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道德的茅于轼缘何又讲起道德来了?
不讲道德的茅于轼缘何又讲起道德来了?
茅于轼是不讲道德的。
2009年11月应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日业集团等单位之邀,茅于轼来到郑州,为河南的青年们做了一场关于《赚钱、创业与人生》的演讲,实际上就是忽悠涉世未深的青年人。他说:
对青年学子们来说,什么是第一位的?不是空谈大抱负,也不是只想做大事,而是赚钱,自己先养活自己。
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人是没办法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一个人能赚钱,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青年人赚钱的行为本身,就是为人民服务了,我不赞成不赚钱的为人民服务。
其实茅于轼在多种场合多次进行过类似的忽悠,念念不忘地兜售他的资产阶级价值观,甚至不惜自打自的脸。如:我本不是右派,何须平反?这次他又来了这么一手,一贯的不讲道德的他突然又讲起道德来了。
茅于轼做了一篇文章《绝对平均主义是妒忌心理的理论伪装》,他板起道德的面孔,说起教来:
为什么好事如此多磨?第一是出于妒忌心理。所谓绝对平均主义实际上也是妒忌心理的一种理论伪装,这种思想貌似有理,其实非但不合于道德的起码标准,而且极有害于社会发展。第二是出于过度的防范心理,最后发展成为教训甚至复别人。
这些话颇让人不解,这都是道德层面上的,茅于轼一讲起道德来,上帝也要笑了。主张自私自利的他,主张不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币服务的他,怎么害怕妒忌呢?怎么害怕过度的防范心理呢?
再看他的“第三”,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兔子尾巴长不了,贼不打三年自招,他说到“三”就把尾巴露出来了:“第三种情况是理论上的模糊和误导。”茅于轼漠视公平反对公平,喜看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但他常常以道德家的面孔出现,很能糊弄一些人。“为富人讲话,为穷人办事”,就是一明证。他在理论上给善良的的人们以模糊和误导,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里,他大谈特谈赚钱是容易俘虏一部分青年人的心的。
我们要擦亮眼睛,戳穿他的伪装,茅于轼是不讲道德的!他讲道德不讲道德一个样,都是为了他的资产阶级价值观。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