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妖魔化朝鲜面临的新问题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从朝鲜带回了两名美国女记者,使两国间的一起外交纠纷得以平和了结,这在国际关系中是十分正常的。除当事国对此感到欣慰外,世界其他各国也没有理由不抱欢迎态度。但是恰恰相反,在网络上反映出来的则是新一轮妖魔化朝鲜的热潮,并借机对中国政府参与调停六方会谈热嘲冷讽;似乎只有中美联合对朝实施定点打击或者神兵天降,尽快把朝鲜从地球上抹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其他任何按国际惯例处理与朝鲜有关的措施都是多此一举。  

国际间的结盟或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历来是客观存在的,但现代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各国主权独立。这种结盟或友好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小国家寻求经济上的支援和军事上的保护一般不会主动让渡主权;大国追求战略利益也不可侵犯他国的主权独立。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当然有权利按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第三方对此的妄加揣摩和推断,以图进一步妖魔化朝鲜并诋毁中国政府,实乃长期追随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而阴魂附体后的必然结果。  

当克林顿把两名女记者带回美国,这对盼望着朝鲜政权早日垮台的右精英和网络愤青来说,显然缺少思想准备而方寸大乱。如一位动辄以美国和西方说事的网络写手不久前在评论朝鲜试射核弹时曾经含沙射影地说:当年希特勒走上邪恶道路时,美国人在重温光荣孤立主义的旧梦,英国人在玩绥靖政策,斯大林在和魔鬼调情与结盟,结果是他们自己也遭到了轰炸和屠杀……;而现在居然又嗲声嗲气地要求中国退下来的老干部也学习克林顿发挥余热,并特别用黑体字点名希望听到一位退下来已经十多年的前国家领导人的声音(实际上应改为十分支持其最近发出的“声音”)。这种拿希特勒的作恶类比今天同情朝鲜的国家,其荒唐性犹如说:因为曾经发生过父亲杀死亲生儿子的悲剧,所以现在所有当儿子的也都要对父亲们保持高度警惕。  

在处理两名女记者纠纷之前,曾发生朝鲜退出六方会谈和核弹、导弹试射事件,因此妖魔化朝鲜职业者,生拉硬扯地把朝鲜拥有核武器和女记者事件捣鼓在一起。他们认为朝鲜研发核武的本来目的就是针对中国的,因为其核弹不可能打到美国国土;现在两名女记者事件的了结,表明朝美关系已经180度转弯,朝鲜核弹射向中国的可能性更是成倍地增加了,所以中国政府参与调停六方会谈,是充当了“两佰五”角色。   

更为滑稽的是右精英们和网络愤青也鹦鹉学舌地认为,美国等国家的核武器都只是威慑力量,他们是会负责地掌控好核按钮的;而朝鲜的核按钮是掌握在社会流氓手里,不仅随时有可能走火伤人,更有可能忘恩负义地扔向附近对其没有好感的国家。他们在妖魔化朝鲜时说:朝鲜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死路一条,经济快要崩溃,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同时又认为朝鲜的综合国力强大到了可以傲视天下群雄的水平,一旦核弹发射出去将会给世界带来灭顶之灾。这些荒谬之见,恐怕只能理解为右精英和网络愤青们长期头脑缺氧的自然反应吧。  

说到中国政府在朝鲜“弃核”问题上有什么不是,当然也是有的,但不是参与调停六方会谈事务本身。因调停国际关系与协商签订协议一样,不可能保证都会成功,其他参与者也不对调停是否成功承担义务和责任。所以只要有一方不同意达成协议,随时都可宣布调停失败而终止,这不伤谁的脾胃。而中国最大的不是,是不应该迎合国际霸权主义和国内右精英们要求制裁朝鲜的叫嚣而谴责朝鲜的核弹试射。因为即使不考虑中朝之间曾经有过的特殊关系,任何一个自身拥有核武的国家谴责他国研发核武,无论从道义上和国际公法上也都是说不通的(自己研发并利用核能不违反核扩散条约);只有广大的无核国家才有资格呼吁停止核武的研发并试爆。   

如果朝美之间因平和地处理了两名女记者纠纷而从此带来两国关系正常化,甚至出现特殊的友好关系,只要这不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发生根本冲突,完全没有必要对此说三道四。中国与朝鲜曾经具有特殊的密切关系,但中国早已放弃了以意识形态来决定结盟对象的外交模式,除人道援助外,把和平合作互利作为外交的基本出发点,这是朝鲜和美国都清楚的事。  

但国内的右精英和网络愤青们仍死抱冷战思维,认为朝鲜靠中国援助维持生存,中国又把朝鲜作为反美的桥头堡,所以他们总是无所不及能事地妖魔化朝鲜。如世界上每年缺少粮食的国家多得是,但总是喋喋不休地拿朝鲜缺粮说事,以此来给中朝关系抹黑。同时又不厌其烦地说朝鲜政权不惜让百姓处在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境地,为维护其专制统治而穷兵黩武发展核武器,因此日夜诅咒朝鲜政权早日垮台。如不久前网上流传了几张金正日病后消瘦的照片,曾令多少网络愤青兴奋不已,感到金政权的日子不长了。现在朝美之间突然显露出了关系正常化迹象,使他们大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好似一群无头苍蝇乱飞乱撞。因为如果要他们祝贺朝美关系改善,有违自己长期妖魔化朝鲜的初衷而于心不甘;而反对朝美关系改善,又会与洋主子的战略意图唱反调,真是这也难来那也难,只好拿中国政府当作出气筒了。当然他们不会忘记给美国坚持“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美誉一番,似乎朝鲜同意克林顿带走两名女记者回国是“以物为本”。  

也有人说朝鲜拥抱美国后,中国东北天然屏障尽失,东北国门洞开,中国失去了朝鲜问题上的话语权,其危险性不言而喻。这样的战略分析结论恐怕为时尚早。国际霸权主义和垄断资本要制约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假,企图对中国实施战略包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朝鲜能成为其实施这一战略服务的棋子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中国和朝鲜在美国全球战略关系中的分量是不同的,即使按中国的“乒乓外交”过程演绎,要在短期内与一个“邪恶轴心国家”实现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显然是困难的。当然也不排除昔日的老大哥因战略战术失误,任凭右精英们干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从而把朝鲜迅速推入美国怀抱的现象出现。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朝鲜还没有侵犯过中国的领土主权,没有对中国的内政横加干涉,我们也没有抓获过朝鲜派遣间谍,所以朝鲜何去何从,都不足以在近期扭转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对策。  

标签:朝鲜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