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沙窝会议: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使用“长征”一词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洪园 董碧水)7月30日上午,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从松潘县城出发,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红军长征途中又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毛儿盖以南的沙窝(今松潘县下八寨乡俄灯寨)。

7月30日,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下八寨乡俄灯寨,沙窝会议会址一楼。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摄

松潘县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车华强介绍说,由于敌情的变化,国民党胡宗南主力集结松潘地区,张国焘即发生动摇,主张主力走阿坝,另一部走班佑,结果延宕了部队北进的行动,失去了迅速攻打松潘的战机。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8月1日,中央军委放弃了原定的《松潘战役计划》。

1935年8月3日,由张闻天签发了《八月四日在沙窝召开政治局会议》的通知。沙窝会议开了3天,8月4日至6日。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讨论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与任务;二是讨论组织问题。

7月30日,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下八寨乡俄灯寨,沙窝会议会址三楼。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摄

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首先作《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决议草案》的报告。张闻天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个吸收四方面军干部参加中央工作的名单。张国焘提出增加四方面军9人进政治局,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8人。会议否决了张国焘的意见,决定增补陈昌浩、周纯全2人为政治局委员。

车华强说,在1986年,邓小平和叶剑英提出找到沙窝会议会址。“根据他们回忆,沙窝会议是在一栋老房子的三楼开的,墙体三面有壁画,经过详细核查,附近只有这个老房子符合条件,最后被认定为沙窝会议会址。”

7月30日,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下八寨乡俄灯寨,记者在沙窝会议会址前采访。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摄

车华强称,沙窝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的形势与任务决议》。“该决议中有一句话,‘红军一万八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这也是中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第一次使用‘长征’一词。”他强调说。

“这次会议重申了两河口会议确定北上方针,强调了要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维护两个方面军的团结。”车华强说,同时也公开暴露了张国焘与党中央的分歧。

7月30日,四川阿坝州松潘县下八寨乡俄灯寨,沙窝会议会址。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孔斯琪/摄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