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增殖过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什么?
一、劳动过程
(一)劳动过程的定义
劳动过程,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指人们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剖析了劳动过程的本质,指出劳动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也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再生产的过程。
(二)劳动过程的要素
劳动过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本身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是劳动过程的核心;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加工改造的对象,如原材料;劳动资料则是劳动者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工具和设备,如机器和工具。
(三)劳动过程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表现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劳动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原始社会中,劳动过程以简单的协作和分工为主,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对匮乏。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劳动过程逐渐复杂,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断丰富,但劳动者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过程成为商品生产的过程,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劳动过程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
二、价值增殖过程
(一)价值增殖的目标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更要生产价值,并最终实现价值的增殖。
(二)价值在劳动过程中的形成
在劳动过程中,价值的形成是通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来实现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改变劳动对象的形态和性质;抽象劳动则形成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将劳动对象转化为新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抽象劳动将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并创造出新的价值。
(三)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实现价值增殖
资本家为了实现价值增殖,通常会采取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延长劳动时间意味着工人在一天内为资本家工作的时间增加,从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来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早期,这种剥削方式尤为普遍。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基础。马克思指出,货币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生产出剩余价值时,才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购买阶段(G—W):资本家以货币形式预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这一阶段,货币转化为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生产阶段(P):资本家将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通过工人的劳动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在生产阶段,预付资本的价值不仅得到了保存,而且通过工人的剩余劳动实现了增殖。
销售阶段(W′—G′):资本家将生产出的新商品出售,实现商品价值到货币价值的转化。在这一阶段,资本家收回的货币量大于他最初预付的货币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不仅是价值量的增加,更是价值质的飞跃。马克思指出,货币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实现了从一般等价物到自行增殖的价值的转变。货币所有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将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并通过工人的剩余劳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这一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规律。
三、货币转化为商品的价值增殖过程的哲学思考
(一)对象化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对象化劳动的积累,是过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当货币转化为商品时,过去的、对象化的、死的劳动就转化为资本,成为能够自行增殖的价值。这一过程体现了对象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象化劳动不仅构成了商品的价值实体,而且通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二)价值增殖的源泉与实质
价值增殖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仅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还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增殖的源泉。价值增殖的实质是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和占有。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和阶级对抗关系。
(三)资本拜物教的批判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似乎能够自行增殖和创造财富。这种观念被称为资本拜物教。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循环和周转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拜物教的本质和根源。他指出,资本并不是一种能够自行增殖的神秘力量,而是对象化劳动在特定社会形态下的表现形式。资本拜物教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复杂性以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
(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哲学反思
货币转化为商品的价值增殖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和哲学过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价值增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阶级对抗和社会不平等。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增殖过程的剖析,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和反思。他认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货币转化为商品的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核心和本质。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剖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矛盾。同时,这一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哲学反思和批判的视角。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对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