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经济战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毛主席的经济战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最近刚在公司的周围租了一间房子外住,每天早上坐着公交车穿梭于刚刚建成的居民楼,工厂(大部分是外资企业的)之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引进外资的发展模型,社会财富的聚集方式在大脑里逐渐形成轮廓。
现在中国的几个典型的镜头是: 一,大量的初中,高中,中专毕业的农村少年背上行李,排着队走进外企打工,他们一般被安排在集体宿舍里面,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一般是两班倒,加上交接班的两个小时,他们一般需要一天工作14个小时,新实行的劳动法对他们来讲是很陌生的东西,也许是他们年龄太小,一般20岁左右,还没有形成维权意识。他们所工作的城市不属于他们,这里只提供给他们工作的地方,城里的生活似乎与他们格格不入,他们有一个称呼: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一般打扮的有一些时髦。二,年龄大一些的农民工,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工地上,中国城市的建筑基本都留下了他们的劳动的身影以及辛勤的汗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穿作的有些破,有些脏,也许因为劳累一天的缘故,他们看起来也不太有精神,他们就是总理曾经帮忙讨过薪水的最早的农民工,城市似乎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当他们刚干完一天的活坐上公交车的时候,不时也会传来一些好奇甚至鄙视的眼神。三,大学毕业后工作的人,他们一般打扮时髦,经常聚会,聚会的时候,会谈论如何买基金,股票,回忆大学的生活,讨论房价的走势,讨论交男女朋友的技巧,心得。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小白领,与白领还有距离,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比工人要高的多,可是与上万的房价比起来,他们仍然力不从心,他们大多数几个人合租在一些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房子里。为了买房子,面子,或者为了成家他们经常加班,他们大多数有技术,但是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修修补补的技术,西方企业一般不会给他们接触学习现在世界最时髦的产业的核心技术的机会,本土企业因为技术落后同样也没有能力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因为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他们一般进入公司一年左右工作就能完全上手。他们常常觉得自明不凡,可是当想到自己的未来,上万元的房价,高档的轿车,又会哀叹命运的无奈,感到生活的迷茫与无奈。四,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打游戏上网也许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经常联网打游戏, CS,魔兽,劲舞团等等让他们疯狂一时。大学生们不太喜欢学习了,通常到了快考试的时候,他们才会发奋读书,甚至熬通宵,老师似乎也体谅自己的学生,学生们一般都 能通过 老师出的考试题的测试,甚至还会有高分。学生们平时最用功学习的科目就是英语,因为他们盼望毕业能够出国留学,遥远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那些地方“民主”,富庶,有一流的科技,他们也希望能进IBM,微软,NOKIA……等名牌的外企,这也是很值得同学羡慕的事情,大家经常的话题就是某某学长去了某著名公司,不过因为竞争的压力他们好多人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通常大学的最后一年的上半年他们会很忙碌,而下半年他们会经常走动。为了打法无聊的大学生活,谈恋爱成为时尚,能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或者帅气的男朋友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通常这也是家庭背景的较量。五,大批的富人阶层,因为本人不是富人,没有接触过富人的生活,所以无法准确的描写,大体说来,他们里面有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致富的人,可是很少,他们大部分都是擅长敛财而不是创造财富的人,他们认为穷人有仇富心里,因为他们钱财来的不是很正当,所以为了放心,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国外。
大家都知道80年前后,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左派看来是资本复辟,右派看来是春天的故事,我不知道我算是左派还是右派,我觉得80年代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不过领路人的自私加上能力的欠缺,官僚的腐败堕落加上国外反华势力的渗透导致了改革开放在现在看来是失败的,至少按照邓公当年的标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失败的,如果按照毛主席为中国设计的自主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看,现在的景象其实和旧社会没有什么区别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如果看到现在的景象,会认为这是中国革命的倒退,是复辟,在他看来中国至少有上百万的官员应当被判处死刑,共产党需要从上而下一场彻底的整风运动,反右,反帝运动,他会说如果6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演习的话,现在真正发动文化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也许这也正是一些人处心积虑的要消除掉毛主席对中国的影响,让人民失去对毛主席的信仰,不过在我看来这些人的算盘是不可能成功的,抛去现在毛主席的热的兴起不说,要彻底跑掉毛主席的思想至少在军队这一关过不去,也许一些人说毛主席不懂经济,还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可是在军事领域,毛泽东思想是任何人不可撼动的,废除毛泽东思想,军事这一关过不了,军事的意义是什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毛主席比较“死心眼”,他的经济思路,我个人认为和他的外交思路,政治思路是差不多的,就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先打扫干净屋子,然后再请客。不是不请客,前提是打扫干净屋子,而一些人说毛泽东不懂经济只是看到了毛主席只在打扫屋子,就认为毛主席不请客,是在搞自闭,可是我觉得这些人太低估了毛主席的智慧了,毛主席在70年代左右开始进行的建立中美外交关系难道是自闭吗?当年大批的苏联专家帮助中国搞建设,难道是自闭吗?如果中国自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家把中国抬进联合国,显然中国在这之前只对美国封闭过,也许这里的自闭特指针对美国,不过我纳闷了,美国为什么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分量这么大,毛泽东49年建国前曾经数次对美国暗示建交的意向,可是美国偏要跟中国过不去,美国封锁中国,这难道是中国自闭?个人认为造成中国建国后到76年时候一些悲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中国基础的薄弱,国民文化素质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外部力量的强大冲击了中国正常发展的轨迹,这个力量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当时的国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封建思想的影响太大,在政治军事领域就是自尊的中国不得不提防国外反动势力的渗透甚至打击。还有一点不是最主要的就是当时的领导人急于求成。例如拿大跃进来说,毛主席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当时的错误,想纠正。可是这个时侯刚从“苏联“回来的彭德怀的态度不得不让毛主席警惕,设想以下,三反五反的时候,曾经有大批的人提意见要求江山轮流坐,这个时候,如果苏联在背后操纵,抓住中国大跃进的错误,并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一方面利用彭德怀的军权,另一方面利用广大的“民主”人士的反官僚反一党专政的呼声,再加强苏联对中国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中国的政权就可能被苏联控制,并扶持起一批苏联的代理人上台(这种事情曾经在革命初期发生过),作为任何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都应该会考虑到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所以在庐山会议之后,会议的宗旨迅速转向了打击右派“机会”主义。这里看出毛主席对苏联强大外部势力的警惕下,不得不作出的一些迫不得已的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后,毛主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至于美国对中国的渗透,现在我们已经深深遭受到了它的危害,很显然,在毛死后,接班领导人在与美国打交道的时候缺少毛主席那样的远见和能力。造成80年到现在中国社会问题的原因应该就是部分领导人的自私,腐败,无能。
80年代之前面对外部势力的强大,中国采取了集权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中国国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力水平地下,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保证了中国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大的项目的突破,科学技术的迅速提升,以及工业基础体系的建立,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当到了70年代末,中国的国民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可以说那种高度集中的国家统得过死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合中国,此时中国需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这要求国家不能够在经济领域统的太死,需要激发社会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利用掌握的科技以及生产能力,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组织生产活动,这种模式有点象市场经济的模式,不过不是国家完全放开的市场经济模式,应该属于国家资本占主导的经济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下,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由之前的实体经济转向了虚拟经济。在农业方面,集体化的农业,在运用农业科技以及优化管理的前提下,大批的农民从土地上得到了解放,进城成为工人,而且他们的福利也得到了切实的保证,集体化的农业,保证了农村的生产的稳定,以及新的农业科技的迅速使用和大的农业项目的建立,还保证了共和国的农业安全。在城市,因为国家权利的集中,保证了集中力量进行攀越科技顶峰,而某种程度的权利下放,保证了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按照他们发觉的劳动人民的需求进行生产活动,这样就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样个人,地方政府也允许通过自身获得的技术能力来组织生产活动,来满足他们发觉的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因为经济活动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变得日益复杂,实体经济的管理无法满足迅速反映的管理需要,这需要在虚拟经济层面进行管理,通过银行业与国家资本结合建立国家控制下的垄断企业财团,并保留国家资本管理组织对旗下企业在特别情况下的一票否决制。在完成了这些经济布局之后,就可以放开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进入,此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参与丰富了经济的运行主体,活跃了经济体,更大程度的挖掘了老百姓的需求,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市场经济是笼中的老虎,体现人民利益的国家政府就是关老虎的笼子,只有在国家的控制下,这只老虎才能最大程度的挖掘社会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造福人民群众。但是如果市场被私人或者外国控制,其结果就是控制市场的人,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为自己牟利,而老百姓成为被剥夺的牺牲者。毛主席的经济领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理论,这里就比较清楚了。
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三座新大山,腐败,下岗职工,农民被征地这里就不说了,这里重点说以下在外资进入的情况下,中国的国民经济财富是如何被抽血,在国内国民财富是如何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从而形成了国民经济的运行开始在某些领域被私人,外资,以及私人与外资的联盟控制。
外资大批量的进入中国,中国政府不但不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一方面对外资实行优惠,另一方面将大批的国有企业下放,卖掉。因为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无作为,让中国经济技术的极端领域被外资控制,在一些低技术的生活品领域被民企控制,这样就形成了今日的中国经济的格局,不过还好,我们的政府没有放开一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这种经济的弊端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被暴露无疑。一方面尖端设备方面中国无法保证抗灾的需求,不得不使用外国货,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在一些低技术的民用品领域,我们的政府不得不亲自跑到地方去督促一些抗震救灾物资的生产。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实施了毛主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经济战略,那么抗震救灾的需要的设备以及生活物资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我们的政府只需要下一道命令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跑到地方去督导,去谈判。现在这种经济模式的最大的弊端在于在发生特特大灾害,经济危机甚至战争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因为政府财力的大量消耗,而使得掌握了生产主导权的外资或者私营业者控制政府。这种事情西方已经发生了,中国也曾经发生过,毛主席也曾经警惕过。
现在外资控制了相当一部分的中国的产品的生产,分配。生产的主导权取决于生产的技术以及生产组织形式,西方这方面已经在极端领域控制了中国,分配权取决于定价权和市场营销能力,而定价权取决于技术能力和产品生产组织形式,无疑技术和市场占据优势的西方资本占据巨大的优势。因为西方掌握了定价权,使得中国出口西方的产品以及资源价格低廉,而中国需要进口的东西的价格却一再上涨。因为没有定价权,中国无法享受自己生产许多的产品,无法享受外企在中国生产的大量的产品。
因为外企控制了定价权,这样也就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控制中国经济的能力。
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开办工厂,他们需要招收大量的技术支持人员,管理人员,周边人员以及员工,可是他们生产的产品却都出口了,中国的老百姓没有享受到这部分产品。按照经济运行分工以及各种生产者通过市场来购买产品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外企员工并没有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却获得了中国市场的产品,结果就是中国老百姓平均福利的降低。具体来讲就是大批的劳动力在外企工作,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因为外企占据了部分土地以及劳动力,能够生产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的劳动力没有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而这些劳动力却获得了一定的工资收入在中国市场上购买产品,结果就是中国市场的产品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加,而购买者以及货币数量增多,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那些多出来的货币就是外资企业员工得到的工资,在进出口的表现上面就是中国出口这些产品得到的外汇所兑换的人民,这些人民币一部分通过外资企业工资的形式进入消费市场,助长消费品价格,另一方面通过外企利润的方式进入中国的银行或者这部分钱用于扩大再生产,造成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中国付出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价值就被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储起来,因为这部分价值对应的产品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流通,这样造成了中国的钱多了,产品却相对少了,这样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本土的出口企业上的结果也是一样的---造成通货膨胀。
这样的结果还不是最坏的,因为我们毕竟储备了一些以国外货币表现形式的产品价值。最坏的结果就是这些外汇储备在宏观上没有换来对应的中国为产生这些外汇而消耗的劳动力和资源对应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如果发生了,就说明我们的劳动力和资源被别的国家无偿的掠夺了。现在中国外汇储备随着美元的贬值而缩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财富被美国无偿的占有,这只是美国掠夺中国财富的一种方式。大量的美元进入原材料,能源领域并推高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使得中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大大下降,这也是美国掠夺中国财富的另一种方式。
这里看出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并不能使一个国家变得富有,相反反而能使这个国家被迫纳入西方强势国家经济的循环中,失去经济自主权沦为殖民经济。沦为殖民经济主要是由于不断的通货膨胀,成本上升造成这个国家经济运行的紊乱,使得产品产出大大减少,而货币却很多,这样造成严重的货币贬值以及国际收支的失衡,造成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这个时候这个国家各种资产的价格就大大降低,这个时候,外资在进入抄底,这样本国人民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就被外资控制,这个国家最后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一些国家要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原因就是他们技术能力不够,生产组织方式,产品营销方式不够,使得他们缺少定价权。而决定这些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这里也看出不能单纯的以经济论经济。
美国掠夺中国财富的另一个方式就是金融货币领域通过资产证券价格的操纵来实现。这属于纯粹的金融领域的操作,这个方面需要中国国内大批汉奸的配合才能实现,也许正是这个战略的需要,美国在中国国内金融领域培养的汉奸特别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太多了。例如中国用大量的外汇购买美国国债,而美国又用中国人的钱来收购中国的企业,操纵中国的市场,赚取更多的钱,最后的结果是中国为别人做嫁衣不说,顺便还当了个陪嫁丫环。例如用外汇购买美国的次级债券,而债券却大幅随水。用外汇投资美国银行,而美国银行却倒闭或者股价大跌。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金融领域跟美国抗争无异于自讨苦吃,有效打击美国的方式在于打击美国的实体经济和美元这两个美国金融的基础。
在国内部分利益集团敛财的方式除了赤裸裸的利用权利和官商学勾结进行敛财外,就是通过市场操纵的方式。
挖掘市场说到底就是挖掘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主要有衣食住行和文化精神方面。操纵市场其实就是通过操纵人的需求来赚钱。当某些人控制了某些产品的供应,而人们又离不开这种产品,这样某人就操纵了市场,通过操纵价格的方式完成交换,无偿占有别人的财富。在衣食住行和文化精神方面,文化精神方面不是必须的,所以无法操纵,衣食行方面,衣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因为国家完全放开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众多,所以不便于操纵,操纵这种竞争性的市场需要很强的资金实力,生产组织能力和操纵管理能力,中国那些腐败低能的政府官员还有一些利益集团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值得警惕的是外资具备这个能力),所以他们不会选择这个市场。行方面中国基本是国家完全控制,所以最后剩下的是住了,住房问题,首先需要土地,而中国是土地公有制,便于政府官员控制土地的供应,这样也就控制了市场的供应,另一方面因为建筑领域的技术要求和资金需求量使得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再加上政府在城区规划,审批等方面权利的垄断,使得这个市场容易被操纵,这样中国就出现了开发商,政府,银行,文娼的结合,开始操纵市场,抬高房价。我们看到的一幕就出现了。
以上可以看出外资,私人如果不受管控,胡作非为,操纵市场,他们羽翼一旦丰满将“挟市场以令政府”,逼迫政府就范。所以我们需要完成毛主席未竟之愿望,完成经济领域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战略,将市场这只老虎关在人民政府的笼子里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