,中国的文人要写出那种作品,目前不大现实。
我一直不解中国的律师如何打刑事官司,虽然我圈内有高学历的律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和白岩松一样,理化知识约等于零(白岩松自己承认了这一点,敬请白粉别骂我)。缺少相关知识可以咨询,缺少相关思维问题就大了,这不是实验室能补全的。某活跃律师怀疑杨佳5分钟内跑上21层楼在时间上的可能性,我当时就觉得如此辩护对杨佳非常不利。我这个奔五的人跑完21层楼不会超过3分半钟,杨佳的体能肯定比我强得多,何况他那时候处于疯狂状态,潜能全发挥,即使边捅刀子边跑时间也是不成问题的。有正式记录的成绩是2分38秒40跑完29层。插一句题外话,我一直支持判处杨佳死刑,但希望在审理过程中控辩双方把道理讲清楚。文科生普遍碰到数字就犯浑,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先大致想象一下,毕竟谁都不对爬楼陌生,再自己戴着手表跑一次或者找个体能相当的人跑一次,很简单的事情。这不是科学知识问题,而是科学精神问题。因为同为江西老表,也就是老乡,此前我从未非议过他,人前人后都没有,红色根据地的人普遍在忙生活,要不就是搓麻将,开博客的较少,我这人本位主义观念又很强。
谈到刑事案我又想到说“弹琴导致药杀人”的李玫瑾。她说:“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时候,我认为他的动作是在他心里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跟前弹琴的一个同样的动作”,算是为文科JY的雷人大厦再添了一块砖。万幸的是,药家鑫只是弹钢琴的,这要是运输原子弹的,何止是祸及十里八乡。以后若谁被车撞,建议赶紧声明“我没看到车牌号”,然后立即装瞎子,最好是直接装死,免得肇事者“心里有委屈”,“有痛苦”、“有不甘”,毕竟大家都不容易,要互相谅解,尤其是“难缠”的乡下人,一定切记,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某区招商局局长说,水分解为氢氧,那不就有毒了?氢化物可是有名的毒物啊!当然,理科生也会出雷人之语,但与文科生相比,那是严重不成比例的。理科改文科相对好办,有些理工科毕业生想考研,考本专业估计希望渺茫,就去考文科类。某数学老师,退休后无聊去考了个律师资格,现在正忙着打官司呢。文科改理科,打着灯笼找去吧。
文理分科有其历史必然性,不好一棍子打死。当时为了人才速成才搞了个文理分科,重新恢复高考制度后,国家仍然面临人才紧缺局面,所以沿用了文理分科制度,算是符合当时的国情吧,只不过,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时代的发展,高中文理分科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简单地说,如今100个文科精英中,在大家都学同样课程的文理分科前,最多只有3成是真正的优秀学生,另外7成是差生,而100个理科精英中,分科前的优秀学生比例绝对高于7成。报考文科的基本上属于两种情况:少数真喜欢的和多数成绩差的。
话说文理分科这么多年,中国不也发展很快吗?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啊,中国人口基数大,科研人员自然多,再加上文科精英中也有部分真正优秀的,文人中的两拨人先对磨嘴皮子,人民、民主、道德什么的,两边都是抒情高手,内耗剩下的部分才对社会产生影响,这里面有个延时问题,期间不至于对863们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何况从前还有个资历和魄力难以匹敌的政治家,他可以在争吵不休的时候一刀砍下去——别争了,先办事!
以后不一样了,因为中国的发展正在由规模走向高端。诺贝尔奖一类的科技人才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比如哲学什么的,而领导干部,要是普遍缺少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精神,如何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台下贪腐台上抒情能行吗?相对而言,中国不缺孔孟,不缺主义,缺的是科学技术,科技水平上去了,国家繁荣了,国民的观念也跟着革新了,该革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外人也会横看竖看不扎眼,没准还可以偶尔给人上上道德课。看看西方强国,联合国明明禁止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可人家“向利比亚派遣军事人员”,话多圆啊!那些“军事人员”是到利比亚南部沙漠植树造林的吗?张三派几百特种兵,李四派几百特种兵,王二麻子再偷偷送进一些,利比亚军队总共才多大规模啊!要是北约将利比亚政府军打垮了,然后让反对派直接进帐篷抓卡扎菲,那也叫“利比亚问题由利比亚人民解决”。说穿了,萨科奇的意思是将裤子做好,然后交给叛军说:“喂,老弟,你自己缝颗扣子吧!”。果然是射程多远,真理多远。
一个国家是否运行良好,关键是该国有多少人投入商品的生产,有多少人投入产品的研发,有多少人为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服务,其他也还有重要的,但这些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大国要强,强在科技,有科技,有科学精神,有繁荣经济,其他的好办多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