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驳卫金桂《孔庆东为什么能在场面上招摇?》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驳《孔庆东为什么能在场面上招摇?》

并不只是在情人节才思念情人,因为情人是放在心中,时时刻刻用来想念的,而并不会在某一天把她从心里拽出来,摆放于大庭广众之下,任她混迹于千百万旁人的情人或“小三”之间,惨不忍睹。她只是专属于我一个人的思念,无处不在、刻骨铭心、分分秒秒的思念。而偏偏在今天,竟然思念起卫金桂来了。俺不由得搜到她的博客,把她的招牌好好瞻仰了一番,她说:“卫金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史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凤凰、搜狐、腾讯名博,现在北京某大学任教。已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现在多家报刊任时评作者。1999年与导师合作出版《五四与中国现代化》,2003年出版博士论文《欧战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变动研究》,学术著作均获资助;2011年1月出版小说《中国女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点推选),现正热销。”可知她的年龄已然不小矣,也可知她是女博士矣,可我思念她的原因,却是她嘴里叼着一支红玫瑰,偏偏就喷出一泡稀屎,还美其名曰“政治学博士后之论文”的“伪金贵”式的天真烂漫、装俏卖乖与搔首弄姿。

“卫”姓,这姓多好啊。保家卫国,守卫、防卫,多么英雄气概的一个姓氏。卫青,常胜将军、抗击外族入侵立赫赫战功之千古名将,更是让这个姓氏足以彪炳史册、照耀古今。而金者,钱也;桂者,香物也。卫金桂所“卫”者,不过此二物,冥冥之中,其出生之日起,即注定将有辱家门姓氏必也。于是,她虽然学了近代文化史、学了政治学,且“已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出版了“《五四与中国现代化》”、“《欧战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变动研究》”,看来统统不过是为了区区“金桂”而已。难怪她说“学术著作均获资助”,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既然获得资助,所以就有义务咬人?所以就可以通篇不讲任何事实依据地极尽曲解污蔑之能事?甚至可以恶毒至极、泼妇当街脱衣裤般屎尿齐奔腾地猖狂谩骂?金桂二物,已然填满你那充满肉欲的心胸、沟壑否?唉,《红楼梦》有夏金桂,今世蹦出卫金桂,金桂、金桂,汝二者将联袂大放异彩于天地间乎?俺岂能不思念你呢?只是不知以你之高龄,当得我的思念吗?

俺就人身攻击了,咋地?!因为俺从来信奉的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对能写出通篇无一字一句着四六的所谓“博士后”,而且还是揣着政治装流氓的,有人资助搞“学术”的,不过是狗一般的数典忘祖,汉奸一般的所谓学者精英,俺就人身攻击了,不知你们,又将奈我何呢?套用金桂的一句话:天哪,卫金桂带着豢养的众杂种汉奸走狗追上来了。——呵呵,真是多么好玩的半老徐娘装处女般的一个句子啊。

金桂在《孔庆东为什么能在场面上招摇?》中还说:“他说中国的老朋友朝鲜如何如何之好美英如何如何之坏,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与中央作对有分裂倾向,他们是汉奸卖国贼;说中国没怎么饿死过人,还说文革时期生产力蒸蒸日上,等等。他的这些所谓空山诳语都与主流意识有极高的契合度,也颇符合三七开功过的文革断语。孔庆东甚至于走得更远,在金正日都认为粮食重于炮弹的严重时刻;在中国执政党全面否定文革几十年之后,他尚能将专制的木乃伊美化成倾城美女,这样的知识分子完全可以放在后宫的花园里让随意游逛的,安全极了。”

——读出她的弦外之音了吗?朝鲜与英美孰好孰坏,好似轮不到哪个来说,事实在那里,只要不是看人低的狗眼,都能看得明白清楚。金桂好玩又阴毒的招数在后面几句,她一边用主流的声音高赞了一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一边又说孔教授的话“与主流意识有极高的契合度”。也就是说,只许她用主流的声音来打击异己,而决不许旁人也站在主流的角度说说话。她的目的嘛,与所有的走狗之流毫无二处,他们一边享受着主流带来的好处,一边却又要别有用心地来推翻主流。比如,你必须站在主流的角度,再与走狗一起,咬牙切齿地控诉那个时代饿死了七千万人,你才会是他们的同道,而这时候,她不会去反抗主流的声音,反而会为了主流而主流。我真的很纳闷,饿死了那么多人,怎么就没饿死她“这样靠采草药打柴火自力更生且少一门外语的藏区特困生”的祖父祖母姥姥姥爷呢?如果都饿死了,也许就不会有这个辱没家门的金桂了吧?看来如所有说那个时代饿死几千万人的人一样,饿死的,都是旁人家的,自己家的,一个都不曾饿死过。他们不过是听说了旁人家“饿死”了几千万人而已。主流说文革没有任何功劳,金桂当然也会这么说。只是没有任何功劳,怎么就把与“孔庆东算是考过同一套高考题的”,应当是出生于文革时期的金桂养大成人了啊!既然文革黑得好比地狱,金桂也该饿死了才是。所以当今出生在那个时代又高声咒骂着那个时代的精英混蛋们,都应当是一个不存的。可是不幸得很,偏偏他们却存在着,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大一伙地在同流合污着。还有,金桂,能告诉读者朋友们“专制的木乃伊”所指为何吗?虽然我知道“倾城美女”将永远与你无缘。

什么是妓女?什么是立着牌坊的婊子?某人正在用“犹唱后庭花”的呻吟与娇羞,努力地演示着。是的,后宫花园里,有太多这样抱着主子的大腿,又偷养着野汉子的婊子的身影,真是“安全极了”。所以,俺很是思念金桂的婉转。

金桂是很看不起“中国人的武侠情节”的,并用“中国人那种斗不过强势时在厕所里的布娃娃上扎针念咒的传统”来等同之。俺不知道是否中国人就有“武侠情结”了,至少在中国人如金桂这样的身上,是看不到的。但是,并不是没有“武侠情结”,就不会不在厕所里的布娃娃上扎针念咒,这,金桂也是可以做例证的。而且,纵算中国人身上有“武侠情结”吧,你也不用非得这般刻薄地扎针念咒地来攻击所有中国人啊!你们素来标榜的自由哪里去了?比如,你有做婊子的权利,但是也得容忍我们有鄙视婊子的自由吧?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你所追求的,原来依然不过是非此即彼,不做人、就做狗,不赞同普世、就消灭你的专制的“自由”啊!金桂,俺真为你“得了虚妄症,幻想、臆想、疯狂”而一恸。因为病了的你,还能有研究近代文化史与政治学的一双慧眼吗?你所写的那些“论文”、小说,不知又将贻害多少苍生?

金桂,在这样的情人节夜晚,娇俏如你,盛开了吗?谁将会来采摘你呢?虽然你嘴里叼着玫瑰寻欢于主子,或许极有可能在高声祝颂主子那里引进来的情人节快乐,却又偏偏如此地拉稀摆带着,可爱如你,将会讨得爱怜或是一顿拳脚呢?我是真的不得而知啊。

附:

孔庆东为什么能在场面上招摇?

作者:卫金桂

中午看见群友们聊孔庆东,除了一致说他是典型的脑残和白痴之外,也对他的招摇有些不可思议,比如这样的智商是怎么考上北大?是怎么留校的?是怎么上百家讲坛的?是怎么好意思将那些二十多年前的中小学生作文一样的垃圾交给出版社换钱的?还有——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脑残的?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群友们集体智慧的结晶,笔者只不过拿出来用一用,不代表自己的观点。

客观地说,怀疑孔庆东能考上北大,这个有点武断。天公捉弄,我和孔庆东算是考过同一套高考题的人,即便如笔者这样靠采草药打柴火自力更生且少一门外语的藏区特困生也能过了重本线,何况孔庆东那样周围都没有见过挨饿的人的贵族?这只能说,80年代初,中国青少年如当今那样全力以赴拼搏高考的风气和条件尚未形成,只要喜欢读书受过正规教育,上北大不是什么奇怪事。

孔庆东能留在北大,更不是水平和能力的反映。当今进北大,哈佛牛津的未必能成,但这不等于在他留校的那个年月情况就是这样。举例说明,1993年笔者硕士毕业时,当年北师大进到北大工作的硕士就有12名,而且基本去了教学岗位。这些事实说明,除了当时没有根本上缓解的教师队伍紧张,也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子下海不专于学业的现实反映。或许有些人认为我是武断,那么去看看他那些张牙舞爪没有常识的文字再下判断也不吃。

既然孔庆东没有什么特异之处,那他为什么能混得大红大紫?

其一,孔庆东招摇的旗帜从来都是安全的。

他说中国的老朋友朝鲜如何如何之好美英如何如何之坏,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与中央作对有分裂倾向,他们是汉奸卖国贼;说中国没怎么饿死过人,还说文革时期生产力蒸蒸日上,等等。他的这些所谓空山诳语都与主流意识有极高的契合度,也颇符合三七开功过的文革断语。孔庆东甚至于走得更远,在金正日都认为粮食重于炮弹的严重时刻;在中国执政党全面否定文革几十年之后,他尚能将专制的木乃伊美化成倾城美女,这样的知识分子完全可以放在后宫的花园里让随意游逛的,安全极了。

其二,孔庆东迎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武侠情结。

他是读金庸小说入迷的,也不自觉地变成了金庸笔下的人物,配上一张天公作美的嘴巴,于是便成就了他。中国人喜欢武打小说,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现实中的许多抑郁无法得到纾解,于是便得了虚妄症,幻想、臆想、疯狂。只要看看金庸、梁羽生小说的火爆场面,和人们听孔庆东嘴里道出的快意恩仇时那股子兴奋,就不难理解中国人那种斗不过强势时在厕所里的布娃娃上扎针念咒的传统,孔庆东正适合了中国人这种心态,替他们解了气。他说重庆房产税的一部分要用来杀汉奸卖国贼;他说“为了增强党性教育,中组部准备拨款八个亿,组织八万名各地党政领导,重走长征路,自己坚决支持,并征集一百万各地人民群众,由孔和尚亲自率领,扮演国民党匪军,一路围追堵截,穷杀猛砍,保证让这八万人最后能够活着到达陕北的不超过一万!不是孔和尚心肠歹毒,实在是倘不如此,就不能纯洁我们党的队伍,我们的人民就无法获得幸福的生活啊……”他说太平天国“只要一沾耶稣大哥的晦气,连农民起义也成不了气候。”

天哪,孔和尚带着明教的众喽啰追上来了。

标签:主流   中国   饿死   中国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