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的“治国之道”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我乃一草民,不该妄议国家大事,就该象旧中国一些茶馆、饭馆的墙上写的那样:“莫谈国事”,只管喝茶、吃饭……可不知怎么的,俺偏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能我与毛泽东有某些相通之处,我也很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也对人世间的一切不平深恶痛绝,更对人世间的一切丑恶现象疾恶如仇!毛泽东在长沙一师读书时,他就以“二十八画生”的名字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他名字的三个繁体字一共二十八划。而我的名字三个字也是二十八划,可以说我也是“二十八画生”。毛泽东年轻时就懂得了“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就懂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然,我没有毛泽东那样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更没有毛泽东那样博学多才,通古晓今……但毛泽东的精神却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前进!
毛泽东年轻时就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他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见毛泽东早已将江山社稷装在了他的心中。而要主宰中国,没有“治国之道”是不行的。没有“治国之道”,就打不下天下,打下了也守不住江山。毛泽东真的是神人也!他上井冈山时只有一支千人的队伍,后来朱德又带了一支万人队伍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要是毛泽东没有“治军之道”,这支队伍是很难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一支武装力量,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的!他的“治军之道”,就是将政治思想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他的“治军之道”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就是《三大纪律》,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再后来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历史上象毛泽东这样纪律严明的队伍是罕见的。清朝的绿营,官兵都有两杆枪,一根烟枪,磨得锃亮,一根打仗的枪,几乎生锈了。许多当兵的尤其是当官的吃喝嫖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这样的军队怎么打仗,更怎么打胜仗?难怪要“屡战屡败”,难怪太平军还未到就吓得屁滚尿流、不战自败了。不是说八旗子弟都烂到根了吗?国民党的军队也是腐败不堪,好在离我们太近,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大家也早已领教了,我就不多说了。而毛泽东正因为有“治军之道”,他的军队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
从某种意义上讲,“治军之道”也是“治国之道”的一个方面。要是连怎样治军都不会,还谈什么治国?那不是奢谈吗?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不但注重军队的建设,还很注重苏区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旧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都苦难深重,要养活一支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的军队,尤其要养活苏区和解放区的老百姓,毛主席共产党要是不大力发展经济、不丰衣足食、不开展大生产运动行吗?毛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和著作可谓是发展经济、保障军队供给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先后发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组织起来》等文章,提出了“自力更生、生产自给”、“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财政经济工作的总方针,加强了对大生产运动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生产运动迅速扩大到敌后各解放区,抗日军民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伟大成绩。毛泽东后来总结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这是不能拿数字来统计的无价之宝”。新中国建立时,蒋介石把国库洗劫一空(他带到台湾去的金银财宝,即使不干活台湾也能过二十年),而我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短短用了二十多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能基本满足人民温饱,工业从没有一点基础到有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生活与解放前相比可谓新旧社会两重天!有人要说了,你别吹牛了,老毛那年代穷死了,好什么好?要我说,旧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而新中国呢?要是你否认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那你太没有良心了!我看你是没心没肝了!
毛泽东一系列经济著作以及新中国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是一个经济大家!当然,新中国经济建设不快也是事实。这一方面是因为解放时我们一无所有,一穷二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如毛泽东说得那样“我们没经验啊。”当时,世界上虽说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应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抄照搬是不行的。解放之初毛泽东也想学苏联,可后来他发现中国的情况跟苏联不一样,不能照抄照搬,于是毛泽东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由于没有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注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子不快,失误也在情理之中了。再说,解放时我们一无所有,一穷二白,许多事情是从头开始,也就必须有一个漫长的打基础的过程,就象建一幢高楼,许多时间和精力都化在奠基上,而一旦奠基完成了,就可以一层一层往上建了,也只有这时候,你才发现有了明显变化(邓小平正好担当起了一层一层往上建的重任)。一些过多指责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你们是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过程啊,只看到了一层一层往上建的过程了。这对毛主席和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公平吗?
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朝代更迭的历史,或是一部每个朝代由盛J到衰的历史。明朝尽管有象朱元璋这样开明甚至治国有道的皇帝,可明朝最终还是在举国皆贪中垮台了事;清朝尽管有长达100多年的“康熙盛世”,可结果大清朝还是在“遍地是贪官、人民苦透了”中覆灭了……毛泽东深知历史,更懂得每个朝代的兴衰史。因此,毛泽东格外注重政权的建设。而要江山永固,没有一个廉洁奉公的政府是不行的!一方面,毛泽东以身作则,克勤克俭,一方面,他教导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党内出现的不正之风、腐败之风,毛泽东毫不手软,及时开展党内整风与反贪腐运动。有人说,毛泽东就是喜欢搞运动,就是喜欢搞阶级斗争。其实,这正是毛泽东“治国之道”的生动体现。要是当官的“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主席语录);“要是老百姓一个个都凕灭了人性,社会道德大滑坡,社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取得的成就最终也一定会被断送的”(我的语录)!你即使富裕了甚至是个富豪,可你要是生活在一个人人没有道德,甚至人人凕灭了人性的社会中,你有安全感吗?你会快乐吗?当一个社会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你不采用一种暴风骤雨似的手段、甚至一场声势浩大的大革命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毛泽东不但要求他的党员干部要廉洁奉公,要努力为人民服务,还要求他的人民不但要有社会主义觉悟.还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毛泽东教导我们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毛泽东时代,人民学习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每个人都必须改造世界观,否则你是很难融入中国社会的。毛泽东时代,更多的是建设精神文明,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探索之中……有人说,如果毛泽东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会更好,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毛主席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不会忽视人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不会忽视社会的公平原则,更不会亵渎正义!发展经济尽管会慢一些,但会走得更好,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就不太可能出现了,因而社会的发展也会更符合民意,会更加美好!看看今天中国社会的许多矛盾与问题,不但人民怨声载道,而且真的棘手得很,要想解决真的很难,没有“大手笔”是很难解决的,而如果不尽快解决,不但社会不稳定,很有可能也会阻碍中国社会或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以要我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工作真的很重要,这也正是毛泽东“治国之道”的生动体现!所以,毛主席的人民都是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民!
自古以来,所谓的“治国之道”,因每个统治者观念的不同而不同。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邓小平提出:“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也是着眼于解决人民的吃得饱穿得暖的生存权问题;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代表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国人民较快地富裕起来,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实行以人为本的治国之道。这同马克思主义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是一致的。“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应该成为当今中国的“治国之道”!而“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毛泽东那句至理名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标签:毛泽东   治国   社会   人民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