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建国六十年之思考与未来展望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中国建国六十年之思考与未来展望

田忠国

中国建国六十年了。六十年是一个甲子。按照中国的元运说,比如“皇极经世”的说法,一元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一世三十年,按此说法,建国后中国经历了两世,有人形容说,中国经历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如果说前三十年走的是平民路线,是平民路线与精英路线的斗争,而中国的后三十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改革开放,则走的是一条精英路线。平民路线使精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为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呼百应,众志成城,精英路线则使平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收获了美元,但失去了民心。客观的说,不论前三十也好,后三十年也罢,中国都有比较大的收获,因为,前三十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在精英们看来,民心向背,分文不值,因为,一,少数人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没有多数人的痛苦,就没有少数人的幸福。二,国家或人民利益,必须服从少数人的幸福这一基本准则,违背这一准则的思想、制度,都必须打破,改革,如果不打破、不改革就是不合理、不人道的。三,国家和人民利益是一个政权的基础,不打破这个基础,这个政权就会亦然存在,这个政权如果存在,就意味着资本民主的民主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四,为了少数人的幸福,资本民主的核心就是资本专制。因为,没有资本专制,就没有少数人的幸福。在三十年前,也就是毛主义时代,则走的是一条与此完全相反的道路,因为,在毛泽东主席看来,中国没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精英)的专政,就没有人民大众政治经济平等的管理权、参与权,没有人民大众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中国就意味着复辟资本主义了。从前三十和后三十年历史过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前三十年伤害了少数人,后三十年伤害了多数人,但是,中国有没有一条中间道路,既,既不伤害少数人,又不伤害多数人呢?有,我以为是有的,也就是我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那条道路。

什么是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呢?平民路线和精英路线融合的路线,我称之为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但怎么融合呢?也就是说,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

如果说前三十年是中国的第一条路,既平民路线的道路,那么,后三十年则是第二条道路,既,精英路线。前面我们分析过,第一条道路对少数人有所伤害,第二条道路是对多数人的伤害,那么,第三条道路则是既不伤害多数人,也不伤害少数人的前提下,在民主、团结、和谐、价值目标一致的氛围中,平民与精英智慧融合为富民、强国的巨大力量,在未来的岁月中,社会各阶层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创造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果。

但是,从我提出这一倡议后,我的表达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看,精英们并不接受我这个观点。从精英占居各种控制权的逻辑上说,和平表达不起作用的话,或许,中国就要走暴力教育这条路了。当然,暴力教育虽然代价高昂,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比如法大革命,还是一条最有效的教育道路。我是个和谐主义者,从不主张暴力教育,但是,社会的客观发展方向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方向既不取决个人愿望,也不取决于社会某阶层的意志,而是取决于社会各阶层价值目标共识和社会矛盾的性质。

社会各阶层价值目标共识形成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条代价最小,效果最好,回报最大的发展道路。而由社会矛盾性质决定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条代价最大、效果最差、回报最差的发展道路。精英们常说“比较优势”,如果从这个比较中,精英们如何选择呢?人民大众不用说会选择前者,就目前看,精英们选择的是后者。而精英们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是中国能否走第三条道路的关键。从时间角度上说,留给精英们选择前者的时间虽然不多了,但总还是有的。如果精英们选择了前者,中国未来的前景还是美好的:

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

如果选择“全民在政治经济上拥有平等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分享权,也就是中国式民主”的社会发展道路,就需要在建构人民民主制度上迈出一步:全民平权。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标签:中国   道路   精英   三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