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缅怀毛主席誓言继续新长征
沉痛缅怀毛主席 誓言继续新长征
——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长沙—韶山之行纪实
九月九日,在这个无比哀伤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者、捍卫者,齐聚长沙,追寻伟人的足迹,探寻伟人思想的成长,沉痛悼念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
十八时三十分,活动正式开始。来自于北京的网友介绍了,几年来网站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与西化派卖国贼走资派进行的艰难斗争。同时,也让大家了解了网站受到了一批继承、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支持与呵护。众多网友也交流了这三十余年对毛泽东思想的再认识,大家充分意识到,中国只有再次回到毛主席依靠无产阶级,大力发展公有制企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上来,国家才能避免动荡、分裂,才能挫败帝国主义、汉奸卖国贼对国家政权的颠覆阴谋。
十日,网友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先后来到岳麓书院、爱晚亭、橘子洲头、湖南第一师范旧址、新民学会旧址,实地感受毛主席学习、生活、成长、革命的场景。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距今已有1035年的历史,有千年学府之称。岳麓书院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摇篮。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都是岳麓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黄兴、蔡锷、程潜也与岳麓书院有关系。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湖南人民的儿子,他没有出个洋,也没有留个学。他思想的成长期和塑造期都是在湖南度过的。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他的思想形成,与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密不可分。毛主席的恩师著名学者杨昌济也毕业于岳麓书院。在戊戍变法的失败后,出国留学,一九一三年学成归国。他先后在一师和岳麓书院内的湖南高师任教。利用授课的机会介绍西方进步思想,鼓励学生投身社会革命。青年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影响和介绍下,曾于一九一八年六月和一九一九年八月,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与蔡和森一起进行“空气浴”、“风雨浴”、“野蛮其体魄”,探讨学术和国家前途,研究社会政治,在《湘江评论》被查封后,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爱晚亭:岳麓书院旁边不远处的爱晚亭,是毛泽东经常与同学相聚,畅谈理想,忧国忧民的地方。毛泽东于1918、1919年两次离开长沙去北京,都在这亭前话别友人。
橘子洲头:
当时的毛泽东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经常与同学游过湘江,到橘子洲头开展各类活动,经常站在橘子洲头对天发誓:砸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如今,橘子洲头树立起一座高 32米 、长 83米 、宽41米的青年毛泽东胸像。端庄的五官、浓密的头发、微锁的眉毛、深邃的双目、挺直的鼻梁、坚毅而秀气的唇廓,还有那宽广的额头,让前来观看的人一下就感受到了青年毛泽东的刚毅、俊朗、健硕。让人情不自禁吟诵起毛泽东那著名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湖南第一师范旧址:
1913年春,十九岁的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四师。来年,四师并入一师。从此,青年毛泽东在一师学习、工作长达8年。一师前身为南宋的城南书院。1903年11月,湖南师范馆和城南书院合并成立湖南省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毛主席完成了他人生的两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到教师再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二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初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再到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校园内现存毛泽东就读时的大礼堂、第八班教室、第八班寝室、工人夜校旧址等14处活动纪念点。可以说,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培育了人民领袖毛泽东。
下午2点,在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校区,毛泽东思想的践行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 韩德强 教授为广大网友和师生作了《重庆模式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为主题的学术告。 韩德强 教授详细列举了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大量实例,分析了这些成绩取得的政策因素,并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解读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启示。当薄熙来提出共同富裕这个口号的时候,打出这个旗的时候就意味着重庆模式不再是改良而是革命,他反映的是千百年老百姓的根本愿望。现在重庆率先跨出了分蛋糕这一步,如果重庆成功了,那么将会在全国推广,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得不分,只不过是分多分少的问题。如果重庆模式不能在全国推广,那么国内的各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会激化,我们中国就会进入大动荡、大混乱、大分裂,这是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又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重庆模式和薄熙来提出的共同富裕就是我们的宗旨!不论体制内的、体制外的,有社会主义信仰的和所有爱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必须团结在重庆模式的旗帜下,为我们国家和平复兴社会主义尽最大的努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性,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共同富裕的重庆模式,实际上已经开始缓慢调整实行三十余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广东先富模式,向着毛主席的依靠无产阶级,大力发展公有制企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路线回归。
晚上七时,湖南红色网友“艾中华”作了《把社会主义说清,把资本主义说透》的主题交流。揭露了美国金融资本家以民主的外衣包裹下的几个家族进行世代相传独裁统治的秘密。
十一日上午8时,网友们分乘两辆大巴车前往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很快,大巴车就上了韶山高速公路。韶山高速公路连接省会长沙和伟人故里韶山,是湖南省内最短的高速公路,是湖南省政府为了促进红色旅游,方便海内外游客来韶山参观游览而修建。通车后,长沙至韶山的车程由一个半小时缩短为45分钟。很快,我们就由从长沙来到了韶山。
首先,网友们参观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于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奠基,1996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该馆是全国唯一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馆藏内容主要有毛主席生前阅读和批注过的书期刊、毛主席文稿和各个时期国内外各种著作版本等。
随后,网友们前往位于韶山冲的主席故居。
这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邻,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就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主席故居前已经排起数百米长的长龙。在这长长的队伍里,有七、八十岁老人,有中年人、青年人,还有少年儿童和带着孩子的妇女。他们耐心地、有序地排长队就是为了进入这个诞生了伟人毛泽东的茅草屋中走一走,看一看。让网友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继承和捍卫毛主席思想,回归毛主席共同富裕正确路线的信心和决心。
从毛主席故居走二、三百米就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门口花坛上一块巨石上刻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八个毛体大字,就是广场入口的标志。远处的山峰,就是著名韶峰。广场两侧各有一排由巨石构成的毛泽东诗词诗廊,每一块巨石上用红色刻上毛泽东手书的一首毛泽东诗词。鲜花松柏簇拥的毛泽东铜像广场显得无比庄严、神圣,广场上的人很多,但并不嘈杂。大家排着队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并深深三鞠躬。“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怀念毛主席”、 “人民心中永不落的红太阳”、…… 花篮上的标语寄托着人们的崇敬与怀念。等了好一会,才轮到网友们向毛主席敬献花篮表达怀念之情。在庄严的气氛下,全体网友们向毛主席三鞠躬,并向主席敬献了花篮,绕主席的伟像一周。有些同志更是激动的落泪“毛主席,您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随后同志们整齐的高呼“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口号,并向主席宣誓:“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十一点,网友们来到广场边上的韶山主席纪念馆和遗物馆。馆内展示了主席工作生活中所用过的各种用品,及主席关于工作生活所写的各种手稿等等。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勾起人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
晚上七时, 张勤德 老师给网友们作了题为《结合当前形势的六条建议》的告。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三步走”的应对步骤和具体应对方法。明确提出,汉奸卖国集团是当前中国最危险的敌人。他们出卖国家利益,给人民造成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国内贪官污吏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汉奸卖国集团不除,中国三十年积累的财富有被毁誉一旦的危险。
讲座结束后,举行了简单的交接旗仪式,黑龙江网友代表接过了“新红军新长征红色旅游接力”红旗,标志着“新红军新长征红色旅游接力”活动进入黑龙江站。在交接旗仪式后,本次红色旅行活动圆满的结束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