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实:方舟子导师承认拼凑,方舟子回避质询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网上近日甚传“打假皇帝”方舟子竟靠数据造假起“家”, “十年磨一剑”的JBC论文(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最关键数据竟是七拼八凑而来。对比,方舟子除漫骂告假者为“活宝”外,还真说不出为何原因他那这篇以读了六年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博士毕业后才写和发表的、毕生唯一的科学“结晶”竟含如此低劣的“杂质”。而想帮方舟子“下台”或“打圆场”的人也不得不承人那数据的七拼八凑,只不过他们不敢相信一个非常“正义”的“打假皇帝”自己会造假。有人说不要给方舟子上纲上线到“学术不端”,顶多批评他一下“不太严谨”算了。还说那可能是因为“方舟子对他当年的研究可能没有多少兴趣”。

  

   其实,方舟子是否是“有意”进行论文关键数据造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而他对我的去信(包括以《科学伦理》(ScientificEthics)主编的名义写的信)的置之不理,那种态度本身就可能说明一些问题。一般来讲,心里没鬼的人是不怕鬼叫门的。方舟子的“老板”(博导)、他那篇JBC的唯一共同见了我这杂志主编的信都马上回信,而他的回信也间接承认了该论文中的数据拼凑。但他也不太可能知道方舟子进行这数据拼凑的动机。

  

   面对读者的质疑,方舟子应当做的是拿出被拼凑数据的原始数据,以此证明拼凑的“合理”和“合法”。另外,方舟子还要解释的是:如果非要以同时排列显示才能说明问题的关键数据作为论文的核心,为何不做一个重复实验把该比的东西在同一条件同一时间下RUN一下呢?是没经费还是没时间那样做?

  

   可方舟子除了对“微软”的批评者进行漫骂外,就是对“实硬”的批评者躲躲闪闪。在此情况下,有人写信给杂志反映情况有何奇怪?

  

   不过这被显示出来的一个告假者竟称自己是北大的饶某。这点的确让人不可理解。

标签:数据   拼凑   论文   可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