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对茅于轼是公诉还是母诉?

2025-02-26 学习 评论 阅读
  

  对茅于轼是公诉还是母诉?

  

  司马平邦

  

  昨天接电话,问我是否志愿加入“北京市人民公诉茅于轼和辛子陵”(我说可以,我知道有许多朋友身份关系,不方便,我自由人一个不在乎。

  

  到晚上才知道,原来这次“公诉”是由毛泽东的前儿媳刘思齐等人牵头的,其实,我倒觉得是毛家的人真该出来跟茅于轼、辛子陵几个说道说道,不过据说毛家人现在仍然身份敏感,这样的动作,非得最高层点头,所以他们也只能忍着忍着,终于有刘思齐出来,已经不错。于是我连夜就发了条“毛家愤怒”的微博:

  

  【毛家愤怒】毛岸英遗孀刘思齐领衔北京公诉团,集体公诉茅于轼和辛子陵:向人民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起(申请)公诉,希望人大对这一事件予以高度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以平民愤,以慰人心,维护我们党的光辉历史,维护毛泽东主席的荣誉和尊严,维护国家安全。

  

  今早上起来,看到这么一个小微博上真有人出来质疑,所以,再特别写上几笔。

  

  茅于轼写过的那《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其实正是辛子陵所著的《红太阳的陨落》一书的读后感,里面的大量内容我个人都不同意,我亦认为这里面的笔法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或历史评论,而是谩骂、丑化和造谣――中国可以允许这样的东西大行其道,就不允许有人对这样的东西提出非议?

  

  茅于轼和辛子陵的东西出来后,感到愤怒的不只我一个,幸网站第一速度组织了网上签名讨论,这一次表现出色,并没有只站在单纯的以谩骂对谩骂、以丑化对丑化的姿态,而是从一开始就求助于法,法这东西,虽然有可能成也有可能不成,不过,求助于法本身就是成。

  

  接着就有了昨天的“公诉书”。

  

  说到公诉,多说一句,由那么多对茅于轼不满的朋友联名向人大“申请”国家的相关权力机关对茅于轼、辛子陵等提起公诉,且不说那写在这个“公诉书”里的关于茅于轼、辛子陵的罪名是什么,因为那是真正进入法律途径该由律师们做的事,我倒觉得只要这样的法律行动能够被付诸实施,就已经是胜利。

  

  既然结果不可指望,先关注过程更为重要。

  

  比如,对袁腾飞。

  

  也在去年这个时候,袁腾飞的一段在课堂上谩骂毛泽东的视频出街,一面激起赞赏,一面激起愤怒,赞赏者的赞赏不过是在网上发几句酸词,但愤怒的人要做的可能超乎赞赏者的想像,因为他们不相信这年代还有谁会在毛泽东形象受损时站出来鼓与呼,还有谁会去打人,但就是有这样的人。

  

  其实,连我也没想到在网上一样得到巨大支持的袁腾飞居然这么容易被掐灭火,那一天,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如苏铁山、尹君正等,听说袁腾飞在商务印书馆有讲座,于是结伴先期到了现场,等着袁出场,要与他理论一番,我也听几个老人说,实在不行就现场给他几拳,是老拳,当时还有人带了一筐子鸡蛋,准备都砸大袁老师讲座的背板上(注意不是他身体上),反击袁腾飞的人,大多是共产党教育下长大的一代,他们大多听话,去之前对如何有理有节地跟袁腾飞辩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都有过商量,一致的意见是,尽量不动手,更不能伤人,伤人负不起责啊。

  

  就这样一种小众的架式,没想到,居然吓到袁腾飞1年多没敢公开露面――是至今还不见踪影,看来他是真吓坏了。

  

  通过袁腾飞,你就看看中国那些夸夸其谈着想非毛的人的衰模样吧。

  

  事后,一些曾经去过商务印书馆现场的人都表示,袁腾飞这小子胆也太小了,更没有想到在网上闹腾数月没有结果的事,到现实中,只须隔空骂一骂,它就灭火了。

  

  这办法同样适用于茅于轼。

  

  茅于轼据说七八十岁了,估计弱不禁得起一阵风,即使用对袁腾飞的方式对他,都有点儿不公,你动他一个手指头,他就可能出状况,你当面对他愤怒一下,都可能把老头儿气昏过去,老人家毕竟是老人家,我倒不是善良到尊敬所有的老人家,但对这个老人家,我仍然主张离他的肉体远点,一旦沾上了责任甩不脱。

  

  但也不要太在乎他倚老卖老,所以,如上述由发起的“集体公诉”,并讨论付诸于实实在在的法律的途径,就是最好的选择,其实能不能因之按许多发起公诉者的意愿将茅于轼责以之法,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今日茅于轼的猖狂变成今日袁腾飞的悲催,在声势上、气势下压倒他,在此,我也可以告诉茅于轼、袁腾飞们,其实绝大多数被你们激怒的人,比如你们所谓的左派,也都是受党教育中规中矩了一辈子的老实人,他们心里有愤怒、嘴里的愤怒,手上未必真的有愤怒,既然茅袁这样的人如此坚信自己对毛的批判,并甘于当选锋,最好也不要因为有几个人来踢馆、搅局和公诉就断了你们继续批毛的脚步,要坚持,而且我还认为你们这样的脚步该越来越疾,迎风而上,于沧海横流显示你们的大英雄本色才是。

  

  要解决问题!

  

  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不是真正在法律上将茅于轼告倒。

  

  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造成一种气势,是民主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更要通过这些表达让某些人看到这个社会的最大气场在哪儿,说实话,我们本来也没有权利封住别人的嘴,而只是想争取张开自己的嘴。

  

  还真别怕别人因之说你是文革重演,现在许多人受用“文革”这两个字来唬人惯 了,听的人也麻木了,文革是中国当代历史中不可回避的一段,文革不是少数人的表演,而是大多数人的参与,我从来没觉得文革有什么可丢人的,文革制造了恶果,但文革发生和发动也是有原因,而且是有合理的必然原因,如茅于轼、辛子陵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文化也确实需要革命一下,其实他们何尝不是在先期革我们认同的文化的命,许你们革我们文化的命,不许我们革你们文化的命?如此恶毒、造谣地否定毛泽东,这种行为本身已是地道的文革手法。

  

  我估计,纵然有这么多的声讨和公诉,茅于轼还是要比袁腾飞要硬一点儿,毕竟是老不要脸比小不要脸的脸皮厚,不过,他们也知道干投机的这档子事,是不可以认真到底的,就像袁腾飞不会傻到有人砸场子了还会出来招摇,他们这些人说话、办事,其实考虑的都是成本,而绝没有什么真正的主义和信仰,以前骂毛泽东,成本低收益大,自然要骂,现在再骂,虽然其实一样是成本低收益大,但他们已经在心里恐怕自己会付出太高成本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

  

  然后,保留着向他们投鸡蛋的权利、骂娘的权利,也提示他们有人还保留着向他们挥拳头的权利。

  

  吓也能吓死丫的。

标签:公诉   腾飞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