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您就不要说了
由于家人有病,好久未上网了,家人病情稳定,并逐步好转,本人又开始了网上阅读。说实话,本人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但始终未从事“经济”工作。近日开始关注经济,不免关注经济学家。在网上阅读时,有幸结识了茅于轼先生,读他的言论,真的感觉别扭。他78岁了,新旧中国都经历过,应该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有个清醒的认识,可言论总是误断。现就有关言论剖析如下:
他老人家说:特别是文革时期,九亿人口彼此监督,不让任何一个人变富。老先生应该知道,文革时不是不让大家变富,而是不允许“私人”独自一个人“变富”,是要走“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的共同富裕。
电影《青松岭》里的钱广是赶大车的,是为“集体”服务的,可以把集体的“货物”运到城里“买卖”,但就是不允许捎带自己的“蘑菇”私卖。这是“公有制”性质决定的,不是不让大家富裕。
大寨当时艰苦奋斗,改良土壤,产粮多了,还支援了国家,不是成为“榜样”了吗?没有人反对大寨“集体创收”,“集体增收”。那为什么就说文革是不让人们致富呢?
茅先生还说:如果我们没有齐步变富的办法,只好先让一部分人致富。茅先生本意是赞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英明,可是在赞赏中却出了纰漏。因为我们从语句中直接读出——我们不是不想“齐步变富”,而是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任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其实,您没有办法没关系,可以到“南街村”去学一学呀,到“华西村”去看一看呀!经济学家不是在书本上学出来的,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只好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让一个连“南街村”村长都不如的人治理国家去了,结果被逼得如此“只好”,也算悲呼!
茅于轼还说了:如果我们见到富人就想打倒,其结果就是又回到穷人国的状况去。其实茅先生又说错了。我们不是仇恨富人,我们是仇恨“为富不仁”。地震时,面对“王老吉”的善举,多少网友自发地购买“王老吉”,我们谁去打倒“王老吉”了?我们提倡的是不能造成“两极分化”,就连“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公,不也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邓选》第三卷第111页,《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那我们对待富人均一下贫富有何不可?
而我们所说的均贫富,也是指政策上的,也不是指武力上的。就连赤裸裸承认剥削的“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均贫富的政策,比如遗产税,失业保险等。可做为经济学家的您,不为多数穷人想办法,却一再为少数富人找理论,你算哪门子的经济学家?
另外,富人是怎样致富的,您作为经济学家应该明白吧!(可以读读我写的《穷人是怎样帮助富人的》)是社会各种资源不公正的流向了富人,如果您否定剥削致富,那您把富人扔到荒山上,扔到草原上,如果他致富了,我们绝不动他一根毫毛,国家要收税,我们都坚决反对,因为,我们佩服这样的富人,敬仰这样的富人。可纵观经济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有这样绝对“白手起家”的富人吗?您可别自欺欺人了。
茅于轼还说了:在市场经济下大家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走向富裕。表面看来,茅先生说的不错,确实都有机会,就仿佛我们都有机会当书记一样,当主席一样,当“著名经济学家”一样,机会是有,但机会均等吗?
我亲眼看到了现在市场经济下的一切,为了让下岗职工创业,可以凭“下岗证”无息贷款2万元,政府多支持呀!我们的国家不仅给他们致富的机会,还给支持呢!可是我就亲眼看到一位下岗职工,贷款买了个“快餐车”,在某自发形成的夜市卖“烤鱿鱼”,一天两口子忙碌,纯利润60多元,最好也就100多元(不是营业额),也就相当于俩个人的工资,除去自己交的两险,所剩仅够糊口的,几年过去了,根本没有走向富裕。还完无息贷款,就算剩了一台破旧的快餐车——他们唯一的创业财富,在风雨中飘摇。
我们当地鼓励大学生创业,可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注册资金,政府出台政策,允许“零资金”注册。对于无资金的大学生来说,手里握着100个“营业执照”,又有何用呢?机会给他们了,他们能致富吗?给您个执照,连经营场所都没有,您能致富吗?
名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我却要说:在“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致富的机会是给有“资本”的“大家”(非大家伙儿)准备的。
茅于轼说了:市场经济是有它自身的问题,比如容易造成贫富差距过大。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不明白,市场经济的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公有制”容易造成平均主义就无法解决了吗?说白了,茅先生就是热衷“资本主义”“私有制”罢了。就是坚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罢了。
茅于轼还说:剥削理论是悬在富人头顶上的一把剑,叫他们不得安宁。这能是一个和谐社会吗?做为一名经济学家,不承认剥削,那是什么经济学家?“剥削理论”是一把高悬的剑,这把剑是穷人悬的吗?他们不得安宁就算对了,他们自己也应该想想,自己富裕了是怎么富裕的,富裕后,怎样回报社会,这绝对不是“错误”,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有的“担纲”。我们总不能因为“强奸犯”这个词汇不好听,就把“强奸犯”改成“强行示爱者”吧!改完称谓后,再美其名曰:为了社会和谐。亏您老人家说得出口。
茅于轼说了:我主张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什么意思,茅先生认为你一个穷人,有什么资格住有厕所的房子。其实茅先生应该主张廉租房不应该有天花板,那样,穷人死了就可以直接进天堂了。
茅于轼说了:房价是被买房者自己抬高的。根据茅先生的论调,强奸犯庞雅夫说了:“我强奸她,是因为她自己长成了女人,她要没有女人器官,我能强奸她吗?”茅先生万岁,强奸犯庞雅夫给您叩首了!
茅于轼先生,不仅研究经济,还赤裸裸地参与政治,直接建议将“共产党”改名。改成“和谐党”,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撤掉“剥削理论”,改“强奸犯”为“强行示爱者”,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和谐”。由此看来,网友爱说的“被和谐”了,还真有当今社会的某些深层次内涵。
茅于轼还说了:——————————————行了,可别说了,您已经糊涂了,连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均贫富”,而您却建议富人该住什么样的房,穷人不该住什么样的房,您到火星当经济学家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