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长征之路(六十九)沙窝会议(一):公开的分歧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张国焘一直认为,一方面军人少兵弱,而他的四方面军人多枪多,红军的一切行动应该由他来指挥,并进而取代毛泽东和中央委员会。因此,部队在向毛儿盖缓缓前进时,争论还在继续。张国焘和他的支持者,一直力主西进去青海,深入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大多数领导人则认为那些地方太偏僻,一无资源,二无足够的粮食,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兵源,红军到了那里将无处存身。如果北上,进入甘肃、宁夏,就到汉族地区,那里有粮食,还可招募新兵。毛泽东说:“越向西走,红军对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就越小。”

两河口会议后,于7月18日,发布了一个命令:周恩来放弃了总政治委员的职务,由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仍是军委副主席,朱德仍然担任军委主席。四方面军的政治委员陈昌浩成为总政治部主任。

8月4日至6日,在毛儿盖地区的沙窝的一个喇嘛寺内,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沙窝是一个藏族村庄,四周是葱郁的山谷,距离毛儿盖约十多里路。会议在张国焘部队的十一师师部举行,张国焘调集了许多部队在会场周围。毛泽东斥责张国焘说:“你这是开的‘督军团’会议。”张国焘的部队虽然占多数,但他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里,他占少数,却是孤掌难鸣。

沙窝会议旧址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博古、张闻天和张国焘五个政治局委员(周恩来、王稼祥因病请假),列席者有邓发、凯丰二人,由中央书记处秘书长王首道担任记录。

会前,张国焘就提出了要求: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检讨党的全盘工作和当前军事问题;由政治局召集两军高级干部会议,统一意志并遴选一些新人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工作。

会议开始后,张国焘就提出,他要当总政委。张闻天说:“我的总书记让你当吧!”毛泽东马上接下来说:“国焘同志要当总政委,就当总政委吧,总书记还是洛甫同志当。”

张国焘说:“总书记还是你们当吧,现在是打仗呗!”

接着,毛泽东拿出一个决议草案给张国焘看。决议的主要内容是: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苏维埃运动和土地革命已获得重大胜利,红军在反围剿中也获得重大的胜利;中央在过去一个时期中曾发生军事路线的错误,遵义会议已经适当的把它纠正过来了;遵义会议后中央所执行的是正确路线;全党全军都应该团结在中央的周围,继续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与会的都看过了这个决议草案,张闻天请大家讨论。

张国焘第一个发言,他说:“我和你们之间发生歧见,不值得大惊小怪,梁山泊的好汉不打不相识,争争吵吵没有关系......”接着,张国焘就说:“有人说我张国焘是军阀,要凭借军事实力要挟中央;也有人说我张国焘是老机会主义,非打击不可;或者说张国焘自视资格老,瞧不起所有的政治局委员,要在纠正中央错误的名义之下,摧毁整个中央;有人说西北联邦政府、总政委的职务完全抹煞军委会主席和整个中央的职权等。凡此流言,似乎把我描绘得不成样子。”

毛泽东这时插言说:“这种流言是很多的,譬如有人说我是曹操,中央成了汉献帝。”

张国焘接着说:“中央的政治路线错了,也可能是共产国际错了,也可能是我们执行错了。我要求检讨中央的政治路线,决不等于推翻整个中央。”他又说:“苏维埃运动不是胜利了,而是失败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遵义会议肯定中央政治路线正确,却说军事路线错了,这是有些倒果为因。”

张国焘见自己在政治局内占少数,就提出要求召开一次高级干部会议,又要求提拔四方面军干部9人进政治局。中央一让再让,只得又增补陈昌浩、周纯全进政治局。

毛泽东说:“中央是全国的,不仅是一、四方面军的,因为还有二方面军和全国白区秘密党的组织,因而中央的政治路线,不能由一、四两方面军来检讨。”他还说,现在是在军事行动中,一切只有以中央的命令行事。

会议上有同志提到:1932年中央曾发表北上抗日宣言,要求全国各军队停止攻击红军、一致抗日。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蒋介石不会因这个“一致抗日”的口号,就会停止对红军的进攻。

正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已在莫斯科提出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法宝。1935年夏季,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七次大会,主席季米特洛夫在他的政治报告中,强调殖民地国家应建立反帝的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中国要建立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接着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代表王明,以中共名义发表了《八一宣言》,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会上无法消除张国焘与中央的分歧,最后决定了军事行动方向:红军全部迅速进入甘南岷县临潭一带地区,再依情况决定北进或西进。总司令部率领现驻毛儿盖以西的原四方面军的第九军第三十一军两军,经刷金寺北进,为全军右翼;徐向前、陈昌浩率原四方面军为全军右翼,抑制松潘及其以北之敌。彭德怀、林彪所率部为中路,掩护中央机关;董振堂、罗炳辉率所部殿后。

喜欢我们就给我们一个赞吧~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