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日谈毛泽东——93岁老院长回到北航
今天是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的纪念日。北航首任院长武光同志亲回北航——这块他曾经创业过的难忘的地方,给青年学子们讲他眼中的毛泽东,讲毛泽东时代的北航。讲座在北航主M楼102进行,与此同时,101教室进行现场直播。今天来听讲座的人很多,我挤不进102教室,只好在101看直播了。
父母忠贞为国筹,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付东流。
(毛泽东82岁所作)
真正的劳动者对毛泽东是很热爱的,由毛泽东旗帜网发起的“毛泽东日”签名活动现已有2万5千人参加了,希望12月26日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定纪念日。俄罗斯现在取消了十月革命纪念日,资产阶级从来仇视列宁的十月革命。在中国也一样,资产阶级尽其所能丑化毛泽东,企图广大劳动人民早日忘记毛泽东。谈毛泽东生日,就不能不谈毛泽东做寿的问题。毛泽东从来不赞成做寿的,他一生只做了一次寿,是在75年他82岁的时候,那时毛已经病很重了,是由一些老支部书记的孩子们给他做的寿。今天在南街村一定也有毛泽东的纪念活动的。
当今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私”字挂帅了。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的儿子一回到延安,毛就让他去农村向陕北的一位劳动英雄学习。毛生前一直不同意修韶山冲到外面的公路。50年代毛在待遇上主动给自己降了5级。
毛泽东心怀博大,心怀世界,毛一心想的是世界的改造,世界的革命。毛领导下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毛并不是闭关自守。若说闭关自守,毛只是对资产阶级的文化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闭关自守的。在共产主义思想公有制思想的传播方面,毛不仅不闭关自守,而是尽可能的开放,积极地向外宣传。
毛在晚年深深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完成最后的任务。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并没有消灭,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毛一直在考虑,怎么样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防止敌人的和平演变。早在建国前,毛就向党内同志发出严重警告,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无论三反、五反,还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等,毛一直在努力使“组织上纯洁,思想上坚定”,毛的这个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文革亦然。
文革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看?应一分为二来看。我们不能一概的否定或肯定,要具体分析。文革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党不变质,国不变色”,这是正确的。文革的主导思想没有错,文革的错误只是表现在具体做法上的错误。文革只是犯了具体做法上的错误,而不是方向上道路上的错误。文革的错误不是占第一位的。文革应“动口不动手”。当年在文革中,我也是被批斗、坐监狱、受折磨,红卫兵说要送我到沙漠把我晒成肉干。我在文革的批斗中曾昏过去两次。如果我像现在一般见识的人们,我肯定也要恨毛泽东的,肯定也要全面彻底否定文革的。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来看待文革。
下面谈谈毛泽东时代的北航:
北航是由11所高校的相关院系合并而成的。李瑞环当年就是建设北航的工人之一。建校之初,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促成团结。我在校会上宣布:“知识分子也同样是国家的主人”,大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我在北航一直强调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使我们的同学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我认为,管的太多太死太宽,是不利于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的,而最近一次大学校长会议上竟然有这样的意见,说现在的班主任、辅导员太少了。学习,是学生个体的独立劳动,要使我们的青年要有独创性,就要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我当时反对在班上建立什么共产主义学习小组,搞什么“互学互帮”,搞什么学习上的平均主义。学生学习上有困难,不是有老师可以请教吗?我们要使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搞自己的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我一直提倡向上、奋进的校风,提倡不要尾随而要迎头赶上。1958年的“第一箭”,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我要问,现在的北航学生,学习的热情怎么样了?学习的主动性怎么样了?
当初的北航在学生工作上面,是宽严结合的。在招生工作上,政治思想抓得比较严,我们的招生不同于清华北大的招生只看分数。我们的教师工作抓得也严。当时的勤工俭学跟现在的勤工俭学是不一样的,当时是跟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劳动,而不是仅仅是挣钱、创收。
当时的北航“不唯书,不唯上,不随风”。社会上刮什么风,我们并不跟这个风,并不追这个风。反右派时上面给下面定了指标,但北航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是不信从这一条的。大炼钢铁也讲指标,但我们也不一味跟风,而是确保科研教学的不动摇和正常进行。我们编教材是注重:高、精、尖、虚、实、细、重,我们是先立后破、边立边破,而不是一般的“先破后立、不破不立”。
近来看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文章,是提倡青年人“吃好点,穿好点,玩的痛快点”。我当即写去文章加以批驳,但是被退了回来,说是报社领导有关照,我的这稿子不能采用。我们的青年,朴素的精神怎么能丢?我们的青年要勤奋好学,要全面发展。怎么样才叫全面发展?是“红”、“专”、“健”,是要达到这样的“三好”。旧社会所提倡的“德才兼备”,是没有个阶级标准的。我们看到地主、资本家有时向穷人施饭,从事慈善事业,好象这就是他们的“德”。但是,他们的施舍只是他们利用强大的资本所剥削来巨大财富里的星星点点。资产阶级对于“德”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我们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有自己的特殊标准的。在阶级社会里,看问题都是有阶级标准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不管看什么事情。
我们的青年,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意志!大胆地发扬创造精神吧,这是对人类社会最好的贡献。我们要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多更多的贡献。我曾在1958年北航校庆时写道,“五八精神,创一不息”。我们北航当时仅利用一校之力就取得了让苏联专家也觉得不可思议的成绩,这在任何其它国家所不曾有过的奇迹。我希望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一个“第一”,还有往后的不断产生的“第一”!“北京一号”,“北京五号”,不仅仅只属于北航的过去。(完)
最后,主持人结语:今天阿拉伯人,正在寻找自己的毛泽东,但是,印第安人还能找回自己的毛泽东吗?
笔者后记:以上根据讲座过程中自己所做的零散的笔记总结而成,也许有些讹误,不符合武光同志的原话或愿意,恳请谅解。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