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奠基者
毛泽东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奠基者
历经百年屈辱,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新中国站不站得稳,会不会倒退回旧中国?这是一个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历史课题。
西方在历史上一直落后于中国,这一局面直到西方爆发工业技术革命才被打破。工业革命推动西方超越东方,引领了此后世界数百年的风骚。
中国能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稳脚跟,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补上工业革命这一课,实现国家工业化,打造重工业基础,建立自主的国家工业体系。
国家重工业化,是一项投资周期长,困难多,初期见效时间慢的战略任务。尤其对于当时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国家来说,要从农业中提取积累微薄的农业剩余以持续地投入支撑重工业,其艰难程度更是非过来人难以想象。
历史已经昭示,若中国搞不成功工业革命的话,那就是死路一条,新中国是站不稳脚跟的,迟早西方帝国主义会反攻倒算,要把新中国重新变回到旧中国。
这样的形势就注定要求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必须上下同心,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国工业化而全力一搏。
要最快最高效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有效地积累有限的资源集中地投入到重工业中,这就要求中国必须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以集中力量办工业化的大事。
以钢为纲,钢铁是工业的基础。以粮为纲,维持人口发展。
经过毛泽东时代,从1952年算起的话,钢铁产量从 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 869.3万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了一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了轨道。
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功,使中国由一个软弱的大国,脱胎换骨为一个强国。
只有在中国真正如此地强大起来的时候,对于那些遵循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欺弱怕强的西方来说,才会低下他们自以为高贵的头颅。不管西方是如何的失落,不断的抱怨,但一切终究是要拿实力来说话的。
伴随中国伟大工业革命进程的同时,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启中国民智的宏伟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培育了大量工业技术人才资源。在文化教育事业上,通过各种方式扫除文盲,是大多数中国人由不识字转向能够识字。在农村集体经济平台上,农村普及了基础教育,使占中国大量人口比例的农民后代从小接受现代教育,推动了文化普及。通过大批判的群众运动,使广大民众得以初步的民主启蒙。这一切都为中国长远发展奠定雄厚的社会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们会很自然地赞叹高楼的巍峨,但有几人会注意到那默默无闻地支撑着高楼底下的浑厚坚实的基石呢?
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拼搏的人们说一些抱怨他们辛苦的话,那还情有可原;但某些后人,却也去诋毁污蔑毛泽东时代,那就只能是无耻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做人如果连基本的良心都丢了,那还算是人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切有良知勇气的人们理应自觉地起来维护共和国历史的声誉,捍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名誉,歌颂毛泽东的伟大功绩。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