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的内涵
1970年,中国第一颗完全自主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唱响太空。在当时发表的《新闻公报》稿上,周恩来总理加上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字句,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新时代,总结航天精神的内涵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一代代航天人传承并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冲破各项技术难关,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大发展。我们也要学习并弘扬航天精神,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不畏艰难、提高工作水平,为全区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一是要敢于拼搏,克服难关。我国的航天工业起步晚、基础薄,相比美俄而言有着几十年的差距。虽然差距大,但勇敢的中国航天人选择了尽快赶超,当时赶超目标锁定为俄罗斯“联盟-TM”号,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载人航天飞船。在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很快制造出了我们自己的三舱航天飞船,不仅如此,还针对“联盟-TM”号飞船的缺点做了重大技术创新,就连俄罗斯技术人员看到我国的技术创新也不禁感叹到:“都说中国人聪明,真是名不虚传啊!”。其实,聪明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科研人员“白加黑”的辛苦钻研,才将一个个技术难题破解。我们要学习并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敢于拼搏、不畏艰难的勇气,认真钻研业务,让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专业。
二是要勇于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了月背采样任务,首次获取了月背的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在53天的任务中,嫦娥六号经历了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等关键技术。在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中,有的没有相关经验作参考,而是需要完全自主研发,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发挥专长,形成创新思维,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更新的知识,以积极的态度迎战新挑战,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中作出一番成绩。
三是要无私奉献,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叶培建,深耕太空探测领域半个多世纪,他在青年时代努力学习,在国外深造期间,广泛汲取各方面知识,并在刚一完成学业就立刻踏上回国之路。叶培建院士从青丝到白发,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做科研上,并带领团队攀登一座座科研高峰。我们要向叶院士及其他航天科学家们学习,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在业余时间里,也要尽可能的汲取与工作业务相关的知识,并适时地运用于岗位工作中,为促进单位事业发展贡献才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唐冰倩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