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普世”大观:待富何须怨命苦,大爱不度农工间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普世”大观:待富何须怨命苦,大爱不度农工间  

  

  

   苏 杜  

  

  时间 2008-06-06  

   “主流媒体人”正在做着一种努力,努力将中国民众、中国军队、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的勇敢、智慧、团结、无私、牺牲奉献精神纳入他们“大爱无痕”的“普世理念”中。这些历来总是标榜自己“不讲立场”、“不以意识形态搞经济”的“社会经济人”,总是不失一切时机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散布自己的意识形态的。他们占据着“主流媒体”,他们是一定要这样做的,他们决不会放弃多年斗争才得来的这块重要阵地。  

   什么“大爱无痕”,什么“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在辽宁“钢水倾顶”之烈火中,在山西“黑窑工奴”之黑暗中,在广东“番禺童工”之闹市中,在山东“汶河淹矿”之水深中,在这儿那儿的塌桥塌场塌吊之轰鸣中,有哪位“主流媒体人”出来大声疾呼过“老吾老及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吗?有哪位“资深评论员”出来播布过“无痕大爱”吗?中国民众听到,不都是什么“这是个案”,“改革成绩不容否定”,“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借机生事”,最后的结果不都是基本上不了了之了吗?死难者父老,当事者的稚童,被关爱过吗?被保护过吗?甚至有的“封疆大吏”最后总结出来的“教训”竟是“未能及时主动地抓好舆论宣传工具,在网络舆论面前表现得被动”,对自己职责的检思半点真心实意也看不到!“百年大计”的大桥塌得连点楂儿也不剩,只见一江春水向东流,还照样是“设计规范、施工优秀、政绩伟大、处理及时”,不是常见的“护已短及人之短颂已功及人之功”模式吗?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针指导下,30年来,“主流媒体人”表现出了对农工大众越来越深的冷酷。我们不必再谈及以“铁心肠铁手腕砸烂铁饭碗”让新的“三座大山”重重压倒了农工大众的头上,也无需再议论中国农民“工”而不“农”、“工”而无“薪”几成“改革开放”以来最基本的一种“国情”,我们只要看一下广东《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告》(讨论稿)(下称《告》),中国农工的明天会如何,什么样的“中国新气象”将可能如期而至或者是不期而至,就会有一个明白无误的答案。《告》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旗下,解决他们“突出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路子是“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打造更大的经济圈,从而把人口向大经济圈疏散,通过区域合作减少人口压力”,说白了,就是通过“企业转型”将高消耗高污染企业与“低素质人群” 转移到“合作区域”去,为此,《告》提出要“以经济手段推动新莞人回乡创业”,比如“提高出租屋的租住和经营成本”,这要说白了,就是以“铁心肠铁手腕”将“低素质人群”撵回老家去。什么“大爱”呀,“先富带动后富”呀,谁要是曾经抱着过这些美妙的理论做过终有一天会富起来的美梦,那末,今天,这份《告》会让他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了。广东,被美国《亚洲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的前《人民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这样评论它: “我觉得说明了汪洋主政广东以后,中国出现了新气象。” 我以为,真能概括出“待富何须怨命苦,大爱不度农工间”的,不是网坛上的左派草根,而是东莞这样《告》与马立诚这样的判断。  

标签:中国   农工   他们   广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