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们常说“东山再起”“寿比南山”,东山和南山究竟是哪两座山?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前言

自古以来,遇到挫折经历失败之人常说“东山再起”,那么这里的所谓的“东山”究竟是哪座山?“东山再起”第一人又是谁呢?

历史上的完美男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这是乌衣巷中最著名的一句话,这里面所说的“王谢”,就是指的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因为居住在乌衣巷,所以其子弟被称为“乌衣郎”,而“东山再起”的典故,也和谢安有关。

他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男人之一,谢安性情温和,遇事冷静,处事公正,为人又淡泊名利,多才多艺。

陈郡谢氏是东晋时期的大家族,而谢安更是谢氏中难得的人才。他四岁那年,桓彝就说他将来的成就不会比王海东差。

少年时期的谢安,就已经因为其才华,得到朝中大臣的赏识了,并且在社会上的声望也比较高。

谢氏家族的人几乎都在朝廷为官,所以谢安大概率也应该入朝为官才是,可是谢安却并不向往朝廷,只想寄情山水,发展文学,一切随心。

所以在朝廷征召谢安的时候,谢安用自己有病,身体不好、难当大任为由推辞了。

后来为了不做官,他干脆到东山隐居,期间还结交了不少名士。他们经常相约出门打猎,坐船游玩,交流文学,吟诗品茶,总之就是除了做官,干什么都行。

虽然谢安不愿意出山为官,但他的弟弟谢万倒是当上了西中郎将、豫州刺史,肩负这守卫边疆的重任。

虽然谢万很受朝廷的重用,但是他的声望和名气并没有谢安大,大家还是认为,谢安才是那个能辅佐帝王的人才。

公元359年,谢万北伐前燕,但是由于他在北伐时不能抚慰将士,再加上对于战场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北伐进行并不顺利,而谢万因此被贬为了熟人,谢氏的权势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此时已经四十多岁的谢安,终于有了一点做官的兴趣,所以第二年他就应大将军桓温的邀请,成为了他帐下的司马。

在他上任的那一天,很多朝廷官员都来为他送行,一个叫高崧的官员还和谢安开玩笑:“当初朝廷多次请你入仕,你都不乐意,甚至还躲到了东山来,日子过的好不悠闲,如今你到底还是出山了。”

面对对方的话,谢安不语,只是一味的笑着。谢安确实如同众人期待的那样,是一位有才之人,不仅再文学上面有发展,军事上面竟也大有成就。

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有方,即使在军队人数少于对方的情况下,也依旧打了一个大胜仗,功绩卓越。

所以“东山再起”这个典故,指的就是谢安隐居后,又出来做官从政,而他这样做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家族的荣耀,也体现出了他名士的家国担当。

至于东山,也就是指谢安当年隐居所在的那座山,也就是会稽山,后来人们还因为谢安,将东山称为谢安山。

一句话化解危机

当年虽然是桓温请谢安出山入仕为官的,但他和桓温的想法其实并不相同,甚至在和桓温聊天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桓温有造反的想法,所以一直想要离开桓温,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而升平五年,桓温在即将北征的时候,谢安家中传来谢万病逝的消息,谢安就趁这个机会,以回家奔丧为由,离开了桓温。

其实谢安的担忧不无道理。宁康元年,桓温入京朝见新即位的皇帝司马曜,而此时有人却说:桓温此行就是为了杀掉王坦之和谢安,此后晋室的天下就要落到他人手中了。

这句话落到旁人耳朵里,大多都惊慌失措,就连王坦之也不例外,可谢安却神色如常。

果不其然,桓温到京后,部署重兵守卫,接待百官,即便阵仗如此之大,谢安也毫不畏惧,而是淡定入座,并开口说道:“我听说诸侯最是遵从道义,让军队都镇守在边疆保卫国家,既然如此,明公又哪里用得着在墙后面安置人呢?难不成这里还能有危险吗?”

桓温听后笑着说:“我这也是迫不得已,毕竟我也不是明公。”接下来桓温就下令让墙后面的人都撤走了,直到最后,桓温也没有对王坦之和谢安下手,不久后就退回姑孰了,这场危机最终被谢安的机智和镇定化解了。

不过谢安最后其实还是想要隐居的,所以他早已悄悄打算好,等到天下安稳,就从水道回东山隐居。只是不久后谢安病重四个月后病逝于健康,终究是没能再回到东山。

与寿同在

世人除了说东山再起,在祝寿的时候也常说“寿比南山”,那么这个“南山”又是指的哪座山,为何为成为长寿的代名词呢?

一说南,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最南边的山,但并非如此。

《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记载: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这里就具体的提出了南山的名字,同时后面还详细提到了南山的位置为“丹水”的发源地。而现如今的丹水指的是汉江支流丹江,其发源地在秦岭山脉南麓。

但要真说南山什么时候成为“寿”的代名词,还是从《诗经》中得来的。

《天保》中说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从这个时候开始,寿比南山就成为祝寿的吉祥话了。

那么要追溯南山的方位,也就是只能从这首诗得来。此诗是周朝都城一带的作品,当时周朝的首都的丰、镐,所以南山就是指都城南部的高山,也就是钟南山。

钟南山向来来“仙都”“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并且这里还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主要源头和发祥地,佛、释、道文化都起源或汇聚于此。

华夏民族是从钟南山走向神州大地的,种种因素加起来,让“寿比南山”这四个字的美好寓意更加深刻,所以用此为人贺寿,也显得祝愿非常真诚了。

结语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东山”还是“南山”,都是中华文化沿息的体现,更同时兼备美好和坚强的寓意,直至今日,会稽山和钟南山都是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