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的自由派们对经济危机有着选择性失明失语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中国的自由派们对经济危机有着选择性失明失语
  何必
  由于经济危机,很多原来打算并购的项目撤下了,并购的数量明显减少。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昨日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阐述了上述观点。尚明指出,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企业兼并的时机,在某些行业,金融危机背景下并购不但没有减少,并且并购行为还有所加剧。他表示,市场格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危机情况下所产生的并购,审查时并不会特别从严或从宽。尚明称,商务部反垄断局将对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有效执法的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总体上讲还是按照《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内容,无论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还是出现其他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不会改变《反垄断法》的总的执法目标,即无论任何情况下的并购不得影响市场竞争。尚明说:"很多人以为垄断就是大,反垄断就是反大,由此就推断《反垄断法》就是反对企业做大做强。实际上《反垄断法》不但不影响企业做大做强,而且还会通过企业的合法竞争鼓励企业做大做强。"(2008年12月9日化工易贸网)
  经济危机继续汹涌澎湃啊。
  美国佬说,这场源于华尔街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根本没有到最严重的时刻哪。
  现在,中国的最高当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召开,商议如何应对涅。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BBC和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2008年12月0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49北京时间 17:4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来华外国游客人数下降
  故宫景仁宫
  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减少
  中国官员透露,1至10月期间,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少了1.9%。
  韩国游客人数同比下降24%,日本游客人数下降16%。
  《中国日报》引述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预计明年来中国旅游的人数还会继续下降。
  但是他说,国内旅游市场仍然强劲。1至10月中国人出境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
  他表示,中国旅游业明年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集中开发国内旅游市场。
  今年中国发生了西藏示威和骚乱事件以及四川大地震。另外,当局在奥运会之前以及期间严格控制外国人入境。这些因素都造成外国游客减少。
  邵琪伟提出,中国应开发更多可以满足游客在风景胜地住数日以上需求的度假村等设施。
  他还表示为了刺激旅游业发展,政府会继续推倡带薪假期制度。
  ……………………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31北京时间 13:3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商务部原条法司负责人郭京毅被捕
  郭京毅(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
  郭京毅是商务部的国际法专家
  据中国媒体报道,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原正司级巡视员郭京毅因涉嫌受贿已经被批捕。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首富黄光裕被捕与郭京毅涉嫌受贿有关。
  中国媒体报道,8月中旬起已经被"双规"的郭京毅已经因涉嫌受贿被批准逮捕。
  另外,在8月和9月先后被刑事拘留的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张玉栋,以及商务部外资司原副司长邓湛也已经被正式批捕。
  涉及郭京毅案的还有律师刘阳和工商总局外资局原副局长刘伟、商务部条法司原处长杜宝忠等。
  郭京毅是商业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有关案件涉及甚广,包括企业、律师以及官员在内。
  据透露企业通过律师向官员行贿,相关官员随后在部门立法过程中特别加入有利于行贿企业的文字或留下审批漏洞。
  有意利用有关漏洞的企业在递交文件要求审批时,受贿官员再授意企业找特定律师作为代理,律师收取高额律师费与高官分成,最终企业文件获得批准。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首富黄光裕正是在郭京毅案调查过程中落马的。
  黄光裕上月被警方带走调查,随后证监会证实黄光裕涉嫌操纵股票。
  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随后也因涉嫌操纵股票被带走调查。
  郭京毅今年44岁,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毕业,86年大学毕业后即到外经贸部条约法律司工作,仕途顺利,一路升迁,2007年即升至正司级。
  他是北京较为年轻的正司级官员之一,也被视为商务部内部的国际法专家。
  ……………………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10北京时间 13:10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北京外国人居住成本首次超越香港
  北京中央商业区一角(10/11/2008)
  物价高涨货币升值,外国人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因而急涨
  英国的一项调查指出,由于汇率变动和物价高涨等因素,中国首都北京的外国人居住成本急涨,而且第一次超越了香港。
  伦敦人力资源公司ECA International最新发表的度排名调查指出,北京的排名从去年的101位跃升至31位;上海从106位升至35位。
  香港从去年的85位爬升至33位,正好夹在北京和上海之间。
  至于伦敦和首尔则因为各自的汇率下降,而被甩出居住成本最高的头10名。
  这项调查在每年9月进行,透过比较125种消费品在全球370多处地方的价格来得出排名。但是在计算的时候,使用了11月的汇率数据。
  不过,这125种消费品并不包括住房、子女学费和买车等成本,因为这通常是在驻外的合约当中由雇主津贴的。
  ECA International亚洲区总经理关礼廉指出,在过去两个月香港的商品与服务价格从比伦敦便宜10%演变成比伦敦贵将近10%。这主要是因为美元汇率回升,而港元跟美元实施了联系汇率有关。
  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加上中国国内的通胀率持续飙升,使得北京的居住成本首次超越香港。
  关礼廉说,企业如果能把雇员的工资分成派驻地与原居地两边来支付,将有助企业更好的应付当前的外汇市场动荡。
  由于美元汇率回升,美国纽约曼哈顿和法国的居住成本都急升,今年并列第20位。
  非洲国家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则继续高踞第一位。这主要是因为外国人需求的一些货品和品牌在那里本身没有供应,造成价格高昂。
  ……………………
  (何必注,看到这样的内容,内地人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拿北京与香港的人均收入比较一下吧。北京质次价高应该尽人皆知吧。就这样,还要扩大内需,还要让国民掏腰包!你妈屄!)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02北京时间 17:0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美承诺联手稳定国际金融和贸易
  保尔森和王岐山(04/12/2008)
  中美在北京举行第五次战略对话
  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双方承诺共同出资200亿美元,携手稳定国际贸易。
  这笔钱将用于帮助在借贷方面出现问题的进口商,其中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对记者表示,中国和美国都将尽力维护国际经济。
  信贷危机之下,全球进口商都面临难以从银行贷款的问题,保尔森表示有需要的进口商可以通过中国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银行寻求两国的贷款。
  两国承诺,美国将出资120亿美元,中国出资80亿美元。
  不过记者们评论说,这一动作虽然意义重大,但具体的金额其实相对来讲相当有限。
  人民币
  在这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国方面呼吁美国增加存款,减少开支,以及要求美国保护中国在美国投资
  美国方面则再度要求中国开放人民币兑换率上升,以缓解双方的贸易摩擦。
  美国官员透露,中国方面承诺会继续货币改革。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表示中国希望看到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记者们指出,这是暗示中国希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内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60%是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美国财政部以及已经被收归国有的房地美以及房利美两家机构所发放的债券。
  中国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总金额达到5850亿美元。
  自2005年7月以来的人民币兑换政策改革以来,人民币的美元比价已经上升了20%。
  不过本周人民币比价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星期一单日的降幅即达到1%。
  ……………………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46北京时间 19:46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学者警告中国失业增加导致社会动荡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入城市
  农村人进城找工作改变了城镇人口结构
  中国中央党校学者周天勇警告说,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以及失业率增加中国将会面临严重的社会动荡问题。
  他还敦促政府把发展重点放在创造就业率问题上。
  周天勇预测说,贫穷、失业人士和农民将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只达7.5%,创数年来的最低。
  周天勇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文章警告说,贫富差距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党校一直以来是中国曾出不穷的领导人接受政治培训的地方。周天勇是其中非常敢言的学者。
  周天勇的预测并不代表中国高层的政策,但是却反映出中国精英阶层对于出口下降以及很多工厂关闭带来的冲击感到担忧。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第二季度的10.1%下降到第三季度的9%,有些预测显示明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会降到7.5%。
  周天勇说,2008年和2009年的就业形势令人堪忧。保守地估计显示,城镇真实就业率可能分别为12%和14%,而不是政府所预测的4%。
  周天勇认为这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他说,"财富通过偷盗和抢劫形势的再分配问题可能会加剧,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极可能形成社会大规模动荡的被动局面。"
  他还认为中国政府人为的低估城镇失业率的做法,让领导层没有真正看到经济缓慢增长引发的社会不稳定所带来的威胁。
  ……………………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09北京时间 18:09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贫困人口减至1400多万
  中国农民
  2007年中国贫困线划定在1067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赵建华表示,中国到2007年的贫困人口只剩下1400多万。
  赵建华指出,中国的反贫困力度在世界上是举世瞩目的,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他说,改革开放初,中国有2.5亿贫困人口,到2007年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6%。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贫困问题专家姚树洁教授向BBC中文部表示,贫困的定义有不同标准,中国政府低估了实际的贫困人口。
  但他表示,即使目前真正的贫困人数达到1亿,也比30年前大量减少,政府还是取得了成果。
  赵建华指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主要有三方面可以体现出中国农业和农民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从村发展成就"网上座谈会上讲这番话的。
  他指出,第一点是农业生产快速发展,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个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赵建华还说,第二方面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这个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层次,包括农业内部的变化,区域间变化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结构变化。
  而在第三方面则是农民收入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36块钱,到2007年,收入达到4100多块钱。
  中国在2008年的绝对贫困线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贫困线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786-1067元。
  但是中国的贫困线要低于国际通用的日收入一美元的贫困线标准。
  ……………………
  (何必注,听他们丫胡说八道呢。看看咱们的贫困线标准吧。联合国的标准是什么?分别是每天一美元和每天两美元。按照现行汇率折算后,中国的贫困人口应该在四亿人!所以嘛,统计造假呗,第二次《渡江侦察记》的台词"枪口抬高一寸……"吹牛屄吧。)
  2008年12月0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41北京时间 00:41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萨尔科齐会见达赖喇嘛
  萨尔科齐会晤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向萨尔科齐献上了哈达
  法国总统萨尔科齐星期六(6日)在波兰城市格旦斯克与达赖喇嘛会面。
  中国官方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此举极不明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中法关系也造成损害。"
  萨尔科齐前往波兰主要为参加前团结工会领袖、前总统瓦文萨获诺贝尔和平奖25周年纪念活动。
  此前,中国方面一直高调警告,如果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在访问波兰期间坚持与达赖喇嘛见面将导致严重后果。
  法国总统府周五曾发表声明表示,中法双方都需要共同努力,维持良好的关系。
  萨尔科齐在与达赖喇嘛会晤前几分钟说:"应该冷静处事。"
  萨尔科齐还说:"世界需要一个开放的、参与国际秩序管理的中国。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可以有工作给中国公司做的欧洲。"
  "从未犹豫"
  萨尔科齐是欧盟历史上第一个会见达赖喇嘛的轮值主席。
  "我从来没有犹豫过。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我都表示会在2008年结束之前会见达赖喇嘛,"萨尔科齐说。
  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左二)
  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在前往会见达拉喇嘛的途中受到波兰民众热烈欢迎。
  中国政府一个月前即因萨尔科齐准备会晤达赖喇嘛提出警告,并取消了原定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也有中方人士暗示,如果法国"一意孤行",可能导致中国进行经济报复。
  而中国媒体说,网民也发出警告,要抵制法国货。
  欧洲各国支持
  与中方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欧洲各国媒体几乎一致性地支持萨尔科齐的立场。
  欧洲各国民间对中国政府坚持专制统治更是存在普遍反感。欧洲各国的劳工阶层也对中国廉价商品近年来大量涌入欧洲存在不满。
  在法国总统萨尔科齐抵达会场准备会见达赖喇嘛的时候,会场外有大量热情的波兰民众前来欢迎。
  一些欧洲议会议员已经表示,如果中国敢于对法国进行制裁,那么欧洲也可以对中国出口商品采取相应措施。
  波兰政要,包括前总统瓦文萨也会见了达赖喇嘛。
  ……………………
  2008年12月0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8:45北京时间 02:45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中国网民再次呼吁抵制法国货
  家乐福
  今年4月中国公众发起抵制法国货运动
  为反对法国总统萨尔科齐12月6日在波兰见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中国网民再次呼吁抵制法国货。
  据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中华网China.com星期一出现了一个匿名帖子,呼吁消费者今年第二次对法国货说不。
  帖子列举了大约50个法国品牌,包括汽车、服装、酒和护肤品。
  报道说,这个帖子引起了网民极大关注。一个小时内有3000多人回帖表示响应。到星期四,支持者突破了10万人。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一名自称闫忠杰(音)的网民发帖说:"我用真实姓名向法国人发誓:我将终身抵制法货。我永远不会再用法国品牌或任何法国产的商品。"
  报道说,还有一条更早的帖子也呼吁抵制法货,但可能因为言辞过于敏感而被屏蔽掉。不过记录显示,在该帖消失前,已经有近85万人浏览,发表了9万条留言。
  今天4月,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受抗议者干扰,中国残疾运动员金晶奋力保护火炬,这些场面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传回中国,促使中国网民发起了抵制法国货和法国连锁超市家乐福的行动。
  中国有大批的法国企业,而且对家乐福这样的公司来说,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
  (何必注,二屄们又来了。三鹿事件该抵制谁?四川地震校舍倒塌该抵制谁?杨佳被暗杀该抵制谁?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什么玩意儿。看看奥运圣火回国后家乐福是不是很快就恢复了日常生意?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国的二屄们也是抵制日货什么的,结果现在怎么样?没有基本记忆的民族会是什么样的货色?这下,百度又有钱赚了。今年五一节时,当天百度竟然无法查询"家乐福"的词条,据说是后者花费2800万元让百度这么干的。)
  日资厂大裁员 惠州240人示威
  【大陆新闻组广州3日电】受金融海啸波及,中国广州市天河软件园有部分企业关闭,电子产品出口受到打击,据报导,广东惠州一间日资厂裁员240人,工人围堵公司大门示威抗议。
  广州新快报报导,天河软件园的广海园区去年一直是满租,求租电话不断,从今年年中开始,已经陆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退租。
  软件园管理处的许姓工作人员透露,近两个月来都没有新租客。
  附近的黄洲工业区物业管理公司副经理黄华桦也说,现在倒闭的不仅是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软件园、科技园也有企业倒闭或迁移到租金便宜的地方。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导,拥有1300名员工的日资荣光精密部件 (惠州)有限公司贴出启事,声称将要裁员240多人,其中包括工龄在10年以上的老员工及孕妇,工人前天围堵公司大门「讨说法」,公司最后称还要与政府协调才能确定最终裁员计画。
  2008-12-03
  ……………………
  沙克吉将晤达赖 网民又要抵制法国货
  中华网点名50多个品牌 官方吁消费者冷静
  【大陆新闻组北京3日电】中法两国因法国总统沙克吉将于本周六(6日)会见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引发的紧张关系有升高趋势,在中国刻意趁著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无预警取消原本于前天举行的中欧领导人高峰会后,法国也回敬中国,宣布取消配合该峰会而举办的第5届中欧经济峰会,而中国网民也再次发起串联抵制法商。
  中通社报导指出,沙克吉要见达赖,中国民间不满之声增强。一项关于「你是否支持中国推迟中欧峰会」的网上调查显示,在20000名受调查者中,有九成投赞成票,表示支持制裁法国。
  网民表示,一旦沙克吉真的在周六与达赖会面,最快于本周日起,就会发起对法商家乐福的最新抵制行动,一名网民说:「沙克吉去年来中国骗走一大笔定单,铁定要给法商一点颜色瞧瞧。」
  据路透报导,昨日中午,中华网发帖称,沙克吉预定12月6日出访波兰期间会见达赖。出于对法国方面行为的愤怒,中华网发起对于法国货的第二轮抵制,并列出50多个法国品牌,呼吁网民参加抵制。截至昨日下午14时29分,已有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3376人签名。中国政府呼吁中国消费者能对抵制法国货保持冷静,但坚持认为法国因西藏问题为中法关系逐步制造障碍。
  法国商界则担心,沙克吉于去年底访问中国时,所获得的包括160架法国空中巴士客机、两座第三代核反应堆等总额高达286亿美元的定单恐遭波及,中国原计画在中欧经济峰会签署20架空巴客机正式订购协议已无法达成。
  针对中国决定不出席中欧峰会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近日表示,欧盟希望恢复与中国的良好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则重申,中欧关系出现困难是因为法国在达赖问题上所造成的。
  2008-12-03
  ……………………
  山西煤减产6成 10万人失业
  钢铁业影响煤业 焦协要求限产 11月8000多家中小企倒闭
  煤炭行业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煤价更在短时间内腰斩。图为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存煤堆得像小山,说明了市况真的很惨。【新华社】
  【大陆新闻组北京3日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纷纷选择减产或停产自救,10月中国钢企月产量已经减少20%以上,最大预计减产50%。新华网报导,河北唐山190多家钢铁企业,已关停超过180家。另一方面,作为与钢铁唇齿相依的行业,焦煤跟著走向衰败。
  今年11月上旬,山西省就有8000多家中小企业倒闭,山西焦炭行业特聘的专家认为,目前山西焦炭企业失业人数保守估计已达10万人。
  资金被套牢 煤倒变倒霉
  据报导,山西清徐县的「煤倒」(贩煤者)刘青山,现在已经自称「倒霉」。他今年7月才倾其所有从太原「抢」来1万2000吨高硫主焦煤,准备在年底大赚一笔,但结果却被套牢,资金缩水300余万元。刘青山从11月开始,就天天盼着下雪。他解释说:「下雪后天气就会转冷,供暖用煤就会增加,也就有了卖出的机会。」
  报导指出,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大省,长期向全国输送7成以上的煤炭、焦炭和4成电力。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滑,山西的两大支柱产业─-煤炭和焦化,都面临严峻挑战。山西的各个煤种中,降价幅度最大的炼焦煤,11月下旬的价格比8月下降了44%,动力煤则下降了20%以上。
  酒量换销量 卖了被倒债
  面对焦煤价格下滑,山西焦煤集团和行业协会拟定的因应办法,主要是「限产」,其它还有配套的联合销售、与钢铁企业建立价格协调机制等。目前山西焦化行业限产幅度,部分已经超过60%,有的小企业已经停产。山西焦协11月即要求在原来限产40%至50%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限产力度,达到60%至70%。
  报导称,即使在限产的情况下,山西省内企业10月的库存仍达到700万吨、港口库存500万吨,到处都是积压的焦炭。
  虽然包含刘青山在内,山西煤矿主四处寻找销路,甚至不惜「以酒量换销量」,但煤依然难卖出去,而即使卖出去了,煤款也被大量拖欠。据统计,山西焦炭货款拖欠已经达到100亿元,个别焦化企业被迫停炉。
  2008-12-03
  ……………………
  湖南百警驾警车 包围市府
  维权运动蔓延公安系统 不满工资低 打砸市委大楼 高官安抚后散去
  示威后 湖南耒阳市市委大楼一度遭逾百名警员围堵。网络图片
  【大陆新闻组香港4日电】维权抗议浪潮波及公安部门,湖南耒阳市逾百警员据称因不满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远不及其它城市警员,前日分乘多辆警车前往市委市政府请愿,并用警车堵塞市委前后门,期间部分警员情绪激动,冲击、打砸毁坏市委大楼办公设施。最终经市委高官出面安抚后,示威警员才和平散去。
  耒阳市政府办公室一名官员昨日证实,当日确实有逾百名辅警和基层公安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市府当即指派官员与他们沟通协商后,事件已平息。
  当地一派出所民警则抱怨称,「阳光工资」制度实施后,公安补贴大减,基层警员每月千元左右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而辅警则更惨,工资低,又没有补贴,所以才会发生请愿事件。
  爆言语肢体冲突
  据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表示,事发前日上午11时,约百名辅警和警察围堵耒阳市委大楼,部分人是坐公安局「110」巡逻警车抵达现场,这些人中有市公安局巡逻大队等单位的辅警,还有当地一些正式公安人员。
  据了解,示威者用警车将市委大楼前门和后门堵塞,有人还砸坏了一楼大厅的桌等办公用品,并与现场阻拦的官员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围堵约3小时后,在耒阳市委领导的劝说下始散去。
  辅警月薪仅650元
  「信息中心」指出,示威原因是该市辅警和警察的工资以及补贴太低,其中辅警月薪仅650元,而正式公安警员的待遇也远远低于长沙等湖南其它县市的公安,所以他们要求提高工资和补贴。
  「信息中心」表示,该宗罕见的警察冲击党政机关事件,显示维权运动已蔓延到公安系统,耒阳市委市政府昨日紧急开会研究处理。辅警队伍由公安部门招聘,属政府财政补助性事业单位,辅警须在正式警员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工作。
  耒阳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临广东,为湘南煤炭重要产地之一,总人口130万。
  2008-12-04
  ……………………
  防套汇资金外逃 外汇局严核税单
  【大陆新闻组广州4日电】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甚至出现贬值预期的情况下,外汇局的首要工作已从防止「热钱流入」转为防止市场套汇、「资金外逃」。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2日联合下发「关于服务贸易等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增加对外支付的外汇的税单审核。分析人士认为,通知的出台可谓未雨绸缪,与防止资金大量出逃有关。
  21世纪经济报导指出,过去个人在境内获得的工作报酬、股息等申请汇出,并不需要提供相关的完税证明,资金流出十分便利。本次修改正是针对这类收入,要求必须提供完税证明,证明真实性来源后,才能汇出。
  根据通知要求,今后在对外支付时需要提供完税证明的内容包括: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服务贸易收入;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工作报酬、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润等。
  报导指出,为严防市场套汇、外汇资金外流,外汇局近来动作频频。继7月初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实行登记管理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从11月15日起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的对外债权也实行登记管理。
  2008-12-04
  ……………………
  温州来美考察团 正副团长遭警告
  【大陆新闻组上海4日电】有网友日前以《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为题发帖称,他日前在上海地铁2号线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袋中材料显示:江西新余「人力资源考察团」11人13天花费35万,「温州培训团」23人21天花费65万,并附单据翻拍照片。东方早报报导,江西省快速处理此事,免去新余考察团两名团员职务。温州市纪委决定对市委组织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该团的正副团长,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的处理。
  2008-12-04
  ……………………
  赵小兰:中美关系必继续成长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政部部长鲍森,共同主持对话,两国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出席。图为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出席对话。【中新社】
  【大陆新闻组北京4日电】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3日在北京说,世界各国联系日趋紧密,中美两国关系虽然总会有起有落,但必然会继续成长。
  中新社报导,赵小兰8岁从台湾移民到美国,2001年受邀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任命为内阁部长的亚裔女性。在参加第5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赵小兰到北京大学,以「21世纪的中国与美国」为题发表演讲。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从2006年起由中美两国元首倡导举行,「这场历史性的对话显示出美国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视」,赵小兰说。今年12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她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的关系日渐成长且日臻成熟。
  赵小兰说,美国和世界的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在美国为稳定金融市场而进行的种种努力中,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欢迎中国最近所采取的扩大内需和维持经济增长的措施。
  2008-12-04
  ……………………
  伍维汉案 陆媒揭秘辛
  【大陆新闻组北京4日电】中国生化专家伍维汉涉嫌窃取战略导弹等绝密情报,日前已遭北京当局以间谍罪执行死刑。北京「环球时报」今天独家披露伍维汉窃取中国导弹机密的详细始末。
  报导指出,伍维汉1948年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1年毕业于哈尔滨大学医学系,1987年赴德留学并获博士学位。在德国学习期间被台湾情治单位吸收。
  报导说,上世纪90年代初,伍维汉结识中国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并以金钱将他收买。郭万钧参与某型号战略导弹的设计。郭万钧向伍维汉提供大量有关战略导弹的情报。
  为了让伍维汉能够理解导弹专业知识,郭万钧还给伍维汉进行导弹专业知识的「科学普及」。伍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做得非常详细。这些笔记已被携带出境,在欧洲某国转交给台湾。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于2005年初将伍维汉、郭万钧抓捕归案。经法院审理认定,郭万钧先后向伍维汉提供涉及战略导弹等7项绝密情报,对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造成巨大危害。
  报导表示,在整个破案审查审理过程中,司法机关依法办事。被告伍维汉、郭万钧均依法聘请律师辩护。在案件审理期间,伍维汉曾旧病复发,但获准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还一度取保候审好几个月,在北京的住处休养。
  2007年5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伍维汉间谍案进行宣判。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伍维汉死刑。郭万钧也以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死刑。
  报导强调,因涉国家秘密,按中国法律规定,法院没有对伍维汉间谍案进行公开审理,对郭万钧案也没有公开审理,但都依法公开宣判。
  2008年11月28日,伍维汉、郭万钧被执行死刑。在死刑执行前一天,伍维汉与妻子、小女儿见了最后一面。
  2008-12-04
  ……………………
  讨薪 湖南太子集团千人示威
  冲撞株洲市政府 5人受伤 连两天堵桥 瘫痪全市交通
  【大陆新闻组北京5日电】湖南省生产乳酸菌奶饮料的大型民营企业「湖南太子集团」近千名员工,因被拖欠3个月薪资,集团工人3日聚集在株洲市政府前抗议,并堵桥示威,导致全市交通瘫痪。
  3日上午9时开始,500名太子集团员工聚集在株洲市府门口,后来群众越聚越多,达上千人。
  员工要求市长出来对话,可是市长没出现,工人开始冲击市政府,工人与防暴公安及市府保安发生肢体冲突,5名工人受伤。
  直至当天中午,工人们开始堵塞湘江一桥,导致全市交通受阻,示威行动至下午4时结束。
  昨天上午9时,工人们又再堵桥示威,至中午12时才离去。
  株洲市交警友队办公室证实此事,并说各主要公路于下午1时才开始畅通。目前株洲市政府正在紧急开会,以防止示威引发其它群众加入。
  据国际金融报报导,曾经风靡中国的乳酸菌大王太子奶,近日面临资金链断裂危机,继而传出即将被外资机构接手的消息。
  2008-12-05
  ……………………
  涉黄光裕案 商务部官员被捕
  【大陆新闻组 北京5日电】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郭京毅,因为涉及国美电器主席黄光裕案,已被「双规」超过3个月。
  根据21世纪网今天刊登的报导,同时被捕的还有律师张玉栋和前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
  报导引述业界人士说,黄光裕被拘一案,与郭京毅案「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说,郭京毅案可能波及的企业众多,在国美之后,可能还有其它企业卷入。
  报导指出,张玉栋和邓湛都将被移送外地结案,而其它4名卷入的人员,包括郭京毅、律师刘阳和工商总局外资局副局长刘伟、商务部条法司处长杜宝忠,也有可能先后按照此办法结案。
  据报导,在郭京毅案中,企业主要透过律师向特定官员行贿。
  2008-12-05
  ……………………
  河南招聘会 1.7万人挤破大门
  急进场 电动车外壳挤烂 抢饭碗 他人倒地直接踩过
  【大陆新闻组北京5日电】昨日是河南省今年的最后一场大型招聘会--冬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首日,1.7万余名大学生挤破大门,涌进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抢饭碗。
  大河网报导,昨日一大早,从全省各个高校赶去参加招聘会的学生,将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周围的大路挤得水泄不通,动弹不得的过往车辆只好拚命地鸣笛。
  自动伸缩门 剩一半
  据报导,昨天上午10时左右,因进场的学生太多,尽管开放了两层招聘会场,省人才交流中心仍不得不暂时关闭大门,限制应聘者入场。
  此时,挤在北门口处的人潮,开始骚动。拥挤中,自动伸缩门被挤掉一半,门口处几辆电动车的外壳被挤烂。很多人不顾他人倒地直接踩过,现场有多名学生被挤倒。
  为防止意外发生,工作人员爬上门口的桌子,拿著扩音喇叭一遍遍地提醒应聘者不要再拥挤。报导说,省人才交流中心紧急组织20多名工作人员及保安赶到北门口处维持秩序。报导指出,直到中午近1时许,外面的长队才渐渐缩短。
  一半人 不知能干啥
  据招聘方透露,前去应聘的8成多是应届大学生,而超过5成的应聘者求职盲目,不知道自己会干啥、能干啥。
  「50%的学生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一家4星级酒店的人事行政总监陈先生表示,「比如我们提供的职位中有一个『前台接待』,许多应聘者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前台接待』是做啥工作的?」
  省人才交流中心介绍,本场招聘会为期3天,202家招聘单位共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
  另外,广州一场本科综合场招聘会4日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参加招聘会的194家单位共提供4000多个岗位给到场的2万余名毕业生,「5个萝卜一个坑」。相比往年,今年选择回乡就业的毕业生明显增多。
  2008-12-05
  ……………………
  人民币崛起东南亚
  【大陆新闻组广州6日电】金融危机重创各国经济,却让人民币异军突起,特别是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各国,人民币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上升。南方周末报导指出,东南亚区域内,美元的危机使人民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另一种选择。
  11月中下旬,受金融海啸冲击,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都透过各种渠道,表达希望中国予以援助的愿望。某常驻东南亚的中国商务外交官说:「在别人有求于我的时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机会。」
  马国 外汇储备之一
  马来西亚于2005年放弃与美元挂钩,转而实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浮动,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之一。菲律宾更是于2006年签署总统令,要求其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之一。
  据知情者透露,在日常生活中,菲律宾人们也更多地选择用人民币来储值,以避免美元带来的损失。
  印尼 钱进中资银行
  中资银行驻印尼分行某高层,也见证人民币在印尼的火热。「有些印尼商人甚至西方人,都来找到我,问能否把人民币存在中国银行里,一开口都是几百万的数额。」这位高层说。
  东南亚许多富人,都看好人民币的升值前景,纷纷从各自的渠道收集到人民币,但在现实中,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限制,海外的银行并不能接收他们的存款,无处获得利息,他们便把钱存在家里自己的小金库中,热情依然不减。
  在峇里岛,已出现专门囤积人民币的小商贩,他们都与各处的货币兑换店打好招呼,一收到人民币立刻上门收购。在马尼拉的货币兑换店中,也早就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且兑换量均超过日元。
  越南 小贩爱人民币
  在越南、缅甸的出差经历,让一名常驻东南亚的中国商务外交官印象深刻,他说:「在大街上消费的时候,小商贩先问我们要的是人民币,没有人民币才用美元付。当地与中国的边贸也早已是用人民币结算。」
  报导指出,大部分电力公司及中国驻外人员的工资是以美元结算,前一段时间印尼盾升值趋势强劲,美元贬值,中国员工便纷纷把存折中的美金换成印尼盾,但没想到10月以来印尼盾暴跌,可坑惨了他们。现在,很多员工都是一发工资就汇回中国换成人民币规避风险。
  2008-12-06
  ……………………
  东莞港商遭追款 爆流血冲突
  东方雷偎O百供应商被欠近亿 省府前示威抗议
  【大陆新闻组广州6日电】金融海啸下广东示威潮持续不断。位于东莞横沥镇港资厂新东方雷豹公司的数百名供应商,不满厂方拖欠的近亿元货款追讨无期,昨天趁有中央领导人在广东视察期间,聚集在广东省政府门前示威抗议,要求直接与省委书记汪洋会面。据媒体报导,这批抗议的供应商4日便已聚集在雷豹公司前,部分人更冲击并损毁工厂大门,行动中,由于供应商阻挠东方雷豹员工出入厂区,与当地治安人员发生推撞,造成2名供应商及4名治安队员受轻伤。
  当地政府官员透露,东方雷豹承诺将于本月中旬前明确还款方案,而对于供应商提出以诈骗罪起诉原东方雷豹高层,当地警方表示暂时未能立案。省信访办派员与示威代表面谈,表示会责成相关部门处理,示威人员于下午散去。
  来自深圳的供应商代表宋先生表示,与东莞「东方雷豹」厂合作两年,先后被新旧「东方雷豹」厂拖欠了26万货款,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诉无果,导致自身公司都难以生存。
  当供应商得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视察,连夜赶制「打击诈骗、严惩奸商」等示威横幅,逾百余名供应商昨天上午赶到广东省政府门前抗议,要求省委书记汪洋出面解决问题。
  中午时分,省信访办派员接见示威代表,表示会将有关资料转交给汪洋,并会责成相关部门调查事件,示威人员于下午6时许散去。
  报导指出,横沥镇党政办负责人表示,东方雷豹代表承诺于15日前明确还款方案,并绝对不会转移资产。对于有供应商提出将旧雷豹厂的老板戴曙阳等人以诈骗罪立案侦查,当地公安分局表示,案件仍处取证阶段,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立案侦查。
  另外,深圳龙岗区警方上月已成立专业队打击恶意欠薪、涉嫌经济犯罪案件。负责人表示,由于有港资企业涉及恶意欠薪,当局将加强深港警务合作,积极联系国际刑警组织,寻求解决办法。
  2008-12-06
  ……………………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继续兜售着令人悲观失望的信息。
  中投公司无意救助受困的西方金融机构--汪建熙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3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上海12月6日电(记者 Samuel Shen)---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副总经理汪建熙周六表示,中投公司不愿意向身处困境的西方金融机构提供援助,因其投资受到不公正的限制。
  汪建熙在上海举行的金融会议上表示,一方面,美国需要中国公司的帮助,另一方面,美国又对中国公司心存疑忌,并且希望中国公司按照其意愿进行投资。这并不是真诚的合作态度。
  因此,主权基金目前无意积极参与"救市"。
  汪建熙还称,美国政府对中投公司的投资进行严格限制,因其害怕这些投资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操纵,从而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
  汪建熙透露,石油和矿产资源领域是美国政府严令禁止投资的领域。
  本周早些时候,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曾表示,中投公司"不敢"投资国外金融机构,并且对美国金融监管缺乏信心。
  汪建熙表示,西方国家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对西方投资更不具吸引力。
  他还对《圣地亚哥守则》(Santiago Principles)提出了异议,称这一原则给主权基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该原则要求主权基金对长期投资按市值计价(mark-to-market)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完)
  ……………………
  汇丰香港设40亿港元环球贷款基金助中小企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2月8日电---欧洲最大银行汇丰控股(0005.HK: 行情)(HSBA.L: 行情)以内部资源成立一个专为中小企而设的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环球贷款基金,当中40亿港元拨予香港,另有14.7亿美元予英国,冀助中小企渡过环球金融海啸.
  汇丰香港表示,贷款会首先批予已成功申请香港政府的中小企信贷保证计划的中小企,但该行亦会审核没有参与政府有关计划的申请.该行又指,贷款基金主要会供中小企解决营运资金和设备融资的需要,并会以一贯的银行借贷标准作审核.
  汇丰香港行政总裁霍嘉治(Sandy Flockhart)称:"这额外的40亿港元新贷款显示出我们对本地中小企的认真承诺."该行在香港有28万名中小企客户,今年借出的中小企贷款已较去年多.
  对于汇丰在全球推出贷款计划协助中小企,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认为具有带头作用,希望其他银行仿效.他并指,贷款可以配合政府推出扶助中小企的计划,相信双管齐下可协助中小企渡过难关.(完)
  ……………………
  新增28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全面启动--发改委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5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称,今年新增1,000亿元人民币中央投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有280亿元的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预计将带动社会投资520亿元,全年完成交通投资将比原计划增加800亿元.
  刊登在发改委网站上的新闻稿显示,280亿元投资中包括铁路150亿元、高速公路50亿元、农村公路50亿元,中西部支线机场和西部干线机场30亿元.新增投资中,东部占13.3%,中部占25.7%,西部占61%.
  发改委并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面广、投资链长、增加就业岗位多,预期效益明显.铁路新增投资的150亿元将带动铁道部、地方政府及其他出资人新增投资110.6亿元,从而实现今冬明春25个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原计划260.6亿元.
  同时,新增公路投资100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700亿元.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可为社会提供约1,800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100个间接就业机会.平均每公里高速公路建设直接形成约1,000吨钢材、9,000吨水泥和1,900吨沥青的消费需求.
  此外,民航新增中央投资30亿元将在短期内促进完成航站楼面积8万平米,6-8个改扩建项目近期基本竣工或主体工程完成,在建航站楼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完成土石方工程量预计6,000万方.(完)
  ……………………
  (何必注,就是没有民生什么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推迟至2014年完工--长江商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4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6日电---中国官方媒体报导称,为规避环境风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推迟四年完工,即从原计划的2010年推至2014年。
  南水北调工程将从长江及其支流调水,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
  新华网引用《长江商报》的消息称,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芳玉透露,为防止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风险,中线调水工程将比原计划推迟四年完工。
  这意味着北京市民须再等六年,才能喝上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水。
  湖北省环保局副局长邹清平表示,一旦调水後,汉江中下游的径流量将减少,江水的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王芳玉称,这意味着湖北必须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和生态修复设施。(完)
  ……………………
  (何必注,有工程就有腐败,拖拖拉拉也造成更长的腐败机会。)
  中国要尽最大可能避免经济增长率回落幅度过大--统计局官员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2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称,当务之急是要尽最大可能避免经济增长率回落幅度过大;要尽最大可能缩短回落期;要尽最大可能在经济平稳着陆之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人民日报周一援引他的话称,在今後较长时期内,中国都要着力努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提高居民消费比重,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同时,坚定不移继续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他称,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和消费需求比重都低了30个百分点左右;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这既是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也是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中国人均GDP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增幅回落,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受世界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史看,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回落期.
  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自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季度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呈回落走势.(完)
  ……………………
  中国前11月乘用车销量增幅自06年来首次低于10%--行业协会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2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统计称,11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呈低迷走势,销量环比同比均下降,其中同比下降10.28%.受此影响,今年前11月乘用车销量增幅继续回落,累计增长自2006年以来首次低于10%.
  新华上周五晚间报导称,11月,乘用车共销售52.28万辆,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10.28%.1-11月,乘用车共销售616.45万辆,同比增长8.87%.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除交叉型乘用车环比有所增长外,其他品种均呈一定幅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乘用车各品种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最为明显.
  1-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奇瑞、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吉利和长安福特.前11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298.4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完)
  ……………………
  减楼按利率释市场购买力--星岛日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2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楼市气氛最近回升,个别新盘销情畅旺,正当业界注视会否出现小阳春,各大主要银行忽然宣布大手调高新做楼宇按揭利率,有分析认为,银行调高按息,可以增加利润,但是否如此,似乎不能用1+1的简单数学计算.
  自金融海啸和雷曼倒闭後,银行理财业务大受打击,管理层除了瘦身重组架构,业务方向亦回归传统模式,本来成为鸡肋的楼按生意再度成为盈利来源,各银行面对转变,唯有齐齐加息,希望取得合理的利钱.两个造成楼按上调的可能性不同,对楼市的含意也不同,假如银行是因为赶客加息,代表信贷依旧非常紧张,在资金紧绌之下,楼价很难乐观.假如银行加息,只是想多赚利钱,供应楼市的资金不缺,产生的冲击,会远远低于银根紧绌.
  究竟银行基于甚麽原因调高利率,其中一个观察方法是看放宽松紧,如果银行息口高,同时估价又低,就反映借贷意欲低,银根绝对不见得会放松,这个情况在10月份股市大跌,金融机构不稳传言满天飞之时最明显.至于最近一轮的加息潮,据报银行估价略见放松,所以调高利率的做法,至少应该不是进一步赶客的迹象.按这个估计,当12月过後,银行完成年结,借贷紧张的情况或会有缓和,而汇丰昨日宣布推出中小型企业贷款计画,相信亦会引起放宽楼按的憧憬.究竟银行加息会否推低楼市,很视乎利率所处的周期,假如加息是处于楼价高峰,利率又是累积不断向上,形成的杀伤力会很大.现时利率就算上调,仍然不算太高,所以对很多现时有兴趣买楼,特别是换楼人士而言,楼价会否再跌才是重点
  银行生意难做,理财投资业务收缩,加上拆息波动,令管理层宁愿上调按息增加边际利润,以冀少做多赚.不过,加息难免削弱入市信心,影响交投,既然近日拆息渐趋稳定,新盘反应亦较预期理想,可见市场积存了相当购买力,如果银行适当时间考虑重减按息,协助买家置业,实行薄利多销,又会不会比单靠调高楼按赚得更多呢.(A05)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
  内陆首座核电项目有望明年开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湖北省咸宁市发改委负责人称,该省咸宁大畈核电项目作为中国内陆首座核电项目,预计2009年即可开工建设,前两期各投资250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周日报导援引该负责人介绍,咸宁核电站第一次规划装机40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每期装机200万千瓦,预留第三期两台机组用地.每期正式工期五年,投资250亿元,如果第三期确定采用AP1000机组,投资将达450亿元.
  报导称,今年10月底,厂区征地、村民搬迁已基本完成,核电专用公路也建成通车,整个项目将由湖北核电有限公司建设.
  今年6月6日,湖北核电有限公司在武汉挂牌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湖北省能源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
  据新华社此前报导,截止到2008年2月底,中国已有秦山一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共六座核电站11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运行,总装机容量为906.8万千瓦.(完)
  ……………………
  资本充足率提高,促使次级债发行和银行增资扩股或惜贷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上市银行发行次级债是个见效方法
  * 更多中小银行只能增资扩股
  * 银行更为惜贷或转投国债
  作者 邹元彪
  路透上海12月8日电---中国中小型商业银行正面临经济大幅减速及贷款质量下降下的另一个考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或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要求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由目前的8%提高到10%.
  当全球金融危机正从国际转向中国、从大银行转向中小银行、从国际大中型企业转向小企业时,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机构站在控制风险的角度;但为了保证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促使银行放贷,两者间显然有矛盾.
  分析师认为,即使上述政策出台,在操作上也不可能从紧,这或迫使更多的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或增持更多风险较小的国债和金融债.
  对于资产质量较好的商业银行或已上市的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是个立刻见效的方法;而更多的中小银行通过增资和扩股的方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显得比较现实.万一若来不及,有些银行只能减少风险资产的存量或改变风险资产的配置来实现该目标.
  海通证券研究所高级金融分析师邱志承承,"要提高资本充足率,无非是上市、注资和增资提高核心资本,发行次级债提高附属资本,最近很多银行都在进行,要不就缩小分母--风险加权资产的量."
  公开信息显示,除民生银行(600016.SS: 行情)和浦发银行(600000.SS: 行情)等几家之外,大多数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都超过10%.此前华夏银行(600015.SS: 行情)、兴业银行(601166.SS: 行情)、招商银行(600036.SS: 行情)和深发展(000001.SZ: 行情)等商业银行为达到10%的监管红线,已纷纷发债或定向增发补充资本金,更多的中小银行在增资扩股.
  民生银行此前曾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混合资本债,募集资金将用于充实公司的附属资本.公司目前的资本充足率现状尚无法满足该项监管要求.公告指出,融资目的之一就是中国银监会可能近期出台监管政策,要求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0%以上.
  资本充足率也称资本充实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等.
  **发次级债和增资扩股热潮**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中国上市银行的核心资本传统占比较高,通过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虽然使得核心资本占比略有下降,但也能到同时使得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5%和10%的监管要求;其次,面向银行间市场发债也比较容易操作.
  "其实就是在分子和分母上做文章,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本质上是要把分母,也就是风险资产缩小,银行通过一次性发债,是分母不动,想办法动分子."华宝信托宏观策略分析师聂文称.
  东莞商业银行刘长丰表示,由于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目前不现实,增资扩股需要一年半载,现在很多银行倾向于通过一次性发债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在债务工具的选择上也是竭尽心机,包括次级债、混合债、可转换债券等.
  消息人士对路透透露,浦发银行将于近期在银行间债市发行82亿元人民币次级债券,期限分为10年和15年.而盛京银行、包头银行、九江银行、长沙银行等许多中小银行均在增资扩股或发行次级债.
  根据《巴塞尔协议》,中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必须达到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低于4%;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馀公积、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和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惜贷或转向买国债**
  聂文称,"04、05年要求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结果出现宽货币,紧信贷的局面,政策的不协调,会让中小银行非常被动."
  他还指出,如果年底要求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中小银行一般中央项目很难参与,增资扩股需要时间谈判,迫使中小银行惜贷,特别是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贷款,这些银行只能去持有风险低的国债、次级债和金融债等.
  聂文认为,监管部门进行资本监管,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银行在目前金融动荡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而这同目前宏观政策要求放贷相矛盾,且银行本身在经济下滑中也将面临挑战,目前推出该政策的实效性值得商确,估计不会很快推出或要求的很严格.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曾表示,09年中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重大的挑战,经济下滑导致有效的信贷需求不足,不对称降息导致的利差损失等,以及合格的信贷客户不会太多,特别在信贷资产质量上也将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出口、加工贸易、制造业和钢铁等行业.
  既要保持资本充足率,又不能随便放贷,那商业银行拿着大把的资金能干吗?银行很无奈的选择就是持有国债等风险小的债券,09年正值中国发行国债刺激经济的时期.
  有媒体引述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的话称,为了弥补明年可能出现的财政赤字,中国可能将把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到1.33万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的预期规模的7,500亿元增长77%.200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由今年的0.6%升至2.3%.
  1994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资本成分和资产风险权数的暂行规定》,把金融资产划分为现金、对中央政府和人民银行的授信、对公共企业的债权、对一般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同业拆放和居住楼抵押贷款等六大类表内资产,按风险程度设定风险权数.风险权数划分为0%、10%、20%、50%和100%五类,以此来计算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完)
  ……………………
  (何必注,进退两难吧。所以嘛,末日景观呗。)
  美国官员称中美磋商了工业品关税问题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0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5日电(记者Lucy Hornby)---一名美国官员周五表示,中美两国已就工业品关税进行了磋商,目前各国正在为本月稍晚可能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作准备。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目前正在考量各谈判方的立场,然後才能决定是否要召集多哈回合日内瓦会议。11月时各国领导人呼吁召开WTO会议,帮助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Susan Schwab)的发言人称,施瓦布借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平台,与中国商务部讨论了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事宜。
  施瓦布的发言人Sean Spicer在电邮中称,施瓦布与中国商务部长见面,并讨论了一些悬而未决的事宜,包括非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弥合双方分歧。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指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成功的,向全世界传递了两国深化合作、共度时艰的勇气和信心。(完)
  ……………………
  (何必注,陈德铭!按照曹建海的分析,这个来自苏州的王八蛋早就该绳之以法了。)
  山西2010年前将新开工铁路建设逾两千公里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5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山西省政府网站周一发布消息称,2010年前,山西省将新开工铁路建设2,000多公里,投资总额达到1,500多亿元人民币.
  消息称, 日前,山西省与中国铁道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加快推进山西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根据纪要,预计到2012年,山西省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5,300公里,且届时该省的路网密度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山西省是中国头号产煤大省,在中国经济全局和能源战略中占特殊地位,预计到2010年底,该省将形成2至3个年生产能力上亿吨、3至5个年生产能力超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完)
  ……………………
  中亚天然气管道将于明年底单管通气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5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总经理孙波称,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将在2009年底前实现单管通气,并与中国境内的西气东输二线连接,明年该管道就将通气45亿立方米,此後逐年增加,预计2012年实现全线竣工投产.
  新华社援引孙波的话称,到2012年,中国首条境外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将通气300亿立方米,相当于去年中国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该工程建成後将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每年带来的天然气贸易额达数十亿美元,30年总贸易额将达数千亿美元.
  该项目起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最终到达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管道实行双线同时建设,总长3,636公里.
  按照2007年中国政府与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将投73.1亿美元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未来30年内,相关国家将通过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完)
  ……………………
  贺国强称要严防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滋生腐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4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上海12月5日电---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周五表示,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减缓全球经济衰退影响的计划可能为腐败分子制造新的可乘之机。
  "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是严峻而复杂的,"新华社引述贺国强的话称。
  中国政府已启动了4万亿元(586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将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
  中国经济增长率第三季度放缓至9%,四年来首次滑落至10%以下,一些人士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继续降至7.5%。
  新华社报导称,贺国强呼吁下更大力气打击腐败现象,尤其是在土地收购、环保、救灾款项和物资分配等环节。(完)
  ……………………
  (何必注,这种斩钉截铁的豪言壮语咱们听的多了去吧。哪一次得到过落实?官方越这么说,意味着腐败的机会越大。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铁律。)
  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待细化 涉利益安排和补偿细则--财经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6:5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本节选由中国《财经》杂志提供,节选自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特别报导"燃油税悬念终结")
  12月5日晚6时40分,中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正式发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徵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徵求意见,时间截至12月12日。
  据12月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导,按照这一方案,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0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0元提高到0.80元。按照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此前的分析,截至11月20日,如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持平,汽油价格有望下调1,000元至1,500元/吨,柴油下调800元至1,200元/吨,换算成"升",则接近抵消了目前加徵燃油消费税0.70元/升至0.80元/升的升幅。
  另一位参加方案制定的政府官员强调,最终改革方案将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而这一方案最终出台的时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2月4日在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的媒体吹风会上,已提前委婉透露--"我个人认为,明年1月1日是开始实行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佳时机。"
  从政府已公开发布的资讯和参与讨论的专家透露的情况来看,此次燃油税费改革与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等问题,将统一考虑,同步推出。与此同时,拟同步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撤销政府还贷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点。单位消费税额提高後,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准不变。
  此外,这次调整税额形成的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一律专款专用,准备主要用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扶持。
  不过,燃油税费改革方案还涉及相当多的利益安排和补偿细则,这些目前官方并未披露。其中最主要的是三个方面,即第一,加徵税收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分配;第二,如何徵收,在什麽环节徵收;第三,补偿机制和公益行业补助配套措施。
  据《财经》了解,政府相关部门曾准备了两套燃油税费方案:一是新开徵燃油税,同时取消养路费等相关收费;二是提高燃油消费税,同时取消养路费等。最终,决策者选择了後者。
  至于徵收环节,拟议的方案建议从成品油生产环节而不是零售环节徵收,即从汽油、柴油生产企业直接收税,生产企业则在原来油价基础上加上加徵税额後批发出售。
  但是,将六项收费转变为消费税後,消费税将从中央税变为中央、地方共用税;分配方式是,原来属于中央的收入仍归中央,增加的部分返给地方,方式是"基数加增长"。比如明年返还地方的数额,以今年地方的各项收费数为基数,增加部分按"因素法"分配。
  参与讨论的专家告诉《财经》记者,最终方案还将包括两块细则:一是补偿机制,即对非道路用油因调整消费税税额增加的税负进行退税(补偿),其领域应包括农业生产用油、工业用油、锅炉、机械设备用油等;二是公益性行业补助配套措施。这些细则目前均未向公众披露和徵求意见。(完)
  (详见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特别报导"燃油税悬念终结")
  (财经电话 8610-6588-5047)
  ……………………
  (何必注,只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所有改革都是对弱势群体的剥夺。)
  《Kemp专栏》图说美元升值与金融危机的干系
  2008年 12月 5日 星期五 15:45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John Kemp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伦敦12月4日电---笔者周二的专栏讨论了美元过去六个月间蹊跷的升值,甚至金融危机的加剧和美国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都未能阻挡这一波浪潮。
  附表(http://customers.reuters.com/d/graphics/USEXTFLOWS.pdf)显示了美国资金账户对外头寸的情形,是依据美联储2008年9月版的《美国政府资金账户流动》报告中的图表修改而成。
  图表一(水平线以下)显示,美国面临的全部海外资金需求,包括经常帐户赤字和美国个人和机构购买海外资产的净值。
  水平线之上显示了美国从海外投资者处取得的资金来源(通过出售给外国投资者的证券和债券、银行信贷或者出售公司和不动产)。
  从逻辑上的必然关系上看,资金需求和资金来源必须是相等的(允许存在微小的时间差和金额出入)。一家机构的资产就是另一家机构的负债。换成国家,亦是如此。
  借贷收购
  图表水平线之下的资金需求项,部分来自于美国货物交易中产生的巨大逆差,令美国从海外出售服务和其海外资产中取得的微薄净收益显得微不足道。
  但图表亦清楚表明,资金需求的更大部分是来自于美国个人和机构在海外购买资产所需资金。
  美国无法依靠现有资金来满足海外购买资产的全部需求,因为经常帐目前处于赤字状态,所以其收购海外资产的资金供应一直是依赖于从世界其他国家更多的举债。
  事实上就是说,美国是在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资金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
  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主要投行就是这一国际资金流动中的关键掮客--安排海外并购、发行创纪录的公司和银行债来为并购需要的资金埋单、将按揭进行证券化,再卖给世界其他国家。
  货币循环
  图表二显示的是同样的资本流动,但考虑进了美元汇率因素(汇率参照美联储公布的对一揽子货币贸易加权指数)。
  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後期时对主要经济大国货币和新兴市场货币都是一路升值。美元的升值反映出在当时所谓生产力和技术神话的背景下,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和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海外对美国资产的极大热情。
  美元事实上在2002年2月达到了汇率顶峰(当时处于美国经济上一次衰退的低谷)。
  但自2002年起,美国经济的重新崛起伴随的恰好是美元的一路走软。
  崭新的世界
  美国汇率在2008年第二季达到低谷。此後,美元的大幅升值恰逢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金融危机减少了美国可能向海外提供的资产,美国从海外获得资金收购海外资产的能力也随之下滑。经济放缓减少了美国的进口需求,导致经常帐中进口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走低。
  国际资本流动和美国面向海外出售的资产大幅减少,都在上述图表中立即得到清楚显现,似乎未来几个季度中将持续这一状况。
  在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经常帐中的赤字相当程度上处于持平状态,额度维持在每年约7,000亿美元左右。但美国个人及机构卖超410亿美元海外资产,使得美国的海外资金需求减少至每年约5030亿美元左右,呈现五年多来最低水平。收支统计依然处于不平衡状态。
  美联储下一份《美国政府资金账户流动》报告预期会显示7-9月间资本流动总金额和海外资本需求进一步下滑,与美元在其期间的持续升值不谋而合,进一步加剧投行领域承受的压力。该报告预期12月11日出炉。
  尽管美联储的《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报告更有名,因其批露的GDP数据已成为经济荣衰的晴雨表,但《美国政府资金账户流动》报告讲述的是一个同样精彩的故事。它记录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货币的贬值、银行业创纪录的盈利,史无前例的债台高筑,而突然一朝曲终人散,呈现出的是截然相反的一片黯淡天地。(完)
  ……………………
  中国强烈谴责萨科齐一意孤行会见达赖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0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7日电(记者Ken Wills)---法国总统萨科齐因会见达赖喇嘛招致中国强烈抗议,中方警告称这可能损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萨科齐周六会见达赖,此前中国已决定推迟中欧峰会以示抗议。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周日晚奉命召见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就萨科齐会见达赖提出严正交涉。
  何亚非在中央电视台称:" 我们要求法方能以两国关系大局和两国人民利益为重,真正重视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合理关切,充分认识到萨科齐总统会见达赖对双边关系以及中欧关系造成的损害,在涉藏问题上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
  而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则认为中方反应过度。
  目前西方国家正争取中国方面的大力合作,尤其是在贸易和汇率领域,旨在缩小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中国亦将欧洲视为重要出口市场。
  一些法国评论人士指责萨科齐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缺乏政策连贯性。
  巴黎政治大学中国问题专家Jean-Luc Domenach对法国《星期日报》称:"自从3月西藏暴力事件以来,萨科齐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已经变了好几次,先是对中国态度非常友善,後来立场变得强硬,後来又变得折衷了一些。"
  萨科齐办公室一名官员上周告诉记者,并未看到中国抵制法货的迹象,并称欧盟与中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他指出,家乐福聘雇的中国员工数以万计,并且是中国商品最大的法国采购方。(完)
  ……………………
  人民日报:执意会见达赖喇嘛 萨科齐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3:1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一撰文严厉抨击萨科齐会晤达赖喇嘛,称萨科齐将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周日表示,法国需要"充分理解"萨科齐的行为对两国关系造成的损害。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称,不会轻易淡忘二人此次的会晤,指责萨科齐是政治机会主义者,且威胁到中国利益。
  该报的社论称:"他不顾中方再三劝说,执意不改,显然是铁了心要踩中国的这道红线。这种恶意挑釁,关系到中国国家统一的核心利益,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
  社论指责萨科齐会晤达赖喇嘛目的是为了在国内政坛上稳固脚跟。文章认为:" 从法国的政局看,萨科齐日子的确不好过。经济不景气,失业大幅增加,民众支持率下降,于是萨科齐在人权问题、涉藏问题上动脑筋了,想在这些方面整出点动静来,转移公众的视线。"
  中国目前并未表明要如何惩罚法国。前日中国突然推迟了中欧峰会,但避免讨论贸易制裁或抵制法货等问题。中国网民周末关于抵制法国的呼吁并未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但社论称:"自以为聪明的萨科齐打错了算盘,以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来换取国内部分人的支持,最终会损害法国人民乃至欧盟的整体利益。"(完)
  ……………………
  (何必注,吹牛屄呢吧。收拾法国一个让咱们瞧瞧?现如今的中国人,哪个有这个胆量?)
  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计提下限提至管理费收入10%--证监会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8:2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12月8日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通知,将基金管理公司每月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下限从基金管理费收入的5%改为10%,鼓励基金公司多提风险准备金.
  上周五稍晚刊登在证监会网站上的公告称,此举旨在进一步增强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信心,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促进基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根据新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每月从基金管理费收入中计提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不低于基金管理费收入的10%.风险准备金馀额达到基金资产净值的1%时可以不再提取.风险准备金使用後馀额低于基金资产净值1%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继续提取,直至达到基金资产净值的1%.
  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准备金制度2006年8月开始实施,当时规定基金管理公司每月从基金管理费收入中计提风险准备金,提取比例不低于管理费收入的5%.
  中国证券报周六报导称,2007年,证监会曾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加大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增强抗风险能力.在实际运作中,各基金管理公司自2007年开始都是按照管理费收入的10%提取的.截至目前,基金行业风险准备金馀额已有50多亿元人民币.(完)
  ……………………
  购物指南:既想省钱又想买个时髦手机?
  2008年 12月 5日 星期五 18: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纽约12月3日电(记者Sinead Carew)---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景况下,一些读者可能会对这个时候买时髦手机是否合适感到质疑,但对于那些心急尝鲜的人没准还能找到一些物美价廉的好交易。
  现在的手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了。那麽问题就是:买哪种手机,想要什麽时髦的性能,以及哪家服务运营商的费用对你最为合适。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中高端手机不外乎iPhone、黑莓Storm和G1。而擅长找打折货的手机买家可以在这个购物季看看一些不那麽有名的智能手机,例如Palm Centro、黑莓Curve和三星的BlackJackII等等。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T.N: 行情)为苹果(AAPL.O: 行情)最新款iPhone定下199美元的基准价之後,那些带触摸屏和全键盘的最新款智能手机的价格的吸引力要比去年大得多。
  不过,智能手机买家不可忽视的是同优惠价捆绑在一起的两年服务费--电信运营商无疑希望把降价的成本从消费者身上拿回去。除此之外,购买者还需要按月支付例如上网冲浪等数据服务费用。
  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就要求iPhone用户们签署数据服务协议,每月至少支付30美元用于不限时的上网和语音服务上。用户还需每月交付5美元的200条短信费用,或20美元换取无限量短信。而使用电话电报公司其他手机的用户则只需每月35美元就可获不限时上网以及无限短信。
  Gartner咨询公司的分析员De la Vergne认为, RIM (RIM.TO: 行情)的黑莓Curve是个便宜的好选择。这家由美国前三大运营商代理的手机目前售价99美元,短信功能出众,但没有3G高速联网功能。"一个普通消费者如果只是偶尔用手机来收收邮件,就不需要3G手机的花哨功能。"
  性能类似的索尼爱立信(005930.KS: 行情)的BlackJack II目前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售价80美元。另一款拥有全键盘和上网功能的Palm (PALM.O: 行情) Centro对于在明年一月之前签订两年服务的用户还能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分析师表示,这三款手机都是"入门级智能手机中的上佳选择。"
  当然了,如果你的确认真考虑要"削减成本"的话,你也可以把这些新兴的智能手机抛在一边,转而在那些提供预付费无线服务的基本款手机中寻找目标。
  尽管预付费用户每分钟电话的费用要高于订制服务的用户,但今年1月份的《消费者报告》中提到,除非你打很多电话或短信发个没完,否则预付费服务其实更加省钱。
  报告估算道,若使用运营商Virgin Mobile USA Inc (VM.N: 行情) 预付费服务,一对夫妇每年最高可能省下220美元。而且,你也可以随时停止该服务,而不必偿付一大笔毁约费。
  不用,预付费手机通常较那些包月手机更为"基本款",而且售价也相对更高。
  《消费者报告》推荐了四款预付费手机,从60美元,拥有一个基本摄像头的三星SCH-u340到20美元,包含6.5小时通话时间的诺基亚2610。
  但是,如果你在节日购物季无论如何都想要有一个时髦的触屏手机,而且一定要够"大牌"的话,或许你可以试试G1,这款手机由HTC Corp (2498.TW: 行情)制造,运营商是T-Mobile USA。
  G1的运行软件是谷歌开发的Android,179美元的售价较iPhone有优势,而T-Mobile USA的数据服务也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更为便宜。(完)
  ……………………
  焦点: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创34年来最大降幅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8:2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53.3万人
  *失业率触及15年高点,失业情况普遍
  *前两个月的失业情况比原来认为的更糟
  记者Alister Bull 编译 刘兰香
  路透华盛顿12月5日电---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53.3万人,创34年来最大降幅,因经济受到一年来衰退的猛烈冲击,进而使有关政府采取大力行动恢复增长的呼吁更为强烈.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11月失业率为6.7%,为1993年10月以来最高,令总失业人口达到1,030万人,比纽约市人口还要多200万.
  如果不是有些人因沮丧而放弃寻找工作的话,失业率本来会更高.10月失业率为6.5%.
  本周有数家美国公司公布了裁员计划,美国汽车大厂--通用汽车(GM)(GM.N: 行情)和资产管理公司雷格梅森(LM.N: 行情)周五宣布裁员,此前一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T.N: 行情)称将裁减1.2万人.分析师预期到明年年底前失业率最高将突破8%.
  "情况不能比现在更糟糕了.经济已崩溃,陷入自由落体式的下滑,"纽约Argus Research首席分析师Richard Yamarone说.
  **政府和联储采取行动**
  自去年美国楼市崩溃引发信贷危机并抑制经济增长以来,美国政府已承诺提供7,000亿美元公共资金支撑金融业,当选总统奥巴马亦已表示,将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此外预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还将采取更多积极行动.
  美联储已将利率调低至1%,预计未来几周会进一步下调至零利率.除此之外,联储还采取非常规性措施,买入政府债券并直接向公司放贷以刺激经济活动.
  将于1月20日走马上任的奥巴马表示,经济低迷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创造新的就业,分析师称这意味着一项规模为5,000-7,000亿美元的支出和税收计划.
  "对于这场危机没有快速或轻易的解决办法,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危机在出现好转之前,还会进一步恶化."奥巴马警告称.
  美国股市周五大多数交易时间走软,但尾盘劲扬.道琼工业指数收扬259.18点或3.09%,报8,635.42点.油价回落至每桶42美元以下,欧洲和拉美市场亦下跌.
  **消费者信贷意外减少**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称,美国抵押贷款止赎个案在第三季触及纪录高位,并预计在政府为遏制止赎而采取的措施发挥效力之前,今年会有220万宗房屋止赎个案启动.
  美联储周五报告显示,美国10月消费者信贷意外减少35.4亿美元,为逾10年内第二个月份减少.10月消费者信贷年降率为1.5%,达到2.578万亿美元.路透访查的分析师原先预计10月消费者信贷增加20亿美元.
  11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幅度为1974年12月以来最大,当时为减少60.2万人.市场对11月数据的预估为减少34万.
  另外,10月失业人数修正为减少32万,初值为减少24万;9月数据亦从减少28.4万人修正至减少40.3万人.这意味着在过去三个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共减少125.6万人,年内迄今为减少200万人.如果12月的就业市场也如此黯淡,那麽2008年就会成为自1945年以来就业情况最糟糕的一年.
  仅服务业11月就裁减37万人,占整体就业人口降幅的三分之二,10月服务业裁员人数为15.3万人.这意味着劳工市场疲弱已从制造业转向对经济更为重要的服务业,因服务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80%.(完)
  ……………………
  美国非农就业人口骤降预示第四季GDP萎缩-PIMCO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1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纽约12月5日电---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执行官Mohamed El-Erian表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53.3万人预示第四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4%或5%.
  "目前看来,本季GDP完全可能以4%或5%的速度大幅萎缩."Mohamed El-Erian周五向路透表示.
  劳工部表示,美国公司11月裁员53.3万人,裁员幅度创30多年来之最,反映出美国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上月失业率激增至1993年来最高位6.7%,10月为6.5%,美国主要行业近期均大幅裁员.
  "就业情况的急剧恶化加大了奥巴马推出5,000-7,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的可能."El-Erian说道.他负责管理PIMCO价值8,300亿美元的资产.
  他补充称,周五"表现糟糕的数据再次证实美国经济的压力不断增大."(完)
  ……………………
  Tribune欲申请破产保护 可能最快在本周--华尔街日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8:2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纽约12月7日电---华尔街日报周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在其网站报导称,传媒公司Tribune可能最早在本周申请破产保护.
  该报称,Tribune近日聘用了Lazard担任财务顾问,并就可能的破产申请程序聘用了一名法律顾问.
  向Tribune和Lazard发出的消息未立即得到回复.
  华尔街日报援引Tribune新闻发言人的话称,公司不会就传言或揣测置评.报导称,Lazard的发言人亦未立即回复置评请求.(完)
  ……………………
  道琼工业指数收扬3.09% NASDAQ综指劲升4.41%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1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股市劲扬,因零售股和金融股走强
  * 油价跌至近四年低点
  * 道琼工业指数劲扬3.09%,标普500指数和Nasdaq指数分别大涨3.65%和4.41%
  路透纽约12月5日电---美国股市周五劲扬,因投资人押注油价下挫将刺激消费者开支,提振零售股表现,且抵消政府数据显示11月减少逾50万个就业职位的影响.
  投资人承接沃尔玛(WMT.N: 行情)和苹果(AAPL.O: 行情)等股份,因油价跌穿每桶41美元至约四年低点,摆脱11月惨淡的就业报告带动的不安情绪.
  沃尔玛劲扬约6%,对道指上涨居功至伟,标准普尔零售类股指数升4.4%,苹果扶助Nasdaq 100指数,该股攀升约3%,至94美元.
  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53.3万人,预估为减少34万,创34年来最糟糕表现,因经济衰退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加重,10月数据修正为减少32万人,初值为减少24万;9月数据被从前值减少28.4万人修正至减少40.3万人.11月失业率为6.7%,为1993年10月以来最高.分析师原本预估为6.8%,10月时为6.5%.
  道琼工业指数收扬259.18点或3.09%,报8,635.42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30.85点或3.65%,报876.07点.Nasdaq综合股价指数劲升63.75点或4.41%,至1,509.31点.
  本周道琼工业指数跌2.2%,标普500指数和Nasdaq指数分别下滑2.3%和1.7%.
  金融股也领涨,此前Hartford Financial (HIG.N: 行情)上调今年盈利预估,并表示有足够资本应对市场进一步恶化.该股狂涨逾倍,至14.59美元,标准普尔金融类股指数猛涨约9%.
  波音(BA.N: 行情)升约1%,报39.53美元.通用汽车(GM.N: 行情)下滑0.7%,报4.08美元,福特(F.N: 行情)上涨2.3%,报2.72美元.
  纽约证交所共有16.2亿股股票易手,低于去年日均的19亿股,Nasdaq市场约有22.4亿股成交,高于去年日均的21.7亿股.
  纽约证交所上涨个股超过下跌个股,比例约为7:3,Nasdaq市场则约为2:1.(完)
  ……………………
  美第三季抵押贷款违约率和止赎比例达纪录高点--MBA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纽约12月5日电---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MBA)周五称,第三季抵押贷款违约率和进入止赎程序的房屋比率扬升至纪录高位,并有加速上升的风险,因经济衰退令失业率窜升,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屋主所承受的压力.
  得益于贷款条款修订,进入止赎状态的房屋贷款笔数没有一直攀升.但失业率却在疑将加剧的经济衰退中激增,暗示明年不良抵押贷款比率和止赎率都将增长.
  MBA预计今年将有220万宗房屋抵押贷款进入止赎程序,因在全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尚未奏效.
  MBA称,进入止赎程序的贷款比例增至2.97%的纪录高位,高于前季的2.75%和去年同期的1.69%.
  第三季经季节调整的住宅抵押贷款违约率升至6.99%,高于第二季的6.41%和去年同期的5.59%.
  第三季逾期90天或以上,但未进入止赎程序的贷款升至纪录高位,表明更多公司延长了对不良抵押贷款的持有期,以期改变贷款条款,从而避免出现止赎.(完)
  ……………………
  美林称油价或会下探每桶25美元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5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投资银行美林表示,原油价格跌势可能延续至明年大部分时间,且在反弹之前或会下探每桶25美元。美林在周四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油价应会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图为2008年12月5日,印度查谟一座加油站的工人在为一辆汽车加油。路透
  ……………………
  焦点:美国谋求敲定援救汽车业计划 三巨头前途未卜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3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多德称通用高层应当"换血"
  *总统布什和民主党希望敲定救援计划细节
  *奥巴马称不能容许汽车制造业崩溃
  记者 Thomas Ferraro/Donna Smith 编译 程琳/白云
  路透华盛顿12月7日电---白宫和国会的谈判代表试图在周日消除汽车业紧急救援计划方面存在的分歧.
  受到11月非农就业人数锐减的震撼,谈判代表力图迅速谈妥原则性问题,向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提供至少150亿美元的短期贷款.
  支持该计划的人士期待本周就能得到国会的通过,然後提交美国总统布什(布希)签署生效.参议院将于周一重新开会,谈判代表希望届时能拿出方案,并迅速获得批准.
  议员们担心,若通用汽车(GM.N: 行情),福特(F.N: 行情)和克莱斯勒[CBS.UL]三大巨头中任何一家破产,都将加剧经济衰退.部分共和党人士则不希望在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之後推出类似救援行动.
  批评人士表示,决定汽车行业命运的应当是市场力量,而不是财政赤字已达纪录高位的政府.
  支持人士则表示,既然政府已经救援华尔街,就不能对数以十万计的蓝领工人们袖手旁观.民主党对援救汽车业表示支持.
  奥巴马表态称,尽管汽车制造商犯了错误,但却不能任由他们破产,不过同时必须迫使他们根本性地改善经营.
  **条件和让步**
  除了重组和保护纳税人投资外,政府可能提出的条件包括,成立政府"专司汽车业监管的部门",监督救援计划的实施,同时美国汽车工人联盟(UAW)也将做出更多让步.
  一位UAW官员周日表示,只要能保住尽可能多的职位,联盟将对克莱斯勒和其他汽车产商寻求结盟持开放态度.
  国会领袖的助手们称,尚不清楚汽车厂商是否会被迫在获得金援前就兑现一些条件,或者仅仅先作出承诺而已.
  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多德(Chris Dodd)表示,通用汽车董事长瓦格纳(Rick Wagoner)应该辞职,让新的领导班子进行重组事宜.
  面临汽车销量急降,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将主要原因归咎于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三家汽车商上周请求国会提供340亿美元,帮助公司避免破产命运.白宫和国会商议的一款计划准备在明年3月前对汽车业提供不超过170亿美元的资金.
  批评人士指出,除非汽车厂商削减成本,并生产能与海外节能车相媲美的产品,否则给他们提供贷款就是浪费钱.
  来自密西根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莱文(Carl Levin)表示,他对未来24小时达成协议有信心.但他不太肯定支持者是否能在参议院100个席位中获得60张赞同票,以避免共和党议员的阻挠.
  参议院共和党派领袖麦考马克(Mitch McConnell)早前表示如果有足够的监管措施,他可能会支持援助汽车业.但阿拉巴马州共和党议员谢尔比(Richard Shelby)表示反对给汽车商提供"过桥贷款".
  **未来是个未知数**
  尽管政府在考虑援助,但美国汽车业的未来依然是个未知数.
  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汽车曾经是美国作为工业大国的骄傲.如今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都打算在联邦监管下进行痛苦的重组,这势必给投资者、债权人、经销商以及雇员带去堪比破产的打击.
  福特汽车的财务状况要稍微好些,但三巨头均预计将继续关闭工厂,并裁掉数以万计的员工.
  周五政府公布11月失业人数激增後,汽车业危机的进展出现突破.美国11月裁员人数超过53.3万人,为34年来最大月度降幅.国会议员担心如果三大汽车商中任何一家破产,还会有数以十万计的人丢掉饭碗.因此,布什政府和国会民主党议员在稍後同意在明年3月前,向三巨头提供150-17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完)
  ……………………
  奥巴马誓言加强金融监管 并帮助房主和汽车行业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记者 Deborah Charles; 编译 沈璐璐
  路透芝加哥12月7日电---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周日表示,他将把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放在其经济复苏计划的中心,迫使银行业更具责任心.
  奥巴马再度警告称,美国经济危机还未到最糟糕阶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仅11月美国就业人口就减少超过50万.
  在芝加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称他相信,若未来几个月能采取正确措施使经济回到正轨,"我们就能更精简更出色,最终更具竞争力和更为繁荣".
  奥巴马周六开始概述其经济复苏计划,称致力于在2011年前创造至少25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启动自1950年代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周日他并未给出经济复苏计划的涉资规模,分析师称可能至少需要5,000亿美元.但他承认成本将是巨大的,至少在短期内会增加预算赤字.
  奥巴马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节目"Meet the Press"中称:"目前我们必须要给病人输血,以确保病情稳定."
  "短期内我们先无法考虑赤字...我们必须确保经济激励计划的规模足够大,能激活经济."
  奥巴马称,经济激励计划的一项中心要素将是一套有力的金融监管,以鼓励银行、评级机构和抵押贷款经纪商的行为更具责任感,并令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金融市场必须有透明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我认为这正是过去八年中我们欠缺的地方."
  **帮助房主和汽车业**
  美国为避免深度衰退所采取的措施至今几乎未能帮助到普通的房主,奥巴马对此感到失望.他仍认为可能的延期偿付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
  其他诸如鼓励银行同房主重新协商抵押贷款条件等选择,亦可能帮助强健金融体系.
  奥巴马称,他支持帮助陷于困境的美国汽车行业的努力--谈判者希望能向国会提交目标规模在150-170亿美元的紧急援救提议.
  但他表示,联邦救助行动取决于三大汽车厂商是否能提出可持续的业务计划.这三大汽车厂商是通用汽车(GM.N: 行情)、克莱斯勒[CBS.UL]和福特汽车(F.N: 行情).
  "我认为令其中的任何一家倒闭都不是选项之一.我们要做的是向它们提供帮助,但条件是它们要作出巨大调整.它们将不得不重组,所有股东要进行调整."(完)
  ……………………
  焦点:美银并购美林获股东批准 一跃成美国最大银行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1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记者 Jonathan Stempel 编译 王露迪
  路透纽约12月5日电---美国银行(BAC.N: 行情)并购美林(MER.N: 行情)的交易周五获得股东批准,这一交易风险颇大,但两行合并後将诞生一个银行业巨擘,在金融体系中的几乎每个主要领域均具有领先低位.
  并购完成後,美国银行的资产价值将达到2.7万亿美元,超过摩根大通(JPM.N: 行情)和花旗集团(C.N: 行情),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其经纪、信用卡、投资银行、抵押贷款以及财富管理业务,另外还包括储蓄基础,都将成为美国最大,或接近最大.
  美银以约210亿美元的全股票的方式并购美林,低于9月15日时的最初价格500亿美元,因美国银行的股价有所下滑.美银及美林的股东均不得不批准这一交易,且该交易料将于本月完成.
  并购美林是美国银行执行长(CEO)Kenneth Lewis的一次赌博,他押注他能够在顺利整合一家大型券商及投资银行的同时,完成裁员,并达到70亿美元的年度成本削减目标.
  美林执行长塞恩同意领导合并後公司的全球银行、证券以及财富管理部门.
  "他们必须成功."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金融学教授Anthony Plath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试图将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和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放在一起.没人能够成功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创造价值."
  每股美林股票可换得0.8595股美银股票.但双方股东的具体投票结果尚未获悉.
  **美林94年的独立经营历史终结**
  这一并购标志着美林94年的独立经营历史终结.今年,五大美国投资银行倒台的倒台,转型的转型.
  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雷曼兄弟(LEHMQ.PK: 行情)破产,高盛(GS.N: 行情)和摩根士丹利(MS.N: 行情)则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Lewis在经济极端动荡的时期并购了美林.周五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11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的减少幅度创下34年之最.
  美国银行的信用卡以及抵押贷款业务的亏损已经处在扩大之中,而部分分析师都曾表示,该行可能需要募集更多资本,或者再次削减股息,而10月时美银已经宣布过派息减半.根据政府的银行援救案,美银获得150亿美元的注资,而美林则获得了100亿美元.
  现年61岁的Lewis已经导演了多幕并购案,花费近1,100亿美元买下了FleetBoston Financial、信用卡发行商MBNA、LaSalle Bank、U.S. Trust的财富管理业务以及抵押贷款巨头Countrywide Financial.
  但目前美国银行的市值仅约为765亿美元,远低于两年前的2,470亿美元,甚至只有9月30日时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左右.
  周五,美银股价收升0.90美元,或约6.3%,报15.24美元.美林则上涨1.13美元,或9.5%,报13.04美元.
  **塞恩不会加入新银行董事会**
  尽管美国银行的股价今年跌去了63.1%,但在经历了金融业的极端动荡之後,美银仍成功地生存了下来.Lewis周四甚至还第二次获颁行业报纸"American Banker"的年度银行家奖.
  塞恩曾担任过两家上市公司的主管--美林以及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NYX.N: 行情)(NYX.N: 行情),他还曾在高盛任职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根据美银发言人的消息,Lewis称塞恩不会加入美银的董事会.
  "塞恩和Lewis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都是佼佼者,而且美国银行将会需要他们."Plath说,"如果塞恩能够成功地将投资银行部门以及券商部门整合进大型综合性银行模式中,他将会取代Lewis成为新的首席执行官."
  美林可能是Lewis在执掌美银期间所导演的最後一出并购大戏.他说:"我也不知道我是否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再导演一次并购..."(完)
  ……………………
  多元化制造商3M第四季将再裁员1,800人--报载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3:2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纽约12月7日电---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Minneapolis Star Tribune)报导称,多元化制造商3M(MMM.N: 行情)第四季将裁员1,800人,并延後至2009年发放"绩效工资",公司还打算要求部分员工在12月最後两周休假,或者上班但不发工资.
  该报援引3M发言人Jackie Berry的话报导称,经济困境迫使该公司缩减成本,但裁员能为公司节省多少成本还不好说.
  该报周五报导称,3M首席财务官(CFO)Patrick Campbell上月在与高盛的会议上披露,除了第三季公布的裁员1,000之外,还会进一步裁员.据悉,3M此次裁员1,800人将殃及美国、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雇员.
  无法立即联系上3M对此置评.
  该公司业务涵盖商业领域之广使其成为引领美国经济的大型企业.随着美国国内需求放缓,3M一直依赖海外市场维持业务成长.(完)
  ……………………
  全球商品需求受损打压玉米跌穿3美元支撑位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3:2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记者 Sam Nelson 编译 王露迪
  路透芝加哥12月5日电--周五,美国玉米价格两年多来首次跌穿每蒲式耳3美元的关键支撑位,预示着玉米价格恐将进一步走软,因全球经济衰退损及需求.
  燃料乙醇行业正经受财务上的考验,因原油期货价格较7月每桶逾147美元的纪录高位跌逾100美元.同时与玉米进行饲料用途竞争的小麦供给也已相当充裕.
  美国玉米出口也出现下滑,因面临来自小麦的竞争.美国农业部一名高级官员则表示,明年美国农民的玉米种植面积可能接近9,000万英亩,而今年的种植面积为8,590万英亩.
  "整体来说,在经济开始改善以前,玉米市场都不会触底,"花旗集团分析师Terry Reilly说.但他还补充称,"有部分人士认为,每蒲式耳不到3美元很便宜,因此我认为会出现一些商业买盘."
  美国玉米期货价格自6月底触及每蒲式耳7.65美元的纪录高位以後,已经累计挫跌了逾60%,且在过去一周大跌了16%.玉米市场跌势符合股市和原油市场急剧下滑的势头.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2月合约价格周五跌穿每蒲式耳3美元关口,为两年多来首见.
  Fortis Clearing Americas分析师Charlie Sernatinger说:"我不想谈论12月合约,因为它马上就要进行交割,但根据长期技术图形来看,3月合约的下行目标是2.78美元."
  12月合约价格周五下滑24-3/4美分,或7.8%,结算价报每蒲式耳2.93-1/2美元,3月合约价格走低24-3/4美分,或7.4%,报3.09-1/4美元.
  Farm Futures Magazine高级编辑Bryce Knorr说:"在短期图表上,3月合约价格守在3.08-1/2美元上方,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如果跌破了这一水准,在大约2.50-2.60美元之前都没有支撑,而後面这一水准正是2006年秋天时S上行途中所突破的区域."
  **政府保护价格或为底部**
  Sernatinger说,如果3月合约真的跌穿了3美元,并随之进一步跌破2.78美元,市场想要寻获一个底部就很困难了.
  Sernatinger说:"明年玉米的贷款率(loan rate)价格是每蒲式耳2.04美元,因此这也可能就是现货市场的底部了."他所指的是政府的保护价格.
  美国农业部的保护农业计划过去数年来少有人问津,包括针对农产品的贷款率在内.因为谷物以及大豆价格一直处在历史高位水准,今年还曾触及纪录高位.
  当价格高于贷款率价格时,农户会将其玉米卖给加工商或是乙醇工厂等.当价格低于或等于贷款率价格时,农户可以放弃作为抵押品的玉米,并从政府获得低利率的贷款.
  Knorr说:"玉米市场出现了价格崩溃,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经纪商称原油价格将会跌至每桶25美元,但当年也是他们说油价会涨至每桶200美元."
  在市场持续下滑之际,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亦在向美国政府求援以避免陷入破产,而若任何一家汽车业巨头破产,都将进一步重创股市以及商品市场.
  进一步利空玉米的因素还包括,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字,全美今年的玉米供给颇多,约略高于16亿蒲式耳,或较去年多出3亿蒲式耳,且明年的玉米供给料在"令人宽慰的水准",为略高于10亿蒲式耳.(完)
  ……………………
  印度宣布调降汽油和柴油价格--石油部长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0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新德里12月5日电---印度石油部长Murli Deora周五向记者表示,印度决定下调汽油价格10%,下调柴油价格约6%.该决定自午夜开始生效.
  调价後,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升分别降5卢比和2卢比,目前售价分别为每升50.6卢比(合1.02美元)和35.86卢比.(完)
  ……………………
  日本新融资机制可望舒缓资金紧俏问题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日央行新机制可望协助舒缓资金紧俏问题
  * 新机制以隔拆利率为基准
  * 关注日本央行整体资金挹注立场
  路透东京12月5日电---日本央行下个月开始的新融资机制,可望协助舒缓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票据利率走升的压力,但主要端视日央行如何运用既有的工具而定.
  由于信贷市场动荡造成投资人不愿承担风险,公司债和商业本票的需求因而不振.这使得企业透过市场筹资变得更加困难,成本更为昂贵.
  在市场紧俏及年底前有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下,长期货币市场利率一直在走扬.
  在日央行10月底调降隔拆利率目标至0.30%後,三个月期东京银行间拆放款利率(TIBOR)也跟着下滑,但目前则较调降前水准为高.
  周五时三个月期欧洲日圆TIBOR升至0.89385%,10月底日央行降息前水准为约0.88%.
  日央行打算自明年1月起至3月会计年度结束止,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以纾缓压力.央行在例行货币市场操作时,将接受公司债及商业票据等各类企业债务作为担保品.
  与例行操作不同之处在于,日央行在新机制底下,将以隔夜拆款利率目标为基准,出借为期至多达三个月的资金.
  日央行同时表示,将自12月9日起的融资操作中,开始接纳BBB级的公司债及贷款作为担保品.央行先前仅接受A或A以上的等级,上述两项措施结束的期限均为2009年4月.
  "这可望有助于稳定会计年度结束前的货币市场利率,特别是商业票据利率,"Central Tanshi主管Shinsuke Kanabu表示.
  这项新的机制与10年前采行的措施雷同,当时日本亦饱受金融危机伴随着信贷紧缩之苦.
  不过日央行决定以隔夜拆款利率放款,而不是以较高的票券质押利率来放款,这是新的创举.当日本央行在1998年进行类似的紧急操作时,该行以0.5%的利率提供资金,当时隔拆利率目标为0.25%.
  如今,日央行向金融机构收取融资期间的利息,为借款期间隔拆利率目标平均值.目前票券质押利率为0.50%.
  "这可能透过多重管道,带动各天期货币市场利率下跌,而至今这些货币市场利率未见走低."三菱东京UFJ银行财务部主管Tsutomu Hattori表示.
  这些措施无法完全减轻企业融资紧俏问题;根据日央行数据,新发行的三个月期商业票据平均收益率(殖利率)在10月时升至1.18%,创下1998年1月达1.35%以来新高,且远高于9月的0.86%.
  这些暂时性的措施,亦可能降低其对于层面较广的企业融资的影响力.
  "其对长期放款或公司债发行的影响可能有限,"Central Tanshi的Kanabu表示.
  此外,投资人对承担信贷风险仍持审慎态度,而金融机构也趋于保守,因业者多受到日股今年大跌的打击.
  货币市场交易商表示,长期货币市场历年和会计年度底左右的利率表现,要看日本央行注资积极的程度而定.
  日本央行总裁白川方明周二表示,日央行预期透过新机制可以提供约3兆日圆的资金.
  交易商表示,如果新机制只是用来代替既有的货币市场操作,其效用将大大扣分.
  "重点在于数量.新机制将在1月上路,但如果操作的数量是跟目前的两个月期操作差不多,且两个月的现有操作相应下滑,则该机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一欧系银行货币交易商表示.(完)
  ……………………
  丰田汽车下年度资本支出考虑大砍40%--报载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4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东京12月8日电---日刊工业新闻周一报导指出,丰田汽车(7203.T: 行情)正考虑将下个会计年度的资本支出较今年度缩水30-40%,以因应汽车销售骤减.
  报导提到,丰田打算冻结多数已规划好要提升产能的计画,并将缩减未来计画的支出,但在混合动力车等成长的领域则将执行投资计画.
  丰田2008/09年度规划的资本支出规模达1.4万亿日圆(1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报导指出,丰田支出规模锐减,恐将对供应商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完)
  ……………………
  丰田美国厂将进一步减产 以应对存货升高销售锐减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3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底特律12月5日电---丰田汽车周五表示,北美地区生产的Camry及Corolla等热销车种将进一步减产,以因应存货升高及销售锐减.
  丰田发言人士Mike Goss表示,肯塔基州乔治城厂、印第安纳州普林斯顿厂及加州Fremont厂在12月及1月停工的天数将增加.
  和规模较小的竞争者一样,丰田汽车持续受到美国轿车及卡车需求崩盘的影响,需求下滑的情形在10月及11月加速恶化,因信贷持续紧缩,消费面的不确性升高.
  尽管丰田祭出优渥的零利率融资,该公司11月美国销售仍锐减34%.
  丰田汽车先前表示,美国厂将在12月22及23日停工.目前除了德州卡车工厂外,其他美国厂的停工日将增加.
  Goss指出,生产Camry、Avalon及Solara的肯塔基厂12月及1月停工日将额外增加九天.
  生产Corolla的Fremont NUMMI厂在12月及1月停工日将增加10天.
  丰田在印地安那州有两座组装工厂,其中生产Sienna的工厂12月及1月将额外停工6天,另一座生产Sequoia运动型车(SUV)的工厂本月停工日将多一天.
  目前丰田部分车种的存货周转天期已经高达近90天,而一年前仅为45天.
  丰田位于德州圣安东尼奥的工厂共停工三个月至11月初为止,因必须去化全尺寸的Tundra皮卡车过剩的供给.(完)
  ……………………
  海力士半导体称员工将放两周无薪假以节省成本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2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首尔12月7日电---韩国海力士半导体(000660.KS: 行情)周日表示,在1月至4月间,将让员工放无薪假两周,藉此节省劳动成本来因应销售下滑和亏损升高的问题.
  海力士表示,正在设去透过两周的无薪假、高层主管裁员30%、执行长减薪30%,以及自愿退休方案来节省劳动成本逾15%.
  该公司已经要求股东最多增资1兆(万亿)韩圜(6.781亿美元),因全球记忆体晶片产业长期低迷,且全球景气反转下消费者需求走弱.
  海力士公布7-9月净损1.65兆(万亿)韩圜,为近八年来最难堪的财报数字.(完)
  ……………………
  印度大幅降息後又推4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21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新德里12月7日电---印度周日表示,计划本财年额外支出40亿美元来恢复经济成长,并支持被孟买恐怖袭击打击的信心.
  印度政府开始竭尽所能防止该国一度高速发展的经济忽然刹车,印度央行周六已大幅下调指标利率以保持信贷流动.
  印度政府还表示,将取消电力部门石脑油进口税和铁矿粉出口税,允许国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发行价值1,000卢比(合20亿美元)的免税债券,并下调主要增值税4个百分点.
  "整个计划旨在帮助生产商,特别是出口商,度过全球信贷紧缩的困难时期."Kotak Mahindra Bank首席分析师Indranil Pan表示."尽管减税措施可以立即见效,整个计划对经济发挥的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分析师认为,股市周一开盘时,一些类股可能受经济刺激计划提振,不过另一些分析师怀疑这是否会提振大盘.印度股指今年已下跌55%,周五收低2.9%.
  分析师预计本财年经济增速为7%,2009/10年或降至6%以下.
  印度政府还表示,将划拨更多资金刺激出口,并额外提供140亿卢比用于纺织业现代化建设.政府希望籍此在3月大选前保持住经济健康成长.
  在截至3月的本财年最後四个月中,总支出将达到3兆(万亿)卢比左右(合1,060亿美元),包括正从议会争取的2,000亿卢比.
  印度政府表示,从4月开始的新财年可能需要更多财政刺激政策,但负责经济计划的规划机构负责人Montek Singh Ahluwalia称,今年实现7%的经济增速是可能的.
  "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我们希望做到未雨绸缪,将可能削弱经济成长的因素降到最小."(完)
  ……………………
  澳洲航空CEO称与英航的并购可能不会发生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悉尼12月8日电---澳洲航空(Qantas)(QAN.AX: 行情)首席执行官Alan Joyce称,该公司与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BAY.L: 行情)的并购很可能不会发生,且目前澳航未与其它任何航空公司开展谈判.
  他表示,澳航与英航洽谈并购的消息泄漏过早,公司并没有就该并购计划给出时间框架.
  英国航空亦正与西班牙航空公司Iberia(IBLA.MC: 行情)就合并事宜进行商谈,Joyce称最终只可能有一项交易达成.(完)
  ……………………
  宝马11月全球销售锐减 本田退出F1比赛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法兰克福/东京12月5日电---全球顶级高档车生产商宝马(BMW)(BMWG.DE: 行情)周五公布11月全球销售锐减,同时本田汽车(7267.T: 行情)宣布退出一级方程式赛车,因经济放缓对汽车厂商影响日益加重.
  由于消费者缩减支出,BMW的集团汽车销售减少25.4%至96,570辆,旗舰品牌BMW的销售下降26.2%.
  在日本,本田汽车宣布即刻退出一级方程式赛车,给该体育项目带来沉重打击.本田正设法削减成本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同时决定不再赞助一级方程式车队.
  本田汽车社长福井威夫在记者会上表示,公司重返体育界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打算不再作为比赛的发动机提供商."我们于近期作出此项艰难的决定,原因是全球汽车业的经营环境迅速恶化.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本田必须保护核心业务活动,并确保长期生存."
  1236GMT,宝马股价下挫3.12%;本田汽车周五在日本股市收低1.9%.(完)
  ……………………
  中国与G7等国经济发展前景同样趋弱--OECD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2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巴黎12月5日电---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周五公布的10月领先指标显示,世界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进一步趋弱,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前景亦有明显恶化.
  OECD七大工业国(G7)领先指标10月降至94.8,较上年同期下降5.9点.9月从94.3上修为95.9.G7地区未来经济成长前景被形容为"大幅放缓".
  "主要非OECD经济体前景较上月有明显恶化,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目前亦面临严重的经济放缓问题."OEC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德国综合指标从95.1(自93.2上修)降至93.5,降幅为G7国家之最,日本从96.1(自94.1上修)跌至95.2.(完)
  ……………………
  欧洲股市收挫4% 受累于黯淡的美国就业数据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 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收低4%至793.94点
  * 银行股和油股领跌
  * 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数据令美国市场惴惴不安
  路透伦敦12月5日电---欧洲股市周五大幅收低,之前美国公布失业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下滑加深,拖累银行股和油股下跌.
  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收低4%,报793.94点.该指数本年迄今重挫约50%.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意外减少53.3万人,预估为减少34万,创34年来最糟糕表现,因经济衰退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加重.11月失业率升至6.7%,为1993年来最高.
  欧洲股市收盘时,美股跌2-3%.
  在欧洲的银行股中,法国巴黎银行(BNPP.PA: 行情),苏格兰皇家银行(RBS.L: 行情)和巴克莱(BARC.L: 行情)跌6-7.5%.
  能源股跌幅最大,因美国原油期货一度跌穿41美元,为2004年12月来最低.
  BG Group(BG.L: 行情),BP (BP.L: 行情),皇家荷兰壳牌(RDSb.L: 行情),Tullow Oil (TLW.L: 行情)和道达尔(TOTF.PA: 行情)跌幅介乎6-8.9%不等.
  欧洲三大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收低2.74%,报4,049.37;德国DAX指数收挫4.0%,报4,381.47点;法国CAC-40指数大跌5.48%,报2,988.01点.(完)
  ……………………
  09年油价最低或跌至每桶20美元--业内人士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苏黎世12月5日电---基金经理Jacques Mechelany本周对路透表示,2009年原油价格最低或将跌至每桶20美元,因美国需求降温超出中国需求增长的影响.
  Mechelany已在油价大跌过程中赚取可观利润,他有意继续建立原油期货空头仓位,并选择与石油相关的股票.
  尽管Mechelany似乎太过看空市场,但他已习惯承担风险.他对2008年油价的预期为50美元,在2008年7月初时看来还很不可思议,因为当时的油价水平超出50美元近两倍.
  Mechelany称:"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油价走势都有些过度.从最近走势来看,20美元还只是35美元价位的一个标准差,我认为这是长期均衡价."
  他是根据长期供需趋势,对原油长期合理价格做出的判断,油价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低于合理价格.
  他称:"油价开始下跌的时候,杠杆投资者就必须解除仓位,从而进一步打压价格."
  Mechelany所在的公司原名Heritage Fund Management(HFM),是由他本人与瑞士私人银行Heritage Bank在2006年联合出资创建的.中国银行今年7月购买了HFM的30%股份,11月20日获得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许可後,中行将持股比例增至70%.Mechelany则持有馀下的30%股份.(完)
  ……………………
  资产关联度上升,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亦难避风险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5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记者 Natsuko Waki; 编译 白云
  路透伦敦12月7日电---不同资产之间的关联度上升加重多样化投资组合的损失,因此短期内,把鸡蛋分放于不同篮子里的投资理念正在失去吸引力.
  2002年至2007年初的信贷市场火爆时期,投资者乐于将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组合多样化,通过买入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和房地产资产分散风险,追求额外回报,当时业界认为这些资产与股票和债券的关联度几乎为零.
  不过,自去年8月信贷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另类投资品种的价值稳步追随股市走低,有时跌得比股市还快,从而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并放大了高风险投资组合的损失.
  "直到去年10月将投资分散化的做法还一直很灵验...但2008年分散化投资不管用了,"Investec资产管理公司多重资产策略主管Terence Moll说."一些另类投资资产出现泡沫,而恰恰是那些泡沫受到了惩罚.定价过高的资产不会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
  他的分析显示,包括股票、债券、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和期货管理基金等八种资产的投资组合自2007年10月以来亏损了29.1%.仅包括股票-债券的简单投资组合同期为亏损26.3%.
  而包含木材或基础建设等稀奇古怪的资产的12类资产投资组合同期更是大亏43%.
  **天下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以上周为例,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全球股市指数下挫5%.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更是挫跌25%,与此同时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CRB)下跌了14%.
  "过去三个月之前,大家还认为分散化是市场中唯一免费的午餐,但这个免费午餐似乎已经没了,"贝莱德EMEA机构业务主管Andrew Dyson说.
  分析师称,今年市场的去杠杆化(deleveraging)操作导致所有风险资产的价格同时下跌.
  "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不同资产间的关联度在上升,"富通投资公司的投资总监William De Vijlder说."但(分散化投资组合)估值偏低与认为分散化投资不好的观点无关.分散化投资组合的估值已经下跌,但那也创造了机会."
  Investec的Moll认为,投资者可能不愿意将看起来没有什麽关联的新资产加入投资组合,但他们应当考虑以恰当比例混和搭配传统和另类资产."另类投资已经成为主流...另类资产已经不再另类了,"他说道.
  **全球利率跌向零**
  上周,新西兰、澳洲、瑞典、丹麦、英国和欧元区央行先後降息,其中瑞典央行更是令人吃惊地降息1.75个百分点.
  本周将公布的经济数据将提供有关英国制造业和零售业,以及美国零售业和投资者信心的信息,数据很可能只会巩固各大央行未来几个月还将降息的预期.
  美林估计,全球央行今年已总计降息88个基点.该银行预期2009年底前各央行还将降息86基点.
  市场甚至还臆测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将跌向零,尤其是美国.市场预期美联储本月将降息至0.25%.
  看看实质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说全球利率水准为零真的不为过.瑞士信贷认为,如果英国和欧洲官方利率为1%,则实质利率将为零.
  瑞信发现,首次降息後的三个月间,比如食品和医疗保健等欧洲防御类股表现要优于大盘,而在第二次降息三个月後,科技和汽车等景气循环类股则表现出色.
  不过,瑞信警告投资者不要大量购入景气循环类股,因为这类股票尚未完全消化对经济衰退的预期.
  基金经理们基本上都同意现在重新进场购入股票的看法."很多人承认现在市场存在很多机会,但他们对买入还很犹豫.如果进场时机不对,你会亏掉7-8%."(完)
  ……………………
  拥有雄厚资产和充裕现金的矿商最能抵御商品跌势--首域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57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伦敦12月5日电---首域投资全球资源团队表示,拥有良好资产、充足现金且生产成本较低的矿商最能抵御商品价格下滑带来的冲击.
  首域投资基金经理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很多商品在近期下跌前均触及纪录高位,很多矿业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可助其更好地禁受住信贷紧缩的考验.
  首域投资全球资源基金共持有约2.6亿英镑的资产,持有巴西矿业巨擘淡水河谷(Vale)(VALE5.SA: 行情)、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LT.L: 行情)和力拓(RIO.L: 行情)大量仓位.该基金在2003年底发起.
  该基金表示,现金储备充裕的矿业公司在市况改善时,亦能充分利用出售不良资产的机会.
  此外,首域投资认为全球市场资本的缺乏可能减缓新项目上马的速度.例如,力拓目前开始检视所有资本支出计划,而美国铝业(ALCOA)(AA.N: 行情)决定推迟旗下澳洲Wagerup铝厂10亿美元的扩建项目.
  首域投资还表示,长远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将为天然资源需求提供长期支持.(完)
  ……………………
  低估值而非正面宏观消息将推动股市下波升势--Pioneer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1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巴黎12月5日电---Pioneer Investments的股市主管Neil Robson认为,低估值而非正面的宏观消息将推动股市下波升势,投资者应会开始买入拥有强健资产负债表企业的股票.Pioneer旗下管理着约1,700亿欧元的资产.
  "上一次看到股市估值区间如此之低是在1970年代,当时通胀率达到了双位数且利率处在15%.目前的形势(较当时)大为不同."Robson说.
  "我们已经消化了企业获利骤降这一因素.明年市场不会迎来好消息,但若信贷市场重新开始运转,股市估值将反弹."他在周五采访中告诉路透.
  Robson称,预计目前熊市的触底时间几乎不可能,但眼下的跌势创造了良好的价值机遇,投资者在至少六到12个月时间内应会开始酌情买入.
  "(一些)优质企业股价低廉,拿强生(JNJ.N: 行情)来说,其业务具备可预测性而且稳定.股市现在的市盈率是12倍,是我入行以来首见的低位."他说,"如果经济严重下滑,我对企业的获利预估可能有5-10%的偏差,但不会达到50%."
  Robson表示青睐廉价航空企业Ryanair(RYA.I: 行情),指因该公司的增长前景及极大的成本竞争优势.
  Robson表示,在股市经历数月重挫後,购买这些"优质企业"的股票是投资者应作出的首要选择,而若想在股市结束跌势前建仓,他们还应更富冒险性,他并认为能源和商品相关类股等较高风险领域存在机遇.
  Robson称,在当前的熊市中投资者面临的最大不测是企业偿付能力.对分析师而言,金融服务业版块已经度过最糟时期,随着贷款商获得新的资本,关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担忧亦将会减退.
  "摩根士丹利一级资本金率现在是18或19%,因此人们更有可能更放心地向其放贷.随着资本被注入,恐慌情绪也将消散,"他说."但我认为一些欧洲银行仍需筹筹资,总体而言,欧洲银行较美国银行的杠杆率依然更高."(完)
  ……………………
  希腊爆发近年来最严重的骚乱事件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4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雅典12月8日电(记者Dina Kyriakidou)---希腊示威者周一掀起又一轮抗议活动。两天前因警察击毙了一名15岁少年导致了全国性骚乱事件,其间约十余人受伤。
  周末数千名青年在雅典和其他多所城市与警方发生冲突,几十辆汽车和店铺被烧,这是近年来希腊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骚乱。
  目前看来保守派政府所承受的压力丝毫未减。希腊共产党将于周一晚举行大型集会,反对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者运动"(PASOK)则号召希腊人民对政府进行严正谴责。
  希腊的大学教授们表示,他们将从周一开始罢工三日,加入全国工人定于周三为反对政府养老金改革和经济政策举行的罢工行动。
  无视政府要求冷静克制的呼吁,左翼示威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也开始与警方展开敌对活动,令希腊举国震惊。
  周日,示威者高喊着"警察,猪,凶手"的口号向雅典防爆警察投掷汽油弹,警方出动了直升飞机,并向示威人群发射催泪弹。
  雅典最繁华的商业区有30多家店铺和十几所银行被毁,雅典市长还为此推迟了节日活动开幕。
  在塞萨洛尼基,一千多名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一家银行起火,部分店铺被砸。
  此外,帕特雷(Patras)、哈尼亚(Chania)、科夫岛(Corfu)等城市也爆发了骚乱。(完)
  ……………………
  德国总理默克尔计划召开高级别经济会议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4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柏林12月7日电---德国总理默克尔计划召集主要部长以及高级顾问进行一次高级别会议,分析该国的经济前景,因默克尔面临的要求其加大行动力度刺激德国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默克尔强调称,下周日的会议将不会达成任何实质性激励措施的决议.计划与会的包括财政及经济部长,副总理史坦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银行业者以及经济学家.
  "周日的会议将会进行总体分析,并对明年的经济走势尽可能地获得清晰的认识."默克尔对德国报纸"Bild daily"表示,她还补充称,她需要全面分析(经济)前景,以决定如何应对.
  默克尔称:"对我来说,所有的选择都可以讨论,但我反对每天公开揣测各种可能性."
  德国联邦参议院(议会上院)周五批准了政府规模为310亿欧元(合396.4亿美元)的经济激励计划.相关举措包括为建筑项目融资、削减汽车税并降低融资难度.多数措施将从明年初生效,且默克尔也曾表示,她将在1月检视经济状况.
  但目前企业领导人以及高层政界人士要求政府采取更多行动.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减税,动用公共资金刺激国内消费以及基建项目.但默克尔排除了在9月大选前采取减税做法的可能性.(完)
  ……………………
  黄光裕涉案 早年贷款调查或为由头--财经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6:59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本节选由中国《财经》杂志提供,节选自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黄光裕迷雾")
  三度加冕首富,两次被警方调查,39岁的黄光裕留给外界的是一系列谜团。
  据12月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报导,2008年11月19日晚间,"内地首富"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北京警方带走调查。11月26日晚,黄光裕的胞兄、新?基集团董事长黄俊钦,及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0931.SZ: 行情)董事长许钟民亦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调查。
  11月28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在新闻通气会上披露,黄光裕旗下的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在对两家上市公司(中关村和三联商社(600898.SS: 行情))进行资产重组的过程中,"有重大违法行为,涉及金额巨大"。
  证监会的通报为黄光裕涉案由头提供了合理解释,但市场并不满足这一简短描述,关于黄光裕涉案原因的各种版本仍在坊间流传。然而,由于黄光裕起家复杂,牵连太广,即使相关调查部门也不能确认公安部门最先拾起的是哪根线头。
  "不能说黄光裕案发完全是因为我们查的这两个案子,但是肯定与我们的移交有关。"证监会稽查总队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就像你抓住一个酒後驾车的人,後来又发现他是个逃犯。"
  据《财经》记者获悉,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後,公安部即直接督办,指定北京市公安局经侦处牵头组建了专案组。在为数不少的涉嫌证券罪案中,黄案之所以引起特别关注,与此案及本人身份带来的"典型性"相关。
  在证券监管部门移交後不久,公安部门即对黄光裕采取边控措施,限制其出境。到今年国庆日开始,北京市公安局对黄光裕本人及鹏润投资进行立案侦查,初查工作一直低调隐秘。
  黄光裕再度受查,另一个绕不开的由头,是2006年公安部门对其早年贷款的调查。事实上,那次调查对于黄光裕日後的行为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2006年国庆前夕,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拥有的地产公司"新?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曾先後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此前,2006年审计部门对中国银行审计中发现,黄俊钦、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後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後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其中4亿元一直未还本付息。2006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因此案被捕。
  这4亿多元不良贷款,以及相关偷税事件,成为2006年秋季公安部门调查的主要内容。不过,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1月,国美电器公告称,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房地产公司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销"。嗣後,黄光裕也曾接受《财经》记者采访,声称这一切不过是商务法律纠纷,最後相关贷款已经结清。
  黄光裕的"2006之劫"如何完结有着多种版本,亦产生了多重後果。较为普遍的说法是黄光裕最终从香港调来巨额资金,弥补了贷款窟窿,并交纳上亿元的逃税罚款;在平息这一事件的过程中,黄在调取资金时涉嫌非法换汇,而此行为亦被有关部门发现;更重要的是,黄光裕从此进入公安部门视野,由于其贷款创富中的种种情节并未受到法律处置,为今天的进一步调查埋下了伏笔。(完)
  (详见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 封面文章"黄光裕迷雾")
  (财经电话 8610-6588-5047)ENDS
  ……………………
  (何必注,在不可能是追究什么民营企业家原始积累时期的原罪,而就是向富人开刀。)
  摩根大通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未来3-12个月将升值3%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3:35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上海12月8日电---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周一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未来3-12个月将会升值3%,而未来三个月内汇率将会在6.8-7.0元的区间内波动.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如果人民币汇率管理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大量的资本外流,并可能导致信心降低,引发A股和房地产市场不稳定.
  他并认为,"中国出口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是有优势的,中国不应该通过人民币贬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会是一个错误的政策."
  人民币兑美元上周连续四天触及当日波动区间下限.受上周一中间价跌破此前6.81-6.85元盘整区间的影响,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急剧增浓,令盘中汇价频频触及当日波动区间下限,市场出现美元惜售的迹象,美元流动性短缺,汇市交易几乎停止,在央行注入美元流动性後,汇价才短暂走稳.
  人民币兑美元周一中间价为6.8509元,上日中间价为6.8482元.按0.5%波动幅度计算,今日汇价波动区间下限为6.8852元;北京时间12:38,人民币兑美元报6.8813元.(完)
  ……………………
  (何必注,考虑到这孙子与吴敬琏的关系,很可能又是中国当局借此机会在放风。)
  中投在美投资可能要按份额分摊损失--高层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7:0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上海12月6日电---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副总经理汪建熙周六称,中投在美国Reserve Primary货币市场基金上的投资可能要按份额来分摊一些损失,虽然按照规则,中投完全有权力要求取得本金的安全.
  中投此前的公告称,已不是Reserve Primary Fund的股东投资者,而是债权人,并在该基金宣布停盘前已发出了全盘赎回指令,中投不应承担可能面临的3%本金损失.该基金已书面确认将返还中投公司的全部本息.根据相关法律,中投公司有全面的法律权利要求该基金返还全部本息.
  汪建熙在参加一论坛期间称,中投可能会起诉,也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或通过美国政府来沟通,要求政府提供帮助,如果好的话,也可能收回全部本金.
  本周举行的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SED)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表示,希望美国能尽快采取所有必需的措施,维持其经济及金融市场稳定,并确保中国在美投资和利益的安全.
  **主权财富基金难有大作为**
  汪建熙还称,这次全球危机中主权财富基金很难有大的作为,西方希望中国去救市,但愿意掏钱不行,还得按照对方设定好的框架来做,事实上由于一些限制,主权财富基金介入的意愿是非常低的.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周三曾表示,没有勇气再投资海外的金融机构.并称,外国政府只是挽救债权人,没有挽救投资者.他对美国政府的政策亦没有信心,因为每周都有改变.
  汪建熙指出,现在投资条件比过去好,价格比过去要低,但大家都不愿意出手.很沉重的账面损失,使得主权财富基金在本国都遭到强烈批评,是一个原因.
  另外,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前景仍然不明朗,很多发达国家出现制度性变化和政策性变化,使得在这些国家投资的政策性风险和法律性风险大大提高,比如中国平安(2318.HK: 行情)(601318.SS: 行情)投资比利时富通集团(FOR.AS: 行情)(FOR.AS: 行情)遭受的损失.
  政府消息人士此前透露,中国平安正向中国政府寻求援助,就该公司在比利时政府主导下分拆富通集团後录得的亏损,向比利时要求赔偿,平安投资富通的账面亏损为约157亿人民币(合23亿美元).
  中投公司于去年9月正式宣布成立,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金中,三分之一用于收购中央汇金公司,三分之一为即将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银行注资留用,另外三分之一计划用于海外投资.
  中投目前在海外的投资案遭到质疑,例如2007年6月对美国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百仕通(黑石集团)(BX.N: 行情)以每股31美元价格,在其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前不久买入首批股份,但该笔投资价值迄今大幅缩水.(完)
  ……………………
  中铝投资力拓出现百亿美元浮亏--财经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6:5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1月25日,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AX: 行情)(BLT.L: 行情)与力拓集团(RIO.L: 行情)(RIO.L: 行情)的世纪并购宣告中止。而对于卷入这场世纪并购案、2008年1月高价购入力拓股份的中国铝业公司来说,现在面临的是巨额投资损失;而更难的决定则在于,中铝是否还要追加投资?
  必和必拓与力拓集团去年启动的这桩豪门"婚姻",一度以1,700多亿美元的交易额创下矿业并购史上的最高记录。就在2008年年初,必和必拓董事会还坚持认为,这是一桩"不得不进行的交易"。但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骤降,形势已发生根本逆转。巨大的财务风险和反垄断审批障碍,迫使必和必拓选择了放弃。
  中铝一度曾在"两拓"合并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大角色"。2008年1月,中铝通过在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以140.5亿美元在伦敦市场收购力拓英国12%的股份。此外,美国铝业公司通过认购可转债券方式,向SPPL提供12亿美元资金。中铝所斥巨资中,至少有60亿美元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
  2008年8月底,澳大利亚并购审查部门同意,中铝最多可增持力拓英国股份至14.99%。在这桩可能的并购中,中铝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但代价是高昂的。
  在这场漫长的角力中,力拓股价渐次走跌,至并购最终宣布终止,力拓英国的股价已从年初中铝收购时的每股60英镑,跌到目前的每股不足14英镑,下跌四分之三左右。这意味着中铝的投资损失已超过75%,如果加上汇兑损失,损失超过80%。
  而拒绝了必和必拓之後,力拓将不得不独自承受激进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处境堪忧。中铝则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
  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中铝对力拓的投资还是对阻止"两拓"合并起到了实质作用。尽管必和必拓为放弃并购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形势恶化、力拓债务较高等外部因素,但实际上,中铝持有的这部分力拓股份使得必和必拓无法实现对力拓的100%收购,才是其最大的担心。
  "两拓"合并终止後,中铝是否会继续增持力拓股份,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王英智分析认为,中铝此前的投资明显"不值",如果真是作为战略投资者,中铝下一步就应该接着买进。
  上述接近中铝的投行人士则表示,不排除中铝继续增持力拓的可能性,中铝一直谋求向多元化转型,力拓长寿命、低成本的矿产资源正是中铝所需要的。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中铝,其他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增持力拓股份,以获得长期的铁矿石供应保证。(完)
  ……………………
  并购贷款解禁呼之欲出--财经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6:58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本节选由中国《财经》杂志提供,节选自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并购贷款准备好了吗")
  "作为金融支援经济系列政策之一,并购贷款很快将会率先出台。"接近中国监管层的权威人士透露。
  《财经》杂志报导,由银监会起草的并购贷款业务指引已经通过主席办公会,不日将正式发布。但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这只属于监管指导性档,以规范为主,而不是法规档,并称将力促各家大行就并购贷款各自制定内部管理办法。
  所谓并购贷款,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并购目的发放的银行贷款。路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瑾认为,在原来的政策条件下,并购贷款是禁区,而国外并购活动中常见的杠杆收购、过桥贷款在中国也难以操作。如果并购贷款放行,意味着此类金融工具也有可能被引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既往的银行业法规框架中,银行信贷资金都被禁足企业兼并收购。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明确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而所谓股本权益性投资,则涵盖了并购贷款。
  当时《贷款通则》也为特例预留了空间,表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据《财经》记者了解,实际操作中,国有商业银行发放并购贷款需向银监会"一事一报",经特批後才能放行;借款人仅限于政府投资公司或拥有财务公司的大型集团。由于涉及到股本投资,监管部门审批非常谨慎,多年来少有特批。
  不受《贷款通则》约束的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发放并购贷款,但也多用于央企的海外并购。以国开行为例,曾多次对进行海外并购的央企给予贷款支持,如中铝收购矿业巨头力拓(RIO.AX: 行情)股权、中冶收购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等。
  近十年间,并购贷款难以破冰,究其原因,一是历史上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股本贷款曾遗留大量坏账,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二是和普通的专案贷款有明确的还款来源不同,并购贷款需要对收购方和被收购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比较高层次的分析,涉及对企业债务成本的统一安排,以及对融资工具的熟练应用和转换,这无论对银行、并购双方或资本市场而言,都提出较高要求;三是普通贷款尚且解决不了被挪用的问题,并购贷款则因操作过程复杂,更容易被挪用。因此,在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并购市场不规范、资本市场发展有限的情况下,并购贷款的风险之高显而易见。  然而,时过境迁,当下中国的银行业改革已有成效,主要银行均已上市,财务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准都有相当的提高。目前的宏观环境下,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现实需求,亦不断催生对并购贷款早日解禁的期盼。"并购贷款的放开,势必增加并购业务的活跃度。"山东省银监局局长周忠明说。形格势禁之下,并购贷款解禁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尽管业界对并购贷款翘首企盼,但据《财经》记者了解,银监会即将出台的"指引"虽然打开了股权融资通道,但短期内并购应用范围有局限,最有可能的是集中用于大型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所需并购贷款,却要"谨慎发放"。而私募股权基金(PE)也将无缘并购贷款。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并购贷款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丰富了银行产品,但关键还是看银行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需量力而行,但不必因噎废食"。(完)
  (详见12月8日出版的2008年第25期《财经》杂志"并购贷款准备好了吗")
  (财经电话 8610-6588-5047)
  ……………………
  亚洲各国雄心勃勃欲以基建刺激经济,但恐雷声大雨点小
  2008年 12月 5日 星期五 18:3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1 / 1看大图
  路透墨尔本12月5日电---亚洲和澳洲各国所宣布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计划不太可能立即付诸实施,因而几乎无力制止经济滑坡,而建筑公司和建筑材料公司仍将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由于税收收入下滑,以及债务缠身的开发商融资困难,这些巨额支出计划很可能被迫缩减规模,而政局动荡及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亦可能导致计划被延迟执行.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民间开发速度放缓,围绕政府项目展开的竞争很可能升级,从而挤压工程获利空间.
  澳洲、中国、韩国、泰国和台湾纷纷表示将出资兴建新的公路、铁路、港口、宽带设施、住房、学校和医院,来创造就业机会、避免出现经济衰退,计划总规模达6,600亿美元.
  "能作出这些承诺自然是好事,但要真正实施却又是另一回事."Shaw Stockbroking研究经理Brent Mitchell表示,并称澳洲工党政府无休止地协商以及各州争相抢夺项目的优先权,均可能拖延工程实施.
  泰国政府表示,将在2009-2011年间支出1.6兆(万亿)泰铢(合4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该国政局动荡已令计划搁置数年.
  "政治上的不确定导致政府决策前後不连贯,我们认为新政府上台後,不可能很快实施大规模项目建设,"曼谷Kasikom Securities研究主管Kavee Chukitkasem表示.
  中国政府上月公布一项总规模4万亿元(合5,8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着眼于地震灾後重建、住房、公路、铁路和机场等建设,并在未来两年全面执行.
  中银国际证券(上海)分析师王军认为,全额支出可能有难度,因为一部分资金将来自地方政府,而随着地产价格下滑,他们通过出售土地获得的收入已下降.
  澳洲政府计划支出410亿澳元(合265亿美元),但分析师预计,由于税收收入下滑,最终支出规模可能较目标额减少140亿澳元.
  韩国也面临同样问题,分析师指出,税收收入减少可能令政府缩减支出计划,之前政府承诺在2009年投资4.6万亿韩圜(合31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怀疑这些计划是否能得到切实执行,以及建筑集团是否有充足的资金,原来被认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中受益最多的那些公司股价因此受挫.
  **建筑公司恐难受益太多**
  韩国建筑公司最终能否成为这些庞大的支出计划的受益者,分析师对此也存在疑问,因为银行在掂量了建筑商的财务状况之後,普遍都在减少对它们的放贷.
  越来越多的贷款变成呆帐,利息负担也在不断加重.韩国金融企业向房地产相关的项目所发放的贷款中,未偿还债务规模在18个月里陡增了46%,6月时达到73兆(万亿)韩圜之多.
  而那些幸存下来,甚至还能竞标新项目的建筑商,很可能将面临项目获利的下滑.
  大和总研分析师Hyo S.Yim说:"由于国内市场持续疲弱,对于政府项目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利润率则会随之下滑."
  这些疑虑也在诸如GS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006360.KS: 行情)等工程集团的股价中得到了体现,其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中挫跌了约41%.同期,三星(000830.KS: 行情)股价亦跌37%,表现逊于韩国指标股指KOSPI指数,後者同期内下滑了28%.
  泰国方面,总报价达360亿泰铢的大众捷运紫色线工程(MRT Purple Line Project)本月开始招标,但分析师预期该项目将会被延期,因该国政治局势动荡.
  而有希望赢得这一大单的几大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中,全部跑输大盘,这些公司包括Italian-Thai DevelopmentITD.BK、Ch KarnchangCK.BK和Sino-Thai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STEC.BK等.
  澳洲的几大建筑承包商在过去三个月中同样经历了股价暴跌.而中国的建筑公司和建筑材料集团却在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一枝独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601186.SS: 行情)(1186.HK: 行情)、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600585.SS: 行情)(0914.HK: 行情)和三一重工(600031.SS: 行情)等多支个股表现均优于上证综指,後者同期下滑14%.
  但对于处境艰难的美国重型设备制造商,诸如卡特彼勒(Caterpillar)(CAT.N: 行情)等一些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公司,却料无法从中国的大规模经济激励计划中受益太多,因新项目或仅能部分抵消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的影响.(完)
  ……………………
  泰国民众祈求国王恢复健康
  2008年 12月 5日 星期五 16:4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曼谷12月5日电(记者 David Fox)---周五的泰国国王生日庆典笼罩在庄严的气氛中,这位年长国王的健康情况和泰国严峻的政治形势都让民众忧心忡忡。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在周五迎来81岁生日,但未能在生日庆典前发表演讲。此前有很多泰国民众期待泰国国王能发表号召大家团结一致的演讲。民盟示威活动曾迫使曼谷的机场关闭一星期。
  泰国看守政府取消了下周一为选举总理人选而召开的特别议会。本周,颂猜因选举欺诈罪被判五年不许从政。
  尽管机场逐渐恢复正常,但分析人士表示,国王生日庆典结束後,泰国还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周五,成千上万名忠诚于王室的泰国人聚集在曼谷大皇宫,企盼国王尽快恢复健康。
  五名民盟领导人也在大皇宫露面,身着黄色T恤的支持者们纷纷为其拍照。(完)
  ……………………
  〔中港个股〕中国南车称子公司获北京铁路局一项合同,料价值30亿人民币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9:14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香港12月8日电---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1766.HK: 行情)(601766.SS: 行情)公布,其子公司获得北京铁路局一项预计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合同.
  中国南车在公告中称,旗下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铁路局签订长大编组卧铺动车组的销售合同.由于部份合同的条款尚需进一步签订补充协议,预计总金额约30亿元人民币.该金额相当于其按中国会计准则的2007年度营事收入的11%.
  中国南车H股上周五收报3.46港元.(完)
  ……………………
  《中国金融市场本周资金面影响因素一览》--12月8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2:1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路透上海12月8日电---随着中国对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的逐渐放开,中国各个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目前而言,金融市场资金面主要受新股发行、基金发行、新债发行、债券到期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多重因素影响.
  以下为本周内(12月8日-14日)可能对金融市场资金面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一览:
  一.资金占用因素:
  1.新股发行
  -----------------------------------------------------------------------------------------
  网上申购日 证交所 公司名称 申购代码 发行量(万股) 发行价(元) 市盈率(倍) 主承销商
  无
  -----------------------------------------------------------------------------------------
  注:最近一个周期的新股认购累计冻结资金约5,039.87亿元人民币,详情请点选[ID:nCN0604116]
  ==========================================================================================
  2.基金发行
  -----------------------------------------------------------------------------------------
  名称 基金公司 托管行 分销机构 发行时间 备注
  长城双动力 长城基金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渤海证券等 12/10/2008-1/12/2009
  股票型基金
  广发沪深300 广发基金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广发证券等 12/8/2008-12/26/2008
  指数基金
  交银施罗德保本 交银施罗德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光大证券等 12/3/2008-1/15/2009
  混合型基金 募集认购金额不超过50亿
  长信利丰 长信基金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等 12/3/2008-1/8/2009
  债券型基金
  浦银安盛优化 浦银安盛 工商银行 浦发银行、申银万国等 11/24-12/23
  收益债券型基金
  农银汇理恒久 农银汇理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国泰君安等 11/18-12/18
  增利债券型基金
  ==========================================================================================
  3.主要新债发行(规模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
  -----------------------------------------------------------
  发债主体 规模 期限 债券类型 缴款时间
  (亿元)
  首钢总公司 50 1年 短期融资券 周二
  进出口行 150 7年 固息金融债 周三
  国家开发银行 至多300 3年 固息金融债 周五
  财政部 238.2 1年 固息国债 12/8-12/10
  二.资金投放因素
  1.公开市场央票及正回购到期(单位均为亿元人民币)
  --------------------------------------------------
  央票到期 正回购到期 合计
  450 100 550
  ==========================================================================================
  2.主要债券到期(规模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
  ------------------------------------------------------------------------
  发债主体 债券类型 到期本金规模 到期时间
  (亿元)
  财政部 固息国债 200 周三
  进出口行 固息金融债 100 周四
  财政部 固息国债 260 周六
  ==========================================================================================
  3.本周新股资金解冻
  -----------------------------------------------------------------------------------------
  简称 发行量(万股) 发行价(元) 中签率(%) 网上冻结资金(亿元) 合计冻结量 申购日 解冻日
  无 (完)
  ……………………
  〔背景资料〕中国城镇居民储户调查各分项指数及明细一览表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1:32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全球外汇动态》--欧洲央行高层称,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12月8日(I)
  〔欧元债市〕德债期货开盘跌2/3点,受股市上扬和汽车业救助升温的影响
  〔韩国金融〕央行周二将透过FED换汇额度,为本地银行注资30亿美元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北京12月8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下降,未来增收信心不足,同时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承受能力逐渐增强,预计未来物价有所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于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开展城镇居民储户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00份并进行分析.
  以下为各季度城镇居民对收入、物价的看法,对储蓄、支出的意愿,以及其他分项数据:
  2008年/三季 2008年/二季 2008年/一季 2007/四季 2007/三季 2007/二季 2007/一季 2006/四季 2006/三季 2006/二季
  当期收入满意指数 15.3 17.3 29.4 21.6 21.0 24.7 32.1 22.6 18.5 17
  认为当期收入增加居民占比(%) 24.8 25.8 35.2 ~ 28.6 30.8 37.2 28.5 25.9 ~
  未来收入信心指数 19.3 20.3 22.6 25.8 23.8 26.1 25.1 27.1 23.1 20.3
  认为下季收入增加居民占比(%) 24.5 25.2 ~ 29.4 28.3 ~ ~ 30.7 27.5 ~
  物价满意指数 ~ ~ -45.9 -43.9 -43.6 -21.1 -15.9 -13.9 -14 -12.1
  认为物价过高的居民占比(%) 40.5 45.0 49.2 47.6
  认为物价令人满意居民占比(%) ~ ~ ~ ~ 3.5 8.4 ~ 10.8 11.0 12.3
  未来物价预期指数 ~ ~ 40.0 61.3 55.6 ~ 38.6 48.2 40.6 31.1
  预期未来物价上升居民占比(%) 42.8 50.5 48.9 64.8 61.3 50.2 44.3 50.8 ~ ~
  认为存款利率适度居民占比(%) 55.3 ~ 51.4 46.3 44.9 40.9 ~ 42.8 37.6 ~
  选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居民占比(%) 63.2 59.8 ~ ~ 50.4 52.3 59.4 65.8 68.2 ~
  选择基金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居民占比(%) ~ 19.1 25.0 25.4 ~ 16.7 10.0 6.7 6.7
  最主要金融资产为股票和基金的占比(%) ~ 23.1 29.5
  认为投资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占比(%) 8.2 16.8 27.6 35.8 44.3 40.2 30.3 18.5 12.9 15.8
  居民储蓄意愿(%) 43.8 38.1 35.4 30.2 25.4 26.3 ~ ~ 36.8 34.6
  居民消费意愿(%) ~ ~ ~ 21.2 18.3 19.5 ~ ~ 23.6 21.2
  其中:
  购房意愿(%) 13.3 15.1 14.6 15.9 16.0 15.8 16.5 17.5 17.5 17.6
  购车意愿(%) ~ ~ ~ ~ ~ 10.6 11.4 ~ ~ ~
  购买大件消费品意愿(%) ~ ~ ~ ~ ~ 25.5 27.4 ~ 27.8 ~
  注:1.~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未公布相关数据.
  2.居民购买股票和基金/储蓄/消费意愿即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作上述选择最合算的居民占比.
  3.购房/购车意愿,未来三个月有购买意向的居民比例.(完)
  ……………………
  《中国基金发行日程表》--12月8日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10:13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全球外汇动态》--欧洲央行高层称,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12月8日(I)
  〔欧元债市〕德债期货开盘跌2/3点,受股市上扬和汽车业救助升温的影响
  〔韩国金融〕央行周二将透过FED换汇额度,为本地银行注资30亿美元
  更多市场新闻
  以下为已公布发行期或正在发行的开放式基金:
  名称 基金公司 托管行 分销机构 发行时间 备注(元人民币)
  *长城双动力 长城基金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渤海证券等 12/10/2008-1/12/2009
  股票型基金
  *广发沪深300 广发基金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广发证券等 12/8/2008-12/26/2008
  指数基金
  交银施罗德保本 交银施罗德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光大证券等 12/3/2008-1/15/2009
  混合型基金 募集认购金额不超过50亿
  长信利丰 长信基金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等 12/3/2008-1/8/2009
  债券型基金
  浦银安盛优化 浦银安盛 工商银行 浦发银行、申银万国等 11/24-12/23
  收益债券型基金
  农银汇理恒久 农银汇理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国泰君安等 11/18-12/18
  增利债券型基金
  注:1.上海证券报援引Wind资讯数据称,截至2007年12月31日,5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不包括QDII基金)达31997.4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底同比增长263.88%;
  基金份额达21252.35亿份,较2006年底同比增长235.54%.
  2.另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58家基金公司342只基金2007年收入总额达到1.17万亿元,较2006年劲增302%.
  3.中国证券报援引天相统计数据称,59家基金公司的361只基金2008年上半年基金总计亏损达1万亿(兆)821.87亿元人民币,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亏损额居前.而第三季度基金再度亏损2,749.18亿元(含QDII基金).
  4."*"表新增或更新.(完)
  ……………………
  美国金融〕美联储购入50亿美元由房利美、房贷美和FHLB发行的债券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8:20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全球外汇动态》--欧洲央行高层称,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12月8日(I)
  〔韩国金融〕央行周二将透过FED换汇额度,为本地银行注资30亿美元
  〔韩国股市〕大涨7.5%至近四周最高收位,受经济振兴方案憧憬带动(更新版)
  更多市场新闻
  路透纽约12月5日电---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周五在公开市场购入50亿美元房利美(FNM.P: 行情)、房贷美(FRE.P: 行情)和联邦房屋贷款银行(FHLB)发行的债券,开始做出旨在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的最新努力.
  美联储上周表示将买入最多1,000亿美元由房利美、房贷美和FHLB这些政府支持企业(GSE)所发行的债券,目标直指造成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下挫的房市.上述债券购买是对计划的第一步施行行动.
  交易员提供了129亿美元债券供美联储购买.其中联储对房利美票息为3.875%,2010年2月到期和票息为4.75%,2010年3月到期的两支债券购买力度最大,分别购入逾5亿美元.
  美联储买进33支债券,到期日介于2009年12月19日至2010年11月15日.37支债券适用于长期付息债券的初次购买.
  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周四称,虽然这次操作针对的是一年期和两年期债券,随着计划的开展,美联储可能在机构债市场上购入所有不同时间到期的债券.
  一些交易商臆测,美联储将在下一次标购中买入较长期债券.(完)
  ……………………
  〔美国经济〕奥巴马誓言加强金融监管,并帮助房主和汽车行业
  2008年 12月 8日 星期一 08:06 BJT 保存为书签 | 打印 | 阅读全文[-] 文字大小 [+] 全球市场新闻
  《全球外汇动态》--欧洲央行高层称,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12月8日(I)
  〔韩国金融〕央行周二将透过FED换汇额度,为本地银行注资30亿美元
  〔韩国股市〕大涨7.5%至近四周最高收位,受经济振兴方案憧憬带动(更新版)
  更多市场新闻
  记者 Deborah Charles; 编译 沈璐璐
  路透芝加哥12月7日电---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周日表示,他将把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放在其经济复苏计划的中心,迫使银行业更具责任心.
  奥巴马再度警告称,美国经济危机还未到最糟糕阶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仅11月美国就业人口就减少超过50万.
  在芝加哥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称他相信,若未来几个月能采取正确措施使经济回到正轨,"我们就能更精简更出色,最终更具竞争力和更为繁荣".
  奥巴马周六开始概述其经济复苏计划,称致力于在2011年前创造至少25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启动自1950年代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周日他并未给出经济复苏计划的涉资规模,分析师称可能至少需要5,000亿美元.但他承认成本将是巨大的,至少在短期内会增加预算赤字.
  奥巴马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节目"Meet the Press"中称:"目前我们必须要给病人输血,以确保病情稳定."
  "短期内我们先无法考虑赤字...我们必须确保经济激励计划的规模足够大,能激活经济."
  奥巴马称,经济激励计划的一项中心要素将是一套有力的金融监管,以鼓励银行、评级机构和抵押贷款经纪商的行为更具责任感,并令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金融市场必须有透明性、公开性和公平性,我认为这正是过去八年中我们欠缺的地方."
  **帮助房主和汽车业**
  美国为避免深度衰退所采取的措施至今几乎未能帮助到普通的房主,奥巴马对此感到失望.他仍认为可能的延期偿付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
  其他诸如鼓励银行同房主重新协商抵押贷款条件等选择,亦可能帮助强健金融体系.
  奥巴马称,他支持帮助陷于困境的美国汽车行业的努力--谈判者希望能向国会提交目标规模在150-170亿美元的紧急援救提议.
  但他表示,联邦救助行动取决于三大汽车厂商是否能提出可持续的业务计划.这三大汽车厂商是通用汽车(GM.N: 行情)、克莱斯勒[CBS.UL]和福特汽车(F.N: 行情).
  "我认为令其中的任何一家倒闭都不是选项之一.我们要做的是向它们提供帮助,但条件是它们要作出巨大调整.它们将不得不重组,所有股东要进行调整."(完)
  ……………………
  印度宣布额外4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英国《金融时报》詹姆斯?丰塔内拉-可汗(James Fontanella-Khan)孟买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印度昨日宣布了额外的4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该国正加大力度,以抵消全球经济放缓所造成的增长减速。
  最新的经济刺激举措使印度政府承诺的新增支出达到600亿美元,以提振出口、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
  但商界领袖很快宣称,政府出台的措施过于温和,并呼吁推出更激进的公共支出计划,以避免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进一步放缓。
  印度开发信贷银行(Development Credit Bank)行长Nasser Munjee表示:"当然,这只是个开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印度工商联合会(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经济事务顾问安健?罗伊(Anjan Roy)称,"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迅速拉动经济"。
  不过,Crisil的经济学家约什(Dharmakirti Joshi)表示,由于预计当前财政年度(截至2009年3月)的预算赤字水平将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政府在刺激经济方面没有多大的空间。Crisil是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在印度的子公司。
  最新经济刺激方案宣布之前,印度央行宣布将基准的回购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6.5%。
  然而,商界领袖和分析师表示,回购利率和再回购利率(用于吸收市场现金)下调100个基点,不足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缓解信贷紧张局面。
  ……………………
  预计欧美企业破产明年将创纪录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米尔恩(Richard Milne)和阿努沙?萨库伊(Anousha Sakoui)伦敦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世界最大的信用保险机构表示,明年公司倒闭数字将创纪录,仅在欧洲就将有20万家公司破产,美国的倒闭企业也将 "激增"。
  德国保险公司安联(Allianz)旗下的Euler Hermes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明年会有6.2万家企业破产,相比之下今年和去年分别只有4.2万家和2.8万家公司倒闭。
  不过,美国的绝对数字与西欧相比还显得不错。在拥有更多小企业的西欧,预计企业破产数将增加三分之一,从去年的14.9万家增至明年的19.7万家。
  Euler Hermes的首席经济学家罗密欧·格里尔(Romeo Grill)说:"金融危机将会大大增加企业破产的风险,特别是明年。美国企业的破产数将会激增,欧洲的破产企业也会大幅上升,特别是英国。"
  格里尔表示,他预计欧洲多数倒闭的企业将集中在挣扎中的汽车、零售和纺织以及物流行业。
  预计,明年企业破产最多的国家会是法国,将有6.3万家企业倒闭。但在欧洲,破产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的预计将是西班牙、爱尔兰和英国。
  ……………………
  奥巴马拟推出美国50年来最庞大的基建计划英国《金融时报》丹尼尔?董贝(Daniel Dombey)华盛顿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昨日阐述了他的计划,以进行美国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奥巴马指出,在经济下滑之际,他的政府在1月份上台后可能顾不得担心螺旋上升的预算赤字。
  奥巴马的政府项目提议涉及公路、桥梁、宽带互联网和学校建筑,以及能效措施和医疗开支等方面,其详尽程度远超通常当选总统宣布的提议。
  但在经济日益低迷之际,奥巴马强调他对经济衰退程度的担心,同时强调快速推进他的计划以扭转经济形势。
  "形势在好转之前,将变得更糟。"奥巴马昨日在NBC电视台的"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上表示,强调他的计划将是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联邦高速公路系统建设计划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关键是确保以如下方式推动经济:不仅要顾及眼前,不仅要在当下创造就业,也要将经济推上长期持续增长的平稳轨道。"
  ……………………
  近百家中国企业愿来伦敦设立办事处英国《金融时报》鲍勃?舍伍德(Bob Sherwood)伦敦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项旨在吸引中国企业前往伦敦的努力,得到三倍于原定目标的中国企业表达兴趣。
  英国投资促进机构--伦敦投资局(Think London)表示,尽管出现了全球经济低迷,但对于在伦敦设立办事处、并以此作为欧洲和非洲业务跳板的中国企业数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该机构进行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在华宣传路演,目标是吸引到30家有兴趣的中国企业。但共有95家企业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编列了预算,打算两年内在伦敦设立办事处。其中,9家企业已开始着手,将在12个月内设立伦敦办事处。
  伦敦投资局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查尔顿(Michael Charlton)表示:"中国企业对于在伦敦开设业务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不过他承认,艰难的经济状况意味着,明年的引资活动将受到影响。"无疑,在这95家企业中,一些企业将会放弃。"他表示:"目前的挑战是将浓厚的兴趣变为现实。"
  伦敦投资局有望实现今年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目标,因为绝大多数投资承诺是在信贷危机的全面影响开始显现之前做出的。但查尔顿表示:"情况看起来比较乐观,但如果我说2009-10年不会很艰难,那就是在自欺欺人。"
  他表示,资金状况较好、无须依靠举债扩张的中国企业发现,目前是投资伦敦、以利用英镑疲软和房地产价格下跌的良机。此外,在表示出兴趣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或供应商,它们热衷于利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机会。
  ……………………
  中国强烈抗议萨科齐会晤达赖喇嘛英国《金融时报》席佳琳(Kathrin Hille)北京、本?霍尔(Ben Hall)巴黎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政府昨日就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会见达赖喇嘛(Dalai Lama)提出强烈抗议,并要求法方"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和修复双边关系。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发表上述抗议时,中国网络评论员正掀起一轮激烈的反对法国的民族主义言辞,并重新呼吁抵制法国货。相对而言,互联网是中国最自由的公众空间。
  中国政府发出正式抗议,并要求法方采取实际行动,使中国与欧盟(EU)重启交流的难度有所加大。在萨科齐宣布将作为欧盟轮值主席会见西藏流亡领袖的计划后,中国已推迟了中欧峰会。
  法国总统为其周六在波兰格但斯克(Gdansk)与达赖喇嘛30分钟的会面进行辩护,但呼吁中国不要夸大其涵义。他表示:"作为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我可以自由行事,我有价值观和信念。让我们不要激化事态,世界不需要这样,这与现实不符。"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试图淡化这场纷争,称其为"小事件",并表示"这一关系的持续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昨日表示:"这不仅给中法关系带来损害,也使中欧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受阻。"
  民间言辞更为激进。一位自称Liuyue的博主表示:"中国政府态度过于软弱。让我们干掉他,让我们发动另一场中法战争……从今以后,让……法国货见鬼去吧!"
  中国人抵制法国货的呼吁得到其它评论的广泛呼应。一位自称是高校学生、网名Cinderella的博主写道:"如果这种事情继续发生,家乐福(Carrefour)可以关门了,……,让LV(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在仓库喂虫子。我们的网站已开始组织抵制法国货。我们中国人不在乎法国,但如果你失去了中国,不止是你,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恐慌!"
  愤怒的评论还针对有关法国媒体正辩论抵制中国货的报道。中国《环球时报》(Global Times)报道,在法国网络论坛和报纸《世界报》(Le Monde)上,网民呼吁欧洲团结起来,对中国说"不",认为这不会带来出口或订单损失的实际风险。
  ……………………
  复杂的中国燃油税改革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财经编辑何禹欣 2008-12-05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讨论十四年之后,燃油税再一次"预告"出台。12月4日,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一位中国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对新华社称"明年1月1日是实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但根据道琼斯通讯社采访,同一位中国官员说的是"2009年1月1日是开征燃油税的好时机,因其恰好可以取代通常于年初征收的养路费"。
  上述中外媒体的差异化表达,恰好体现了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的燃油税改革的复杂性--既包括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也包括了对新税种的设计,还包括对历史性税费的调整。今年11月底,中国政府宣布启动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价格改革。虽然官方迄今并未公布改革草案,市场广泛认为中国会进行先调低成品油价,后征收燃油税的改革,同时取消包括公路养路费在内的数项收费,并撤销有关收费站点。
  在乐观者看来,上述改革的完成,将实现中国油价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增强消费者增强节能和环保意识,甚而促进节能技术和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善莫大焉。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这一改革过于复杂,其间需要兼顾太多的目标,结果很可能是与期望大相径庭。
  首先,作为征收燃油税的基础,成品油定价改革难有时间表和实质性的突破。原因在于,出于各种考虑中国政府并不愿意放弃对油价的控制。2007年初国际油价持续攀高后,政府担忧改革油价将加剧通胀;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回调后,政府的顾虑变成了改革油价可能影响国有垄断石油企业的赢利--据估计,国内炼化企业需要1到2个月时间才能消化前期原油库存。
  其次,让燃油税与一些现行交通税费相互替换的做法(即所谓的"费改税"),不单涉及艰难的部门和地方利益调整,更让燃油税失去了节能增效的本义。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实施燃油税涉及超过20万交通税费征收人员的重新安置--为推进燃油税改革增添了难以逾越的路障。此外,"费改税"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保证政府收入不减少。这意味着政府预先设定了燃油税总量,在此基础上倒推燃油税的税率--与燃油税多用油多交税的原则发生背离。
  实际上,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场高调的油税改革,要点在于"税费"的改变,而不在"燃油税"。换句话说,未来可见的主要变化只是调低现有成品油价格和调高目前的燃油消费税,并不会推出新税种。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中国政府酝酿进一步刺激经济 英国《金融时报》杰夫?代尔(Geoff Dyer)北京报道 2008-12-08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每到年底,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就会召开会议,为来年的工作制订总体日程。但将于今日开始的本年度会议,可能会将重点放在具体的政策举措方面。
  中国政府一个月前出台了一揽子财政刺激方案,当时与其说那是一份实战计划,不如说是一项意向声明。官员们希望释放出一个信号:他们在采取行动。
  该会议名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领导人可能借此改进并扩大未来两年的支出计划。中国政府已表示,将出台刺激消费的措施。
  官员们已承认,最初宣布的财政刺激方案是仓促出台的,因为当时经济增长正迅速放缓。此后,经济似乎进一步恶化:11月份汽车销售和发电量双双下降;同时有报道称,出口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国家发改委(NDRC)下属的智囊机构--国家信息中心(SIC)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紧要关头。在短期内,经济增长有快速下滑的风险。"
  对于政府的财政刺激方案,人们批评的重点之一是该方案过度侧重于基础设施。发改委表示,未来两年的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中,约80%将投资于公路和铁路。
  投资银行中金公司(CICC)的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影响,不会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那样大,因为目前设施状况比10年前强得多,同时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没有那时候那么重要。
  经济学家警告称,如不加以谨慎控制,基础设施支出也可能在产能过剩的制造业领域刺激出更多的投资,如钢铁行业。
  ……………………
  也有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从昨天起进行了改版,结果改得一塌糊涂。那个从国内新华社去的主儿用中文网主编的名义给所有用户发了封邮件,欣喜若狂地通知人们改版是如何的丰功伟绩,但是看上去却很惨不忍睹。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要靠扩大社会支出
  2008年12月08日09:14
  为了避免经济急剧下滑,中国推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打算投入人民币4万亿元(合5,810亿美元)主要用于铁路、机场和其他硬资产项目。然而,其中只有1%的预算将用于增加社会服务。
  许多学者表示,如果中国想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就需要纠正这一失衡的比例。刺激国内消费者增加支出将有助于支撑经济增长,降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但除非中国政府减轻中国家庭在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的负担,否则国内消费者支出不&# 20250;增加。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联合国发展项目委员会(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驻华负责人马和励(Khalid Malik)表示,中国需要投资人力资本,保证未来的高速增长。
  不难理解中国为何如此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是中国经济中放缓最严重的部分,因此最需要获得支撑。投资基建能够迅速见到成效,也是中国在1998年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不过,发展基建可能不足以支撑经济长期增长──尤其对中国而言,该国的投资比率已经位于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行列。一些人担心中国可能最终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即便已经没有值得投资的项目,但日本仍在继续支出。
  然而,打造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国已被证明是项尤为艰巨的挑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已经提高了对社会项目的重视程度,但项目支出的步伐通常赶不上政府承诺。1997年,中国政府曾表示计划到2000年将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用于教育。这个目标从未实现:去年中国教 2946;总支出仅占GDP的2.8%。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近期在联合国一个论坛上表示,我们不缺少目标。我们所缺少的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政策和举措。
  在美国,发展社会项目是应对经济下滑的常规举措之一。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一项延长失业救济的议案,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承诺将于明年1月宣誓就职后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包括更多这方面的措施。正在讨论的方案包括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医疗成本的扶持力度,扩大食 1697;补助和学校拨款,并进一步延长失业救济。
  布什政府早些时候推出了退税举措,意在提振消费者支出。但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做文章可能对中国不会有这么大的帮助,因为中国还处在萌芽状态的税务体系税基过于薄弱难以实施。
  而且增加社会支出在中国不可思议的困难,原因是负责项目融资和运行的政府部门常常不明确。中国是个有着庞大行政体制的大国:有31个省、333个市、2,859个县和694,745个村。几十年来,北京方面在社会支出上一直缺乏指引,通常是让地方政府自己筹措资金。
  相比只会花钱的社会保障项目,地方政府通常更有兴趣支持能提高税收收入的工业项目。比如,城市低保户收入保障项目只触及到了符合低保标准人群的一小部分,而且在最近几年中享受低保的人群并没有明显的扩大。
  北京方面常常无法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项目,地方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与中央不同。地方政府官员抱怨说新项目缺乏资金保障,而中央政府官员则担心他们拨到各省的资金可能会去向不明。Capital Economics驻伦敦的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说,中央政府很难监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缺乏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消费者大量储蓄的原因之一。城市家庭的储蓄额占了收入的逾四分之一,而且比例还在逐渐上升。这种节俭与其说是显示了勤俭持家的美德,不如说是显示了大部分家庭背负的巨大压力。
  中国有很多公共机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消亡了,而且大部分没有被重新补充上来。在今天的中国,贫困人口的救济和老年人的退休金都非常低。几乎没有政府或是私人提供的医疗保险。因此中国家庭需要承担起教育、医疗和抚养老人的重担;而在欧洲,这些费用都普遍由&# 25919;府或私人机构承担了,美国要比欧洲差一点。
  乐观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比如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扩大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和福利待遇。虽然现在规模较小,但新的项目意味着政府现在可能有更大的能力来兑现自己的承诺。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David Dollar)说,体制结构已经建立了,因此政府可以迅速增加支出。他预计在明年3月份的财政预算中会出现更多这类新的支出。
  政府表示,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刺激计划的首要任务:政府已经承诺增加城乡贫困居民的退休金和福利救济。还会有人民币48亿元的新增贷款用于支持贫困农村地区的数千家诊所。虽然这和中国其他的支出计划相比规模不大,但这也是一个开端。
  面对要求采取更多刺激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更为直接的援助的呼声,中国领导人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周中采取更多措施。不过长期的解决办法还要求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分工,这项棘手的任务可能会需要花数年时间。
  Andrew Batson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中国或运用汇率手段确保金融稳定 2008-12-04
  王岐山:千方百计稳定出口业 2008-12-03
  民工返乡潮引发政府担忧 2008-12-02
  返乡农民面临失地困境 2008-12-02
  ……………………
  (何必注,洋鬼子如此分析还是隔靴搔痒啊。真实的情况,袁剑早就指出,是因为官僚借助投资进行洗钱。)
  美国汽车业救助谈判被迫放缓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围绕美国政府救助底特律三大汽车生产商的谈判周末期间放慢了进度,因为国会和白宫在设立一位"汽车沙皇"以负责汽车工业重组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争论的一大焦点是,究竟是由现任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还是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来任命这位沙皇。
  Associated Press
  美国汽车业工人周六在旧金山举行示威活动
  与此同时,一位重要参议员表示,三大汽车公司应该更换其高层管理人士,以此来换取美国政府的长期救助。
  国会的民主党领导人希望最快在周二就救助法案采取行动,以避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的一家或多家倒闭,这些企业都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宫和民主党的高层议员们目前都着眼于一项为美国汽车业提供约150亿美元短期融资的一揽子救助计划,这些融资足以使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支撑到明年3月。
  据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报导,奥巴马暗示说,只要救助计划能设定一些条件,以迫使美国汽车生产商作出其长期生存所必须的变革,他就会予以支持。奥巴马周日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媒体会面"节目发表讲话时还表示,他认为对三大汽车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来说,破产都不是一个可接受的办法。
  白宫正建议设立一位"财务生存顾问",他将立刻被授权谈判让各家公司重返经济稳定性的计划。根据政府的一项计划草案,这位顾问将被授权批准短期融资方案,所需资金来自政府已有的一个汽车工业贷款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美国汽车公司更新生产设施,以达到更高的节油标准。
  民主党领导人希望救助美国汽车业的计划能获得国会共和党议员支持,并在下周快速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推出短期融资方案的背后想法是,用短期融资维持三大汽车公司的运营,而将对这些公司的长期救助及其重组等方面的棘手政治谈判推迟到民主党掌控国会和白宫后进行。推迟在这些更根本的问题上作出决策,还将确保奥巴马能够就美国汽车工业的未来直接发表意见。
  由于销售严重下滑,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和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LLC)一直在寻求获得34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以渡过当前的经济衰退期。通用和克莱斯勒表示,要避免破产命运它们年底前还需获得更多资金。
  依照向三大汽车公司提供150亿美元短期贷款的建议,布什总统在其白宫生涯的最后这段时日里,在救助汽车业的问题上将获得重大发言权,并有能力让美国汽车公司作出一系列让步。国会的高层民主党议员也想设立一位汽车"沙皇"。国会和白宫都表示,这位官员实际上将扮演受托人角色,担负起重组美国汽车工业的职责。
  但民主党人希望,动用政府资金救助美国汽车业的计划应确保由奥巴马来任命这位汽车工业"沙皇"。据国会工作人员说,根据民主党提出的建议,这位官员仍将有权力迫使汽车公司作出让步,但其所施加的压力应该来自有关汽车业长期融资需要的争论。
  为了弥合国会民主党人和白宫的意见分歧,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建议国会和白宫就这位"沙皇"的提名人选进行协商。
  布什总统的发言人弗莱托(Tony Fratto)表示,白宫和国会领导人周末期间预计将继续展开谈判。
  据美联社报导,参议员多德(Chris Dodd)周日表示,三大汽车公司如果明年想从国会获得更大力度的救助,则必须进行重组。多德来自康涅狄格州,现任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对美国"节目上说,克莱斯勒或许应该与美国另一家汽车公司合并,而通用汽车则应更换其首席执行长瓦格纳(Rick Wagoner)。通用和克莱斯勒的合并谈判目前已经搁置。
  当前各方争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民主党资深人士要求,应禁止汽车生产商用政府提供的救助资金来对各州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的限制措施提出诉讼。
  许多民主党人之所以反对动用旨在提高燃油效用的政府贷款来给汽车公司应急,是担心美国汽车工业会因此而在环保承诺方面开倒车。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 和其他民主党人曾敦促布什总统允许汽车生产商也从救助金融服务业的7,000亿美元中获得资金。而布什和许多共和党人则反对这一想法。人们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构想,比如迫使从联邦政府救助资金中获益的银行向汽车生产商贷款等。
  Charles Schumer动用燃油效用项目贷款给汽车公司应急一直是白宫乐于采用的办法,布什上周五又再度对这一想法表示了支持。他说,应采取一些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些贷款能够偿还。他说,我担心这些汽车公司的生存能力,我同样担心纳税人的钱被提供给那些可能无法生存的企业。
  通用汽车的瓦格纳和克莱斯勒公司首席执行长纳德利(Robert Nardelli)支持对汽车工业提供临时救助的想法。他们说,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要想支撑到明年3月份,它们分别需要100亿和4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他们同意,作为获得这些救助资金的先决条件,他们将保证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等方面(包括债权人)获得让步。瓦格纳对国会议员们说,不采取行动无异于一场难以消除的灾难。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葛蒂尔芬格(Ron Gettelfinger)周日表示,他希望国会本周能通过救助汽车工业的计划。据美联社报导,葛蒂尔芬格认为政府需要立即对汽车工业施以援手。
  由于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质疑克莱斯勒的控股股东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为何不对该公司提供援助,克莱斯勒寻求政府救助的努力面临复杂局面。纳德利上周五表示,他已向Cerberus寻求帮助,但却遭到了拒绝。Cerberus的一位发言人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他说, Cerberus及其下属机构一直在以各种能想到的方式对克莱斯勒提供不懈帮助。
  虽然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的首席执行长上周短暂讨论了是否重开合并谈判的问题,但双方同意他们需首先致力于获得联邦政府的贷款。
  据知情人士说,克莱斯勒已聘请Jones Day就可能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向其提供法律咨询。克莱斯勒称,几周前它聘请了Jones Day和其他顾问机构"就各种可行选择提供广泛的独立分析"。Jones Day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国会议员们和白宫还在制定一系列旨在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条文。内容包括对管理人士薪酬和股息支付设定限制以及使政府获得三大汽车公司控股权的措施。
  民主党人和白宫希望国会的共和党人能参与到这一救助行动中来。正在制定的救助法案虽然仍不大可能受到共和党人的普遍欢迎,但可能已经变得更易为他们所接受了,原因在于,根据这个方案,救助资金将来自已获得批准的250亿美元燃油效用贷款项目,而不是出自7,00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业救助资金。
  Greg Hitt / Jeffrey McCracken / Matthew Dolan
  (更新完成)
  相关阅读
  底特律三巨头愿意接受监督换救助 2008-12-05
  底特律三巨头寻救助苦了谁? 2008-12-05
  福特CEO担忧底特律其他两巨头命运 2008-12-04
  底特律三巨头呈交具体重组计划 2008-12-03
  看国会如何扼杀底特律 2008-12-03
  底特律三巨头寻求340亿美元救助资金 2008-12-03
  汽车业低迷从底特律蔓延至全球 2008-11-25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
  英文名称:Ford Motor Co.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FGeneral Motors Corp.
  总部地点:美国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股票代码:GM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
  总部地点:美国
  股票代码:CBS
  ……………………
  通用汽车救助有望 老板位子朝不保夕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美国国会似乎正采取措施,可能动用联邦资金向陷入困境的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克莱斯勒(Chrysler LLC)至少提供先期注资;不过两家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政府压力,需要采取不得已的举措改变运营方式──包括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瓦格纳(Rick Wagoner)可能会随之下台。
  康涅狄格州民主党参议员多德(Chris Dodd)是救助底特律汽车厂家的重要支持者。他周日暗示,作为任何广泛救助计划的一部分,瓦格纳应该离开。多德在CBS电视台的《Face The Nation》谈话节目上表示,我认为他们应该考虑新的领导层。如果你打算进行重组,就必须引进新的团队负责实施。我认为(瓦格纳)必须离职。
  知情人士称,尽管通用汽车董事会这些天来一直表示强烈支持瓦格纳,但多德的这番言论反映了过去几周一些有影响力的汽车业管理人士持续向国会表达的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瓦格纳心目中的一些底特律的盟友可能会在有关管理层的争论中保持沉默,其中包括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会长荣?葛蒂尔芬格(Ron Gettelfinger)。虽然葛蒂尔芬格多年来一直公开赞扬瓦格纳,但他私下一直批评瓦格纳拿了太多薪水,而蓝领工人却要被迫接受降薪,还批评瓦格纳没有在去年的劳资谈判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瓦格纳和葛蒂尔芬格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瓦格纳在通用汽车董事会的支持者一直称赞他带领公司削减固定成本、进军新兴市场并与UAW达成了大规模成本和医疗削减协议;这些人中包括了首席外部董事菲舍尔(George Fisher)。
  但瓦格纳也要为通用汽车犯下的一些决策错误负一定责任,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通用汽车沦落到现在的处境;这些失策包括大举使用促销手段推动销量,倚重于卡车销售以及没有及时认识到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和其他省油小型车的兴趣。
  瓦格纳2000年开始出任通用汽车首席执行长,此后该股股价一路暴跌,其美国市场份额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和瓦格纳相比,福特汽车(Ford Motor)首席执行长穆拉利(Alan Mulally)和克莱斯勒的纳尔德里(Robert Nardelli)面临的批评压力相对较小,因为他们都是较晚入主公司主持业务扭转计划的。
  John D. Stoll / Matthew Dolan / Greg Hitt
  相关阅读
  美国汽车业救助谈判被迫放缓 2008-12-08
  布什敦促国会议员在下周向汽车制造商发放贷款 2008-12-06
  三大汽车生产商首席执行长接受监管委员会作为救助条件 2008-12-05
  美国财长鲍尔森或不愿用TARP资金救助汽车制造商 2008-12-05
  奥巴马:任何汽车业救助方案都应基于对市场的现实评估 2008-12-04
  ……………………
  2008 年 12 月 5日 日 16:21
  美国财长鲍尔森或不愿用TARP资金救助汽车制造商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财政部长(Treasury Secretary)鲍尔森(Henry Paulson)周五表示,财政部的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旨在用于帮助金融行业。他的这番表态令人对汽车制造商争取部分救助资金的努力产生怀疑。
  在记者问到身陷困境的美国汽车生产商试图争取部分救助资金时,鲍尔森表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的明确目的是为了解决金融系统的稳定问题。
  鲍尔森还表示,财政部何时动用第二批问题资产救助资金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鲍尔森是在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China-U.S.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结束后作出上述表示的。
  ……………………
  2008 年 12 月 5日 日 04:48
  三大汽车生产商首席执行长接受监管委员会作为救助条件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的首席执行长周四表示,他们将愿意在一个联邦监管委员会的监督下工作,以此作为获得政府财政救助的条件。
  在美国参议院(U.S. Senate)举行的听证会上,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 GM)、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 F)和克莱斯勒(Chrysler LLC)的首席执行长在回答参议院银行委员会(Senate Banking Committee)主席Christopher Dodd的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Dodd问他们是否愿意在一个类似于政府于1979-1980年对前Chrysler Corp.提供的救助框架下工作。
  通用汽车的首席执行长瓦格纳(Rick Wagoner)、福特汽车的首席执行长Alan Mulally和克莱斯勒的首席执行长Robert Nardelli均表示愿意。
  ……………………
  2008 年 12 月 6日 日 01:45
  布什敦促国会议员在下周向汽车制造商发放贷款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表示,他对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生存能力感到担忧,并呼吁国会(Congress)议员在下周就向汽车公司提供的250亿美元贷款的计划采取行动,这批贷款已经获准发放。
  布什周五就经济问题发表了简短讲话,并指出,国会下周就汽车制造商救助计划采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如果要将纳税人的钱用于救助汽车公司,确保这些资金能够被偿还也至关重要。
  布什并未表示他已放松其反对利用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 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助方案的资金来帮助汽车制造商的立场。国会民主党议员对这一方案表示支持。
  布什发表讲话之际,正值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一次国会举行听证会上再次申请获得340亿美元政府救助贷款。
  ……………………
  2008 年 12 月 8日 日 09:35
  公司利润增长无望,投资者期待落空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如果投资者再也无法指望公司利润增长,那他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这一问题日渐凸显出来。随着经济衰退的加剧,投资者对公司利润水平迅速回升的希望破灭。考虑到全球各国政府不断推出强力举措刺激经济,投资者的这种期望原本也不能完全算是痴心妄想。为使住房市场复苏,美国政府可能会将新的抵押贷款利率降至4.5%;欧洲央行已经将基准利率由3.25%下调至2.5%;同时,政府官员们开始谈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这种言论通常是在衰退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时才会传出。
  上周五,美国股市在下跌了3.2%之后最终以3.7%的涨幅报收。
  不过一系列的经济消息依然不容乐观。
  美国11月制造业活动严重萎缩,下降幅度为26年之最。此外,当月就业人数下降533,000人,过去三个月中企业裁员人数超过125万人。感恩节后掀起的低价商品购物热潮并没起多大帮助:虽然打出了很大的折扣,但零售商们还是经历了多年来业绩最差的一个11月。其中,原本指望用模特带动销量而不打折的Abercrombie & Fitch的销售业绩骤降了28%。
  美国股市以下跌的走势开启了本年度最后一个月的交易。不过,这次的下跌更多的是11月底市场反弹19%后投资者纷纷获利回吐所致,而非市场又增添了新的担忧。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周下跌194点,至8635点,跌幅2.2%。标准普尔500指数跌20点,至876点,跌幅2.3%;现在该指数较11月20日创下的11年半低点高16%,但仍比2007年最高水平低4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6点,至1509点,跌幅1.7%。罗素2000指数跌12点,至461点,跌幅2.6%。
  上周五市场对疲软的就业数据的反应暗示出,市场人士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股市的走势已经将最糟糕的情况反映在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形势正在改善,尤其是如果美国的失业情况继续恶化,政府无力恢复消费者信心的话,经济更不可能好转。
  在公司盈利水平再度攀升前,投资者会比较看重那些有能力支付股息的股票,那些担心退休后收入状况的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由过去25年派息水平连续增长的股票所组成的标准普尔500高股息族群指数今年的表现强于大盘14个百分点,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股票估值的快速上升,股市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走出长时间的牛市,不过这种上涨是在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的推动下实现的,当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触及14%附近的高点后掉头回落。而今天却无法指望国债收益率下降对股市和股票估值起到同样的提振作用,因为基准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大幅降至3%以下。
  市场担心的显然是上市公司因现金流枯竭而削减派息。这也是为什么交易员们苦苦寻觅派息能力稳定的股票的原因。摩根士坦利的策略师Abhijit Chakrabortti上个月底搜寻了一些股息收益率在4.3%以上且现金充裕的公司,并将其列入一份名单,其中包括波音(Boeing)、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泰科(Tyco International)、礼来(Eli Lilly)、辉瑞制药(Pfizer)以及雪佛龙(Chevron)。
  还有什么别的能让交易员指靠么? 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经济学家瑞斯米勒(Don Rissmiller)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那就是押注经济增长不如押注于通货膨胀水平回升。毕竟,政府在不遗余力地抗击通货紧缩,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成本资金。他表示,经济最终能否实现增长尚无法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会出现通货膨胀。
  上周原油价格暴跌了25%,创下四年低点,这个时候谈论通货膨胀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果真如此么?中国股市是因通货紧缩担忧而率先下挫的股市之一,也有可能会成为因通货膨胀回升而最先抬头的市场之一。在大幅下跌了超过70%之后,最近中国股市实现反弹,上周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上涨了7.9%。
  如果通货膨胀卷土重来,能源和基础材料类股可能会再度领涨大盘。 Strategas认为,像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西这种资源丰富国家的股市可能上涨。作空美国国债,买进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可能是规避通货膨胀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消费必需品类股是本轮熊市行情中的避风港。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消费必需品类股都能独善其身。
  为了省钱,美国人最终可能会选择在家吃饭而不是在外就餐,上班时也可能自带午餐。那么,餐馆甚至自助餐厅的生意将感受到压力。同样,他们的供应商日子也不会好过。
  Kopin Tan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相关阅读
  能源成本上涨严重侵蚀企业利润 2008-06-02
  ……………………
  中国政府:开征燃油税不会导致零售价上涨
  正文 评论 更多金融市场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政府上周六表示,成品油消费税上调不会导致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政府还承诺不会上调现行成品油零售价。
  中国政府上周五宣布了一项市场关注已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大幅上调针对汽油、柴油和石脑油的成品油消费税。
  由于市场普遍担心消费税上调可能令零售价格走高,中国政府上周六表示,此项改革不会导致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因为提高的税额包含在现行油品价格之中。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和中国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公告还显示,中国政府将提高对农民、出租车司 以及渔业、林业及城市公交给予的补贴。
  公告重申,中国将继续设定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
  发改委网站上周五发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草案显示,中国将把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现行的每升人民币0.2元提高4倍,至每升人民币1.0元。此外,中国政府还将把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人民币0.1元上调至人民币0.8元。
  中国政府上一次上调汽油及柴油价格是在今年6月份,当时国际市场油价飙升,逼近每桶150美元。尽管原油价格迄今为止已下跌约70%,至每桶40美元左右,但中国一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维持不变,这导致北京司 的成品油购买价格为美国司 的两倍左右。
  相关阅读
  中国就成品油价税改方案征求意见 2008-12-05
  发改委:仍将适当调整成品油价格 2008-12-05
  中国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2008-12-05
  中国发改委官员:明年1月1日是开征燃油税的好时机 2008-12-04
  燃油税该怎么征 2008-11-28
  油价改革可能影响中石化盈利 2008-11-24
  中国年内将开征燃油税 2008-11-24
  ……………………
  中国发改委官员:明年1月1日是开征燃油税的好时机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周四表示,2009年初是开征燃油税的良好时机。
  他说,深化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时机已经十分成熟,希望能够尽快实施。
  张晓强是在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China-U.S.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的间隙对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他个人认为2009年1月1日是开征燃油税的好时机,因其恰好可以取代通常于年初征收的养路费。
  ……………………
  中国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周五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一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据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报导,根据上述改革方案,中国将有条件提高汽油和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
  报导称,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将从每升人民币0.2元提高到人民币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将从每升人民币0.1元提高到人民币0.8元。
  报导未提供有关汽油和柴油价格变动的直接详细情况。
  报导称,政府对该方案征求意见的时间为12月5日至12日。
  ……………………
  2008 年 12 月 06 日 09:45
  中国就成品油价税改方案征求意见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周五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把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从当前水平提高数倍,以促进节能减排。
  中国将把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上调四倍,由每升人民币0.2元提高至人民币1元;这与分析师预计的创建新燃油税不同。
  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上的公告显示,政府将把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人民币0.1元提高至人民币0.8元。
  目前还不清楚调整消费税是否会影响汽油和柴油的整体零售价。
  不过,即便是在1月1日改革方案生效后,中国政府在制定油价方面仍有发言权。
  发改委表示,中国仍将适当调控成品油价格。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是由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征求意见的时间为12月5日至12日。
  根据改革方案,其他成品油单位税额也将相应提高,但发改委没有具体说明。
  发改委称,上调税额后,现行成品油价格不会上调。
  与此同时,中国将根据改革方案取消六项交通维护和管理费用。方案规定,中国将根据出厂价制定汽油和柴油的最高零售价格,并将原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一位管理人士称,上述税费改革可能抑制石油需求。
  该管理人士称,由于政府只对零售价征税,公司有了降价的权利,这意味着公司需要考虑是否应该下调油价。
  新华社报导,政府承诺现行成品油价格不会因为改革而提高。
  在中国计划支出人民币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用来缓解出口增速放慢对经济的冲击时,燃油税改革应有助于增加中国政府的收入。
  新的燃油税旨在取代对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批发及零售价机械限制的制度,同时也是对纽约商交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自7月初以来下跌超过90美元所作出的回应。
  由于中国此前执行成品油限价制度,当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出现巨大亏损。
  然而,近期原油期货大幅下跌又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成品油售价较美国市场高出一倍,从而可以获得异常丰厚的利润。这两家国有公司的炼油能力占中国总炼油能力的90%左右。
  相关阅读
  燃油税该怎么征 2008-11-28
  ……………………
  2008 年 12 月 5日 日 20:09
  发改委:仍将适当调整成品油价格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周五表示,根据一项成品油价改革方案,发改委将继续适当调整成品油价格。
  发改委在公告中称,根据此项方案,中国将为汽油和柴油零售价设定上限。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0:51
  中国抗议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官方媒体报导,中国政府周日对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会见达赖喇嘛一事提出强烈抗议。
  官方的新华社报导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召见了法国驻华大使苏和(Herve Ladsous),并就此事"提出严正交涉"。
  萨科齐周六在波兰出席波兰前总统瓦文萨(Lech Walesa)获诺贝尔和平奖25周年纪念仪式期间,在格旦斯克与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举行了闭门会谈。达赖也曾获得该奖项。
  中国中央电视台援引何亚非的话说,法国必须"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使中法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何亚非说,萨科齐的错误做法"粗暴干涉了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他说,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而"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称这位流亡的西藏领导人是分裂分子和"政治流氓"。
  中国称西藏700多年来一直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谴责达赖从事分裂活动,试图让西藏脱离中国的统治。许多西藏人表示,700多年的大部分时期他们实际上是独立国家。
  中方上周发表多项声明,要求萨科齐取消与达赖喇嘛的会面。为示抗议,中方本月早些时候还取消了一项重要的中国-欧盟峰会。萨科齐则努力淡化对这次会面的愤怒情绪,称没有必要"将事情夸大"。
  萨科齐强调,与达赖喇嘛的会谈并未威胁北京。他说,我告诉达赖,我认为寻求达赖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非常重要。达赖也证实他并不要求独立,这一点我已经了解。
  法国有许多亲西藏活动分子,在今年4月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期间,他们曾在大街上举行示威活动,抗议中国3月份严厉镇压西藏抗议人士。有一些中国人呼吁抵制法国商品。
  中方对达赖喇嘛的抵触有所强化,这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呼吁给西藏更大的自治权。
  达赖喇嘛在1959年的暴动事件失败后逃离西藏,长期流亡于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一个自称的西藏流亡政府总部也设在这里。
  虽然北京方面试图贬低达赖喇嘛,但他在西藏人中间仍深受爱戴。
  本文译自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相关阅读
  中国因达赖喇嘛访欧推迟与欧盟年度峰会 2008-11-27
  达赖喇嘛警告藏人前路凶险 2008-11-24
  中国对流亡藏人的指责骤然升温 2008-11-11
  中国严厉谴责达赖喇嘛 2008-11-05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0:45
  北京银行向荷兰国际集团伸出援手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将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Beijing Co.)获得一份1.9亿美元的综合授信。荷兰国际集团持有16%北京银行股权。
  北京银行上周六发布公告称,这份期限为18个月的信贷安排将帮助荷兰国际集团发展资金拆借、外汇买卖、存放同业及担保等业务。
  北京银行表示,与荷兰国际集团在资产负债管理、资金管理及贸易融资等业务领域进行合作,有利于增强该行核心竞争力及推进其国际化战略。
  在华外资银行在当地市场筹集资金难度目前正日益加大,原因是受全球危机影响,市场对一些西方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担忧。
  知情人士上月表示,为缓解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融资困境,中国央行正在考虑推出一项定期拍卖工具(Term Auction Facility),通过这一工具向外资银行提供短期信贷。
  此外,中国方面上周五表示,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临时突破短期外债额度限制,以帮助外资银行在住房业低迷和信贷紧张之际增加流动性。
  相关阅读
  北京银行:考虑收购荷兰国际集团在华保险合资公司的股权 2008-10-21
  荷兰国际集团考虑增持北京银行 2008-10-06
  北京银行将与丰业银行合资组建基金管理公司 2008-08-27
  ……………………
  2008 年 12 月 06 日 09:56
  鲍尔森访华之行的收获与失落
  正文 评论 更多股闻天下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在两年前启动半年一度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时,他可能没有料到他本人对这一会议的参与会以今天这样的场面收场。
  回溯到2006年,这一对话机制更多是围绕美国如何在自由市场经济方面给中国补课,同时利用这一场合大谈特谈美国对中国货币机制、知识产权和美国企业市场准入问题的担忧。
  甚至在本轮对话于周五结束之前,连鲍尔森自己都承认,美国这个老师本身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本周他不得不强作笑脸听取来自中国的批评。
  中美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于周五结束。在对话中,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表示,已经失去了投资美国银行业的信心。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甚至都没有参加这次对话。他出席了由鲍尔森未来的继任者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主持的一个国际会议。
  在鲍尔森到访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然贬值,引发了一些人对于中国可能允许人民币贬值的担心。而鲍尔森任期内取得的一项成就就是促使人民币升值,若果真如此,鲍尔森任内取得的一大进步可能就会发生倒退。
  不过,鲍尔森还是留下了一项重要的遗产。中美对于对方的经济立场和困难加深了了解,同时在采取共同行动方面迈进了一步。
  在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动身前往纽约之前,他再度谈到了美国增加国内储蓄以减少财政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必要性。美国的消费下降自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周小川和其他政府官员都意识到,有必要刺激中国国内的需求,以抵消外部需求疲软的不利影响。
  美国储蓄率上升和中国消费增加这一良性循环或将缓解美国对中国的债务规模迅速上升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是美国或中国都不乐见的。美国居民将把增加的储蓄购买美国国债,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收窄将使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从而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
  这样说来,周小川本周前往纽约开会就是对的。在中美两国对各自的经济进行痛苦的调整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他和盖特纳两人正处在风口浪尖上。
  Andrew Peaple
  相关阅读
  中美两国承诺对金融市场予以支持 2008-12-06
  王岐山:中美将借对话协调战略 2008-12-03
  人民币汇率在美中经济峰会前夕大跌 2008-12-02
  中国官员: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延续 2008-11-28
  ……………………
  2008 年 12 月 06 日 08:46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骤降 预示衰退加剧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上个月美国经济衰退加剧,美国企业裁员速度创30多年之最,也将11月份失业率推至15年高位。
  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当前美国经济衰退严重程度可能接近、甚至超过1981-1982年,这同样支撑了市场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官员会很快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半个世纪以来最低水平的预期。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周五公布,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533,000人,降幅高于预期,为连续第11个月出现下滑。在对9月份和10月份数据作出修正后,仅在过去三个月中,各企业裁员总人数已经超过120万人,修正后数据超过初次公布的数据。
  11月份失业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6.7%,创下199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4月份时失业率还仅为5%,但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失业率将触及8%甚至更高水平。
  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美国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350,000人,失业率为6.8%。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状况更为严重。包括临时求职者和非自愿兼职人员在内,11月份失业率或不充分就业率已经达到12.5%,较10月份增加0.7个百分点。
  各行业就业人数普遍下降,其中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大部分服务业。除了政府部门的就业人数有所上升之外,私人领域11月份就业人数跌幅更大。美泰公司(Mattel Inc.)、Circuit City Stores Inc.、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 JAVA, 又名:升阳电脑)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上月均宣布裁员。
  11月平均时薪提高0.07美元,至18.30美元,升幅0.4%,较上年同期仅增长3.7%,这意味着经济滑坡使工人越发难以提出更高的薪资要求,进而约束了家庭开支。
  周五的报告进一步强化了华尔街有关减息的预期。市场预计,Fed官员或将在12月15日至16日的会议结束时下调关键的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处于仅1%的水平,经济学家预计Fed或将在12月16日再度减息至少0.5个百分点。
  Fed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周一表示,将利率水平进一步调低无疑是可行的。他还暗示,Fed甚至可能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其中包括直接购买长期国债等措施。对这类举措和明年早些时候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的预期或将提振就业数据。
  周五数据的影响超过了本周一系列黯淡的经济报告;这说明,尽管目前为止美国经济避开了严重衰退,但看上去美国经济似乎将迎来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出现的典型严重衰退,而不是20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和2001年出现的、相对温和的衰退。汽车制造商和零售商尽管竭力以各种折扣吸引消费者购物,但其公布的11月份销售状况依然不佳,这说明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居民正在推迟消费。
  不少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或下降4%乃至更多;美国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5%。
  周五的报告显示,11月份商品生产类行业就业人数减少163,000人。其中,制造类公司就业人数减少85,000人,汽车和汽车部件制造类公司就业人数减少13,000人。
  建筑业就业人数减少82,000人。
  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370,000人,这一现象尤其令人担忧。构成就业主体的劳动密集的服务业通常对就业人数下降起到缓冲作用。然而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就业人数减少136,000人,为11个月中第10次下降。金融业就业人数减少32,000人。
  零售业就业人数减少逾91,000人,反映出消费支出下降的影响。休闲及餐饮业就业人数减少76,000人。
  11月份临时就业人数减少78,000人以上。
  就业人数增加的行业仍集中在医疗和教育领域,这与近期趋势一致,上述领域较制造业和其他服务领域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医疗和教育领域就业人数增加52,000人。
  政府部门就业人数增加7,000人。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减少0.1小时,至33.5小时。另外一项统计每周总工作时间的指数下降1点,至104.7点。
  相关阅读
  第四季度裁员:部分大公司的裁员情况 2008-12-05
  美国企业加快裁员步伐 2008-12-05
  奥多比计划裁员并下调收益预期 2008-12-04
  凯雷投资集团自创立来首次裁员 2008-12-04
  ……………………
  2008 年 12 月 05 日 18:07
  赖斯结束访巴 印巴分歧犹存
  正文 评论 更多亚太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结束巴基斯坦行程的美国国务卿赖斯(Condoleezza Rice)称,巴基斯坦总统已经向她明确表示,政府将追查任何与孟买袭击案相关的人员;不过巴基斯坦方面对袭击事件主谋是巴基斯坦人的说法仍深表怀疑。
  在孟买袭击事件主谋问题上的分歧似乎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邻国推向一个危险境地。印度指责巴基斯坦伊斯兰极端组织"虔诚军"(Lashkar-e-Taiba)是袭击事件的策划者。要求印度领导人对其宿敌采取行动的压力正不断加大。
  美国国务院官员敦促巴基斯坦积极行动,包括逮捕甚至引渡嫌疑分子,以缓解公众要求印度政府采取行动的压力。美国官员私下承认,考虑到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可能面临的政治阻力,赖斯很难确保巴基斯坦会采取上述行动。
  Associated Press
  赖斯离开巴基斯坦
  包括扎尔达里本人在内的巴基斯坦官员越来越多地流露出打算自行处置巴基斯坦嫌疑分子的倾向。
  与扎尔达里等巴基斯坦高级官员会面后,赖斯在伊斯兰堡对记者表示,她发现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关注到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也清楚在应对上述问题方面的责任。
  美国正在这两个相互敌视的核国家之间小心拿捏。赖斯一天前访问了新德里,并表示她期待巴基斯坦对袭击事件的调查工作予以配合。事件中遭到袭击的目标包括两家酒店、一个犹太人中心和一个火车站等,导致171人丧生。她同时声明,美国希望印度能够有所克制;之前印度明确拒绝了排除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赖斯说,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更多袭击事件发生。
  扎尔达里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扎尔达里向赖斯表示,巴基斯坦政府不仅要协助调查,也会对任何参与袭击活动的本国组织予以有力打击;巴基斯坦将在其领土上坚决杜绝恐怖主义行动。
  扎尔达里领导的巴基斯坦近10年来首个民选政府成立仅10个月的时间。外界普遍怀疑他对军方和三军情报局(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的掌控能力,这两个机构在镇压军事组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很多恐怖主义专家认为三军情报局与虔诚军组织至少有一些联系。
  被巴基斯坦和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Jamaat-ud-Dawa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与虔诚军或恐怖活动存在联系。分析人士和安全部门官员普遍认为Jamaat-ud-Dawa是虔诚军的上级组织。
  印度政府寻求引渡与孟买袭击事件相关的赛义德(Hafiz Mohammed Saeed)。赛义德于1994年创立了宣传伊斯兰教的Jamaat-ud-Dawa。目前他在巴基斯坦自由地生活,并且否认与袭击事件之间有任何联系。
  印度、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官员称,根据上周抓获的唯一一名恐怖分子的供词、截获的通信内容和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他们认为孟买袭击事件与虔诚军有关。
  驻新德里的一位西方外交人员称,外交界认为印巴局势正在恶化;印度面临着巨大的公众压力,需要对袭击事件作出回应,而巴基斯坦又拒绝移交印度索要的人员。
  这位外交人士称,几天前他的感受是,如果巴基斯坦能够作出一些切实的姿态,局势还有可能取得进展。他原来认为印度采取干预行动的可能性不大,但现在他不那么确定了。巴基斯坦应该有所动作;如果没有,恐怕要出事。
  目前看来爆发全面战争似乎不大可能。军事冲突会损害印度经济,削弱巴基斯坦对抗驻扎在该国与阿富汗边境的塔利班(Taliban)和基地组织(al Qaeda)的能力。不过,认为印度可能针对巴基斯坦虔诚军营地或其他武装目标发动有限打击的传言正在升温。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巴基斯坦将作何反应还不清楚。塔利班武装组织则表示,如果印巴两国发生冲突,他们将主动停止对抗巴基斯坦军方,转而与他们并肩作战。
  Matthew Rosenberg / Zahid Hussain
  相关阅读
  美国敦促巴基斯坦协助调查恐怖袭击 2008-12-04
  原声视频:赖斯努力舒缓印巴紧张关系 2008-12-04
  孟买恐怖事件唯一嫌犯招供严酷内幕 2008-12-04
  原声视频:孟买恐怖袭击瞬间录像片段 2008-12-03
  孟买警方确认孟买袭击事件主谋 2008-12-03
  印度要求巴基斯坦交出恐怖嫌疑分子 2008-12-02
  原声视频:反恐专家分析孟买袭击事件 2008-12-02
  孟买袭击事件追凶 印巴紧张关系加剧 2008-12-01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08:43
  勇者的熊市投资策略
  正文 评论 更多投资参考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投资者都在忙于寻找今年股市暴跌的答案。股价已经跌了这么多,许多投资者都感觉不应再卖出股票了。但随着股市的继续走低和经济前景的进一步恶化,最近转而看多的投资者,包括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尽管感恩节当周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但今年的总体情况仍是步步走低。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感恩节那周上涨了9.7%,但到那时为止今年累计下跌了3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感恩节那周上涨11%,但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42%。
  不过,下跌不会永远持续,而且,那些能够拿出充足的弹药迎接下一轮上涨的人总会获得利润回报。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对富有声望的策略师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一份熊市策略清单,为投资者度过眼下这段艰难时期提供指导。
  1 扔掉烂股。如果你持有基本面正在恶化的股票,尤其如果股票属于那些依赖囊中羞涩的消费者的行业,可以等待反弹在年底前将它们抛出。熊市深度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会出现突然上涨,因此,可能会有机会利用冲高机会调整投资组合。
  这种卖出令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今年的税损。如果你担心在目前遭受重挫的点位上从市场撤出资金,那这笔资金可以投入到更安全,更容易复苏的公司股票上。
  一个例子是可口可乐(Coca-Cola)。该公司的业务一直表现不错,股息率约为3.5%,基于未来12个月收益的市盈率不到13倍,处于合理水平。
  2 关注股价。就像消费者都在学习如何对每天的花费锱铢必较,投资者也需要更多地关注成本问题。许多共同基金收取的年费总计超过了1%。在熊市中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上市交易基金和指数型共同基金的费率通常为0.70%甚至更低。
  3 当心科技股。投资者已意识到面向消费者的公司正在走弱。但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托拜厄斯?莱夫科维奇(Tobias Levkovich)说,我们估计资本支出明年将下降15%。因此,即便是科技和资源类公司也会同设备制造商一样,受到资本支出下降的打击。他说,基本面恶化的不仅是消费领域。
  4 考虑"粘性"的公司。莱夫科维奇说,应寻找有"粘性"客户和仍具有部分定价权的行业,如管理式医疗和财险及意外险保险商等。比如,如果奥巴马政府希望降低药品成本,那么仿制药巨头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有望从中受益。这只股票基于明年预期收益的市盈率约为13倍,处于合理水平。
  5 寻找有吸引力的债券。今年债券市场的情况比股市更加困难,各种债券都受到了冲击。这并不是没有道理:此次危机主要同美国近期的大规模举债和大规模去杠杆化有关,后者给债务负担沉重的几乎所有行业的公司都带来了压力。
  但由于投资者一股脑地抛售所持债券,许多优质企业的债券也受到了不公正的惩罚,大大提高了这些投资的吸引力。分析师称,投资者应该坚定持有高收益率的高评级债券,但要确定将重点放在不依赖于消费者支出的行业中表现稳定的公司。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的首选是:Verizon的长期债券。该公司资产负债状况良好,通过与沃达丰空中通讯公司(Vodafone Group)的合资企业Verizon Wireless在增长强劲的手机业务中占有一席之地。摩根士丹利称,该公司债券今后25年的收益率约为10%,比近年来的收益率高出很多,足以弥补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6 不要最先跳入水中。市场的走势是不是有点失去了理性?当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息率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基本一致(这是约50年来的第一次),达到3.5%左右时,这一定意味着现在是买进股票的时机了,不是吗?
  不要操之过急。许多公司可能要削减股息以保留现金,令许多股票的高股息率无法延续。因此只关注有能力抵御经济低迷的公司的股息。与此同时,部分美国国债1%甚至更低的超低收益率可能是长期经济低迷的信号。结论:现在不是两只脚进入市场的时机,因为经济可能进入漫长的低迷期。
  7 小心翼翼。尽管前景暗淡,如果你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不需要从市场上撤出资金,现在应是坚持成本平均法的最好时机了,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逐步向市场投入固定数量的资金。美国股市今后五年的表现可能不尽人意,甚至表现可能会更加糟糕。但从长期来看,相对于收益率2%的五年期国债,股票仍是更好的选择。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资长詹姆斯?鲍尔森(James Paulsen)向着眼于长远前景的投资者推荐了新兴市场的上市交易基金,如iShares MSCI新兴市场指数基金。
  GREGORY ZUCKERMAN
  相关阅读
  如何高枕无忧赚大钱 2008-11-18
  从熊市中寻找优质股 2008-11-17
  经济大萧条难奈股市长线投资 2008-10-29
  恐慌时期的股市之道 2008-10-10
  ……………………
  美联储已弹尽粮绝
  正文 评论 更多观点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Christopher Wood
  迄今为止,美国的房屋价值已缩水了约4万亿美元,股市市值缩水9万亿美元,几乎毋庸置疑,我们正在见证经典的债务-通货紧缩循环,其特点是价格下跌、信贷市场冻结和资产价值暴跌。
  如果想要理解其中的机制,不妨重温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33年所作评论:在造成泡沫破裂的因素中,过度投资和过度投机往往是重要原因,但如果这些活动不是依赖借债进行的,其后果远不会那么严重。
  不断加大的物价下跌风险对现代经济学界,乃至现代央行所信奉的一条金科玉律提出了挑战。他们相信,在不兑现纸币体系下是不可能形成通货紧缩的。然而,美国10月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月下跌了0.1%,是1982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这种状况。
  这条金科玉律源自单纯以货币主义来解释"大萧条"的理论。这一理论由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推广,并在此后被传授给一代代经济学学子。这套理论认为,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发行货币上能更积极,大萧条本可以避免。然而,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历--一直持续的通货紧缩对将近零水平的利率反应迟钝--可以看出,要想通过通胀摆脱债务泡沫破裂困境并非易事。
  在美国,美联储只能控制货币的供应,无法控制货币的周转率。过去18个月来证券化业务的急剧萎缩反映出,随着金融工程的方向逆转,货币的周转正在崩溃。
  诚然,这种状况有朝一日是会改变。但眼下,非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的发行规模较上年同期锐减98%,过去4个月的月均发行额只有8.2亿美元,较2006年6月的1,360亿美元最高点大幅回落。自7月份以来,就再也没有发行过新的MBS。证券化业务的崩溃极大地推动了通缩。
  还有,在贝南克(Ben Bernanke)的领导下,为了应对信贷收缩,美联储的资产在以疯狂的速度膨胀。商业银行也在疯狂屯积储备资金。其结果是,各联储银行的总资产由9月初的1.28万亿美元增至11月19日的2.19万亿。同样,美国存款机构的储备资金在过去2个月猛增将近13倍。从9月初的470亿美元增加至11月19日当周的6,530亿美元。
  储备金过度增长也折射出银行惜贷的现状。这意味着银行只想为现有的头寸提供资金,例如他们已经允诺的信贷额度。
  贝南克及其他同样信奉货币主义的人将日本在泡沫破裂后陷入通缩归咎于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政策失误。但他们最终会发现货币机制并非像其想象的那样有效。对那些相信积极的财政政策才是应对通缩最佳办法的凯恩斯主义者来说也是如此。尽管公共工程支出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并提供就业,但罗斯福新政没能结束大萧条也是事实。
  没有简单的政策良药能医治眼下的信贷灾难和还在加剧的金融恐慌,只要政治人物和央行官员仍决心不让金融机构倒闭,并阻止市场纠正其过错,这些问题就不能解决。这正是笔者同情财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的原因,即便是没有其他人看上去同情他。这次信贷周期的证券化性质,加上那些定量分析怪才凭空发明的证券产品中蕴含的杠杆程度达到了噩梦般的水平,都意味着这是一个可怕的难题。
  几乎人人都在指责鲍尔森弃雷曼兄弟而不顾的决定。但这项决定应该赢得喝彩,因为它加快了去杠杆化的进程,虽然这个进程会导致通货紧缩,但这一天迟早会来。
  日本的教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西方国家为防止市场过度自我约束而采取的措施,将会像日本那样在无意间产生长期的负面后果。在日本,恶果之一是让大批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在苟延残喘,导致生产力更强的竞争者的利润率下滑。恶果之二是长期的通缩症,导致日圆利率维持在荒唐的低水平,进而损害储户的利益。
  此外,从最近美联储对贷款部门负责人的调查中可以发现美国信贷危机还在加剧的有力证据。称在过去3个月收紧了面向大中型企业的工商业贷款标准的国内银行数量净比为83.6%,表示过去3个月发放消费者分期贷款意愿降低的银行数量净比为47%。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变得不愿意举债。48%回答调查的人(净比)称过去一个季度各类消费者贷款的需求减少了,7月份这一比例为30%。这预示着美国也将可能出现日本那样有力使不出的局面,即银行有钱可贷,但却不能强迫老百姓贷款。
  接下来会怎样?随着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5%甚至更低水平,投资者们很快就可以再次听到贝南克在2002及2003年做过的有关应对通胀减弱的演讲。他在相关的演讲中概括了一旦短期利率接近零水平,政策会如何随着变化。这种环境下的关键着眼点将是压低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决定抵押贷款利率和其他债务工具的利率。这很有可能会牵扯到美联储购买长期美国国债的实际操作。
  如果美国经济仍不见起色,通胀压力继续减弱(这很有可能),看起来有理由断定贝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会延续这套政策。这类行动不会解决问题,只会由于债上加债使问题更加复杂。
  从这方面来说,随着1971年尼克松总统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确立的美元本位最终解体,西方国家眼下的危机将最终使机械式货币主义失去信誉,与它一道失去信誉的还有整个不可兑换纸币体系。
  而这场巨变的催化剂将是外国债权人舍弃美元并吸纳黄金。这种做法将进而让全世界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约束力比现在强得多的国际金融体系,而曾经被大部分现代央行大员们嘲笑为"野蛮的残余"的黄金或许将在其中扮演不小的角色。
  (编者按:Christopher Wood是CLSA Ltd.驻香港证券分析师,他是《泡沫经济:日本80年代的投机狂潮与90年代的戏剧性破灭》一书的作者)
  相关阅读
  贝南克敦促采取有力措施抑制止赎 2008-12-05
  欧洲央行降息 美联储考虑非常手段 2008-12-05
  美联储黄皮书:经济活动进一步走软 2008-12-04
  贝南克:进一步减息是可行之举 2008-12-02
  美联储救助行动激发转按揭热潮 2008-11-27
  美联储大力提振消费信贷 2008-11-26
  美联储创设新信贷工具 2008-11-25
  ……………………
  2008 年 12 月 05 日 13:31
  家电下乡计划能否成功?
  正文 评论 更多中国日志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中国政府本周扩大了一项惠农政策的试点范围,该政策对购买洗衣机、手机、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等基本家用电器的农民给予13%的价格补贴。政府希望农村家庭的家电拥有水平能够赶上城市家庭,这也是中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这一中、长期国家计划的一部分。
  Associated Press
  洗衣机也在补贴范围内,但中国农民买得起吗?
  中国政府此举的出发点可能很好,但中国农民真的肯掏钱配合吗?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电冰箱和洗衣机是中国农村家庭拥有率最低的家用电器。许多农村家庭已拥有不止一台电视机,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手机。但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没有洗衣机,约四分之三的农村家庭没有电冰箱,因此提高农村家庭中这两类电器的拥有率似乎是此次家电下乡计划的关键所在。
  然而即使有了政府补贴,购买这些家电对农村家庭来说也是很大一笔开销。从政府给下乡家电规定的价格看,即使最便宜的电冰箱在除去政府补贴的那部分(约合137美元)后,也要卖人民币948元,这相当于官方所公布农村家庭去年人均收入的23%。最便宜的洗衣机除去政府补贴后的售价为409元,几乎相当于农村家庭去年人均收入的10%。所以,购买这两件家电将花去一位农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但政府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据中国媒体报导,政府希望中国9亿农村居民今后四年能购买4.8亿件家用电器。
  这一家电下乡计划一年前在山东、河南及四川开始试点,据《中国日报》(China Daily)称,试点期间共卖出了350万件家用电器。现在政府又增加了10个试点省、市。
  Jason Leow
  ("中国日志"(China Journal)关注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发展变化,《华尔街日报》获奖团队数十位记者倾情献稿,Sky Canaves主笔。欢迎读者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在下面评论栏中发表评论和建议。)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7:20
  中国股市收盘上涨3.6%
  正文 评论 更多金融市场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中国股市周一收盘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高,因市场预计政府将推出进一步的经济刺激措施,此外政府上周五公布重大油价机制改革意见稿的消息也引发了市场的强劲买盘。
  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上涨3.6%,至2090.77点,市场交投放量。
  深证综合指数涨3.7%,至622.90点。
  分析师称,未来数日上证综合指数或将上攻2100点,部分原因在于共同基金通常在年末来临之际会为了粉饰帐面而买进股票。
  国信证券(Guosen Securities)分析师王军清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上公布更多刺激出口和国内消费的措施,以确保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至少达到8%。
  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出席了周一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为2009年的重大经济政策最终定调。
  此外,中国政府上周五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新方案将为炼油商提供合理的利润率空间。炼油类股因此走高。
  中国国务院(State Council)表示,从1月1日起,国内汽、柴油出厂价以国际油价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
  天相投资(TX Investment)分析师吴峰表示,炼油商将从此次改革中受益。由于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管制,当国际油价飙升时,炼油商的炼油和销售业务往往会出现巨额亏损。
  中国石油(PetroChina)涨2.4%,至人民币11.85元;中国石化(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涨2.2%,至人民币8.87元。
  汽车生产商类股同样走高,因中国政府表示,根据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将取消公路养路费和运输管理费等六项收费。此举或许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汽车。
  上海汽车(SAIC Motor)涨3.6%,至人民币6.65元;一汽夏利(Tianjin Faw Xiali Automobile)涨9.3%,至人民币4.71元。
  航空类股也大幅走高,因《中国证券报》周一报导称,民航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建议政府采取措施扶持国内民航业。
  虽然上海航空周一称,上海市政府尚无对该公司注资的计划,但该股仍上涨7.3%,至人民币4.58元;中国国航(Air China)涨6.7%,至人民币4.79元。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6:54
  东京股市收盘大涨5.2%
  正文 评论 更多金融市场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东京股市周一收盘大幅走高,后市买盘增加,受全球电子交易系统中美国股指期货走高以及亚洲其他地区股市走强提振。
  日经指数收盘涨411.54点,至8329.05点,涨幅5.2%;该指数上周五小幅下跌6.73点。
  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涨26.06点,至812.08点,涨幅3.3%。成交量约为18.6亿股。
  日经指数十二月指数期货收盘涨470点,至8370点,涨幅5.9%。
  不过,一些分析师表示,市场人气未必已经转为看涨,原因是日成交量依然相对较低。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Daiwa Securities SMBC)市场分析师Yumi Nishimura表示,由于美国汽车业的救助方案仍存在不确定性,加上日本本周晚些时候将公布部分关键的经济指标,目前还很难说日经指数已经找到方向。
  她补充称,预计日经指数本周将在8000-8500点之间波动。
  受美国股指期货飙升提振,日经指数期货在空头回补的推动下走高,此外,韩国、台湾、香港和亚洲其他主要股市也大幅走高,这些因素均推动日本股市现货市场扩大了涨势。
  非寿险保险商类股收盘大幅走高,Tokio Marine Holdings涨8.9%,至2,315日圆;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Group Holdings飙升10%,至2,265日圆。
  钢铁类股同样走高。新日本制铁(Nippon Steel)涨6.3%,至286日圆;JFE Holdings涨7.1%,至2,415日圆。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7:20
  冒牌印度来电令巴基斯坦高度戒备
  正文 评论 更多亚太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巴基斯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外交部11月28日曾致电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Asi f Ali Zardari)发表挑 言论,导致伊斯兰堡下令空军24小时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但印度外交部长表示这个电话是冒牌的。
  这个电话是上周六披露出来的,电话发生在连续3天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恐怖分子在事件中袭击了孟买数家豪华酒店和一个犹太人中心等目标,导致171人死亡。印度官员表示,孟买袭击事件是一群在巴基斯坦受训的伊斯兰武装分子所为。袭击事件给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之间本就脆弱的和平带来了考验,引发了印度公众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的强烈愤慨。
  Reuters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上周五出现
  在新闻报导中在电话事件一天后,巴基斯坦安全部门两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如果新德里有任何集结部队举动的话,巴基斯坦也会抽调在西部与阿富汗边境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部队,部署到东部印巴边境。
  巴基斯坦官员没有透露那个电话的详细信息,一位高级官员称电话是冒牌的。但巴基斯坦信息部长拉赫曼(Sherry Rehman)表示,那个电话已被证实是来自印度外交部的一个号码。但她没有表示,官员们是否仍相信电话是真的。
  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周日发表声明称,一个邻国会因为这么一个冒牌电话就考虑采取行动实在令人担忧。他表示,巴基斯坦爆出有关电话的消息是为转移外界的注意力,让人们不再关注有关孟买恐怖袭击嫌犯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舆论。
  慕克吉在声明中表示,印度从另一个国家得知此事,随后向伊斯兰堡保证没有打过此类电话。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长期不和,曾三度发生战争。此次紧张局势正在动摇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的政治版图。袭击事件发生后,扎尔达里最初似乎积极愿意与印度合作,但很快就撤回了派遣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主管协助印度进行调查的承诺。他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巴基斯坦内参与孟买袭击事件的说法。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举动彰显了与印度的矛盾正在将巴基斯坦新生的文官政府推向该国强硬派军事势力──甚至可能还有塔利班叛乱武装。
  自从今年早些时候巴基斯坦民选政府上台执政以来,该国的文官和军事领导人之间一直深陷分歧。这些分歧在巴基斯坦打击伊斯兰武装势力的斗争中有明显表现,伊斯兰武装势力已经从巴基斯坦动乱的部落地区蔓延到较大的城镇和城市。
  在周日发生的可以武装袭击中,30多名武装分子手持步枪和火箭弹袭击了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的一个运输仓库,摧毁了该仓库数十辆载有悍姆威军车(Humvee)和其他补给品的卡车,这些物资是北约(NATO)用来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由于阿富汗是个内陆国家,美国和北约的作战物资大约有75%要途径巴基斯坦运进阿富汗。
  此次袭击事件充分彰显,如果巴基斯坦将重心转向东部与印度的纷争,美国领导的阿富汗战争将面临严重危险。
  巴基斯坦建国61年以来,有大约半数时间都在军政府的统治下。文官领导人通常被视为对印度立场软弱。即便军方让出政府控制权的时期,军方对国家仍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分析人士表示,巴基斯坦军方势力如此强大,以致于在关键的军事和预算问题上一直能支配政府。
  扎尔达里未能改变这一状况,主要是因为他不得不仰仗军队打击叛乱武装;这场战争在巴基斯坦不得人心,因为许多巴基斯坦人在战争中死亡,而且民众还认为伊斯兰堡是在遵从美国政府的旨意行事。
  扎尔达里对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的反应是针对来自印度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印度方面宣称,位于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军事组织虔诚军(Lashkar-e-Taiba)派出的10名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实施了孟买袭击事件,血洗了数家豪华酒店等场所。但巴基斯坦很少有人相信这一说法。虔诚军与基地组织有联系,多次被指控制造了印度恐怖袭击事件。
  尽管印度当局最初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没有参与恐怖袭击事件,但他们现在正把巴基斯坦军方和袭击事件联系起来。印度官员过去两天开始表示,袭击分子得到了伊斯兰堡情报组织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的帮助,该机构长期以来都被怀疑与虔诚军有关联。目前为止美国官员一直低调处理ISI与袭击事件有关的说法,且试图让印巴两国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降温。
  印度方面表示,他们拥有来自袭击事件唯一嫌犯的供词,还掌握了拦截的通信信息和其他情报。印度加尔各答警方上周六表示,他们逮捕了两个用假身份证购买手机SIM卡的人,正在调查这两人是否与孟买袭击分子有关,不过目前尚未发现有什么联系。
  西方外交官表示,印度要求巴基斯坦交出20名恐怖嫌犯(很多人似乎与孟买袭击事件没有联系),这一要求激怒了巴基斯坦内部很多人士。分析人士表示,同意印度的要求现在已经变成政治难题。
  Matthew Rosenberg / Zahid Hussain
  相关阅读
  赖斯结束访巴 印巴分歧犹存 2008-12-05
  美国敦促巴基斯坦协助调查恐怖袭击 2008-12-04
  原声视频:赖斯努力舒缓印巴紧张关系 2008-12-04
  孟买恐怖事件唯一嫌犯招供严酷内幕 2008-12-04
  孟买警方确认孟买袭击事件主谋 2008-12-03
  印度要求巴基斯坦交出恐怖嫌疑分子 2008-12-02
  美军将领称基地组织盯上巴基斯坦 2008-11-28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6:35
  美元从全球经济动荡中获益
  正文 评论 更多经济脉搏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由于世界正在遭受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元汇率得以强劲反弹。
  过去四个月中,由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纷纷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美元兑众多货币的汇率都收复了两年多来的失地,其今年早些时候的跌幅已被悉数抹去。
  Andy Rash自8月初以来,美元兑欧元汇率上涨了23%,兑英镑汇率上涨了34%,兑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升幅甚至更大。
  当然,美元汇率尚未完全收复2002年以来的失地。不过,本轮反弹仍然是美元汇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期处于弱势的美元已经成了美国人的一个自嘲对象。
  风暴中的安全港湾
  令许多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在全球投资者纷纷逃离高风险资产并解除用借入资金(大多为美元)建立的投机性头寸之际,美元成为了主要受益者。在金融危机十分严重之际,投资者开始看重美元这种储备货币的相对安全性,如果可能,他们会买进美国国债。
  金融危机波及范围的不断扩大也给美元助了一臂之力。一个清晰的事实迅速呈现在人们面前:美国远非唯一遭遇经济困境和银行业出现问题的国家。
  对投资者而言,美元反弹给他们出了一道颇费思量的谜题。一些人认为,鉴于美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美元汇率的回升只是短暂的。但其他人则认为,由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急速放缓,美元的升势明年有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货币研究部门全球负责人任永力(Stephen Jen)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说,美元本轮的回升进程大约只完成了一半。他说,随着各国政府经济救助计划的全部成本开始清晰显现,美元的回升难度明年下半年将会加大。
  目前而言,对出国旅行的美国人来说美元走强是好事一桩。他们此前对美元的海外购买力越来越低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对一些美国企业来说,美元升值却不那么值得欢迎。美元走强意味着,对海外买家来说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会上涨、市场竞争力相应降低。美元升值对美国跨国公司来说也是负面因素,它们的海外收入兑换成的美元将因此而减少,从而压低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
  美元升值也有助于打击美国近年来最热门的一个投资趋势:购买外国股票。在过去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将钱投到海外都可以获得一项额外的好处。随着美元汇率的下滑,海外投资收益可兑换成的美元也越来越多,折算成美元的投资回报当然也水涨船高。
  投资海外股市蒙受亏损
  现在与之相反的趋势正在展现。全球股市纷纷下挫,而美元兑几乎所有货币的汇率都在飙升(兑日圆汇率是个主要例外)。所以对美国投资者来说,不仅外国股市下跌会使他们蒙受损失,而且他们海外投资折算成的美元也在不断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投资损失。
  在某些方面这一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以追踪发展中国家股市表现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为例,以所追踪国家的本币计算该指数今年下跌了约50%,但如果以美元计算,该指数的跌幅则达到60%左右。
  管理着UMB Scout International Fund这只30亿美元基金的墨菲特(James Moffett)说,过去5年美元汇率一直对该基金收益起着推动作用,而今年则转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墨菲特还说,投资海外股市的负面汇率影响已接近结束,换言之,美元从现在开始已不大可能继续走强。
  有人认为,随着提振美国经济的各项庞大计划逐步落实到位,美元头上的阴云也在日渐聚积。问题倒未必出在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上。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经济理论和历史记录中都得不出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汇率间有必然联系。
  其实观察人士关注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行动,后者已经扩大了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这实际上是在为各种纾困计划"印钱"筹资。
  一旦美国经济开始复苏,Fed大量注入的这些资金就有可能引发猖獗的通货膨胀,从而侵蚀美元的价值,对美元汇率产生负面影响。也有人说,Fed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前就会通过加息或其他手段减少流动性的注入。而Fed目前正在努力避免通货紧缩这种与之截然相反的风险。所谓通货紧缩就是信贷收缩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
  投资者还在担心另外一种情况,即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开始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美国资产。这会导致美元汇率大幅下挫、美国利率大幅上升。
  投资机会
  当然,这种可能性依然遥远。从某些方面说,目前呈现出的是与上述危机截然相反的一种局面。投资者非但没有对美国国债等美国资产敬而远之,反而纷纷加以投资,这表明他们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况下仍然将美国资产视为投资避风港。
  对投资者而言,美元汇率最近的飙升及未来的不明朗前景给他们提供了众多投资选择。有许多基金都在追踪多种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的动向,比如Rydex Investments旗下的9只上市交易基金。这类产品实际上是靠押注于汇率走向而获利,而这种押注总是极具风险的。
  长远来看,美元很有可能走弱,一种可从这一趋势中获利的投资策略就是持有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股票或债券。如果美元汇率下跌,那么投资这些产品所获得的收益将可兑换成更多美元。
  持有以其他货币计价的债券更能直接从美元的贬值中获利,因为投资股票的回报大都来自汇率变动损益以外的其他因素。
  JOANNA SLATER
  相关阅读
  亚洲汇市:美元/日圆下跌,因出口商抛售;或跌破90日圆 2008-12-08
  俄罗斯动用石油财富补充财政 2008-11-27
  ……………………
  2008 年 12 月 8日 日 14:22
  亚洲汇市:美元/日圆下跌,因出口商抛售;或跌破90日圆
  正文 评论 更多汇市分析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亚洲汇市周一,美元兑日圆下跌,受日本出口商卖盘影响。交易商们称,本周美元或跌破90日圆,因为即将公布的美国经济报告可能会增加日圆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
  以下是美东时间00:50/格林威治时间0450的银行间汇率:
  最新 前日 涨跌(%) 当日 当日 涨跌(%)美元汇率 2150 GMT 最高 最低 12/31USD/JPY 日圆 92.73-79 92.84-89 -0.12 93.02 92.58 -16.79EUR/USD 欧元 1.2757-61 1.2719-22 +0.30 1.2787 1.2720 -12.61GBP/USD 英镑 1.4731-38 1.4744-53 -0.09 1.4758 1.4695 -25.86USD/CHF 瑞士法郎 1.2194-99 1.2187-92 +0.06 1.2204 1.2168 +7.62USD/CAD 加拿大元 1.2706-12 1.2695-00 +0.09 1.2753 1.2698 +26.26AUD/USD 澳大利亚元 0.6506-11 0.6477-79 +0.45 0.6541 0.6458 -25.77NZD/USD 新西兰元 0.5326-32 0.5340-50 -0.26 0.5381 0.5320 -30.50EUR/JPY 日圆 118.32-36 118.14-15 +0.15 118.80 117.90 -27.20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高级交易员Yuji Saito称,本周将有大量美国经济数据公布,这些数据可能将证实美国的经济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预计美元本周有可能跌破90日圆。
  将于本周公布的数据包括周二的住房业数据和周五的零售数据。接受道琼斯(Dow Jones)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10月份的成屋签约销售可能下降3%,11月份的整体零售额可能下降2%。
  亚洲交易时段,希望增持美元头寸的投资者推高了美元汇率,但由于日本出口商的结算操作,美元的涨势最终止步于93.15日圆。交易商称,93.50日圆将成为美元的强阻力位,因美国三大汽车业巨头前途未卜令投资者不愿买进美元。
  信金中央金库(Shinkin Central Bank)的高级交易商Jun Kato表示,虽然投资者认为美国政府很可能会出手救助汽车制造商,但在国会(Congress)正式通过救助法案前,他们无法打消对汽车业的担忧情绪。
  Saito还表示,即使救助法案获得通过,汽车制造商疲软的财务状况也可能会令美元继续承压。
  他表示,国会的救助只能令情况得到暂时缓解,汽车制造商近期还需要更多资金。
  交易商称,欧元兑美元和日圆上扬,因亚洲短线投资者在上周五大量抛售后,开始重新购回欧元。
  如果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数据加剧投资者的避险情绪,预计欧元未来将恢复下行走势。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5:54
  报业巨头Tribune可能申请破产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据知情人士称,Tribune Co.正在为申请破产法庭保护作准备,预计最早可能在本周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凸显出报纸业面临的困境加剧。
  知情人士称,近几天,总部位于芝加哥的Tribune继续与放贷机构谈判债务重组事宜之际,这家报纸电视巨头还聘请了投行Lazard Ltd.作财务顾问,以及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在可能的破产保护中为其提供咨询服务。
  Tribune的一位发言人称,公司不对传言或猜测置评。该公司旗下有八家大型日报,包括《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还有一系列的地方电视台。
  Lazard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记者无法联系到Sidley Austin的代表对此置评。
  山姆o泽尔(Samuel Zell)Tribune的最新举措彰显了困扰着该公司及其他报纸发行商的不断加深的困境。它们的业务受到广告销售下滑的打击,很多公司担负的债务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是所无法应付的。业内人士预计一些报纸将在近几个月需要申请破产保护,或是寻求债权人的保护进行重组。
  Tribune自去年12月以来一直状况不稳,当时在房地产大亨山姆o泽尔(Samuel Zell)的牵头下达成了一项由债务担保的交易,将公司私有化了。由于资产出售的提振,该公司一直能应付120亿美元的债务。但如今,利润的缩水令该公司脖子上的绳索越套越紧了。
  该公司的现金流或许不足以支付今年将到期的近10亿美元的利息,该公司6月份还要偿付5.12亿美元的债务。
  对Tribune来说,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是:该公司很可能违反了债务条款,该条款规定今年年底前的借款不得超过调整后利润的9倍。第二季度末时,这一比率为8.3倍,之后该公司公布截至9月28日的一个季度,营业利润下滑了83%。
  由于利润下滑,违反这样的债务条款对报纸公司来说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到目前为止,放贷机构一直愿意给这些公司"通行证",换取更高的利率和其他让步条件,不过Tribune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该公司的债务条款已经很宽松,财务状况又很不稳定,免除这样的债务条款可能不会有所帮助。
  当然,Tribune仍可以选择不申请破产保护而进行债务重组。公司高管已经暗示与放贷机构的谈判气氛友好,双方仍有可能同意独立协商该公司的贷款重组事宜,正像其他报纸发行商正在做的一样。
  与此同时,Tribune聘请的Lazard在债务重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了陷入财务困境的报纸公司必备的顾问。
  尽管财务状况恶化,Tribune仍有一些选择。出售旗下棒球队芝加哥小雄队(Chicago Cubs)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Tribune还拥有有线电视频道Food Network等有价值的股权。
  Tribune已经拍卖掉了旗下的部分业务,包括总部位于纽约长岛的《新闻日报》(Newsday)来筹措现金。如今,冻结了的信贷市场令售价下滑。
  出售更多的报纸可能不是一项可行的选择,因为买家很少,而且如果Tribune坚守报纸利润的话,它的日子可能会更好过一些。
  Dennis K. Berman / Shira Ovide / Matthew Karnitschnig
  相关阅读
  美国官员Frank:若汽车生产商破产,则可能使危机严重加剧 2008-12-06
  通用汽车、克莱斯勒考虑接受破产方案 2008-12-04
  美国众议院议长Pelosi: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不会面临破产命运 2008-12-03
  原声视频:通用汽车摊牌认错求救助 2008-12-03
  追查摩根士丹利大恐慌的幕后黑手 2008-11-25
  ……………………
  2008 年 12 月 6日 日 07:27
  美国官员Frank:若汽车生产商破产,则可能使危机严重加剧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主席、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议员Barney Frank周五表示,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中的任何一家破产,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金融服务委员会就国会(Congress)是否应救助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 GM)、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 F)和克莱斯勒(Chrysler LLC)举行了一次听证会。Frank在此次听证会上致开幕词时称,这三家公司中若有一家倒闭,都可能使"这场信贷危机严重加剧"。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6:44
  SEC可能保留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据知情人士称,联邦证券监管机构不会取消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银行业说客和某些保守派共和党议员称这一准则加重了信贷危机。
  这位知情人士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将讨论改进上述准则的应用方式。
  SEC即将完成国会要求的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研究,这也是救助计划的一部分。研究目前还是草稿的形式,结果定于明年1月2日公布。知情人士称,报告中不大可能包括会计准则应用方面的新规定。
  SEC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SEC主席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定于周一在一个会计行业会议上发表讲话,届时可能透露该报告的一些内容。
  银行业说客将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遭遇的问题归咎于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因此一直希望SEC能够在准则应用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
  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公司以公允价值、也就是当前市场价格来评估金融资产价值。这一准则致使公司对交投淡静的证券资产计入大额冲减,即使在标的资产没有严重问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资产冲减给金融公司股价构成压力,迫使很多公司出售资产或筹集资金,以满足监管机构设定的最低资本金要求。
  这种"亲经济周期"效应已经引起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普遍担忧。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上个月发表讲话称,监管机构必须重视金融系统中的"亲经济周期"效应;他说,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就带有明显的亲周期性,但他还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会计方法。
  这位知情人士称,预计SEC的研究报告将努力把会计准则和引发"亲经济周期"效应的银行业监管规定区分开来。
  SEC并不打算在报告中自行发布相关指导,而是可能把问题摆出来,让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FASB)进一步研究,同时兼顾规定的长期适用性。FASB是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独立机构。
  预计报告还将指出,可能会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资产减值模型;也可能建议确定一些最佳行为准则,包括在金融工具市场(如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枯竭时帮助企业和审计师选定估值方法的指导原则。
  报告很可能是结合了结论和建议,包括可能建议FASB向审计师发布指导意见,如在试图对问题资产进行股价时使用那些信息,如何定义问题资产,以及如何开发问题资产估值模型等。
  Kara Scannell
  相关阅读
  欧盟委员会批准对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进行调整 2008-10-15
  问题不在会计准则 2008-10-01
  会计企业反对改变市值计价会计准则 2008-10-01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2:22
  奥巴马概述经济复苏计划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表示,经济在好转前还会进一步恶化。
  眼下距总统宣誓就职还有不到6周的时间,奥巴马拒绝透露他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他说,如果布什(George W. Bush)在1月20日总统就职日前没有采取行动的话,他的经济复苏计划将包括为面临抵押贷款止赎的房主提供帮助。
  他说,我们必须马上给病人输血,确保病人情况稳定下来。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担心短期的财政赤字问题。我们必须保证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足够大,能让经济恢复运转。
  奥巴马说,让本土汽车厂商渡过目前这场危机非常重要,不过他也指责了汽车业高管们的"鸵鸟"政策,他们的做法阻碍了汽车制造商竞争力的提高。
  他说,国会要求为汽车厂商提供有条件援助的做法非常正确,这样做既让汽车业有一定的压力,也使它们得到一些短期援助。
  Associated Press
  奥巴马在12月2日的全美州长会议上发表讲话
  奥巴马上周六表示,他将实施一项创造就业岗位的公共工程计划,规模是上世纪50年代州际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以来最大的,他希望藉此复苏经济。
  他没有透露这项宏大计划的具体规模,资金如何分配,以及在眼下政府赤字不断增加之际对美国财政状况的影响如何。
  政府上周五公布11月新增失业人数53.3万人,创下34年来的纪录;次日,奥巴马在每周的电台讲话中概述了这些想法。这是一项大规模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奥巴马希望国会通过计划,在他1月20日宣誓就职时能准备好等待签署。
  奥巴马在讲话中一次也没有用到"支出"这个词,而是使用"进行投资"和"投资项目"等词,他还承诺将明智地管理纳税人的钱,将其用于公路和学校的升级以及提高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率方面。
  奥巴马说,我们不会只是在问题上大把大把地扔钱,我们会根据实现的改革和获得的结果评估进展程度──根据创造的就业岗位,节约的能源,美国在世界的竞争力是否有所提升进行衡量。
  奥巴马说,这是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联邦高速公路网以来在国家基础设施方面的最大一项新投资,他希望藉此创造数百万个岗位。他说,如果各州的官员没有很快将这笔资金用于维修高速公路和桥梁上,他们将失去联邦资金。
  根据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的数据,1991年进行的对州际高速公路系统成本的最终评估为1,28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出资1,143亿美元。这个数字只包括了州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下的建设里程(42,795英里)。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开始于1956年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执政期间。
  美国各州公路及运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官员称,如果国会能在经济救助计划中拨出643亿美元,有超过5,000个公路项目现在就可以上马。负责项目名单编纂的该协会表示,这些项目将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减少老旧公路和桥梁维修工作的积压。
  最近,一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州长与奥巴马会面,敦促他为医疗保健提供资金,并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投资约1,360亿美元。
  有数位州长欢迎奥巴马的经济复苏计划。
  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o凯恩(Tim Kaine)说,该州有规模达10亿美元的"立刻可以上马的"项目,这些项目已经进行了规划,能在180天内就签约。凯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奥巴马的计划将向人们提供就业岗位,给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提振。
  纽约市长迈克尔o彭博(Michael Bloomberg)、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埃德o伦戴尔(Ed Rendell)和加州州长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奥巴马的计划将帮助美国保持其领先其他国家的地位。他们称,为了保持全球竞争力,现在就是对美国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了。
  奥巴马在讲话中还表示,他打算在联邦政府大楼内安装节能电灯泡,替换掉旧的供暖系统,以便降低成本,创造就业岗位。
  学校校舍也会得到改善。奥巴马说,因为要帮助我们的孩子们在21世纪的经济中竞争,我们需要将他们送入21世纪的学校。
  奥巴马说,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他打算在社区中扩大宽带上网的覆盖率。他说,美国发明了互联网,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上网的机会。
  医院之间也应该联网。他说,他打算确保医院使用了最新技术和电子病历。
  奥巴马计划在未来几周中公布有关经济复苏计划的更多细节。
  本文译自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相关阅读
  奥巴马要求各州长参与制定经济刺激方案 2008-12-03
  奥巴马将提名理查德森出任商务部长 2008-12-03
  希拉里与盖茨获提名领导国家安全团队 2008-12-02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4:34
  对冲基金赎回要求增多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11月份对冲基金经理处境艰难;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赎回要求增多。这对本已面临有史以来最糟糕年景的对冲基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投资者称,Toscafund Asset Management LLP和Kingdon Capital运营的最大规模对冲基金11月份损失惨重。由前索罗斯基金管理委员会(Soros Fund Management)交易员创立的卫星资产管理公司(Satellite Asset Management) 11月份的损失超过10%;据报导,包括该基金在内的多只对冲基金试图限制投资者赎回。
  大量赎回请求也让很多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备受打击,一些基金被迫设限减慢赎回速度或完全停止赎回。最近,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Tudor Investment Corp.和D.E. Shaw & Co.运营的基金均对基金赎回加以限制。
  在今年惨淡光景中,约翰o鲍尔森(John Paulson)等基金经理脱颍而出,成为亮点。但是他们良好的业绩属于例外。数据供应商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edge Fund Research)的资料显示,对冲基金今年平均损失16%;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40%。
  由于对冲基金业绩持续恶化,市场越来越担心基金将被迫出售优质资产以满足积压的赎回要求。由于全球对冲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超过1.5万亿美元,基金出售资产可能加剧市场压力。
  对冲基金顾问米奇o凯耶(Mitch Kaye)表示,几乎所有他所了解的基金都遇到了某种形式的问题,都在考虑暂停或推迟赎回。凯耶是咨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 Inc.旗下Navigant Capital Advisors的董事总经理;该公司为陷入困境的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几只对冲基金11月份继续受挫,这是金融和经济危机正在全球范围蔓延的信号之一。
  投资俄罗斯市场的对冲基金是今年表现最为糟糕的几类基金之一,就在几年前俄罗斯市场在对冲基金中还格外受青睐。
  此外,亚历山大o勃兰尼斯(Alexander Branis)管理的俄罗斯繁荣基金(Russian Prosperity fund)、哈维o索唯金(Harvey Sawikin)管理的Firebird基金系等俄罗斯市场基金也表现不佳。
  11月份亏损幅度最大的对冲基金是788中国基金(788 China Fund),该基金今年迄今为止下跌了95%;而2007年基金收益增长115%,是当年表现最好的基金之一。
  Joseph Checkler
  相关阅读
  花旗集团驻新加坡机构经纪业务负责人离职 2008-11-25
  百仕通集团将亚洲对冲基金规模降至2亿美元 2008-11-21
  对冲基金抛售 市场雪上加霜 2008-11-07
  对冲基金Ramius证实香港办事处裁员 2008-11-04
  股市大跌中的赢家 2008-10-27
  股市里最精的人离场观望 2008-10-14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2:31
  电讯盈科私有化计划取得进展
  正文 评论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字 体香港大亨李泽楷(Richard Li)斥资20亿美元全盘收购电讯盈科有限公司(PCCW Ltd.)少数股权的计划在周末期间取得进展,因为这一计划获得了独立董事的支持。该公司定于12月底举行股东投票。
  李泽楷电讯盈科在提交给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的一份公告中表示,公司股东将于12月30日就电讯盈科私有化计划进行表决。李泽楷的新加坡控股公司盈科(亚洲)拓展有限公司(Pacific Century Regional Developments Ltd.)以及中国国有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Chin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将全盘收购电讯盈科股份。
  根据这一计划,李泽楷控股的盈科拓展和中国网通集团将以每股4.20港元(合54美分)的价格收购其尚未持有的电讯盈科股份。收购价较该股在10月份收购要约发出前的收盘价溢价53%。该交易对电信盈科的整体估值为284亿港元(合37亿美元),将增强李泽楷对电信盈科的控制。
  电信盈科在香港固话业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部分投资者预计这一交易不会成功,因为该股上周五收盘报3.59港元,较收购价低15%。该公司周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公告将为电信盈科周一复牌后的股价提供支撑。
  如果收购交易成功,那么李泽楷控股的企业将持有电信盈科三分之二的股权。中国网通集团在电信盈科的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19.84%增至三分之一。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担任盈科拓展的交易顾问,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的子公司荷兰银行(ABN Amro)担任中国网通集团的顾问。瑞士银行(UBS)担任电信盈科的顾问。
  Rick Carew
  相关阅读
  李泽楷的沉默令电讯盈科股东无所适从 2008-10-30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1:29
  买东西不看价钱,看快乐
  正文 评论 更多投资参考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时下,减价出售的住房、汽车和其他贵重消费品比比皆是,实在让人心动;但在拿出支票簿之前,不妨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捞到这笔好买卖真的能让你更快乐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正如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买到便宜的好东西会让人感觉很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博尔德(Boulder)分校心理学教授利夫o万博文(Leaf Van Boven)说道。
  UPI/Landov
  上个月,James Smith在一家百思买零售店购买了一台等离子电视
  然而,低价格也可能诱使我们买下本来并不需要的东西。我们甚至可能在从捡到便宜货的狂喜中冷静下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玩意儿。所以,"在买东西之前,最好自问一下:'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万博文博士说道。
  好消息是,有些消费支出真的能让你更快乐。研究幸福感的专家发现一个规律,人们在与家人及朋友一起、或者从事能充实自己生活的活动(比如个人爱好)时,最能感觉到快乐。花钱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体验本身的品质;因此,简单的一次野餐聚会也可以得到与周末外出度假相同的满足感。
  "人类是一种社交动物,所以可想而知,导致我们欢喜悲伤的最大源泉,就是自己的社会关系," 哈佛大学(Harvard)心理学教授丹尼尔o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说道。有些商品,比如iPod,恰恰切断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从赋予幸福感这一角度来看,那些让自己能与朋友同乐的消费品,要好于那些取代朋友的消费品。"
  这种观点也适用于金额更大的投资。买房时,我们可能倾向于选择上流社区,但社区配备的学校、教堂、或上班远近可能对你更重要。事实上,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也许能为你在众多选择中指点迷津:不要考虑什么品牌,而只要看所买的东西能给你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下面给出的是这一原则在购买贵重消费品上的一些具体应用:
  买房:房价可能下跌,令人生畏,让买家不敢轻易下手,卖家也无法脱身。然而,如果你是首次购房,或想换套大房子,或想搬到房子更值钱的地段,这时候买入是个不错的机会,因为房地产价格下跌时,高价房往往比低价房的跌幅更大。
  我在达拉斯住了很久,我从未在售房中赚到钱,但是我两次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机会,把自住的房子越换越好。每次换房,我们享受到的面积都超出了我们原先经济上能够承受的范围。第二次换房时,我们在卖掉原来的房子时亏损了不少,但买到的新房是被行使止赎权的房子,让我们捡了个便宜,它所在的社区邻里关系密切,而且学校也很棒。权衡利弊,得大于失。
  现在,很多人都想把房子卖出去,以历史标准衡量,利率也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准,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应该是买房的好时候。重要的并非能不能抄到底,而是这次换房能否让你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相处,同时不会增加额外的预算。毕竟,房屋首先是一个居住场所,而不是单纯的投资。
  装修:目前的房屋开工数量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装修公司和建筑商都在寻找工程项目。与前几年相比,装修工程的完成速度会更快,价格也可能更优惠。因此,如果你需要修缮房屋,或已经攒好钱准备对房子大动一番,现在是个好时机。
  不过,你别太关注装修对房屋价值的提升作用,而是要设想一下将来你对房子的改变会有何种看法、对家人会有何种影响,以及是否要举债来进行装修。厨房重新装修后,家人使用起来会更舒适方便吗,还是只不过换个外观?搞一个朋友聚会用的露天平台、或者把一个房间专门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比更换洗手间设备更有意义?当然,你还应该至少向两三个建筑商询价,了解一下他们的装修质量,选择一家信誉良好的。
  买车:自2007年夏天以来,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股市也频频跳水,导致新车销售量持续下降。现在,汽车制造商和代理商正在千方百计促销,很多还向信用记录优良的顾客提供低利率贷款。
  然而,买车带来的乐趣就像新车的味道一样,很快就会消退,所以,新车也许并不会象其他买到的便宜货那样让你活得更开心。当然,我们会有很多时间在车上度过,但新车不一定能改善我们与家人亲朋之间的关系。因此,你不妨减少买车的预算,把省下来的钱放在退休账户里,而不是买更多的车。
  新款的二手车可能是个更具吸引力的备选方案,而且在经济上更容易负担。即使现在油价有所回落,二手车的价格仍在下跌,自2008年9月以来又跌了10%左右,Kelley Blue Book公司负责市场分析的杰克o奈罗德(Jack Nerad)说。"卖家将承受巨大的贬值冲击,"他说,"而你作为买家,可以享受到(新款二手车的)所有先进功能,以及很长的使用寿命。"
  电视机、电脑和其他大家电: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 Group的报告,过去一年中,滚筒洗衣机、笔记本电脑和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到4%,而等离子电视的平均售价已经下跌17%。2008年底销售旺季的优惠活动可能会使这些大家电的价格进一步跳水。
  这些消费品的价格下跌很快,而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实在不值得为此承担信用卡债务。但如果正在考虑购买,而且你手头有现金,那就只需权衡一下这些东西是否适合自己。
  好几年来,我一直对大萤幕电视垂涎欲滴,去年终于忍不住买了一台50英寸的放在家里。事实证明,这是我这么多年来买得最值的东西之一。为什么?听上去可能有点傻,但一年来我过得最快乐的两段时光,一是和家人朋友开了个看超级杯橄榄球赛的派对,一是和我上大学的女儿们一起,整整看了两个星期的奥运会实况转播。
  Karen Blumenthal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3:53
  交叉持股模式在日本抬头
  正文 评论 更多股闻天下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日本各家银行希望能靠盟友的一点帮助度过难关。他们似乎已经很轻易地忘记了,银行间过于密切交叉持股的模式曾让他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日本银行正在依靠业务合作伙伴和经连会里的其它成员来筹集资金,仅过去三周时间融资额就高达190亿美元。它们主要是通过定向募集优先股。一家经纪公司和几家保险公司也采取了同样做法。
  这种近亲通婚式的融资方式反映了某种实用主义哲学:通常会参加这类股权投资的主权财富基金和外国银行缺乏兴趣或必要的资金来参股日本企业。而日本公司则有的是钱。
  因此,受股市重大损失打击且被迫增加坏帐储备的日本金融机构不惜向他们最接近、也最亲近的渠道寻求帮助,进而编织起一张越来越结实的交叉持股网。
  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打算定向募集42亿美元优先股,其中5亿多美元将向同属三菱系的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Tokio Marine & Nichido Fire Insurance.)募集。三菱UFJ金融集团持有这家保险公司的母公司至少6%的股份。
  预计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将分别向与他们存在一定关联或共同持股的保险商定向募集,两家的目标额都至少达30亿美元。
  还有三井系(Mitsui)的Mitsui Life Insurance也将募集5亿美元以上资金。它可能会向三井系成员定向募集,有些成员已持有Mitsui Life的股份。
  日本银行业实在应该对将盟友和财务混在一起的系统性风险保持警觉。如果一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商在资金上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称为"双向杠杆"),一旦其中一家发生大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多米诺效应。看看2000年的一个案例:保险商Chiyoda Life倒闭后,Tokai Bank不得不拨出8亿美元作坏账储备。
  另一方面,交叉持股的吸引力在于,它能提供一种保护,以防范活跃的外国对冲基金和公司治理机构成员插手或干预。
  在本世纪初令人痛苦的日本银行救助行动中,日本政府出面收购企业股份,以使交叉持股公司纷纷出售对方股份的时候股市不致崩盘。
  看来,或许应该提醒日本企业防范这种过度的相互持股造成的大范围风险。
  James Simms
  ……………………
  2008 年 12 月 08 日 16:17
  沙特的石油等式
  正文 评论 更多股闻天下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英字 体欧佩克遇到了一个算数问题。
  当石油需求上升的时候,欧佩克成员国会从扩大的产量大蛋糕里拿到额外的份额。但当需求下滑的时候(就像眼下这样),即使油价在下跌──量、价齐跌对现金流造成双重打击,他们也理应分担减产的痛苦。
  作为欧佩克最大的成员国,协调、应对这些事情的负担大部分都落在沙特阿拉伯身上。
  不过,它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和长期需求。
  这正是欧佩克近期在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形势下仍决定推迟进一步减产的主要原因。也因为这一点,油价看涨派几乎不能指望明年能从利雅德那里得到什么安慰。
  沙特阿拉伯目前的日产量配额是850万桶。除去供应本国需求,可用于出口的有700万桶。金融服务公司GaveKal的大宗商品分析师Ahmad Abdallah指出,沙特2008年的预算是1,090亿美元。鉴于石油出口要提供沙特将近90%的公共收入,也就是说,油价必须在38美元以上沙特才能保证预算平衡。欧佩克今年的一篮子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98.50美元。
  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仅上一周就下跌了17%,目前只有42美元。欧佩克一篮子价格通常较这个价格低5-10美元。假如明年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平均为40美元,则欧佩克原油价格可能只有35美元,也就是说,沙特2009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将降至890亿美元。
  问题是,这个价格预期或许需要欧佩克将日产量再下调大约200万桶。如果这个减产量一半落在沙特头上,则沙特的石油出口利润将降至770亿美元,这将导致其预算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
  幸运的是,沙特已储备了石油美元来应付这种可能局面。它还有其他因素要考虑。
  中国政府上周五宣布,将把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市场更紧密地挂钩。这一消息尤其令市场惊慌。中国的石油需求一直受到政府补贴的提振。改革这一做法意味着中国这个增长最快的石油消费大国将重视能源效率,而不久前,世界头号用油大国美国刚刚选出了一位有同样主张的总统。
  沙特需要让全世界尽量长时期的离不开石油,因此,让油价有一段时间的低价位并非坏事。还有一个好处是,低油价还将对伊朗和俄罗斯构成挑战。它们也需要更高的油价来平衡膨胀的预算。
  因此,沙特近期可以有机会排挤它在欧佩克的最大对手和欧佩克之外的主要竞争者。
  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不会甘心于这种情况。许多成员国可能更喜欢突破配额,从而给油价进一步加压。
  对看涨油价的人来说,2009年肯定跟中国古代算学一样简单。
  Liam Denning
  相关阅读
  原油价格或将跌破每桶40美元 2008-12-05
  中国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2008-12-05
  发改委:仍将适当调整成品油价格 2008-12-05
  减产不到位 油价难回升 2008-12-01
  ……………………
  美国之音12.06
  美中承诺改善全球经济 加强环保
  记者:何宗安
  北京
  中国和美国同意共同努力,减少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在刚刚结束的最新一轮高层经济对话中,双方还强调加强环境保护合作。
  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第五轮战略经济对话。从2006年以来,战略经济对话一年举行两次。
  美国代表团团长、财政部长保尔森说,历时两天的会议是卓有成效和开诚布公的。
  他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宣布了本轮对话的一个具体成果:"为了在当前的金融动荡中促进贸易往来,美国和中国将额外提供200亿美元的贸易资金,特别用于发展中国家里信用良好的进口商。"
  为了促进全球贸易,美中两国最终每年将提供380亿美元的贸易资助,而这200亿美元是对380亿美元的补充。
  对话的另一项成果是加强两国在节能和环保领域的合作。
  美国环保署署长史蒂夫¨约翰逊谈到了合作的细节:"我们不仅策划,而且落实了五个行动计划,覆盖的领域包括干净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和节水、以及干净的发电和输电。我们还增加了第六项任务,那就是能源效能行动计划。"
  这是布什政府离任前的最后一轮美中战略经济对话。
  中方代表团团长、副总理王歧山说,他希望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将维持两国间高层次的交流:"我们期待着与美国新一届政府继续开展坦诚务实的对话,共同推进中美经贸合作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坚信,中美关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王歧山还说,中国和美国已经变成相互依存,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好转对整个世界都有好处。
  ……………………
  美国之音12.06
  美汽车三巨头总裁再上国会山讨钱
  记者:塔特
  华盛顿
  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的执行长誓言精简各自的公司,以便获得数百亿美元的联邦纾困金,拯救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工业。星期四,三大汽车公司的执行长在两个星期内第二次在国会作证。
  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正在从国会寻求340亿美元的贷款,来帮助他们应对目前经济衰退所引起的全球汽车销售大滑坡。
  两个星期前,国会议员们批评三大汽车公司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和经济效率。现在,三大汽车公司的主管带着议员们所要求的精减计划重返国会山。
  *马拉利态度谦卑*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长艾伦马拉利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作证时听起来很谦卑:
  他说:"您说得很清楚,我们的经营方式必须改变。我完全同意。"
  *瓦戈纳详细阐述*
  每位执行长都详细阐述了各自公司提高效率和赢利的计划。
  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长里查德瓦戈纳说:"计划的重点包括重振和加强对新技术的承诺,特别是先进的推进系统和环保工作,增加生产燃油效能高的车辆,减少产品品牌、汽车款式以及销售网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资源集中起来。"
  *通用即将破产?*
  就在这些执行长们保证精简经营,吁请国会提供联邦资助的同时,其他证人则警告说,如果国会不同意进行资助,后果将是可怕的。
  美国联合汽车工人工会主席罗恩盖特芬格表示,如果不能立即得到贷款,各大汽车公司,特别是通用汽车公司,很可能垮台。
  他说:"我担心到这个月底通用汽车就会破产。"
  穆迪经济网站的首席经济师和共同创办人马克赞迪也警告说,如果这样,后果将是严重的。
  "(汽车公司)此时此刻破产将给整个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提供资助还是无所作为*
  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来自康涅迪克州的民主党人克里斯托弗多德赞成提供联邦资助,
  他也表达了他的关注:"无所作为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无所作为只能给我们的经济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
  但是委员会里最资深的共和党人、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参议员里查德谢尔比却对联邦拯救一揽子计划能不能促使汽车公司进行必要的转变表示怀疑:
  "政府每次试图改变动势的结果都是妨碍和扭曲力量的均衡。我认为我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
  下个星期国会开始短暂的选举后议事程序后,可能就是否向汽车公司提供资助的议案进行投票。
  ……………………
  美国之音12.06
  美联储称房贷市场情况仍旧不乐观
  记者:伍德
  华盛顿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星期四说,美国的房贷市场情况仍旧不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推动住房市场复苏。
  伯南克在美联储住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政府必须采取更多行动,扭转不能按月支付房贷的人被收回房屋赎回权的浪潮。预计,今年丢掉房屋收回权的案例超过220万。
  伯南克说:"我们的住房市场面临许多压力,一方面是因为房屋价格修正所引起的调整,同时也是因为房贷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正常发挥作用。"
  目前的这场全球经济危机是2007年8月由美国房屋次贷市场出现的违约欠款潮触发的。美联储和财政部制定了各种计划,帮助房屋贷款人。最近房贷利率已经降至几年来的最低水平。
  星期四,由于国会是否批准为美国汽车工业提供紧急贷款的前景不明朗,纽约股市下跌。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主管星期四第二次出现在国会,他们警告说,如果不立即得到帮助,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将破产。
  理财专家林肯埃利斯说,由于人们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能力存有疑问,通用公司的股价骤跌了15%。
  他说:"人们听到有关救助汽车工业的许多相互矛盾的消息,另外,星期五将出台的就业情况报告肯定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
  市场人士预期这份报告将显示11月有30万人丢掉了工作。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星期四下跌215点,跌幅2.5%。收于8千3百76点,是三天来第一次下跌。原油价格稳定在每桶不到44美元。由于全球需求疲软,原油价格已经从2008年7月的最高点下滑了近70%,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点。
  ……………………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的如此内容,没有什么让人能够轻松的吧。
  环球时报编辑发来的相关内容。
  别和美国比GDP
  王 文
  "嗯嗯嗯嗯……",这是三周前我访问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思堡市的最大印象。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会如此陶醉于3.5甚至4以上的大马力发动机带来的这种刺耳轰鸣声。在美国的中国朋友告诉我,最初他在美国开车时,非常不习惯,因为一轻点油门,车就箭似地加速出去了,每次都吓一大跳。
  那巨大的轰鸣声,无疑代表着美国人的耗能量。这种用耗能满足美国人自己对物质极致需求的做法,是美国的特色,也往往是很容易引起外人反感的地方。有人统计,美国人的人均耗能量是中国人的30倍。在沃思堡,几乎所有家庭都有中国人所称的"别墅"。有一位不算有钱的美国朋友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我估算他们家里大约有800平方米室内面积、800平方米室外的院子。我告诉他,这种美国"普通人家"的住宅条件,在中国只有那些亿万富翁才有。在那个城市,到处都是巨大的停车场,每家都有两三辆车,四五车道的高速路吞噬了大片土地,人们驶着车肆无忌惮地在高速路上开足马力,偶尔还一边发着手机短信。难怪有同行者说,如果对物质的穷奢极欲成为一种国家作为,那么就是一种社会病态,甚至是人类病态了。
  在密歇根州首府兰辛,我稍留意了这个全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边的城市环境。发黄又发亮的枫叶、不寒也不热的气温、街边的五颜六色的大屋、纯蓝色的天空、纯白色的云彩,我拿出相机随便一拍,就是一张自认为可以是摄影作品的照片。这种景象下,来自国内的每一位中国人,很容易会产生感慨,甚至妒火中生的感觉。我去过国内数百个城镇,几乎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自然环境。
  在密歇根,我第一次心服口服地对随行的美国官员说,"从自然禀赋看,中国根本无法和美国比。"当然,这里的潜台词是,你们的先民们真的是运气太好了,在地球上发现了这块宝地,千方百计地占了这块宝地。全世界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由移民组成的、而且有充沛的资源供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使用的国家。相信每一个去过美国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或是欧洲人,都会很快地感觉到,美国所拥有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最近,不少媒体都在说"中国多少年后超过美国"、"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超越美国的速度"等等。说这些话的人要么是没去过美国,要么是没来过中国,至少是没有认真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自然禀赋。今天,我们更要做的是,重新创造一种评价中美差距---确切地说是,中美差异---的标准。
  有位非常著名的中国学者曾对笔者说,在中国中学教科书上,一直写着中国"地大物博"的特征,但是,如果要论"地大物博",中国又怎能比得上美国和俄罗斯呢?就比相似的国土面积下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和居住面积,中国大约2/3左右的土地无法住人,但美国却只有少数位于落基山脉的几个州里有一些沙漠和戈壁。美国一位外交官告诉我,他两年前花了75万美元在首都华盛顿不远的近郊买了10亩左右的农场,其中有一座18世纪的房子,他准备传给子孙后代。我开玩笑地回应,这个价钱想要在靠近北京的地方买,那只能去内蒙古。而且,你也买不到农场,只能买到沙漠。
  就在这样的自然禀赋差异下,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美国比国力、比GDP何时超越,等等。这实在没有多少意义。GDP只是通过某种方法折算过的、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段的产能,与真实的国民生活状况相差太大。然而,我们就是这样,慢慢地陷入了西方人发明的"霸权更替"的逻辑中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需要知道,如果随着美国人的思维,搞国力竞争,无非是三种结果:一是"GDP世界第一"还没来得及实现,我们恐怕就沾染上了美式生活方式的坏毛病。中国的耗能要是照着美国人的路子走下去,最终整个世界也未必能承受得起;二是埋头只管GDP,经济上去了,贫富差距拉大了,社会矛盾越积累越多,最终造成社会分裂,动荡不断;三是采用耗费资源的战术,玩GDP竞争,迟早有一天像过去苏联与美国玩太空竞争一样,把中国自己给玩完了。
  说这些并不是意在什么"中国投降论",而是想说,在国家衡量标准中,我们更需要有政府层面、社会层面、民众层面的思维系数。中国需要的,不是与美国的国力竞争,而是要更多地根据中国的自然禀赋,来考虑政府的治理,考虑如何使社会更稳定、民众更具抗御危机能力、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尤其是在这种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背景下。这才是当下看似"中国在发展、美国在衰落"时,中国人应有的心态。▲(作者是本报编辑。)
  ……………………
  中国只能救市 不能救世
  刘志勤
  中国到底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目前国际上有不少人呼吁,中国应出手援救日益恶化的美国金融市场,但很少有人能明确告诉中国应当如何救市,难道救市就是大把大把地拿钱去帮他们填补窟窿?所以,只有搞清楚究竟问题出在哪,才能决定中国应如何救市。
  不久前,瑞士一家著名媒体做了个调查,向15-29岁的年轻人发问,"把钱放在哪里最安全?"结果,有超过25%的人回答是"放在家里"。另一家媒体则显示,有70%左右的人认为"国有银行比股份制银行更可靠。"两项调查都说明,包括前卫的青年人在内的西方民众,已经在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丧失了对银行的信任与依赖程度。
  可见,这并不仅仅是一场因金融衍生品的"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更是一场以担当了信贷主体的私有化银行的"主贷"危机。最初的"次贷"危机,仅仅是祸起于美国金融体制中的监管不力。现在,既然已经升级为"主贷"危机,那么,就应该溯源至西方私有化银行推行的一系列离谱信用卡、信贷措施以及其营造的各类消费观念上。过去几十年,那些西方私有化银行为了赢利、不择手段,炮制了一个个美丽的、虚幻的超前消费神话。现在,神话破灭,整个世界都被拽入了对疯狂消费、巨额债务的巨大恐慌中。如果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救市不过是继续借钱给他们,无异于继续助长这种疯狂消费的"歪风邪气"。
  其实,中国可以救市,这是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的必要责任。但是,如果中国只知向美国那些亏损银行注资,那肯定不能对症下药,也不能治病救人,只能使这场经济危机更为持久地发展下去,并继续给全球普通人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面对已经冲垮了美国的金融体制、并使监管"大坝"坍塌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中国根本就无能为力。中国可以救市,但中国绝对不是"救世主"。
  根治公众对金融体制和监管的信心,恢复其权威及效能,才能真正拯救西方金融市场。在这点上,西方国家的自愈和恢复能力远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更为有效和快捷。我们只有捂紧自己的钱袋,着力推动国内消费,保持高速增长,保证中国"一亩三分地"不垮,不被西方连带拖下泥沼,并能良好运作,就是"救市"的最佳方式,也是对世界的最大责任。
  理清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中的层层逻辑,并不是想要否定或反对中国的"出资"救市的行为,而是想要提醒金融决策者,"出资"、"出多少资"不是中国"救市"讨论的重点。"救市"的讨论重点要回到一个更原始的问题上。中国目前的国力虽有很大增强,但是国内经济结构改革尚未完成,许多监管体制与法律尚未健全,中国正处在一个实力虽强、弱点更易击破的发展拐点。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应该是因祸得福;发生得不早不晚。太早了,不会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的弱点也不会暴露充分;如果这场危机再晚发生几年,那对中国来讲就可能会有更多的中资银行和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中国金融界的抗震能力尚弱,经不起大风大浪。我们只有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强化金融业管治水平,才能强体壮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应该珍惜这场危机提供给我们的宝贵学习机会,完善体制,回归正常的消费心理。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的收益将惠及子孙后代! ▲(作者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
  中国的左派们则逮着这次经济危机口诛笔伐。
  谈中国如何应对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危机
  廖子光
  2008年9月21日至 10月 2日,美国华裔学者廖子光先生在北京进行了学术访问,先后在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做了一系列讲演,主要阐发了关于美元霸权的形成机制、中国如何应对美元霸权、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内容,这些讲演的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办法
  (1)美元霸权的危害
  美国生产美元,其他国家生产物品。如果所有交易都使用美元,那所有这些被交易的资源本质上就都是美国可以操控的。美国可以无限制地发行美元,所以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都不怕。克林顿时代这一机制得到最大规模的发展,当时的财政部长鲁宾很清楚地知道这一机制的秘密。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放国内市场,日本和德国很喜欢。但是,它们运出的是实物财富,拿回来的是在国内不能用,只能换成本币才能用的美元,实际上就是纸。只要你愿意收美元,美国放心给。马歇尔计划给欧洲的钱,用现在的美元计算,大约是7000亿美元。通过这些钱,美国控制了欧洲的经济。我们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相当于已经借给美国两个半马歇尔计划的钱,但是既没有控制美国的市场,反而受到美国指责。原因是,马歇尔计划是用美元结算的,有利于美国。而我们借给美国的钱却不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2)逐渐改变中国出口结算方式限制美元霸权
  如果出口货物用人民币结算就可以限制美元的权力。国务院可以以主权的名义,宣布从某一天起,中国出口给某些国家的某些货物必须用人民币结算,收美元不合法。比如,现在石油国家卖给我们石油,我们付给它们的是美元,它们买我们的出口货物也是付给我们美元。实行新政策后,由于它们买中国的物品需要人民币,那么它们卖给中国石油时就愿意收人民币。中国是最重要的出口国家之一,这些国家不买中国的商品,在别的地方也买不到性价比这样高的商品。沃尔玛如果不买中国产品,3个星期就会没货。不怕东南亚、越南等地方代替中国的出口地位,它们代替不了。当前美国发生危机是一个好的机会,很多人感觉美元信不过,愿意接受人民币的人比较多。如果这样做,中国就可以成为经济大国。我们这样做是保卫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反对美国。美国当然也会做出政治或军事反应,但是中国是大国,有巨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它不敢拿中国怎么样。正是因为欧洲、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力量不足,欧元和日元才成为美元的从属货币。
  (3)人民币不可能也不需要代替美元的地位
  用什么货币进行贸易是我们的主权,你反对也没有用,你不能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经济法律。当然,美元仍将是重要的国际货币。我们不说人民币将代替它。美国和中国都有权发展自己。大家一起发展。不能只有一个世界货币。经过15-20年,人民币将和美元的地位差不多而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将来可能很长时间是这样的局面。因为只有中美具备成为这样的货币的基础。欧洲没有组织起来,日本太小。中美作为两强不一定发生战争,要互相理解。
  (4)用主权信贷发展中国
  用主权信贷发展经济是历史上就有的。1933年德国的经济极度危机,都快崩溃了,国家外债很多,别国也不借钱给德国。于是德国用国家信贷支持企业。企业用较高工资雇用工人,工人有了收入就可以买企业的产品。最初一两年会有些混乱,但是一两年后,经济就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国家有税收,经济就平衡了。德国不是简单地发钱,发钱马上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是发工资证、代金券等。公司聘人了,就可以用工资证等支付工资,工人用工资证去政府那里换钱,然后用钱去购物,这样货币的发行就可以用来增加工资而不是只增加资本家的钱或者引起通货膨胀。同样我们可用主权信贷,用人民币发展中国经济,不要过度引进外资。这样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生产者也能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东西。主权信贷不要投资在饭店等没有用的东西上,而是要投资于人力资本,如教育(大学应该逐渐免费)、医疗、交通、通讯和环保等领域。人是最宝贵的。人在教育和工作中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最有收益的投资,是一个国家盛衰的关键。同时改进人口政策,使中国保持较高数量较高素质的人口。因为人口是中国成为强国最重要的最有潜力的因素。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和环保等领域不要让私人资本来做,私人资本没有实力做,即使有实力做,成本也会很高。美国医疗私有化最厉害,但是效率差不多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很多国家的财政部和央行之间有分歧,我支持财政部。
  (5)中国的强国战略
  必须克服西方的文化霸权,特别是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的文化霸权。中国革命和改革的目标是要复兴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地位。我们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5000多年没有中断的文化和政治历史,自然就是大国。抄美国的东西,中国做不到大国。中国聪明人很多,自己能想办法。要多些自信心,多学习自己历史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很多东西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纸币是我们创造的。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受到了王安石的农业政策的启发。以此为基础我们将能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那时美欧会来抄我们。例如,这次奥运会取得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可以动员群众组织的广泛参与。国家的力量加上群众的力量就可以克服很多的困难,有很高的效率。当然,这样的国家必须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才行。
  只要中国突破了美元霸权,实现了真正的富裕和强大,整个亚洲就会靠近我们,日本就会尊重中国。中国在亚洲的最好外交政策是睦邻政策,多给亚洲国家好处。这种秩序不同于美国的统治方式,这是做到大家都好。美国进入一个地区是消灭别国的文化而不是与之和谐共处。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
  (1)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资本主义从前是用资本来赚钱,美国发现可以用债务来赚钱。美国将按揭贷款包装成证券上市交易。总按揭贷款中比如说有10%的可能欠账不还,属于次级贷款。这样的贷款打包上市时的利润就很高,但是贷款拖欠不还的风险也最高。你想冒险就买这个。那些信用级别高的按揭贷款衍生的证券的利润低,你不想冒险的话就买这些。通过这些风险债券把按揭贷款未来潜藏的价值挤出来。格林斯潘认为这是好事。事实上,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投机,不利于实体经济。例如,银行看到房价每年都涨,于是对那些买不起房的人也提供贷款,说你可以以很低的首付买房,买房人说,那我也付不起月供,银行说,没关系,房子到你手上,你就可以用它抵押借到钱还我们的钱。只要房价在涨,大家就都没有问题,都快乐。但是房价一跌,违约率大增,次级贷款的本相就暴露出来了。美国金融交易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做交易时,不知道谁在买谁在卖,也不知道多少人在买卖。以前做交易要见面,通过喝茶来解决问题。现在都不见面,信用由银行担保,银行收费为这些交易做保险。很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破产就是因为这个。危机传导的机制是这样的:从前在房地产景气时,违约的很少,保险公司能够挣钱,可以担保风险。但是当房地产不景气时,违约率大为增加,保险公司根本承担不了担保费用,只好破产,那些购买保险的投资次贷的公司因得不到违约赔偿,也只有破产。AIG(美国国际集团)就是这样破产的。它原来不做对信贷掉期的保险业务,比较安全可靠。但是后来开了一个分公司,卖贷款保险业务,卖了几千万份,也卖到了香港和上海。在房地产景气的时候,由于违约率低,它每年只管收钱。但是房地产一不景气,它赔付不起,只好破产。由于AIG如果崩溃,将影响全球信贷体系的稳定,因为它担保全球很多贷款业务,大概有40万亿美元,所以美国政府不得不救援它。至于"两房",它们本来是国有的,目的是支持低收入的人买房。20世纪80年代变成私家的公司化的赚钱结构以后,赚了很多钱。原来银行对房贷非常小心。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房"等金融机构将很多住房抵押贷款合同卖给外部,风险只有几天。它们每天下午4点将当天的抵押贷款业务用电子邮件发给印度的外包点打包处理成证券,第二天早晨8点,印度又用电子邮件寄回来,10点钟"两房" 又将它在证券市场上卖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这些房贷证券后也只承担1天的风险,马上卖给其他国家的央行等金融机构。中国也买了不少。如果"两房"倒了,很多国家的央行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失,美国在这些国家就会失去信用,它们可能连带对以前买的美国的国债也不放心,可能甩卖这些国债,这对于美国是难以接受的。因此美国政府也出面救助"两房",将之国有化。美国投资银行倒闭是因为它们最初就不想和商业银行联系,这样可以不受监管,自由赚钱。投资银行赚的钱比商业银行多几十倍。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存贷款的差额赚钱,而投资银行通过买卖公司赚很多钱。投资银行涉足股市,会导致很多问题。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行造成的。因此罗斯福政府出台了禁止投行相关行为的法律。但是1989年,美国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把这条法律废除了。投行在景气时期会赚很多钱,但是一旦市场不景气,预期的收益拿不到,但是欠别人的钱又到期了,就会不得不破产。这些金融机构中国不能买。有些人说,这些是便宜货,赶快买。他们不知道美国很多金融机构可能关了以后永远也不会再开。
  (2)这次金融危机与1929年大危机的区别
  这次金融危机从规模来说比1929年危机还大,但是特点不同。一个人的钱,从前可能是从1000元跌成300元,现在可能是从200万跌成50万,跌的规模比以前大,但是剩下的还很多。现在危机发展也要快得多,以前危机发生可能要几个星期引起崩溃性后果,现在可能几个小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对冲基金和衍生品以前也没有。20世纪30年代只是贸易全球化,现在除了贸易全球化更重要的还有金融全球化。20世纪30年代是经济不景气,政府加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甚至通过战争最后解决问题。现在是经济被过度刺激,政府出钱拯救金融机构。总之,20世纪30年代危机和现在的危机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的方法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3)美国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可能的办法
  美国应对这次危机的第一个办法是让这些金融泡沫破灭,让很多金融公司破产。这样做虽然会造成一段时间经济不景气,但是泡沫经济得到抑制,几年后经济就可以慢慢上去。美国大资本原来宣扬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政府越小越好。现在很多金融公司要倒闭,又要求政府出手拯救。由于他们对美国政府的强大影响力量,加上美国这次危机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倒闭的金融机构将会导致美国甚至全球信贷系统崩溃和停止,美国政府不可能慢慢救,这样美国就主要不采取第一个办法,而是采用第二个办法--通过将这些金融公司国有化来拯救它们。通过这样做来争取时间,不至于出现迅速大规模的集中破产,导致信贷停止,经济崩溃。但这一方法不能长久奏效。过去20年每次泡沫要破灭时,美国的央行就发钱支持,泡沫就再大一点。格林斯潘在位18年,每次都这样做。但现在再这样做已经没有用。因为从前大家有信心,但是现在大家知道这些金融泡沫都是空的,发钱也没有用。7000亿美元救市是在解决流动性问题,但是症结是资不抵债的破产问题。用增加流动性来解决破产问题是火上浇油。破产问题就是说这些债务是没办法还的。如果我有好的资产,只是现在卖不出去,才是流动性问题。当然这能够拖延危机爆发的时间,最重要的是避免全系统崩溃。但以后危机再爆发时可能规模更大。更重要的是,除了7000亿美元,要出台新的救援计划在政治上也难以行得通。这些年美国工人工资没有增长,增长的是债务和虚拟的未来的资产收入。中层人家变穷了,医疗和学费也都贵了。因此新民粹主义不愿意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比如他们认为,1元钱给银行,可能最后只有0.15元能够惠及人民,现在新民粹主义要1元钱的救助直接到人民手中。迟早新的金融危机还会到来,此时美国唯一的办法是通货膨胀,因为没有和这些泡沫对应的生产力,而将价格水平压得很低的话,债务就容易偿还。但是美元也不会出现迅速的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美国现在不敢这样做。美元贬得太低的话,石油价钱就高,美国国内平民压力太大,很麻烦。这样美国只有转向全世界的央行。美国解决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是要全世界央行在利率等方面支持和配合美国,倒不是一定要外国央行出钱。比如中国央行在美国要求下降低利率的话,美国金融机构就有更多的空间处理它们卖给中国上海、香港等地的债券。当然还有战争的选择。但是美国不太可能打伊朗战争,现在战争的代价太大。美国发现能够赢得战争,但是不能赢得和平。而且20世纪30年代,经济不景气,用战争可以刺激经济。现在是经济已经过度被债务刺激了。情况很不同。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不易得到解决,其中涉及到谁将在经济调整中受到损失,而且将涉及不是两派而是几千派之间的斗争。
  (4)金融危机对美国霸权产生多大程度的损害
  美国很可能像日本一样,15年不得翻身。日本金融危机后实行负利率不行,投资基础设施也不行,出现了15年的不景气。但是美国有三点和日本不同。1)日本"二战" 后基本被美国主导。2)日本经济被美元霸权决定,经济政策自主性不足。3)日本是小国,和英国一样,即使从国际经济中消失,世界也没有人感受得到。美国是大国,在国际经济中很重要。因此美国不会因这次危机就崩溃或垮台。美国本土生产能力仍然很大。这次危机后,如果中国实现了自主发展,美国就不会享有现在这样大的霸权,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大国。事实上,只有中国和美国到时候可以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但是两者之间不一定必然发生战争,相互可以和平发展。中国不要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那样中国就必然难以搞好国内很多问题。没有一个大国会因为军事入侵而灭亡,更多的倒是因为国内社会矛盾造成崩溃。
  (5)美国金融资本主义对美国国内的不利影响
  美国现在出现了新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在美国有很长的历史。19世纪美国精英支持金本位,民粹主义支持银本位。金本位和新自由主义一样主张把工作搬到国外。一般民众现在发现美国经济过度国际化对自己不利,不仅对外国不利。从前他们不反对美国经济过度国际化。那时因债务泡沫工人工资不升没有问题。因为其养老金投入了股市,股市涨了,他们能得到一些收益。但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退休金的股票价值虽上涨,但他们却失业了。因此发现,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长期来说只有华尔街能挣钱,他们自己最终变得更贫困了。新自由主义事实上使全世界工资都压低了。美国统治阶级过去20年不太关心本国实体经济,美国内部也出现了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全球所有国家都出现两极分化,每个国家都分为暴富阶层和穷人阶层。前者不仅包括美国暴富者,还包括美国在别的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的买办,就是那些从美元经济中获暴利的阶层。以前美国工人骂中国工人夺走了他们的工作,现在他们不骂了,开始骂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它们在全世界剥削所有国家的工人。但是美国工人很难和中国工人达成团结,因为民族国家的因素还会起很大作用,而且中美工人之间的联系还很少。有人说我是在帮助中国,反对美国。但是,上我网站最多的是美国人。我的观点对美国也是有利的。不仅美国左翼支持我,美国传统右翼也支持我,前者反对美国经济金融化导致国内贫富差距在最近20年急剧扩大,后者反对美国经济的过度国际化导致美国实体经济受到削弱。
  (6)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内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次选举,美国国内日益壮大的新民粹主义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现在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都在批评布什,批评以前的政策。新的总统上台后可能做一些看起来更平民化一些的政策。但是即使奥巴马上台也不会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奥巴马只是看起来像黑人。他的政策可能像克林顿,克林顿说得很好,其实他是很多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开创者,布什只是接着做而已。奥巴马也会说的比做的多。因为美国当权派对依靠美元霸权不劳而获和暴富,已经像吸毒一样上瘾了。当然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会多一些,反垄断的措施也会多一些,但是有利于大利益集团的基本制度不会改变。不过美国一旦发现问题,在调整的速度上会比中国等国家快很多。
  (7)未来美元贬值不会太快
  未来美元贬值不会太快,可能每年贬7-8%,不可能超过10%。美国必须保护美元,如果救国内太多,美元将下降太多。现在全世界货币都贬值,只不过相对美元来说有的贬得快一些,有的贬得慢一些而已。因为当前全球的货币都是美元的衍生物。人民币也在贬值,只不过贬得没有美元那么快。全世界央行合作,所以不太看得出每一种货币都在贬。所有货币都在贬值的证明是,所有货币相对于石油都在贬值。石油已经代替黄金成为货币价值的衡量标准,被称为黑黄金。黄金已经是历史的遗迹,没有大的意义,不可能再充当货币的支持。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可能影响
  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办法很可能是通货膨胀,这样债务就比较好还。美元通货膨胀,对在美国生活的人来说,问题也不是很大。因为美国人的工资和收入也会相应提高。但是中国持有的美元储备就会因为美元贬值而缩水。另外,美国金融危机会使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减少,中国出口企业将受到影响。还有一些中国金融机构炒债券可能会亏损。
  (2)美利用危机进一步打开中国经济的大门
  因为中国经济总量市场很大,美国指望利用危机进一步打开中国经济的大门,进一步进入和控制中国,利用中国较健康的经济拯救自己。这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中国不要让美国这样的意图得逞,但是也不要和美国对抗。应该向美国表明,我们很愿意中美合作,愿意帮助美国,但是鉴于要保卫中国自己的稳定和利益,我们做不来。
  (3)现在不能购买美国的金融公司
  美国好的资产不会卖给中国,中国对国外的公司的内幕也不了解,很可能上当。现在不能到美国救市。例如投资黑石,连董事席位都没有拿到,投票权都没有。有人说这是交学费。但是连董事都不是,出席不了会议,也拿不到什么材料,什么都学不到。格林斯潘说,这次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如果你是在第一年进去的,你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第95年进去的,那你就会破产。
  (4)去非洲、拉美买油田等不是治本大计
  去非洲、拉美买油田等不是治本大计。因为交易中的美元和石油定价都是受美国操纵的,这样并不能摆脱美元霸权。美元计价的资产本质上都是受美国操控的。如果全世界都用美元投资,那美国就控制了全球金融。而且这些国家也不喜欢你买它的优质资产,最后它们国内会产生反对中国的政治力量,中国就必须派军队去了,那就和美国的帝国主义一样了,而且代价很大。而如果出口用人民币计价,我们就有钱买石油。人民币有用,自然人家愿意卖资源给我们并收人民币。应该控制市场而不是控制财富,后者是帝国主义。如果对方提高价钱,就不买。我等一个星期没关系,你等一个星期就会破产。而且石油价格太高的话,我们的出口货物也可以提高价格。可以和中东石油国之间建立双边期货市场,也可以签长期合同。现在还有很多石油,只是美国资本投机加上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等,抬高了油价,但是高油价壮大了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国家,这又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未来油价可能降下来。美国当年就是故意将油价降到20美元每桶而使高度依靠石油收入来进口农产品的苏联陷入困境。
  如果中国摆脱美元霸权,获得的经济利益更大,那才是治本之策。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中国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出口,因而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石油,因为中国很大部分进口的石油是为国外生产的。
  (5)如何使用好我国的外汇储备
  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用途之一是可以用来买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储备起来,到时候可以用于国内平抑物价;另一个用途是将美元拿回来收购国外在中国好的公司的股份,也把以前中国出卖给国外的好的公司例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的股份再买回来。在中国改变对出口的优惠政策,以及美国进口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将会有大量外资企业破产,我们正好低价收购。这些企业在中国,我们也最清楚其是否是优质资产,收购不会上当受骗。■
  文章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1期
  ……………………
  不应忘却马克思的追问
  --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赵 磊
  内容提要:自1929年大危机爆发起,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可是主流的反思却始终不得要领,总是在"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之类的老生常谈上转圈。遗憾的是,对当下次贷危机根源的认识依然如故。表面上看,这两次危机的原因大相径庭:1929年大危机的导火线是有效需求不足;当下次贷危机的导火线却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度"。其实,资本世界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由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仅用"风险-监管"的分析框架,已经很难对其做出本质上的把握,因此,必须对危机作"马克思的追问"。
  如果以2007年初为起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接近两年了,迄今不仅尚无缓解迹象,而且进一步恶化的势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当危机还处于萌芽阶段时,除了少数不识时务的另类以外(比如宋鸿兵),学界的主流们好象并不在意,多半是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要大惊小怪"之类的不着边际的话;后来眼见危机的动静越来越大,于是又纷纷三缄其口,知趣地闭上了嘴。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不知道是因为"有苦难言"还是因为"无可奉告",面对或许是"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学界的许多重量级人物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沉默,忽然间集体失语。尽管沉默往往是自信的表现,但无论如何,现有的危机理论正在经历着危机本身的无情拷问。在这些危机理论中,我最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打算在本文中讨论的,就是对次贷危机根源的解读。
  一、主流的解读
  有关次贷危机根源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流观点(主要见诸于官方的报刊);另一类是非主流观点(主要局限在非官方的学术网站)。由于非主流观点通常并不具有学术上的权威性,学界中的人也往往不屑一顾,所以本文的焦点将集中在主流观点上。在主流观点中,有三个重要人物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人物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此公对次贷危机根源的分析不仅"具象"、"直观",而且"通俗"、"普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梅拉梅德认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次级房贷债券在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这种债务风险不断积累,为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其次是政府监管缺位。政府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了太多操作空间,然而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十分可靠。[1]
  2008年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与会中美专家的分歧看似不小,其实仍然是梅拉梅德逻辑的展开。在争论中,部分学者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他们认为:正是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抵押支持证券(CDO)在内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的扩散和放大;在OTC市场上,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不断"繁衍",并且很难被监管。因此,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造成目前"灾难"的主要原因。而纽约银行梅隆中国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胡斌却认为:次贷危机爆发与金融创新无关,其根本原因是贷款机构放松了过去长期遵守的贷款发放、审核的基本标准,此外,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过失。[2]
  第二个人物是闻名世界的美联储前老大--格林斯潘。很多学者认为,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应该对当前的次贷危机负责,理由在于:2003年中期,美联储将基准利率降到1%,并维持长达一年之久,由此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而现在的困境只不过是那些泡沫的破裂罢了。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JohnTaylor)在一次召开的JacksonHole会议上,就谴责美联储在2002年至2006年间采取了过分宽松的政策。[3]
  这种谴责当然是格林斯潘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在格林斯潘看来,就像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无法抗拒的一样,当前的次贷危机也是一个无法抗拒事件的结果。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在过去5年的市场乐观情绪下,这场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即使不被次级债定价不当的问题引爆,也会因为其他市场领域的问题而被点燃。他认为,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全球经济扩张,正是一段时期以来全球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者低估了风险。[4]
  一边是对格林斯潘的非议,另一边是格林斯潘的自我辩护。有人从中看到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幽灵。按照"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当局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私念"很可能成为经济周期的重要诱因。具体来说,在任者为了赢得连任或退休时的声誉,倾向于在当权时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此时有效需求受到刺激,产出就业得以扩张,但由此导致的泡沫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而当通胀真正来临或泡沫真正破灭时,执政者已经成功连任或已退休了。[3]如此看来,格林斯潘的"私念"或许也难逃"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宿命。
  第三个人物是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大官人。汶川大地震前夕,远道而来的约翰?斯诺在北京参加"2008年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时说:"在银行的借贷方面,美国的银行犯了很多的错误,创造了太多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他认为,正是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使"次贷危机"从美国的银行流入到了资本市场,流入世界其他的资本市场。所以,"'次贷危机'的根源,正是美国的银行"。[5]
  无独有偶,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美国投资大亨巴菲特也向媒体表示,次贷危机的爆发应归因于那些冒着风险进行抵押借贷的各个银行。在他看来,"银行承担了太大的风险,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错误,没有必要怪罪他人"。[6]应当说,这种分析完全符合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的话说:"我们看到好象这么多大的机构倒闭了,很多人为此扼腕叹息,其实一点儿不可惜,这些机构不知道从全世界敲诈了多少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死有余辜。"[7]
  当然,不论怎样捉拿元凶,经济学家给出的说法都多少要与市场经济沾点边,不能太离谱。当年英国的大牌经济学家杰文斯以太阳黑子的活动来解释商业循环的周期,今天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再拿这个理论来忽悠民众了。
  二、反思的底线
  概括以上解读,次贷危机的根源无非在于"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也就是说,相对于资本世界的制度框架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不是内生的,而是外生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经济学上具有"主流"色彩的危机理论,在政治上也具有"全球化"的普世价值。2008年9月23日联合国代表大会开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成了众矢之的,而矛头所指正是"监管不力"。比如,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认为:美国陷入次贷危机是"不道德投机,罪有应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反省商业道德,加强金融监管;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强调:"信贷机构在必要时将遭到惩罚和控制,透明将取代含糊不清";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则埋怨:自己早就建议加强金融监管,但美国对此毫无兴趣。[8]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全球的政治精英们与主流经济学家们有着高度的默契。问题在于,如果危机根源是外生的,那么,"危机过后各国央行采取的补救措施也都尤为及时且愈加严厉,但为什么就是始终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出金融动荡的怪圈呢?"[9]--这才是主流经济学应当好好反思的事情。
  自1929年大危机爆发起,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反思。遗憾的是,主流的反思却始终不得要领,总是在"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之类的老生常谈上转圈,顶多也就是把这些人为的过失上升到"原罪"的高度而已。比如,在追究危机根源时,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愤然指出:"现在回顾来看,这其实是泡沫世界的'原罪'--美联储纵容了上世纪90年代末所创造的股票泡沫,以及所衍生出的资产依赖型的美国经济"。[10]
  格林斯潘的自我辩解虽然有为自己撇清的嫌疑,但他的反思显然要比他的那些同行清醒的多:"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当然,他的反思仍然超越不了主流经济学的眼界:危机的根源最终被框定在"投资者低估了风险"的雷池里。如果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投资者会低估风险呢?现代经济学的标准答案除了归咎于人性贪婪的基因之外,恐怕就只能对这个追问耸耸肩膀了。看来,这种将危机根源追溯到人性贪婪的"本体论",大概也算是主流经济学的最高境界了。
  危机的元凶一旦捉拿归案,主流经济学就急忙宣布立即结案,停止反思,不得冤枉"无辜"。谁是"无辜"呢?说白了,这个"无辜"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在主流经济学看来,你可以追究"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背后的人为因素,甚至可以一直追究到人性的贪婪的"原罪",但决不允许你对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说三道四,有丝毫怀疑。这是"反思"的底线所在,超越了这个底线,你就会被取消话语资格。正因为如此,除了少数非主流的学术网站之外,在官方的报刊上,我们很难看到超越这个底线的话语。
  三、"扩大需求"为何成了危机的渊薮
  把危机的根源最终锁定在人性的贪婪上,似乎已经是主流经济学的"终极关怀"了。但问题在于,比照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逐利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发现,这个"终极关怀"经不起如下追问:同样都是逐利的经济人,为何次贷危机只能发生在资本主宰的世界,而与资本不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无缘呢?
  与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不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从来就不承诺无条件地认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且,对于人的基因是否有贪婪"原罪"的血统论,马克思也并不感冒。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这个逻辑包括以下要点:(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2)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4)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5)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那么,马克思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经受得住现实的拷问吗?
  不少人认为,对于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之前的古典经济危机,马克思的理论或许还有较强的解释力,可是对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就几乎不再有什么说服力了,因为"此资本主义"已非"彼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具备了克服危机的免疫力。所以,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引起了人们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回忆,但许多经济学家却更多地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表面上看,这两次危机的原因大相径庭:1929年的大危机,其导火线是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当下的次贷危机,其导火线却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以至于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寅吃卯粮"已经成了美国当代文化先进性的标志)!正是这种"需求过度"造成了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信用崩溃。自从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就与"生产过剩"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经济危机这个范畴总是与"生产过剩"这个关键词形影不离的。可是当下的经济危机却出现了新的异化:危机似乎不再是"生产过剩"惹的祸,而是与"需求过度"发生了链接。如果说,"生产过剩"曾经是经济危机的生存土壤,那么显而易见,"扩大需求"就是化解危机的题中之义;可是问题在于:化解危机的"扩大需求"何以又演变成了经济危机的渊薮?进而言之,为什么会出现需求"过度"或"透支消费"?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危机的根源。
  对于当代市场经济而言,在供给与需求的博弈中,具有主导意义的角色越来越不是供给,而是需求。一个社会的总需求由投资和消费两部分构成。尽管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时期,投资和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更具有决定意义。在美国,由于消费者的支出部分大约占总体经济活动的2/3,因此,消费需求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按照经济学的常识,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必须以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然而,从收入分配的格局来看,美国居民个人消费的增长显然缺乏相应的收入水平支持。资料显示,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国家干预的式微、"非标准就业"的扩展(即在总体就业中,"部分时间就业"和"偶然就业"占越来越大的比例)、工作时间的相对延长,以及国家对社会福利支出的削弱等,强资本弱劳工的力量格局愈益在美国显现,收入分配的天平越来越向资本一端倾斜。
  各种数据表明,美国的个人消费增长缺乏应有的收入基础,因而消费的进一步扩张以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持续的。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提高个人消费需求。怎么才能提高个人消费需求呢?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用过以下办法:(1)削减产量(比如把牛奶倒进大海),这种办法既残酷,又与资本的逐利本性相悖。故在当今时代,简单地削减产量已被视为一种愚行。(2)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这是在私人缺乏消费意愿和实力的背景下(穷人买不起,富人不愿买),由政府充当"消费者"和"投资者"。由于1970年以来的"滞胀"并发,西方政府对这种办法的效果已颇持怀疑态度。(3)调整分配格局(比如通过税收政策来促进购买力),由于这种办法本质上是"打富济贫",有违自由资本主义信条,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种"让步政策"决不会提上议事日程。(4)透支消费(比如分期付款、贷款消费、信用卡购物、次级房贷等等),这种办法虽然有损于资本的即期利益,但消费者也提前支付了远期利益(即"寅吃卯粮"),故既能为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接受,也能为囊中羞涩的普通劳动者认可,目前已成为西方极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抓住了"扩大需求"这个要害,所以从实践来看,"透支消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透支消费"的扩展,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时期",以至于不少经济学家断言: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已不复存在,"经济周期已经消失"。
  在"透支消费"的支撑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居民的个人消费增速不仅没有收缩,反而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不仅与大多数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水平相矛盾(虽然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在显著提高,但其边际消费倾向是趋于递减的),而且在美国经济史中也实属罕见。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个人消费的增长,居民的个人储蓄也在不断下降。到200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甚至已经下降为负数,美国全国进入不储蓄状态。据统计,"这20年来美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下降,从1984年的10.08%到1995年的4.6%,2004年为1.8%,2005年为-0.4%,2006年为-1%,2007年为-1.7%,真金白银越来越少,债务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11]
  由此可见,美国的普通百姓不但用尽了自己的收入,而且还要透支"未来的"或"虚拟的"收入以支撑今天的消费(美国的家庭债务在20世纪80年代举债高峰期占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0%;到了2000年,这个比重就上升到98%)。结果,强劲的消费冲破了相对萎缩的收入,由此形成了一个非理性的"透支消费"悖论。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美国居民在"透支消费",而且美国政府也在推行"透支经济"。众所周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投资速度的持续下降,美国转而倚重来自国外的投资以支撑本土经济的增长。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结束了自1914年以来作为净债权国长达70年的历史。在全球经济都在为"过剩"而发愁的今天(只需一家大的汽车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就能满足够世界用一年的汽车需求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正是在于其"透支消费"与"透支经济"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本国的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与"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费"毕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透支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这就如同为了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断加大吗啡的注射剂量一样,"透支消费"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爆发罢了。一旦对未来出现悲观预期,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危机就不可避免。在美国,"透支消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透支无处不在。而引发这次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不过是"透支消费"中的个案罢了。换言之,只要"透支消费"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四、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现在我将上面的分析简化如下:次贷危机的病灶在于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的原因在于未来预期遭到了沉重打击;未来预期的悲观在于"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内生的制度性矛盾。这样,一个马克思的逻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资本制度的内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
  其实,以马克思的逻辑看来,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区别在于:在古典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而在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寅吃卯粮")。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1929年的大危机暴露出了资本的生存链条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严重缺陷,从而导致了凯恩斯革命;当下的次贷危机则进一步告诉人们,用"透支消费"同样不能根治"有效需求不足",在资本统治的制度框架内,任何举措都不可能根除生产过剩危机。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要否定资本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而是要说明:由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因此,仅用"风险-监管"的分析框架,已经很难对其做出本质上的把握。
  宋鸿兵把次贷危机的本质概括为"资产膨胀型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11],而我却更愿意把次贷危机的本质概括为"透支消费"。早在7年前,我就已经对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逻辑作过类似的分析,针对当时美国政府预防危机的降息举措,我指出:"不论这次降息的效果如何,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典分析框架都没有过时。坦率地说,格林斯潘力图阻止衰退的努力不过是在'和历史对着干',其努力的最大效果也不过是延缓衰退的到来。"[12]其实,这个结论不过是马克思逻辑的具体展开罢了。
  基于次贷危机的教训,经济学界的专家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呼吁:"加强监管"、"不能实行没有监管的金融自由化",等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呼吁当然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在我看来,问题不能仅止于此:实行监管当然能够缓解危机、延迟危机的爆发,问题在于,即便实行了有效的监管,市场经济是否就能从此真正告别"危机"或"周期"呢?如果我们对危机的反思能够做进一步的"马克思主义追问"的话,那么可以预计,类似次贷危机的灾难今后肯定还会发生,而且,在虚拟经济严重超越真实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危机将会越来越频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得到了完整的展开,其中有一段论述十分耐人寻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3]548以马克思的视阈来看,"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缺乏监管"之类的说辞,其实都是危机的表面现象,拿这些表面现象说事,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危机的真正原因。经济学发展到了今天,各种数学模型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为什么面对危机的根源却如此暧昧呢?如果那些主流经济学家是真的糊涂,倒也罢了;可有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难怪马克思要把那种辩护性的现象经济学讥讽为"庸俗经济学"。
  五、结语: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俱退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的理论几乎已经接近于马克思的逻辑了,虽然他由于"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最终未能跨出那致命的一步(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节点上,凯恩斯停了下来,并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最终归咎于心理因素)。令人遗憾的是,与凯恩斯相比,当下的现代经济学不仅没有多少长进,反而后退了一大步:凯恩斯至少还承认"有效需求不足",而现代经济学却连这一点都不敢正视,王顾左右,言不及义,只是一味地用"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缺乏监管"之类的数学模型来掩盖危机的本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这样做也就罢了,可我国经济学界有人也跟着起哄,这就很值得人们深思了。
  很多年以前(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周期消失论"在学界一度十分流行。虽然时隔不久,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这个理论有些难堪,但以"现代经济学"自诩的主流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周期未能消失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周期消失论"有误,而在于东亚各国自己不争气--规范的说法是"裙带资本主义"、"坏的市场经济"惹的祸;他们还振振有辞地质问:人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怎么就没有爆发危机呢?记得1998年在我参加的一次海峡两岸东亚金融危机研讨会上,这种"质问"几乎成了研讨会的前提预设。
  但好景不长,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发达的、"好的"市场经济国家依然不能幸免。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纳斯达克指数暴跌、安然事件,以及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等等,不仅让这个理论很难堪,简直就是让这个所谓的"经济周期消失论"从此几近消失。
  次贷危机迟早会过去,资本的游戏仍将继续下去。但是,反复发作的危机最终会终结资本的游戏规则。马克思曾经对市场经济的危机有过相当深刻的剖析,即便是放在今天的语境中,其深刻性也依然是现代经济学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可是,自从以"新古典"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学垄断话语权以来,经济学界几乎忘却了对危机根源作马克思那样的"终极追问"。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说,这种"终极追问"既是其不愿所为的,也是其无力所为的,更是其不敢去为的。所以,尽管"经济周期消失论"今天已经不再那么张扬了,但学界对危机根源的认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澄清。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来分析危机,本来是我国经济学的题中之义,可是一段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越来越被学界淡化、耻笑,甚至某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忙着宣布:当代"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被计划所代替。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是自由放任阶段的一种竞争态势。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国家干预和计划管理目标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无政府状态已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有周期波动是难免的,但又不会再酿成大萧条。"[14]遗憾的是,这种论点可以蔑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存在,但在次贷危机面前却显得是那么地缺乏说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的确有所增强,但把这种增强说成是"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被计划所代替",未免言过其实,因为这种增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总体上的无政府状态。至于说"经济有周期波动是难免的,但又不会再酿成大萧条",就更是过于乐观了。这就好比说"小地震是难免的",但有谁敢打保票说小地震"不会酿成大地震"呢?既然波动"难免",那么有谁能百分之百地打包票说"波动"就一定不会演变成"萧条",甚至演变为"大萧条"呢?
  有人说:"实际上,次贷危机的真正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再通俗一点来说,这其实是资本信用危机、或者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信用危机。"[15]能这样认识问题,已经很不错了。我看过很多有关文献,行内的许多专家学者甚至连这点都不敢承认。但是,即便这种认识比那些主流经济学家们进了一大步,我们仍然有必要对次贷危机作"马克思的追问":他们为什么要"滥用社会信用"?他们不"滥用"行吗?如果不要他们"滥用社会信用",难道要让他们"颠覆"资本世界的信用制度不成?对于资本主宰的世界而言,"滥用信用"或"透支消费"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而已。
  格林斯潘关于"危机迟早都会发生"的马后炮说明,即便是"体制"中的人也并非全然没有这种"宿命"意识。问题在于,既然已经意识到"透支消费"的结果仍然是死路一条,为什么他们还要玩火自焚呢?这是一个很值得人们追问的问题。事实证明,现代经济学是无法将这个追问进行到底的,它最多也就是搬出"人性贪婪"之类的原罪来救驾。如果将马克思的追问进行到底,结论必然会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神圣性:"玩是死,不玩死得更快"--这就是资本世界内生的悲剧所在。
  经济学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才能立足于现代经济学之林;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以新古典为内核的现代经济学有不少东西值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吸收和借鉴,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盲目地、不加区别地跟在别人的后面东施效颦,亦步亦趋,这就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俱退了。■
  (2008-11-27)
  来源:该文发表在《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张强.金融期货之父剖析次贷危机根源[N].经济参考报, 2007-09-12 (3).
  [2]曲德辉.次贷危机根源动向惹中美专家京城"舌战"[N].期货日报, 2008-03-31 (5).
  [3]傅勇.次贷危机原因的新解释?[N].中国经济时报, 2007-11-05 (4).
  [4]卢铮.次贷危机根源是全球经济扩张[N].中国证券报, 2007-12-14 (A10).
  [5]杨学聪.美国前财长:次贷危机根源在美国银行[N].北京日报, 2008-05-08 .
  [6]巴菲特.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银行过度冒险[EB/OL].( 2008-05-26 )[ 2008-05-27 ].http://finance.cctv.com/20080527/100353.shtml.
  [7]江涌.美金融风暴祸延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首应避害[EB/OL].(2008-09-18)[2008-09-19].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9/19/content_10074798.htm.)
  [8]袁原.美国因金融监管不力等在联大成众矢之的[N].北京日报, 2008-09-26 .
  [9]雷小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根源[N].中国经济导报, 2007-08-28 (A3).
  [10]史蒂芬?罗奇.泡沫世界的原罪[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8-21 .
  [11]徐以升,陈晓晨.金融危机的本质: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8-09-22.
  [12]赵磊.透支经济与财富幻觉[N].光明日报, 2001-05-29 (B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胡培兆.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看《资本论》-纪念《资本论》出版140周年[J].中国经济问题,2007(6).
  [15]陆一.美国政府"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EB/OL].( 2008-09-20 )[ 2008-08-20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809/51457.html.
  ……………………
  而中国的自由派、也被称之为右派的自由主义者们则更多地选择了对经济危机成因以及应对方面的情况视若无睹的姿态与立场。在中国当局使出浑身解数试图避免经济危机成为政治危机时,却还是旁敲侧击兜售着一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
  什么样的制度阻止了地方发行公债?
  刘军宁
  地方政府是否有权发债?持不同的政治哲学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家长制政体为理想模式的人士通常反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这种政体理论背后的假定是中央政府是全国的大家长,地方政府是从中央政府派生出来的。地方政府官员和民众,就像未成年人一样,没有责任能力、不知自己的利益在那儿,不知如何照看自己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替地方政府和民众全面着想,全国一盘棋,从严控制地方财政,就像家长控制少儿的钱袋一样。在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中,各级政府在政治责任上对上不对下,不对辖区民众负责,权力不受民众的节制,各级政府的预算没有硬性约束制度。
  如果一个人认为,个人应该自主的,各级政府应该是自治的,其权力是有限的,政府应该对选民负责,中央政府不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家长,每个个人和当地政府最能判断自身的利益需求,并通常有权利和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务,那么,这样的人通常会主张地方政府具有发行公债的权利。根据这样的政治哲学,地方的发债权是其固有的,不是中央政府授予的,如果承认个人应该是自主,地方应该是自治的,地方政府具有发行公债的权利就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看来,是否赞成地方政府有权发行公债,在根本上关系到有着重大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哲学。同时,不同的制度是根据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哲学塑造的。在地方政府有权发行公债的国度,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是真正由当地民众选举产生的;民主国家地方首脑的任命采取的是选举制和任期制,同时有地方议会对其行为进行约束,既需要在预算体制内运行,又面临着很强的选票约束。在地方政府无权发行的国债的国度,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实质上上是由上级和中央任命的,地方的财政是完全手中央掌控的。所以,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公债还涉及到不同的制度环境。
  在发达国家,地方发债是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的需求由来已久,地方发债的必要性在学术上也已得到多方面的论证。就目前而言,众所周知,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199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见,首先现行的法律框架对发行公债说"不"。
  除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外,那么,中国现行的哪些制度阻止了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呢?
  首先是大一统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央集权制下,一切发债权属于中央,地方的财政命脉完全由中央掌控,地方政府被剥夺了发行公债的权力。因此,要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势必对现行的高度的中央集权产生冲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谓的"国家财政"指的就是全国统一的财政,地方财政只是中央财政的附属物。中央可以不受节制地在全国范围内汲取税赋,地方可以不负责任地支配财政经费。在中央编制的全国统一的国家预算下,整个财政联成了一个整体,地方政府没有独立举债的权力。这一制度安排至今仍在正常运转。
  那么,要问的问题是,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固然适应了过去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加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但是它还能继续适应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和复合共和宪政民主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吗?如果中央集权体制仅仅是适应了过去的需要,那么它就不应该成为在中国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理由。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公债的做法在效果上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尤其是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乃至政治上的控制,迫使地方一切唯中央马首是瞻。这样的制度和做法,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吗?一种选择是继续剥夺地方的发债权有助于维持长期存在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有助于维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和地方对中央包括财政在内的依附。另一种选择是地方政府有权发行公债,有助于化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的财政乃至政治经济的自主性,加强地方的自主权。那么,这两种选择中哪一种应该成为中国未来的方向呢?
  与上述相关的另一个制度因素是计划经济的遗产。在标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同时也是独立的一级财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是全国的公共产品的主要规划者和资金提供者,上级政府是下属政府的公共产品的主要规划者和资金提供者。地方政府完全依附于上级和中央财政。除中央财政外,各级地方财政都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只能分享中央统一发行的公债,而不被允许自行发行公债,其结果是地方对所花费的中央公债往往不承担偿还的责任。在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问题上,我们是保留这一计划经济的遗产还是放弃这一遗产改行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财政制度安排呢?
  第三个制度因素是责任政治的缺位。正像许多反对允许地方发债的人士所指出的,在实行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的国家,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平稳持续发债而不产生政治动荡,是因为地方财政高度透明,政府在发债上的一举一动首先接受辖区内民众的严密监督,乃至受到整个法律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监督。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公债,需要该政府有很高的信用度和发达的资本市场,这样居民才能安心的把这笔资金投资于政府,才有助于阻止地方官员不负责任地乱花钱。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虽然已经颁布了包括《预算法》在内的一系规章制度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但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预算的制订、调整、执行都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及程序,随意性很大,预算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不允许地方举债,意味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由于财务不透明和硬预算约束缺位,可以继续乱花钱。不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对政府财政预算离透明公开和立法遇监督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是否有必要通过允许地方发债来迫使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对辖区内的民众负责,从对上负责的政府走向对民众负责的政府(即责任政治),从权力不受节制的政府走向有限政府?
  一些人认为,中央不让地方政府发债,是担心政府乱发债,坑害民众。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假定地方与中央的违规冲动和资金饥渴度是相等的,假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是凡人组成的,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可能更负责任。这是因为:中央是最高权力,没有上级,在中国没有机构可以纠正中央的错误。地方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许会受到中央的查处;若是中央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如大跃进、文革),就没有机构可以对其进行查处。况且,中央是大利维坦,地方是小利维坦。在不责任的后果方面,大利维坦比小利维坦要严重得多。
  在反对地方政府发债的声音中,有两个听起来稍有不同的论证方式,但是它们的性质却是大不相同的。一种观点认为,地方政府发债就是不好,应坚决杜绝,不论中国是否具备条件,都不应该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一旦条件成熟,就应该允许地方发行公债。问题是,不改变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地方政府发债就提不上议事日程;若不触动中央集权大一统,而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由于没有责任政治和监管措施,普通债权人将承担巨大风险。
  在中国,阻碍地方发行的公债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现行的制度,政治上自上而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政治体制。中央政府担心,允许地方发债将削弱中央的财权,进而削弱中央的集权。无论如何,反对地方政府发债,效果上维护了中央集权大一统。
  地方应否发债,这个难题是本质上是制度性,而非技术性的。一旦制度性的瓶颈能够突破,技术性的难题将迎刃而解。如果没有明确有效的问责机制,责任政治阙如,硬预算约束机制缺位,那么,再让地方政府拥有发债权,等于为地方政府滥用民财,大开方便之门。因此,我们要问的是:目前阻碍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这些制度是好制度,还是坏制度?我们面临的选择是,继续维持现行的制度,还是通过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来催生问责机制和责任政治?如果复合共和、宪政民主、责任政治、有限政府是中国未来必然要走的路,那么,地方政府的发行公债权就必须尽早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对上述目标的实现产生推动作用。借助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启动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也许能够推动地方自治、责任政治和有限政府,提高地方财政透明度,促使地方政府和政治家对地方的民众负责,从而加速中国的整体制度转型。
  ……………………
  这就是联邦制、甚至邦联制的一个强有力的呼吁吧。
  问题是,现在中国果真是什么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的发展方向?
  地方分权,早就在朱镕基时代就得到了否定,分税制以及后来的土地权力的上收都是其成果。
  凭借着理论上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实在令人无法置信。
  实际上,这很能够鲜明而突出地暴露出,右派们死死固守从西方人那里囫囵吞枣过来的舶来品,生吞活剥地强加在中国的现实之上的迂腐而僵硬的怠惰而顽固的姿态。
  这种对所谓宪政的不依不饶的鼓吹,经年累月之后,毫无新意,而且懒得伴随中国情况的日新月异而在理论上进行哪怕"与时俱进"的调整,依然继续着那些如假包换的老生常谈。
  这也是右派及其所赞颂的新自由主义越来越失去人们的支持甚至同情的原因所在。右派这种偷奸耍滑好逸恶劳,结果就是两头不落好。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向集体所有制方向的行进,应该是中国官方对主张私有化的右派们的一次立场亮相;而网络上对自由派的攻击,更是声势浩大无处不在。
  而自由派在经济危机当中各国采取的国有化举措方面的选择性失明与失语,则更加表现出其理论上的责任感与人格的缺失,也就更加让人无法信任。
  同时,右派们在对弱势群体每况愈下的生存状况的不屑一顾,则让人们对于知识精英恨之入骨。抛开网上情绪化的言词的表面现象不谈,右派遭到的非议,更多的是他们与政治和经济精英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漠视乃至破坏公平正义而对自由竞争一味顶礼膜拜的行动所致。
  右派们津津乐道的发达国家的那一套货色,从改革开放30年的角度看,其实并没有摆脱30年前思想禁锢刚刚开启时的水平,还是停留在引进与注释的层面上。
  毋庸置疑的是,先发国家之所以先发,并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更是在法治、文化、政治等各个治理层面。因此,先发国家有着相对完成而成熟的治理方略及其所依赖的理论。
  姑且不谈现在正经历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于新自由主义乃至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挑战。西方人的理论,让后发国家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也不去说西方人贩卖给后发国家的那些理论是产生于阴谋论的居心叵测当中。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除了先发的发达国家之外,宪政也好,联邦制也罢,并没有在发达国家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得到过右派所鼓吹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并没有被成功地复制在任何一个非先发国家,不管这种国家被称之为后发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抑或穷国。
  我是个坚定不移的看空唱衰分子。我也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取得过哪怕让人能够忍气吞声看得过去的业绩。就目前还残存的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情况看,一个比一个差强人意。我并没有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就能够一了百了地解决现如今世界上存在的贫富差距,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当中,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号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已经是民不聊生满目疮痍了。
  但这也不能够使人找到宪政或者联邦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替代品的任何证据。
  右派里,王力雄还是个比较有勇气面对现实的,尽管他现在出入都有安全人员的贴身看守。王力雄言之凿凿地声称,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谎言,发达国家要想保持其发达地位并且享受如此地位带来的丰盈生活,就必须以穷国的存在为其前提性的条件,就必须以中国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为代价。不能设想的是,发达国家会坐视穷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与先发大佬们平起平坐讨价还价。
  实际上,中国的右派们,普遍缺乏王力雄这种理论上的责任感与勇气。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们,基本上都是食洋不化地缘木求鱼,拿着洋鬼子的道听途说套在中国的现实上削足适履。
  这也造成了右派作为一个群体越来越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与中国的现实形成了鸡同鸭讲的局面。右派的说辞现在越来越没有了市场,以至于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吴敬琏、刘军宁、徐友渔等右派领军人物们一旦发声,就会招徕一片恶意的嘘声。
  在改革开放30年活动当中我所传播的大量文字,就包含了人们对这30年的太多评价与议论。右派在此过程中应该是既得利益者,卖身求荣不在话下。但问题是,失去了知识分子立场与情怀倒也无所谓,毕竟中国已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多一个少一个骗子也于事无补。可如果懒惰到连说辞都旷日持久没有升级换代的话,那么其用心与能力就很让人心存疑虑了。

标签:美国   中国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