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也看吃房地产蛋糕

2025-02-16 学习 评论 阅读

也看吃房地产蛋糕

不做房奴

房地产真成西饼蛋糕的朝阳产业了,房地产开发商固然可吃,金融投资投机者坦然可吃,政府欣然可吃,颇感手头宽裕的中下层干部、知识分子可吃,现在风靡一时的所谓中产阶级当然可吃(他们一下子无法花去的超高收入,正一套又一套地在多地多处投入购房,收租养房,保值或增殖、转手),甚至无工资收入的市民、低工资的工人也异想天开去吃,连好不容易在晚年积下来几个钱的退休老人,也想着弄个房保值养老,或者原住房由“养老银行”转租——自己入住养老院。这些,我是到这两年才逐渐明白,有了伟大的“财产性收入”的政策性引导才终于明白的。
其实,房地产蛋糕大宴,从岭南、沿海发展到北方大中城市,早已经闹腾了好多年。早在1988年全民勇闯物价关时,就有先觉者提醒买房比持币高明。
好多年前,旅行到珠三角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亲眼看到地方政府官员、工商实业发家的人们,把原公家的旧宿舍出租给南下的蓝白领打工仔或农民工,在渐次开发的新区建独栋洋房,然后是一个又一个豪宅,如换时装般替换。在长三角,见一些当时大中城市的国营老厂搬出老城中心,另辟城外农地,盖新厂房上新生产线,原址的土地转变成了高价的新颖小区,商住建筑火红起来。当时也觉得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此法在工业基地的东北,在西南、西北的一些工业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等等),沿袭采用,在催生一批批下岗工人、撵走一群群工人居住区的住民(近如武汉青山一冶工人区)同时,也引来了最先的港台、韩国投资者,造就了第一批倒国有房地产致富的买办新贵。后来在京津等北方大中城市,见到一些国营大厂的干部、工人,听他们说市场不景气,生产一直不佳,干脆停了生产,将硕大厂区一片片地和厂房楼宇出租,以至转让出去,也算维持了薪金奖金不亚于其他单位的一时小康。在众多小县城外围,一片片小院、别墅和高级私宅悄然而生(与1970年代的公款盖宅浪潮有所不同)。
我们中的一批人终于在改革开放中富裕了起来!
后来,结识了一批京城的干部,原来总说是低收入感到寒碜的他们,除了薪金渐次、迅猛抬升,公务员成为最抢手的位置,欣喜有加之外,公房和央房的私有化、上市,终于使他们明白,虽然共产党几十年的低工资政策,但是,到今天给了他们一套、两套二环三环内城里的住宅,他们终于成就了可观的、有产的梦想。在北京向国际大都市转型的同时,在房地产飙升同时,常常听到他们在办公室或私下相互传递租房和买卖消息,手里的旧房产已涨到50万、100万,200、300万的卖价(套)……感谢共产党!没有亏我们呀,天生我低工资“必有用”!前些时,贪吞旧城市拆迁补偿费款,动用黑社会势力驱逐原住民的恶性事件,不绝于耳;现在,要不断重新规划或实现规划,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商需要对付的,不单是那些小胡同老城区的城市“刁民”,文质彬彬的机关干部和其他公职人员,也等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入——还有一大笔要赔付的款项。
在京城和其他地方,1990年代以来,学校、科研机关、部队建筑、大中企业等等,沿街建筑竞相改为商业出租,繁华似锦、琳琅满目、灯红酒绿,既活跃了城市第三产业,也聊补公职的收入。但这种繁盛未必是给城市增辉,确实是破坏了城市和公面观瞻,变质了大家的求富心理。特别是,好些政府、事业单位,跑遍关系、巧立名目修建起来的新建筑,也仅仅是用某某“中心”的名义,盖一幢幢宾馆、招待所坐收房钱。君不见:审计署曾经通报、媒体曝光的京城莲花桥东北角,那水利部动用事业款项修建的豪华宾馆?此类违纪建设房产全国该有多少?国家公职人员一改几千年宣扬标榜的“重义轻利”,追房而逐利,在京城和许多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官员和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追求多占福利房,巧立名目设福利低价房,以至追求占经济房、占廉租房、占军转地低价房……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和儿孙谋福利,积聚自己的“财产性收入”。
在房地产商一再宣传造势说市场供给不足的同时,全国空置的成套别墅、商住面积,掠荒待建的土地该有多少?它们积压了国家银行和商业银行多少资金(几年前,珠三角和海南某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动辄空置建成面积数百万平方米)?全国每年增加财富的几分之一被抛掷在这个蛋糕陷阱里?加上空前的大幅房贷风险,你能说清楚国家和公民猛食高糖高脂的蛋糕,在金融血液系统里积聚了多少致国家财政经济中风的污垢和病患吗?今年12月13日的《南方周末》,载有华远集团的“地产总理”任志强对房市的分析与高见,他认为每盖好一套房,就要卖出两套房,供需缺口大着呢!而全国住宅面积只有3.48万亿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海南岛,仅占国土面积的0.3%;如果拿出1%的国土来建住宅,16亿人就满足了!(系报上原文数字,记录刊印可能有误)按房产巨鳄的心理和分析,建设投入和积压,还远没有到位呢!我一个老同学在广州做房地产,他早就预言政府将系列费用要开发商承担,会迅速转嫁到客户身上,涨价是必然。
我终于弄懂,我们正在成为全民——食房地产“蛋糕”的国度,供房产“蛋糕”的国度,在买房者蜂拥而至同时,少数人成为把握多套住房的房主(Landlord or‘Houselord’),多数人成为需要一套起码住房的房奴;好多刚就业的青年人“以手抚膺坐长叹”!?我常常与人感叹,我要刚刚就业的话,难有在这金钱高压氛围下挣扎的勇气。我们的干部、知识分子、市民,甚至部分工人,正在成为或者已经成为——过去的运动要驱逐的食利的房产主。更可悲的是,我们曾经夸耀我们地大物博,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现在看来,我们似乎是圈地求发展的、掠夺资源促富裕的国家,是靠土地房产维系财富的食利国民。一些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总是说要促进中产阶级的成长,要以房地产拉动内需,看来他们是在引导全民走向误区。
我的一个老朋友,想借退休后的时光写点革命回忆之类,但每每难以进取,力不从心,原因就是他老在那儿倒腾房屋,专注房市,盘算房价和利率,以房养房增殖货币收入,难得静心,精力没法集中。我劝他,你又要回忆革命年华,又要和别人一样去房海股市激流勇进,盘算别人的钱,二者难以周全。没想过你欣欣然挣来的几个钱,正是从没有起码住房和积蓄的打工仔手里获取的吗?
我们难道已经黔驴技穷到不能靠本领创造,而非要靠买卖房产度日了吗?
我们的革命先烈,打土豪分田地,用鲜血和生命迎来一个新中国,难道他们期盼的就是一个充斥着新一代地主、房主和数亿房奴的中国吗?我们在1950、60年代用政策剥夺了一个不大的房主阶层(本人并不赞成这种对小有产者的极左的剥夺政策),今天非得活生生创造一个得以哄抬市价、垄断资源、豪夺资源的私有房产主去加盟的剥削阶级吗?革命党的干部、知识分子里形成新的剥削、食利阶级,就是所谓的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身份转换吗?
我们21世纪的人,为什么非得回到19世纪或20世纪上半叶,用过去几千年的小农思维模式和置地养房的传统生活方式,来道貌岸然地圈地,进入所谓的“现代城市化”呢?一个靠吃不动产福利和级差地租生存的民族,是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民族;而靠房地产财政、靠“盘活”祖先给予我们的所有资源去“风光”的市政府,总不是一个具有先进执政能力、充满希望的市政府。

标签:一个   房地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