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情报工作闲谈--看《潜伏》有感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同志们看了《潜伏》,对情报工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下我谈谈情报工作:

一、“情报重要”很多人都会喊这个口号,可是真到工作的时候,又不是这么回事了,我们再一起看看情报的重要性吧。

1、军事上。蒙着眼睛与人格斗,肯定不方便。

2、经济上。香港有一位新闻工作者,同时也做期货投机。有一天,他的电传机中传来一份报道,报道上说科学家已经发明出了白银的替代品。他立即卖出白银。等很多人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候,白银价格就下跌,等跌到一定程度,他再买进。由于期货市场并不需要真正买卖,只要一点保证金就能买空卖空。投入一点钱,只要判断正确,就能赚很多。凭这一担买卖,他成为了香港新的亿万富翁。

如果为国家效力,情报工作搞好了,收益就更大。国家的外汇储备,可以用多种货币形式。例如,如果我们事先确知美元要贬值,欧元要升值,卖美元,买欧元,就能一夜间给国家赚取几百亿美元。反之搞不好,国家就要受很大损失。

经济战略情报,不仅仅可以给国家直接赚钱。当代发达国家的政府,都义务向本国公民提供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有什么新的科技发明?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哪些产业会壮大,哪些产业会萎缩?萎缩期多少?这都要搞清楚。至少要让本国的企业家们心中有数。这个工作在当代,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工作,不可忽视。

3、政治上。当年国共斗争,中国共产党不仅仅公开的工作做得好,秘密工作也做得好。蒋介石军队中每个军的军部,政府中每个部的本部,几乎都有中共地下党。毛泽东对蒋介石阵营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一些情况比蒋介石还清楚。蒋介石稀里胡涂的,当然会失败。

二、情报工作按工作对象分,可以分为敌,我,友,全四方面。对敌就是为了战胜敌人。对自己人是为了解真实的情况,利于自己发展壮大。对友是为了更好的平等互利。例如,搞清楚战略伙伴国需要什么商品,在本国引导这种商品的生产,既满足了伙伴国的需求,又扩大了本国企业的市场。全,是全球的情况,例如,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全球民众思想意识总动向,全球环境的变化等等。如果人类能进一步发展,全,肯定不仅仅是全球啦。那时的情报员,会开着小飞船在宇宙空间飞来飞去,好玩吧?

三、情报工作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合法非暴力工作,非法非暴力工作,暴力工作。以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例。百分之九十的情报都是非法非暴力取得的。通过报刊书籍了解其它国家的情况,与外国人谈天,卫星监测,这些都不违法。百分之九,是非法非暴力取得的。例如,收买、贿赂其它国家的官员,装窃听器,空中侦察,剩下百分之一,才是打硬仗。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但不可替代,因为越是有价值的东西,别人常常防范越严密。现代情报工作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能用合法手段,就不用非法手段,能用非暴力手段,就不用暴力手段。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全世界人民都越来越反对暴力。为了搞一两项情报,得罪民众,未必合算。

四、情报工作按内容分,可分为情报收集工作与情报分析工作。

我们先看看情报收集工作。情报收集工作按工作方法分,可分为案头侦察、技术侦察、现场侦察。案头侦察是通过一些书面的东西了解情况。很多东西别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就看会不会用了。技术侦察是通过自然科学技术了解情况。现场侦察是情报人员亲眼看,亲自听,亲手摸,来了解情况。

案头侦察比较省事,但不能代替现场侦察。有些案头材料本来就是敌人为了骗人编造的,很多案头材料是片面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技术侦察手段变得比原来发达了。有人由此提出:“不用再搞现场侦察,技术发达就行了。”蠢!蠢!这种人根本不懂情报工作,技术侦察手段越高级,实际情况与侦察结果之间的环节就越多。对方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搞鬼。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别人安窃听器,我们就可以放录音给他们听。诺曼底登陆前,盟军误导德军,使其认为登陆点将在加莱。为此,盟军针对加莱造了很多假坦克,假大炮。德军案头侦察、空中侦察,屡次都发现这些“坦克”、“大炮”,于是德军参谋部认定登陆点在加莱。希特勒这个人有奇特的直觉,他总是感到登陆点不在加莱,可是技术侦察表明就是加莱。于是希特勒派出直接隶属于他个人的王牌特工“针眼”。“针眼”当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屡立战功的特工老将了。他亲赴不列颠,发现坦克、大炮全是纸与木头做的。那时的通讯不象现在发达。“针眼”发现了情况以后,要到海边等德国潜艇接他。在等待过程中,他被他的英国情人击毙,功亏一篑。现在的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都是有办法骗的。而且某些秘密,会仅仅放在关键人物的头脑中,除了现场侦察,把它套出来,其它手段都没有用。

情报分析工作,是必需的。在哲学部分我们已经谈过,即使是观察,也需要理性参与。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那么多,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难题。情报分析工作分为筛选、分类、深化、预测。

筛选就是确定情报的可信度。哪些情报可信?哪些情报不可信?可信度有多少?例如,“有人会飞”。这是“会飞的人”自己说的,可他们谁也不敢接受科学家的检验。这种情报就不可信。

情报分类可按地区分,人物分,学科分,时间分,案件分等等,分了以后归类,这是为了查找。有些情报现在用不着,说不定几十年以后会有很大帮助。这个工作要一代代地继续下去。

情报深化,是通过一些已知的现存情况,推测另一些未知的现存情况。前几天,我与帮我看病的大夫闲谈。他告诉我现在有些贫困地区满地都是中草药植物,只是当地人不认识,才抱着金饭碗受穷。这就是一个与情报深化有关的例子。同样都看到了植物,大夫还看到了"中草药"。我们通过这个情况还可以看到,现在的扶贫工作不够深入,农村市场化程度不够高,贫困地区的信息不发达等等。

情报预测,是通过现存的情况,推测出未来的情况。工作是情报分析工作中最难的。很多时候,原始材料是足够的,但利用这些原始材料估计将发生什么事情弄错了。例如国民党军统对西安事变,斯大林对德国不宣而战,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苏联解体,全都没有预测出。这并不是由于原始材料不够,这是在预测环节上出的问题。由于人是复杂的,人与人不同,人的行为带有许多偶然性,这个工作难做,我完全理解。但做总比不做好。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情况被预测到了,也比一无所知要好很多。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水平,增加准确度。但有些常识错误是不应犯的。例如,九零年预测海湾战争,原始材料是很充分的。一些人职务也不低了,却预测打不起来。因为他们完全是按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去预测别人的行为。要预测他人的行为,就要熟悉他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这是一个业务常识。正如刑事警察要了解犯罪心理一样。出现这种错误不是水平不够,经验不足,而是基本态度出了问题。精神萎缩,思想封闭。无论是敌是友,是强是弱,都要努力去熟悉。否则最后会落入一种境地:要谈,没条件谈;要打,没能力打。这种境地是很尴尬的。

标签:工作   情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