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深圳原住民--“食利一族”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深圳原住民--“食利一族”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先富人群,其中,深圳原住民就在其中。由于深圳建市30年纪念日在即,所以,有的媒体就以深圳原住民的“奉献”为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当然,主题离不开的就是关于原住民在改革开放中作出的“奉献”。  

  

  我来深圳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和深圳许多原住民打过交道。据我了解,深圳的原住民的确是30年来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他们原来大部分是渔民或者农民,在深圳建市前,生活和全国人民差别不大。但是,深圳建市给了他们机会,国家征用了深圳几乎所有的土地,并且给予了高额的经济回,同时还将他们的户口也全部转为城市户口。  

  

  昔日的渔民农民,除了在极少数地方还保留着渔业和农业外,大部分人靠仍然掌握在手里的住宅地基,建起高楼大厦,靠出租住房厂房赚取巨额利润,生活极端阔绰,有相当一部分甚至移民香港,连收租这样的事情也不屑自己动手了。因此,也造就了另外一批富人-----“二房东”。即使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二房东”也常常是年收入数十万元。  

  

  原住民阔绰到什么程度我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那些他们雇请的“二房东”的阔绰我是亲眼看见的,他们基本都是自己已经有房有车,出手大方。男人以嫖为主,女人以赌为主。  

  

  由此可推测原住民房东的阔绰程度了。  

  

  现在,突然来谈深圳原住民的“奉献”,我觉得离题太远。  

  

  “奉献”是非常伟大非常无私的精神。  

  

  革命先烈“奉献”的是自己的生命;工人农民“奉献”的是自己的劳动;科学家“奉献”的是自己的知识;见义勇为者“奉献”的自己的精神。  

  

  这些“奉献”即使后来得到一些物质的精神的回,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不足以回其万一,于是才能称得上“奉献”。  

  

  深圳原住民“奉献”了什么而值得我们敬仰?  

  

  是的,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国家收回,因此他们好像失去了生存手段。但是国家给他们创造的生存条件远远大于他们的失去,更何况,所谓失去的土地本来就是国家所有,属于全体国民的财产,而不是他们的私产。  

  

  这样从哪里可以谈到“奉献”?  

  

  国家在其他城市和农村都有过征用土地的事情,一般不会给出巨大的经济补偿。例如三峡大坝移民,还有许多新建工程征用土地,仅仅是让被征用了土地的农民进入工厂工作,这样还需要这些农民符合工厂工人的要求才可以。许多老城市在扩大版图而将周边农村纳入城市后,如果并没有征用农民的土地,那么除了将他们的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以外是没有任何补偿的,如果征用了土地,那么就安排部分农民就业。  

  

  只有在深圳,一方面给予巨额的经济补偿;另外一方面还允许他们大量建房牟利,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新城市的深圳在违建问题上却比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都严重的原因。对于深圳原住民,他们实际是深圳建市的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成为地地道道的“食利一族”,根本谈不上“奉献”。  

  

  真正为深圳建市作出“奉献”的是30年来数以亿计的勤劳的外来工人,他们在最低工资、最少福利、最无保障的条件下工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当他们年纪大了力气小了健康差了的时候,背起破旧的行囊和几张可怜的钞票,默默的离开了这个已经辉煌起来的城市,回到户籍所在地去终老余生。  

标签:深圳   奉献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