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代圣贤徒会装蒜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一代圣贤徒会装蒜

  

  安庆仁

  

  古代有个读书人,贫家出身,但天资聪慧,相貌不俗,所以就被一个员外家的女孩看中了。女孩生的婀娜多姿,行似轻风扶弱柳,卧似软玉雕白凤,更兼得自幼饱读诗说,偶或凭栏弄句,字字珠玑。因之,结婚数年,书生尚似梦中。偿誓之于妻:若得金榜题名,此生必不负夫人。

  

  后边天打雷劈之类的话还有不少,这倒不足为奇,中国读书人,说则归说,但真遭天打雷劈的还闻所未闻,所以自古及今,中国读书人都不信有雷劈这件事,只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洛阳花”。这位书生也同样不能免俗,40那年,天念其诚,到底中了进士,然后一路顺风,不几年做到了大学士。

  

  这下可了不得了,八杆子打不着的来了,十八竿子打不着的也来了,所以很快,从书生变成大学者的他就飘飘欲仙了。然后跟苏东坡一样,所到之处,儿女情长。跟苏东坡的区别是,苏东坡泡妞如泡茶,从不避讳什么,但这位学者因有言在先,故而在妻子面前,总是以正人君子的形象出现。

  

  其实古代的女人在这方面对男人的要求极低,尤其是那些考取了功名的大学者,妻子人老珠黄的时候,都会主动给丈夫纳小一至数人,反正家里有钱,也不在意仨瓜俩枣的。但这个学者装的那叫一个像,妻子数次提纳妾之事,都被他严词回绝了,进而还责备妻子:欲陷吾于言而无信之小人乎,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手绝活,真令人叹为观止了,难怪庄子骂那些读书人,当婊子还立牌坊。但一个巨大的矛盾是,这位学者毕竟年纪大了些,常在外面与人乐乐,难免不与夫人乐乐的问题撞车,所以时间长了,身体就有些吃不消。有一次,跟一个顾盼盼那样的青楼女子乐乐后,便顺口提到了这个问题。

  

  要说青楼女子就是高,不愧是搞专业的,略一沉思,就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该女子说:你后你再来我这里时,可从家里带一头大蒜过来,然后临回家的时候嚼上几瓣,端的便是你想亲热时,夫人也必敬而远之矣,所以你只管说出外喝酒便罢了,夫人断不会生疑。该学者听罢大喝其彩,连口道:妙不可言也。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况夜长梦多乎,因此不到半年,夫人尽悉内情。但夫人并不想挑破这层窗户纸,虚伪是男人的天性,何况大学者哉,遂相安无事。但至此之后,每次但闻丈夫满嘴蒜味,夫人就主动找理由躲开,正所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却说忽然一天,该学者在家里大摆宴席,招待门生故吏。场面之大自不肖说,值得一说的,是那些桃李,直把老师捧到了天上,诸如曾子在世、颜回托生。这其中的猫腻自不用说,老师伟大,学必自然卓尔不凡。曲终人散后,该学者兴致勃发,命丫鬟铺纸研墨,然后一挥而就:一代圣贤。夫人看后窃笑不止,提笔在落款处书:徒会装蒜。

  

  后有人因之戏曰:所谓圣贤徒会装蒜,奈何书生满嘴鬼话。“装蒜”一说其实就是这么来的。然则令人悲哀的是,“装蒜”这个毛病在中国知识分子体内仿佛生了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倒是南京换妻的王教授,让人敬佩得紧,淫便淫了,何须装蒜,既不做作更不虚伪。

  

  还有那么些人,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装蒜,心里明明不想给老百姓民主权利,却张口闭口讲民主。比如《炎黄春秋》上的那些学者,一边讨论怎样在中国推进民主化,一边又担心民主会导致第二次文革,尤其害怕老百姓有了选举权以后,会把毛派人物选上台。有个很著名的右派学者就公开说:中国只能搞有限民主。有意思,有限民主也叫民主吗?他可真能装蒜。

  

  2010-04-15

标签:学者   夫人   民主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