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干旱的表达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干旱的表达

田忠国

1976年,我高中毕业以前,一直在学校上学。虽然如此,对于那时的记忆,还依如昨日。

农闲季节,忙了一年的农人,却又是最忙的时候。因为,每到那时,就会兴修水利工程,争取做到旱涝保收。在我的记忆中,早先是开挖河道,疏洪泄洪,之后,就是挖河引水,大修渠道,深翻整平,再而后,就是打机井。每个机井,都盖个小小的房子,叫机井房。

放学回家,一路走一路看,看到地里渠道如网,连接着河道或机井,总是不由得想入非非。因为,我们公社副书记王克选,到我们学校做报告,说:

“几年后,孩子们,记住哇你们,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几年后,我们公社现在兴修水利告一段落之后,就该修路了。修得路和公路一样,跑汽车、拖拉机。路两边呢,栽上葡萄树,那个葡萄那个大呀,个个像溜溜子那么大,走到葡萄下边,凉快、舒服,渴了呢,摘一串葡萄,一吃,哈,多美。我们国家才建国二十多年就建成了这个样子,再过二十多年,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样子吧。孩子们,要敢想、敢干,我们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想想看,过去我们是多困难呀,旱了涝了,我们没饭吃了。现在呢,再旱再涝我们也不怕了。”

没想到,不到二十年,河水干了,地里的渠道也不见了,依稀可见的,是一个残留的机井。因为,地都分到一家一户,渠道有碍种地,就都平了。

近三十年来,涝到是没见过,旱却一年比一年严重。

记得有一年,渠道尚未修好的一年,好像旱得不轻,放学回家时,见到各个村子,男女老少,肩挑人担,一颗颗的浇庄稼。路过一个村子,可能人们都累坏了,水桶水罐扔了一地。水桶水罐的旁边,满地上都是横七竖八的男女老少。公社书记和副书记检查工作,看到那个样子,山东农大出身的白面书生(书记)和副书记,扔下破自行车,挑起挑子就走。

原以为要挨批的村民,静静的等他们批评,没想到他们竟然双眼噙泪,挑起挑子就走。

村民再也躺不住了,一个个起身挑起了挑子……三十多年过去,这一依然记忆犹新。如果按现在的标准,白面书生是个造反派头头,夺了公社原书记的权(因为原书记年纪大,不走村串乡,担误了公社很多工作。时任公社技术员的白面书生,一怒之下造反夺权,当上了公社书记。而党员,也是他当了书记后补入的),不是反革命,也得是个破坏国家安全者。但那时,区革委会来人听取民众意见,公社的很多村民,一致说白面书生如果当书记,一定能当个好书记,民众就这么一议论,白面书生就真的当上了公社书记。

1976年,我高中毕业,机缘凑巧,让白面书生要到公社。

到了1978年,我就离开公社,到了煤矿,当起了下井工人,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有时,偶尔回一趟老家,听父亲说,现在的乡镇干部,都坐上了小车。坐小车是干部们追求的时代潮流,国家有钱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本也无可非议。

但是,据说,乡镇干部既便坐小车下乡,也是数年不遇的事了。

有知道内情的人说,因为,乡镇干部太忙了,天天吃饭喝酒喝不过来,喝出毛病来了(厌烦病),便出外考察工作去了(旅游)。我不信,但知道内情的人说,如果你不走,还在公社的话,可能也和他们一样。

时势造干部。这话我信。除非我有毛泽东那样坚定不移的信仰。

我有么?从坎坷的经历上看,似乎有,但在见马克思之前,下任何断语都为时尚早。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标签:公社   书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