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占领华尔街
再看占领华尔街
占领华尔街的喧嚣中,我们看见占领者中居然有打出社会主义的标语,好不使人窃笑。左派们不要高兴得太早。笔者想起自己于98年底针对金融危机作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作为一个外行说了几句胡话(见文章中心那是基于国际化之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掩盖了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本质,并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当年的观察今天不须与时俱进。
其一:我们看到,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并不是一对湮灭性矛盾,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并不妨碍商品生产的社会协调性。按照托夫勒的说法,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是越来越可以个性化的,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需求,又不至于生产过剩。
其二:我们看到,大生产的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国际垄断,没能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大生产的全球化没有冲垮国家的坚壳,在那些掌握利润分配大权的国家,高福利资金来者生产国的剩余价值,斑鸠(高福利享受者不劳动)也可以拥有豪宅,有什么理由要和拼命干活存钱买房的喜鹊们联合?
其三: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因为生产过剩而坍塌,反而是许多社会主国家生活物质匮乏而垮台。本世纪最搞笑的事情恐怕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反倾销”,这是马克思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但是以上三点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商品生产,个性和人性不受拘束使商品消费无限膨胀,商品开发的无限开放性,( “次贷打包”之类的商品开发)不仅必然导致经济管理秩序的崩盘,(温室气体排放之类)也必将导致世界生存空间的溃毁。居然有国际玩家呼吁中国援救欧盟崩盘国,真让人匪夷所思。
闹得不亦乐乎的中国与西方的人权冲突,是西方政客们仗着财大气粗,有炮舰飞弹做后盾,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而已。在人权(个性和人性)的范畴里,政治言论本来不是消费品,恰恰就是这么一点被人家抓住软肋,弄得躲躲闪闪。其实,(个性和人性)私欲的放纵今天的中国比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人家的国家领导人说了:中国人不能享受和西方人一样的物质生活。这叫神马逻辑!?既然“人权”之下人人平等,凭什么你们就可以大肆消费自然资源?土地有国界,我们13亿人挤在和美国3亿人相等的土地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呼吸的空气没有国界吧?为什么美国不签《京都协议》,让他签了(并把总体消费水平降到和中国人平等)再跟我们谈人权吧!
说这么多气话人家不搭理你,回头看自己吧。在私欲膨胀、物欲横流的今天,看看中国富豪的宴席吧,它引领着什么样的物质消费生活趋势?社会是否会崩溃,今天70亿人口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10多亿人口的背景下,观察尺度显然不一样。生产过剩的确引起过政治危机,大工业时代社会危机是在地球宽怀大度的前提下让人类玩游戏。当生态不堪重负地球笑不起来的时候,神马政治制度都是白搭。据说,在“物质生产的无限涌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不能约束个性和人性的社会肯定是走不远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必须要受自然规律的约束和支配。提倡“约束人性”,好像又要回到黑暗的中世纪了。其实是螺旋式上升,因为今天对“个性和人性”的约束不是少数人对付多数人的法律武器。这就要问一句:政治制度(当然也是整个文明、文化发展)的取向到底应该指向哪里?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程理学做出新的诠释,还是很有意义的。
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等价交换。按照资本主义的法则(好像现行法律都是),一切以中介物(货币)为纽带的商品交换都是公平的。且慢!在不同的参照系里去观察某个“公平”交易其之公平性都是值得怀疑的。他不缺钱,在商品市场买豪宅、买鱼刺、买游艇,他付了钱(不是公款消费)似乎是公平的,可是把参照系放大到他们交易双方之外(商品生产者免费取用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他一个人(一家子吧)住那么多豪宅干什么?大海里的鲨鱼们只是有钱人的嘴巴享受?耗费的社会资源是大多数人的共同财富,不是你有钱就可以消费的(金钱是万恶之源?)。衣食住行,是为民之生存而备,一宿三餐,温饱足矣。一个富豪1万元买一件晚礼服,和一个穷人100元买一件御寒之衣,都是消耗7尺布的同一参照系中可以说是公平的,但是一条纱丽(取自羚羊之毛织品)和一条同样尺寸的丝巾,这样的公平能够允许吗?然而市场经济的法则只认钱,环境保护的法律动不了大财阀的一根毫毛。当前中国的食品市场,诚信恶劣的根源来自哪里?说是政府监管不力,那要看政府是在哪个参照系里工作。
约瑟夫-奈说:美国的衰落并不意味着被中国取代。是的,我们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何时充得阔佬,在公平正义、道德尊严方面乏善可陈,那有什么号召力去取代别人。美国人占领华尔街,基本与我们中国人无关,左派们瞎高兴。还有人欢欣鼓舞地说:华人也去了华尔街表达诉求。简直是自作多情。
还要说一下“斗私批修”的话题(批修实际上也是批资),没有“斗私”的基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最终必然导致计划者与被计划者的对立。可惜,这剂大补之药把中国人吃伤了,遵纪守法已经十分难得,若还有一个“斗私”者,他必是大圣人。“八荣八耻”被冠以社会主义的,那什么“主义”的这些“荣耻”是反过来的呢?“斗私”者绝迹了,人人都恨不得狠狠“斗公”!于是,陈光标行为成了社会笑柄,路上扶起倒地老人需要立法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