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话说上海的“放心馒头”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话说上海的“放心馒头”【图】  

  据上海《东视新闻》等媒体争相道,近日由上海百年老店杏花楼食品厂首批生产的不加任何添加剂的10万只“放心馒头”, 随着上海市副市长姜平一声令下,于6月18日发往全市各大超市上架销售,在两小时内全部被踊跃排队的市民抢购一空。道称,自从两个月前上海“问题馒头”事件被曝光后,沪上各大超市卖场生鲜柜台的馒头产品几乎“销声匿迹”。市政府为了让市民早一天吃上无毒无害的放心馒头,加大对食品安全整治的力度,并向老字号杏花楼下达了生产放心馒头的“军令状”。经过“50天试验,8环节把控,5部门严管”,终于把“放心馒头”重新摆上市民的餐桌。连日来,曾为染色馒头忧心忡忡的上海市民高兴地说,“现在总算又能吃上放心馒头了!” 而且,道还特别说明制作“放心馒头”的原料全部采用上海本地生产的面粉,外地生产的一概不用。

  

  

  

  图为杏花楼生产的“放心馒头”  

  

  尽管上海一部分市民为抢购到“放心馒头” 而感到高兴,然而,笔者作为上海的一个市民,看了以上道后感慨良多,可就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首先,令我感到惊诧的是,“放心馒头”的提法,从古到今闻所未闻。无馅的馒头历来只有生熟大小或白面杂粮之别,从未听说有什么“放心不放心”之分。用“放心”二字冠名杏花楼食品厂生产的馒头,明示它是无毒无害的,无疑也同时表明,除杏花楼之外的上海其他厂家生产的以及上海市场原先供应的,都是放添加剂的有毒有害馒头。否则,还有必要以“放心馒头”来命名吗?否则,还有必要前所未有地在杏花楼生产的每一个馒头的包装纸上,均标明醒目的“合格”和“市农委、工商局、商务委”的字样吗?其次,令人忧虑的是,道说上海杏花楼食品厂生产的“放心馒头”一概不用外地生产的面粉,难道全国只有上海生产的面粉是合格安全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怕了。更何况,谁又能能保证目前上海市场供应的所有馒头,都是用上海本地生产的面粉制作的。再次,令人迷惘的是,道称上海的“放心馒头”是由市长亲自下令,经过程序复杂的“试验、把控、严管”才得以上市的。可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放心馒头”,可真是来之不易啊!为什么老百姓想吃上再普通不过的,且世世代代吃了多少年的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现如今竟会变得这样的艰难?!  

  

  还有令人费解的是,在杏花楼“放心馒头”上市之前,上海人糊里糊涂地吃了那么多年有毒有害的馒头,现在还要去排队抢购才能吃上无毒无害的“放心馒头”,这究竟是一种无奈的悲哀,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其二,按理说,这是一起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上海市民有权问责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事件,反而被媒体说成是政府对食品安全整治有功。如此宣传有悖于客观事实,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试想,如果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历来整治得力的话,除了毒馒头之外的其他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有毒有害食品,还能在上海市场上猖獗泛滥多年吗再则,虽然上海目前开始生产无毒无害的“放心馒头”,但能使其他充斥上海和全国市场的所有有毒有害的食品成为无毒无害的放心食品吗?!  

  

  当然,在有毒有害食品屡禁不绝、愈演愈烈,涉及面广、受害者众,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的今天,不仅仅是一个上海的问题。多年来,食品安全始终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表明,当今社会的商业道德和市场诚信已经溃退到民怨沸腾、天理不容的地步!有道是,民以食为天。长此以往,如果连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改善民生了。尽管国家于2009年2月颁布施行《食品安全法》已经两年多了,距1995年颁布施行《食品卫生法》已经16年了,可是至今老百姓还不无焦虑地说,“有毒食品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我们现在吃什么都不安全,不知道吃什么好。”  

  

  看来,确保食品安全是当务之急,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根绝有毒食品必须依靠群众,全面出击、综合治理,必须加大对有毒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治力度,仅靠生产几个微不足道的“放心馒头”是无济于事的。

  

       

  

  图为杏花楼食品厂工人在加班加点生产“放心馒头”  

标签:馒头   放心   食品   上海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