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黄色新闻”潮的中国启示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国“黄色新闻”潮的中国启示

  

  

  :人民网2010年08月24日

   解决中国大众化纸的现代黄色新闻倾向,从两方面可以向美国学习,第一是要有多家真正能够满足公众新闻需求的权威纸,能够引领纸专业主义的好风气。第二是形成主要由行业自律解决问题的机制  

  19世纪末美国《世界》和《新闻》煽情新闻  

  孩子们是怎样被烤死的/尖叫饶命/血的洗礼/货真价实的巨兽(考古道)/杀死小贝西的神秘凶手/年轻姑娘为何寻短见/大作家令人惊讶地投身煽情小说/是什么使他偷窃/凶手投案,请求处以绞刑……  

  南方最大晚8月2日的头版,头条至三条标题新闻:  

  起纠纷酒后杀死客户/驾铲车疯撞致死8人/三车相撞11死2伤/神仙李一叫卖“特训”/伪娘刘著渐失“透明”……  

  该文艺副刊某天的头条通栏文章与算命先生同居的日子(“同居”二字做了放大处理)  

  美国100多年前的新闻标题与现在中国纸的标题何其相似,甚至后者明显超过前者,大有发展继承的意味。前二是美国19世纪末“黄色新闻”潮中的代表性纸,老板分别是普利策和赫斯特。而后者代表着中国十几年来大众化纸标题的比较普遍的表现样式,只是与北方纸相比,南方的纸在标题制作方面的煽情技巧,更胜一筹。  

  沾色带暴,难以撼动的低俗风  

  中国的低俗风与美国的黄色新闻潮并没有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联系,中国纸的低俗是自己发展出来的,很多新闻工甚至都不知道美国的“黄色新闻潮”,就连黄色新闻的“发明人”约瑟夫·普利策因为创立了普利策新闻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新闻理念,在中国也是以正面形象示人。美国的“黄色新闻”(Yellownews)不等同于我国语境中的黄色(色情)新闻,它是煽情新闻的一种美国化表达,只是因为当初《世界》和《新闻》竞争,抢夺以“黄孩子”为主角的连载漫画的群,故把以这两个纸为代表的新闻道类型(煽情新闻)称为黄色新闻,这类新闻中包括性的煽情,也包括暴力煽情、政治煽情和伪科学煽情。  

  “黄色新闻”的这种处理手法,主要目的是刺激人们的感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带来传媒自身的经济效益(所谓“注意力经济”),而对新闻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却很少考虑。这是一类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传媒和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的新闻吸引人,把十分重大的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我国的低俗化新闻潮虽然和美国没有历史渊源,但是所循的路数,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与百年前的美国黄色新闻基本相同。  

  笔者十几年前就在多篇文章说过,我们正在重复美国百年前黄色新闻潮的老路,但几句批评不可能撼动利益驱动下的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今天看来,我们不能再忽略这个潮流的存在,有必要学习一下美国成功抵制黄色新闻潮的经验。  

  

  主动抵制黄色新闻潮的美国人  

  抵制这股黄色新闻潮的代表人物是阿道夫·奥克斯,他于1896年成为《纽约时》的新老板。他的办方针是:“纽约时要用一种简明动人的方式,提供所有的新闻;用文明社会中慎重有礼的语言,来提供所有的新闻;即使不能比其他可靠媒介更快提供新闻,也要一样快;要不偏不倚、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无论涉及什么政党、派别和利益;要使纽约时的各栏成为探讨一切与公众有关的重大问题的论坛,并为此目的而邀请各种不同见解的人参加明智的讨论。”  

  《纽约时》自1896年起至今,每天头版左上角的箴言是:“本刊登所有值得刊登的新闻。”(AlltheNewsThat"sFittoPrint),这句话意在表明抵制黄色新闻的立场。奥克斯反对纸玩弄“噱头”,宣布纸只刊登具有时事新闻意义的而不是娱乐性的文章。他曾经用“本不会污染早餐桌布”作为抵制黄色新闻的口号,因为当时该的主要读者群是上班族,通常一边吃早饭一边看纸。  

  1908年,玛丽·艾迪夫人在波士顿创办《基督教科学箴言》(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她曾受到媒体的伤害,因而在87岁高龄决心办一份公正的纸。该追随《纽约时》开创的严肃纸传统,每天纸左上角有一句话:“不伤害而是祝福所有人。”(toinjurenoman,buttoblessallmankind)  

  有《纽约时》等一批纸做出较好的样子,是黄色新闻潮得以转向的原因之一。以《纽约时》为代表的传媒既提供了正面且能满足公众实在新闻需求的媒体榜样,又为黄色新闻潮的转向提供了确定目标。1912年《纽约时》关于冰海沉船的道,便是规范发现新闻、采访新闻,而且行文和图片做得令公众满意的典范。既然这种从新闻事实本身的道方式能够真正满足公众的新闻需求,那么,黄色新闻夸大部分事实、无中生有,煽动战争,甚至引发总统被刺有关,自然引起公众反感,失去了市场。  

  美国移民多数是清教(新教)徒,道德理念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的。过度煽情与新教伦理亦不对应。因而,在传媒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黄色新闻潮退潮了。普利策本人实际上也悔悟了,开始强调职业道德,捐助成立新闻学院和设立普利策奖,《世界》在他逝世后被出售;赫斯特在舆论的压力和经济不景气之下停掉了他的《新闻》。因此,美国没有像英国《太阳》、德国《图片》那样的以煽情为特色的纸,美国的纸都是严肃纸的风范(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唯一全国性纸《今日美国》是通俗化新闻纸,但不煽情)。  

  

  中国媒体需要榜样和自律  

  中国大众化纸的低俗之所以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像《纽约时》或《基督教科学箴言》那样成功而比较规范的真正的新闻纸。大家都在摸索中,缺少正确的行业理念,发行量和影响力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于是竞争促成了类似美国当年黄色新闻的道模式流行。  

  党有可能成为引领业规范道新闻的新闻纸,但无奈党的办理念长期滞后,至今仍然以指导工作而不是及时提供丰富的新闻为主。没有具有影响力的可以效仿的榜样,自发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煽情主义盛行。  

  鉴于新闻传播业没有真正形成行业自我约束管理的体制,于是一切问题有赖于党政机关出面来规范。这种规范的主要方式是不断下达各种禁令,重复提出种种“不许”、“严禁”。这种文件属于行政规章,是刚性的,而低俗问题基本上属于职业道德范围内的事情。道德是弹性的,需要根据情境以自律的方式解决问题。自律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行政规章的监管力度有限且机械,于是只有一些极端的表现受到事后遏制,大多数一般化的情形没人管,也不可能被管因成本太大。  

  解决中国大众化纸的现代黄色新闻倾向,从两方面可以向美国学习,第一是要有多家真正能够满足公众新闻需求的权威纸,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公信力,能够引领纸专业主义的好风气。第二是形成主要由行业自律解决问题的机制,依靠他律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也难以将职业道德和规范内化为新闻工的职业本能。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人民论坛》2010年8月下总第300期 P.30~P.31)(:人民网-《人民论坛》)  

  

  附文:

  

  南方系腾讯竟然在主流版面为三级电影做广告:厘米之号

  

  腾讯:《3D肉蒲团》拜神 叶山豪演成人电影不担心(图)

  腾讯真是长本事了,这都敢发出来。虽然毛泽东思想已经被剔除了,虽然我们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可好歹我们的羊头也还挂着不是,以胡总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也还在“反低俗、反庸俗”,在几家省级电视台的相亲节目都被指责拜金而不得不调整甚至被禁播的时候,腾讯竟然发出一批为某三级电影宣传的系列文章,难道腾讯的老总胆子大到要跟党中央作对,跟整个健康的社会风气做对?

  

  性自由必然导致性泛滥,性泛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种族素质被不断的降低,同时,在避孕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性泛滥也只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怀孕,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的,专一的还是多情的,在性泛滥的情况下,其实也就是今天,都不会有安全感。

  

  我们是在这个社会环境长大的,当然免不了沾染某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如看色情电影。但作为接受了毛泽东思想再教育的青年而言,我们更知道这些低俗电影对人的思想危害有多大,更应该以身作则拒绝低俗影视,宣传低俗影视的危害。唯有如此,我青年方可健康成长,我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互联网监管单位,应该给个说法吧?怎么着我们宣传反转基因也比宣传三级电影高雅些吧?

  

  附文:

  

  国内舆论阵地都让美帝的打手南方系占领了

  

  :利杨

  

  昨日在天涯上看到一则帖子,是关于腾讯新闻造假的,以详实的资料指出了腾讯那篇《前驻波兰大使称赞波兰政府节约》的新闻纯属造假。很多人大为吃惊,腾讯,一个全国性的特大媒体,为何会造假呢?其实,这根本就不用奇怪,因为腾讯是南方系控制的媒体之一,只要有能攻击党和政府的新闻,他们是决计不会放过的,哪怕为此造假。说起来,中国的媒体存在一个南方系,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当年南方系大佬宣称控制了中国90%的媒体的豪言壮语,依然在耳,由此可知,我们的中宣部,到底打了多久的瞌睡。

  

  南方系,其得名来自于一个很着名的纸——《南方周末》,《南方周末》是什么样的纸,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清楚,因为很出名,尤其是以攻击社会主义、共产党出名。南方业集团在形成气候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几种刊杂志,虽然他们自称自己的宗旨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但是,随着网络的发达,不少人都看出了这个集团其实是以“和平演变中国”为自己最大的责任,所谓的良知,只是对美国大老板的良知,至于对中国人是否有良知,很抱歉,精神上已经是美国公民的南方系众人,可是彻彻底底将国民当做屁民来看待的,屁民,最好骗嘛。

  

  南方系的形成尤其历史的原因,与当年改革开放之后对美国形成的狂热崇拜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小平同志在对待左派的问题上矫枉过正有着莫大的关系,在防左,防右问题上,小平同志坚决的执行了“主要是防左”的政策,对右派基本上是放任自流,这给了南方系形成的政治环境和思想环境。随着南方业集团的逐步壮大,苏东剧变又紧接着发生,南方系一下子就找准了自己的目标——“和平演变中国”,而且,随着南方业的诸多编辑开始向外流动,犹如一种病毒一般开始侵蚀中国的媒体,到后来,南方系某员工得意忘形,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告诉朋友,在四大门户中,QQ的总编辑是前南方周末的陈菊红,搜狐主管博客的赵牧是前南方周末的、刘同学新征是新京来的,新浪也有不少前南都和新京的旧人,而网易就不用说了,从副总裁、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监甚至到各个频道的主编,大部分都是南方业出来的。 ”

  

  所以,腾讯会在新闻上动手脚,根本就是情理之中的事,经常上网的朋友大概都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自己的评论发言并不会显示出来,甚至常常被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理由给直接阻拦掉,或者删除掉。然而,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众所周知,新华网,人民网,某种意义上就是党的网站,国家的网站,按理说,这种网站上对所谓的“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的应该是更为严厉的,但是,当我将从新华网的网站上看到的内容复制下来,发到网易的评论里时,网易告诉我“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很搞笑,不是吗?如果国家有这种规定,在新华网上是怎么发表出来的?最搞笑的是,这个内容并非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而是拥护党和社会主义的,哪个国家会傻到规定“只准攻击我,不准拥护我”?南方系的人真是聪明,对不符合自己口味的观点,就打着“国家有关规定”的旗号直接河蟹掉,将矛盾直接转移给党,当然,他们也会放行一些跟他们意见不一致的内容,不过,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更多的跟他们意见一致的评论之中,通过技术手段,强行的将评论倒向自己,然后,就宣称,这是民意。手段虽然老套,不过,对于在获取信息上往往存在滞后性的普通人来说,着实是相当的惯用。

  

  在网络尚未普及之时,南方系的刊杂志可以经常编造一些假的不能再假的新闻,但是,这些新闻是国外发生的,没有网络的人无法向外获得信息,所以,他们蒙蔽了不少人。然而,网络逐步普及之后,老的手段不行了,跟不上这一变化的《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等逐渐的被人剥去了神圣的光环,露出了腐朽的躯体,能被其所蒙蔽的人群变得狭小。而南方系却很厉害,他们乘势入侵了网络,控制了门户网站,而开始了一种新型的造假,我将其称之为“真实的谎言”。何为“真实的谎言”?高等数学之中,有这样一个最为基础的概念——极限,而“真实的谎言”,就是一种极限状态下的谎言,这种谎言无限的趋近于真实,让人难以辨别,尤其是对于无法获取完整信息的民众来说,更是很难分辨其是真是假,而受其蒙蔽。

  

  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先兆往往就是思想的混乱,而造成思想混乱的,往往便是媒体,哪种力量控制了媒体,他们就能控制人的思想,就能为所欲为,苏东剧变的教训犹在眼前。苏联,在历史教材上将其解体多往经济原因上套,这很正常,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的,那么,为了在人民中肃立这么一种非建立市场经济不可的思想,自然要把苏联和东欧当靶子。然而,事实上,苏联的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原因而非经济原因,如果不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相继去世,他们所进行的对苏联有益的经济改革被继任戈尔巴乔夫瞎整一气,然后又为了转移党内对其的职责乱搞政治改革的话,苏联,很可能并不会解体。而我们的北方,也许会压着一个庞然大物,从这点上看,苏联解体是值得庆贺的。然而,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就开始鼓吹所谓的“新思维”,要建立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将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交给了以整垮苏联为己任的雅科夫列夫,雅科夫列夫通过操纵媒体,将整个社会的思潮弄乱,同时,通过媒体,将西方世界扭曲成幻想中的天堂道给对外界并非很了解的苏联民众,两个人一个在政治经济上破坏苏联,一个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瓦解苏联,最终葬送掉了苏联这个庞然大物,戈尔巴乔夫在将苏联整垮后表示:“自己达到了目的,感到很安心”,而雅科夫列夫在苏联解体,人民遭受巨大苦难将矛头指向他时,便打造出了一本《一杯苦酒》,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将镜子照向苏东剧变的历史,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南方系所在做的一切,无非就是雅科夫列夫们的翻版。80年代,南方系尚未壮大之时,在做这件事儿的是北方的中青系,也就是“中国青年”在做如此的事儿,现如今,中青系已经没落,但是从“中国青年”中仍可以看到他们依旧在延续其80年代的所作所为,只是,远不如南方系犀利罢了,我读高中之时,“中国青年”有个“冰点时评”,不是同样用着南方系的手段吗?再往前推,04年雅典奥运会时,当时的《成都商》体育版有个特约评论员的文章,不是跟南方系同属一系吗?直到今天,在《中国青年》上,我们不也是能看到一个名叫张XX的人在那儿极力的鼓吹私有化,听闻山西国进民退,比自己死了母亲还要如丧考妣吗?也许,对南方系的人来说,所谓的民主就是“我绝不让你发表意见,但我誓死扞卫我自己发表意见的权力”吧,行了,写了这么多,突然觉得,有个南方系也好,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没有了南方系,西方又该攻击你没有了“言论自由”了 。

标签:新闻   南方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