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买办吴敬琏再挺“市场换技术”遭质疑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三十年改革,中国汽车工业亦步亦趋,丧失自主权,吴敬琏再挺“市场换技术”,引人生疑。  

  驳吴敬琏 中国汽车愚人者莫自愚

  

  :搜狐汽车 :汉地

  

  吴敬琏同志也算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了,其人其言往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产生一定影响。近日笔者看到一则“吴敬琏再挺"市场换技术" 单纯质疑太片面”的道,道中无非是说合资企业在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并不有走错云云。且不论“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对错,我们先去看一下日韩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是如何走的吧!

  

  以此选取日系汽车工业的代表型企业:本田

  

  第一句话:“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

  

  什么叫做以“梦想”为原动力,我们的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有哪一个是以“梦想”为原动力的企业?这个梦想不止是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我们有哪一家企业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有这样超越时代的野心?

  

  无疑在1948年创业之初,本田与其它日本企业一样,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正是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才成就了今天的本田。今天的本田生产着差不多世界上最好的摩托车产品,有着广泛被认知的品牌和固定消费者,从摩托车到赛车,本田以技术立足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最重要的是,在本田的企业政策中,从来没有靠合资来取得胜利的决策,自始至今,本田都是靠产品的技术和管理来取胜的。可见的是,如果没有本田的技术和品牌就不可能造就今天的广州本田,或许今天也不会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合资企业取得在中国的成功。合资本身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和本田合资,也许今天广州还是没有一个在成功的合资企业,广州标致的失败就是先例。换句话说,本田的技术和管理才是合资企业成功的最大资本。如果不是政策限制,这么强势的本田为什么要与一个破落的广州汽车合资呢?其实说白了,没有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空间的我国众多合资企业大不了只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一粒棋子而已。

  

  再看韩系车的代表:现代

  

  这家成立于1967年的企业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受世界欢迎的汽车的梦想。“现代建筑公司在1967年12月成立了现代汽车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开始介入运输及机械工业领域。这个年轻的汽车制造商最早选择了福特汽车的英国分公司作为其合作伙伴,即由福特负责向现代提供其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技术,这个使双方都收获颇丰的合作使得韩国和英国的汽车工业保持了长久的密切关系。然而,到了70年代早期,现代集团的管理层作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即不再依赖于外国车型的授权生产许可,而是要同步的开发现代自主拥有所有权的轿车车型。”后面的故事就不用说了,现代一步步让世界相信韩国人也会造汽车,而且造得还算不错。其实,韩国汽车工业成功的基础就在于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两个法宝。

  

  中国的汽车工业之路也不必多讲了,反正我们和别人是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但是却没有同步起飞。问题在于,请问吴敬莲先生:

  

  1、在汽车产量略为过剩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合资企业有没有给自主品牌和自主企业留有发展空间?

  

  其实,今天再来讲自主品牌已经有点过时了,年产量过800万辆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大部分是帮跨国公司在生产国外品牌的产品。我们如果再拿当年本田和现代的发展时代再来要求我们的自主品牌其实已经十分过份了。因为市场已经差不多被跨国企业占领了,留给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是非常的狭小而局促的,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把跨国公司做为竞争对手也就罢了,可是如果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上看待今天的中国汽车制造业,这难道不就是他们当年进入时所梦寐以求的吗?

  

  前面已经说了,中国的合资企业不同与当年日韩在短期内出现过的合资合作,中国的合资企业大多在合资之后就被“阉割”,即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发展决策权”的“生产车间”,这与现代与福特的合作具有根本性的不同。而且,我们的合资企业也从来没有日韩企业当年的雄心壮志,他们的市场目标大多是:“中国市场”,而不是“世界市场”!

  

  当您吴先生为广州本田唱赞歌时大部分是在赞扬本田,而不是广州本田。

  

  2.“市场换技术”的核心不是“出卖市场”,而是“得到技术”。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武器,是攻城破敌的武器。

  

  既没有自主权,还谈什么技术呢?就象两个人打架,两个人只有一个头,却有四只手,另外两只手当获得与前两只手一样的武器时也还是只有一个头。“市场换技术”这样的骗人的说辞对谁有益,对谁有害难道还不清楚吗?

  

  再说技术,广州本田就真正有技术了吗?广州本田的技术可以和世界先进汽车制造技术搞衡了吗?这种技术对中国自主品牌又有什么益处呢?广州汽车工业已经全部合资化了,被一个个跨国巨头分而治之了,这样的汽车企业有什么技术呢?说白了,这样的汽车企业人家给技术,就有技术,有一天,人家不给了,也就没技术了。但是市场呢?市场已经货真价实的被跨国企业划入了年当中。

想当年定这个政策,如果真想让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就应该只要外国技术不要外国品牌,这才是市场换技术,而是现在的“送市场”,技术永远是学出来的,不是能够换得来的,最好的技术永远“无价”!成功的汽车企业没有一家是靠“市场换技术”而成功的!

  

  3、合资企业怎么受到排斥和受到不公平待遇了?

  

  在关于吴的道中,似乎在埋怨外企受到了排斥和不公平待遇。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非常可笑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中,外企都是被当成了“祖宗”一样的待遇,税收有优惠,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呼风唤雨的超国民待遇让多少国企和民企羡慕不已,甚至车牌都是特殊的待遇,警察遇到外企的车都要高看一眼,这还叫受到排斥的话我们倒是真有点看不懂了?

  

  在中国,上到官员下到黎民,对外企无不是“须仰视才见”的,外企在中国的很多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些成功甚至大到占了其总公司最大的一块利润份额,如果没有中国分公司的努力,甚至通用早就该被分拆了。这种情况在汽车制造业更是无以复加。

  

  大众、通用、丰田、本田一个个企业在中国赚得钱足以让其年更加辉煌和好看,同时,这些品牌也已经把中国汽车最赚钱的一块块利润收入囊中。无论是从中南海开出来的奥迪A8还是在中国大街小巷中穿梭着的本田雅阁,无一不证实着外企在中国的巨大成功。

  

  既便是这样,他们也还是要欲灭之而后快,把中国自主品牌和自主企业彻底消灭,永世不得再翻身,不要有什么奇瑞和吉利汽车,不要有什么王老吉和正广和饮料,只要丰田和大众,只要可乐和雪碧。我们倒是要问问,中国除了这两个字你们还想要什么!你们连中国的银行都拿去了一半,还想要什么呢?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这样的大是大非上,象吴敬琏之流靠“愚弄别人”吃饭的人真是这么“愚”吗?我看却未必!

  

  吴敬琏挺市场换技术与广本搞自主品牌是两码事

  

  
:盖世汽车研究院

  

  
据南方日道,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调研时,对该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如是表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舆论,对‘市场换技术’政策提出质疑,说改革开放多年了,市场逐步被外资占领,但技术却没有换到,所以这个政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效果和方式会有所不同,有的是直接获得了技术,而有些则是通过外溢效应间接获得技术。”

  

  吴敬琏表示,自主品牌与外方企业可以共赢,在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我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发展起来。在调研中,吴敬琏就我国汽车合资企业对国内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非常关注,反复问到广州本田在外购零部件方面的情况。

  

  吴敬琏随后说道:“现在有一种舆论,改革开放多年了,技术没有换到,政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些片面的。不同的行业情况不同,有的换到的多,有的换到的少;有的是大规模地换到了,有的是小规模地换到了;有的是直接换到的,有的是通过技术、人才等溢出效应间接换到的。我想如果没有放开市场,汽车工业最近五、六年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外方对技术进行封锁,但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方面找找自己的问题。现在一些合资企业已经开始加强自主创新,这些企业处在一个门槛上,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吴敬琏表示,“你们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排斥外国企业,我希望大家是共赢的。中国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和巨大的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但要建立一个平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调研结束时,付守杰提出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存在一定的风险,吴敬琏鼓励他:“祝愿你们成功!”

  

  原文链接请参见:吴敬琏再挺“市场换技术” 单纯质疑太片面

  

  【分析点评】

  

  自从广本宣布将推出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以来,舆论对合资公司的这一做法普遍持怀疑态度。此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经济学家吴敬琏去广本调研,厂家也再提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的,是否有希望借吴之名望帮助扭转舆论导向的嫌疑?我们不得而知。

  

  吴敬琏挺“市场换技术”的论点没错,市场确实换来了技术、获得了人才溢出效应,但将它与支持广本搞自主品牌混在一起,说“现在一些合资企业已经开始加强自主创新,这些企业处在一个门槛上,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等论调,这就让人感觉有点莫名了。

  

  在技术商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企业最爱惜的羽毛是自己的品牌。电灯刚面世时技术可能还是关键,但是100年后大家记住的可能仅仅是“飞利浦”等几个知名品牌了。

  

  本田在合资企业中搞自主品牌的目的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广州本田推出自主品牌“理念”,并展示了其第一款轿车车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广本搞自主品牌的任何产品战略,这与奇瑞、上汽等搞自主品牌的做法截然不同。外方或合资企业是有苦难言,还是如外界所说的在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

  

  不过,我们认为广本搞自主品牌最后可能与通用在中国参股柳州五菱是殊途同归。通用在中国重组广西柳州五菱汽车,推出五菱之光,结果大获丰收,并借此勉强保住2007年世界第一的交椅。

  

  面对中国庞大多层次的消费市场,让本田拿自己的标志与口号贴到类似“五菱之光”微面或者奥拓低价车身上,估计不太可能。另外一方面,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也是显示跨国公司进一步本土化的决心,这个本土化会帮助企业更进一步降低成本,向更低端市场延伸的尝试。(广州本田正计划利用发展自主品牌之机,将飞度/思迪的零部件采购逐渐转换到本土供应商,以投放售价7万元左右的小型三厢车。)

  

  魏源对中国人说“师夷长技以制夷”,老外也可以用这个策略来对付中国市场。这其中有利有弊,关键是我们要看清楚,不能被蒙蔽。

  

  
吴敬琏再挺“市场换技术” 质疑声音太片面

  

  2008年06月18日 南方业传媒集团-南方日

  

  
吴敬琏(左)与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交流行业问题。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舆论,对‘市场换技术’政策提出质疑,说改革开放多年了,市场逐步被外资占领,但技术却没有换到,所以这个政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效果和方式会有所不同,有的是直接获得了技术,而有些则是通过外溢效应间接获得技术。”昨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调研时,对该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如是表示。

  

  昨日上午,吴敬琏在广州本田调研,结合广州本田的发展,就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汽车制造等机械行业领域的发展提出新的见解。

  

  吴敬琏表示,自主品牌与外方企业可以共赢,在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我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发展起来。

  

  ■上下游产业链

  

  广本现有车型国产化率超80%

  

  在调研中,吴敬琏就我国汽车合资企业对国内相关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非常关注,反复问到广州本田在外购零部件方面的情况。

  

  据了解,有部分合资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体系或技术保护。这种做法产生了很多问题,不利于我国汽车行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付守杰向吴敬琏介绍,广州本田现有车型的国产化率均已超过80%,同时有70%的零部件属于外购,带动了全国170家、广东省78家一级供应商的发展和成长,提高了技术水平。吴敬琏详细了解了电子元件、车灯、雨刮器等部件的采购。

  

  对于国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是否达到合资企业的要求,付守杰向吴敬琏称,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在成本和价格上有优势,但在质量稳定性和供应能力上与外资企业有差距,广州本田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这些零部件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比如,公司增城工厂50%的设备已实现国内企业提供,例如冲压机械设备是济南第二机床厂的产品;两台注塑机中一台购自日本,一台购自我国宁波海天公司,而后者的价比日本低一半。“我们帮助海天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达到了与日本设备同样的效率。关键是我们要提供机会,才可以提高我国本土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

  

  ■市场换技术

  

  广本自主创新已上路

  

  在座谈时,吴敬琏提问:“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理论,市场换技术没有换到,你怎么看”

  

  付守杰说:“我们放开了市场跟国外合资,尽管有了一定经济规模的增长和积累,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技术和品牌的沉淀。这有两个原因:外方是否愿意提供我们是否具备嫁接的能力。我们原来的基础比较弱,必须提高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嫁接技术。如果说以前没成功,但现在时机到了。广州本田成立了10年,有了一定的资金、人才的积累,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力阶段,我们应该朝更高的方向发展。我不认可在此过程没有换到技术,这是需要过程的。”

  

  付守杰提出:“现在没有换到技术,接下来我们是应该继续努力地去争取,还是自暴自弃如果永远都换不到,是否还继续搞合资合作企业”“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要看我们究竟往哪个方向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没有变,合资合作的方向也没有变,就应该考虑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更接近我们的目标。”

  

  吴敬琏随后说道:“现在有一种舆论,改革开放多年了,技术没有换到,政策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些片面的。不同的行业情况不同,有的换到的多,有的换到的少;有的是大规模地换到了,有的是小规模地换到了;有的是直接换到的,有的是通过技术、人才等溢出效应间接换到的。我想如果没有放开市场,汽车工业最近五、六年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外方对技术进行封锁,但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方面找找自己的问题。现在一些合资企业已经开始加强自主创新,这些企业处在一个门槛上,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付守杰表示,广州本田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国内汽车企业的前列。合资企业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品牌建设不能单独依靠外资,要有可以运作的载体品牌。同时,本田方面对此也很支持。在改革开放中,广东尝到了甜头。广州本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打造具备长久发展的基础。

  

  付守杰进一步表示,“合资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要不断深化,合资的水平就要不断提高,不能停留在生产层面。我们的研发公司已经成立,概念车也已亮相,第一款量产车将于2010年投产。”

  

  吴敬琏表示,“你们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排斥外国企业,我希望大家是共赢的。中国有一定数量的人才和巨大的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一定会有大的发展。但要建立一个平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调研结束时,付守杰提出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存在一定的风险,吴敬琏鼓励他:“祝愿你们成功!”本记者侯小军。

  

  相关专题:

  

  风派人物吴敬琏

标签:技术   汽车   市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