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别样冬令营入驻新河浦,还有导赏团带你深度了解东山文化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东山文化短视频制作培训、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导赏培训、新河浦街区调研与口述史访谈……文化沙龙活动在街道就触手可及,在极具文化魅力的越秀区东山口,这些工作坊正助力共建“东山印象”品牌。

1月5日,由越秀区商务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指导,越秀区商务局(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项目)实习基地和广外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办,环悦艺术空间协办的“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冬令营活动(以下简称“东山文化冬令营”)正式入驻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

本期“东山文化冬令营”于1月4日—11日举行,共同探索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遗产教育和文化保育新模式。

政校企合办文化工作坊

“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是越秀区商务局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合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项目实习基地后的一项扩展成果,秉持“政府与高校合作,社区与企业联动”的精神,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宣传,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街区文化氛围。

越秀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越秀区深入开展‘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工作,立足于‘活态街区’的新型发展模式,形成全域共建共享的发展合力。此次,我们与广外中文学院共建的‘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是一个政府、社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平台,将凝聚街道、社区、企业、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等力量,实现政府引导,全民参与街区共建共享。”

广外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袁瑾教授表示:“‘东山文化’很有魅力,我们希望通过与政府、企业搭建的‘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让学生更多参与到东山新河浦文化遗产的保育工作中,推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扩大东山新河浦的宣传力、影响力。”

环悦艺术空间负责人罗庆怡女士还告诉记者:“我们长期开展这类社区活动,希望通过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同时也能与居民共享建设成果。此次参与区商务局与广外中文学院合办的‘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冬令营活动,是想让更多人参与我们的社区活动,也为我们的社区建设积累更多经验。”

据了解,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擦亮“东山印象”品牌,越秀区通过与高校、企业、社区多方合作的方式,探索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不断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内生动力、历史底蕴,传承城市文明和根脉,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专业导师指导文化宣传

本次“东山文化冬令营”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东山文化短视频制作培训、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导赏培训、新河浦街区调研与口述史访谈,邀请了文化保育、社区导赏、品牌宣传等领域的专业导师授课,以及社区居民参与访谈。

开营当天,广州资深导赏员邝家健老师在导赏培训时说道:“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新河浦拥有全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建筑群,可以设计多条具有新河浦特色的导赏线路,串联起各类商旅文资源,让历史文化鲜活和生动起来,丰富市民、游客的旅游体验。”

川上传媒合伙人张宇珊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据我了解,新河浦街区历史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文创艺术发达,具有文化传播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调动市场主体,整合推送街区商旅文资源和活动,并结合各类新媒体营销手段,强化‘东山印象’品牌影响力。”

作为活动成果,“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将推出“东山Talk”短视频栏目和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导赏团,详细介绍具有特色的东山洋楼,讲述新河浦街区、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下一步,越秀区将继续做好街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探索新河浦多方参与的协调、沟通、交流机制,引导高校、企业、社区积极参与遗产保育、街区服务、社区治理,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让东山新河浦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充满“活力”。

【南方+记者】马艺天

【越秀区融媒体中心】叶溢菲

【作者】 马艺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