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百年来都出过哪些书?读者的藏书再次让我们大开眼界



左滑查看书友藏书
我家里藏有一套民国四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总共十二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为“清宫遗闻”“清人逸事”“清代述异”“清代文苑”“清朝史料”等五个分册。由于以前的古书用的是繁体字而且读法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所以读的时候有点不适应。但是出于对古籍的热爱,慢慢就习惯了。
——刘立群



左滑查看书友藏书
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淘旧书,至今已近四十年。2001年12月25日,那天天气寒冷,我来到县城唯一的旧书店,淘到一些民国时期的书,一共40本。其中以中华书局旧课本居多,有《初中公民》《本国地理》《本国史》等。其它还有《注释中外名人演词选》(书中有竺可桢、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人的演讲)等。它们成了我最珍贵的藏书。
——闻涛





左滑查看书友藏书
翻检手头中华书局的书籍,约有数十册,其中民国时期的版本有十多册。平装本有“中国文学精华”“初中学生文库”“中华文库”中的一些图书。线装本则涉及影印“四部备要”仿宋聚珍本。这些书中,《唐诗评注读本》《清代轶闻》两种册数虽不全,但丝毫不影响主人的喜爱。
以上书籍出版时间均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册书的封底都印有中华书局的注册商标,那个由书籍、稻穗、篆书“中华”二字构成的图案非常醒目,寓意是图书的出版传播和对读书收获的期待,让人赏心悦目。每次看到这个图案,都似如逢故友。
——罗金龙





左滑查看书友藏书
中华书局在这110余年来先后出版了几十种象棋谱。现对其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象棋谱大全》及《南洋象棋专集》两部书籍赘言几句并进行晒书。
吕思勉先生通过《时事新报》的象棋专栏与棋王谢侠逊讨论象棋时提出,要提倡象棋文化,必须要提高象棋文化的社会地位,打破自明清以来形成的社会偏见,既为“前此精于艺事者昭悬万古,亦足为国家艺术增光也”。并建议收集、汇刊孤本、珍本棋谱。吕思勉还身体力行地发掘校正了《梅花谱》和《橘中秘》。
谢侠逊闻风继起,收集、整理、修订了许多古谱资料,于1927至1929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了《象棋谱大全》三集十二卷。全书不仅包括了《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等棋谱,还有谢侠逊成立“象棋司令部”推动象棋活动的开展,促进南北地区交流的盛况。
谢侠逊于1937年又一次在中华书局出版了《南洋象棋专集》三卷。书中通过大量图片、题词、新闻报道和棋谱,详实地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谢侠逊出使南洋,宣传抗日救亡,通过象棋义赛,劝募捐款的过程。
现在象棋已成为正式的体育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杭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上述“中华版”象棋谱亦行情看涨,成为棋谱收藏中的“袁大头”。
——王晔




左滑查看书友藏书
我藏有中华书局辑印的大型举要性丛书《四部备要》中的部分著作,其收藏过程充满艰辛和乐趣。盘点这几年所购《四部备要》丛书中的著作,除一些零散单本外,成套著作有11种,近70册,约300多卷。
记得当年我在一旧书门店见到《昌黎先生集》时,便欲购之,不料店主却开出了离谱的天价,并且无还价之意。以后我又多次到该店,均未谈妥。又一次我到该店,因为和店主已经很熟悉了,我便半开玩笑地同店主说,你开店多年了,也算得上业内人士,这套《昌黎先生集》开价太离谱,不怕人们笑话你不懂行!店主不恼,也笑着回答说,我咋不知道价格离谱呢?其实这套书我是不想卖的,现在这些书已经很难找到了,我是靠他撑门面呢。我们聊的很投机,也许我的真诚感动店主,他忍痛割爱,以略高于行价卖给了我。
——李森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