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黄埔人 百年近代史(黄埔三期)
黄埔军校第三期在近代中国军事和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招生与学制
• 招生情况:于1924年冬在广州和上海等地招生,招生工作并非集中进行,学员是陆陆续续入校的,直到1925年7月1日才正式举行开学典礼。
• 学制设置:从第三期起,新生入学要受三个月入伍生教育,期满考试合格才能成为正式生,编入学生队。1926年1月17日举行毕业典礼,学制约一年半。
学习与训练
• 科目设置:学员分为步兵和骑兵两个科,其中步兵有九个队,骑兵仅有一个队。
• 军事训练:包括战术、兵器、筑城、地形等军事课程学习,以及严格的军事操练和实战演习,培养学员的军事技能和战斗素养。
• 政治教育: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开设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使学员了解革命思想和政治形势。
重要学员
•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中指挥部队多次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后在济南战役中被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俘虏。
• 戴安澜:安徽无为人,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在1942年的缅甸作战中牺牲,曾在同古保卫战中以少胜多,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 黄公略:与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先后担任过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等职务,是井冈山、赣南闽西苏区时期的高级将领,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立下赫赫战功。
• 方先觉:安徽萧县人,曾指挥过抗日战争中著名的衡阳保卫战,后任至国民党中将司令官。
历史贡献
• 参加东征与北伐:在第一次东征时期,第三期学员编为入伍生总队留校,担负当地的治安、勤务和警戒任务。在杨刘叛乱时,配合回师的东征军发动总攻击,后又参加北伐战争,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 投身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期学员相继奔赴抗日战场,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等诸多战役中英勇作战,为保卫国家、抵抗外敌入侵立下了赫赫战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