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穿越故事加议论:呆子战“小姐”,孔子唾秦桧——声援孔庆东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一  

  春秋时节,城南那个时候还叫南郭,这里有一个小有规模的地摊。地摊上主要卖一些花花稍稍的或杂七杂八的一些东东。这些东东表面文章都做得很行,标牌还正,但真的用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如穿了两天掉底的皮鞋,穿了三天烂裆的裤子,装上去会使武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电子零部件——据说有些还混到魔国去,遭到谴责。有人说这里还弥漫着产自魔国重新勾兑的摄魂香水,勾起物欲性欲,官来欲贪,民来眼直,自顾不暇,奚暇顾人。  

  摊主偶尔说些话,但吆喝还主要靠身边拿喇叭的那个小姐——从她自称为小姐,城里人就往往用小姐骂人了——魔国国王来访,还专门来这里亲她一下。小姐或者甜蜜,或者冷峻,或者清丽,或者妖娆,对来往的看客兜售着地摊上的商品,包括它的香水。兜售的时候,她不忘经常的骂骂周公——就是建立城邦、在位期间君臣皆以无私闻名的那一位。她一边数落着周公时代的种种不自由,种种受压迫,一边看着来往的人们认同她的观点,不再注重周公谆谆教导的艰苦奋斗、长远发展之类,买走摊上的商品,抹上摊里的香水。  

  城中有座书院,书院里有个呆子,顽而认真,小有名气。他也曾觉得那小姐说得有些道理,买过地摊货,但不久就回过神来。眼看着这地摊货满城飞,于是他与别人说起地摊,就显得愤愤然。地摊小姐听说了,就用眼神轻轻挑了他一下,呆子怒了,于是出口大骂:  

  “□□□□!□□□□!□□□□!”(加字国骂,此处删去十二字。)  

  地摊小姐也怒,于是也拿着喇叭对着呆子骂,分贝比呆子高出很多倍。呆子没有喇叭,平日也就是说说,现在与有喇叭的对骂,岂不落了下风?奇怪的是,呆子反而不惧,振振有辞,还骂。  

  地摊边游客多,围观者多,还有一众是抹了赠送的香水的,被剜了肉补疮不觉痛的主。他们原来没有在意过呆子说些什么,听到了也只是耳旁风,轻得很。这次,喇叭潮水般的骂呆子声音惊动了他们,群众于是很好奇,就想知道呆子说了什么。听来听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感觉:“这呆子还真说得是这么回事,我怎么没有早听到这样的声音呢?”于是就有人总结:“嘿,这小子借小姐的喇叭出了名,还真会炒作自己!”  

  思考题:  

  请结合时间、地点、形势背景谈谈  

  

  1 这次对骂对于地摊货销售会有什么影响。  

  

  2 地摊摊主怎样看待这次对骂。  

  

  3 地摊货背后的供应商会怎样看待这次对骂。  

  

  4 这次事件对于城市科学发展的意义。  

  

  5 选择填空:A 让书院开除呆子 B 让呆子也有一个大喇叭 C __________________(请自行填写)  

  二  

  孔子生在鲁国,注重思想性方向性,特别尊崇鲁国开国之君周公。犹恨“八修舞于庭”,擅用天子礼乐的行为。“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他有很强的秩序感和正义感。  

  秦桧是南宋的出名宰相,是技术官僚的范例之一,著名的仿宋字就是他始创的。元脱脱太师主编的《宋史-秦桧传》载:“一时忠臣良将,诛除略尽,而顽钝无耻者;率为桧用”,  

  

  “(桧)开门纳赂,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在位凡一十八年,公论不能摇撼也”。其实,秦桧在官僚系统间行的是眼前利益拉动机制,形成整个利益集团。(补注:后来的魏忠贤能发迹并控制局势也是这一套路。)  

  秦桧死后,敌国入侵,生前所重用的以防内为主业的军队纷纷临阵脱逃,战线崩溃。多亏有良知(曾受秦压制)的官员和岳飞旧部挺身而出,挡住了敌人的冲击。终使敌因内乱退军。  

  明清以后,全民接受儒教,全国遍布岳庙,让秦桧跪受唾骂,其实就是警戒后人:勿贪安而通敌卖国,勿恃巧而肥私损公。庙中提供的,就是正反两方面的教材。  

  秦桧受人民唾骂是孔子正义感思想的必然结果。所以,宏观的说:这是孔子唾秦桧,人民齐效之。  

  三  

  总思考题:  

  1 本文上述两则,是否与孔庆东与南方系的斗争有关?  

  

  2 这次斗争体现出当前大局的哪些趋势,并会怎样影响大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标签:呆子   小姐   喇叭   这次   孔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