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政府经济调控政策的失效与拙见
从中国人民币对换美圆不断升值到现在,在三年的时间里,中国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以后,出现了物价猛烈上涨的现象,导致高失业率与用工荒两大问题同时出现并一直持续。期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断制定各种经济调控政策抑制物价上涨,特别是房地产方面,更是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但是经过实践证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政策都失去效率,使得各种物价疯狂上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问题呢?本人针对这些调控政策结合现实问题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事先声明,本人非经济学家,也非经济学专业,只是在读研究生时曾经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学习过相关经济学知识。以下所谈看法,只是个人意见。
中国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再超日本,连续第二个季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内阁府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达到1.372万亿美元,这是日本GDP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增长,而且好于经济学家预期。不过,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换算成美元为1.415万亿美元。中国由此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中国经济规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就超过日本。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的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二季度GDP为1.33万亿美元。
但是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仍然有八亿多的农民,在西南及西北地区,仍然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北边极贫南边极富就是中国目前的实际状况。以上这些数字实际上是一个“虚”数,看似膨大,实际上很微小。正如国内经济学者昨天再次强调的那样,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之后的“穷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座次不宜被盲目夸大,以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GDP的急剧增长,主要是国内物价快速增长所导致的,并非完全得益于进出口贸易顺差和国内生产促使的结果。以大蒜为例,2008年大蒜价格普遍在2.5元/斤左右,现在是9元/斤,部分地方达到12元/斤,平均增长了2.6倍。猪肉价格2008年普遍在10元以下/斤,现在是14元/斤,平均增长了1.4倍,大米也平均涨价0.5元/斤以上,各种青菜也涨假0.5—4元/斤,而近三年工资实际上涨了多少?各地虽然制定了最底工资标准,但是许多企业都变相达到这个标准,以广州地区为例,最底工资标准是1100元,原本工资为1000元,每月奖金在600元,五保一金缺买或者不买,特别是住房公积金,我单位虽然是国企,单位一样不给多数人卖公积金。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地方标准,就把工资调整到1100元,奖金变为500元,总体收入不变,我们单位同样是这样做,具体不便多说。那么几年收入基本不变,而物价上涨较高,通过以上这些数字,谁都能够可以得出结果怎么样,广州市民总体生活水平下降1—4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演练过程,我只把结果得出来。按照GDP的告,全中国人的实际水平水平都下降了这么多倍。
对于“刁钻”的中国老板来说,提高工资标准只是一个口号而已,无论中国的政策怎么样去要求他们提高工人工资,他们都会“同意”,他们的对策非常多,连国企都一样扯淡,所以中国的提高工资的政策无用。那么除此之外,只能够控制物价增长了,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控制物价增长似乎也不理想,那么我们必须想一个比较完善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在这里先谈谈物价增长对农民的伤害。一切加工产品的原料都是农产品,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太高,加工产品也必然成倍涨价,而农民是消费最大群体,最终这些成倍增长的加工产品大部分还是由农民老百姓来买单。虽然农民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买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价钱,但是由于在其他用品上必须花费高2倍以后的价钱去购买,结果是损害了农民自己的实际利益,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结果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实际上最终还是国家政府的利益受损害。我们还是用数字去说明这个道理。大米以前1.5元/斤,现在2元/斤,一个四人的家庭大概每天食用2.5斤大米,现在每天需要5元买大米,比以前多了1.25元,一年365天计算,一年多必须多出456.25元去买大米。假如这个家庭是卖大蒜的农民,同样是卖了1000斤大蒜,以前大蒜1元/斤卖给蒜贩子,卖了1000元,而市场价是2.5元。现在是4元/斤卖出,卖了4000元,多了3000元收入。如果这个家庭多出的收入,单单跟买大米来计算,似乎是赚了2543.75元。但是还有食用油、青菜、猪肉等等都涨价了,这笔多出的收入远远都不够去补贴其他地方多出的付出。大家去细算一下就知道,如果再和美圆兑换比较一下,我们所付出的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面对这么多的弊端,中国政府需要的是强硬的手段来控制物价上涨,特别是农作物的增长,只有农作物价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其他加工产品就自然不会增加成本,成本不增加,产品自然不会上涨价格。中国政府必须对所有农产品和加工产品进行定价,收购价、批发价、市场消费价都一一作出严格的规定,然后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照这个价格去买卖,对于出口的物品则不在本规定范围内。对于一些“刁民”,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如果出现违规现象,则必须高出其本人买卖价格5倍以上的经济处罚,像前段时间处罚某垄断提高大蒜价格的公司那样进行严厉的处罚。我相信面对这种得不偿失的经济处罚,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不遵守价格规定的,当然这其中必须有一个相当可行的执行制度,包括高额有奖举制度等等。
那么由于农产品价格过于低廉,为了鼓励农民种植农作物,国家政府应当给以农民高额的补偿,现在国家富裕了,应当拿出一部分来奖励农民种地。具体操作,应当由政府做出详细的计划,这里我简单说说操作方法。由省级政府给所有农民开具一个银行帐户,由相关部门去统计农民的耕种土地面积,以大米的产量为标准计算,按照实际情况去估算农业年收成多少斤,然后再给以适当的经济补偿,而经济补偿则由省级管理部门委托通过银行直接转到农民帐户上,这样防止中间有人贪污。而现在的农业补贴政策仍然很落后,仍然很多政府人员侵吞该笔钱款。这方面的财政管理必须由省级政府来管理,像河源市紫金县财政就已经改有广东省政府财政厅直接管理,减少了市级环节,也就是减少了一环的贪污。
总之,关于物价上涨问题是民生最基本的问题,国家是否稳定,同样要看重这个物价问题,如果老百姓没有能力过基本的生活,那么脑子必定会“歪”,至于是偷还是抢,那就不知道,生存是硬道理,更始王道,相信政府的人比我更清楚这个问题,本人就不再罗嗦。
以上观点就是本人对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拙见。
廖维尧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