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再谈“遏制房价唯有征税”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再谈“遏制房价 唯有征税”  

  笔者曾撰“遏制房价 唯有征税”一文,对实施和议论中的的诸如限购二套房三套房、差别利率、多征利得税、加息等等众多所谓调控措施,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出其不可行性,正如有学者所言,这些措施是“隔靴搔痒”,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缺乏针对性。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在哪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走势,中国的房价过高是因需求过旺,需求为何过旺?是因投机者在大量炒房囤房,君谓不信,试看几例:北京“七彩尾房超市”负责人介绍,委托其出售房产的炒房客,少则有七八套,多则有几十套,最多的一位有400多套。再如广西贪官李和平在上海有房产55套,山西贪官郝鹏俊在北京有房产35套,被称之为“清水衙门”的园林局的局长耿晓军也有房产38套。另云一深圳人有房1280套,一东北人有房1300套,不过这南北呼应的“深圳人”“东北人”不能算“实名制”,权作参考,但问题的严重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全国660个城市中,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0即囤积的空关房有6540万套。所以,这种过旺的需求是虚假需求,是泡沫需求;所以,打击投机,挤压泡沫,才是净化市场、解决中国住房问题和房价问题的正道和必选。如何打击和挤压?笔者曾撰文称,“开征房产税就是这种打击中最温和最有效的手段,此种有效性是因所囤房产成本上升的确定性和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使得投机者却步,使得市场和价格少了疯狂多了理性。” 并且,“自住不征投机囤房者征之,则因其合理的倾斜和针对性也即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性”,使其在有效性之外更具正义性和法理性。  

  

  显然,以上观点和建议是有其合理性和可作性的,但新近有地产商和学术界人士提出了两个取代性的意见,一是增加土地供应,多建房投放市场;二是两手抓,即抓市场解决和政府解决,也就是市场提供商品房,政府提供低价经适房。其实,它们也是低效和无效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增地多建问题。  

  在健康的市场下,“求”强“供”弱,自然就应增加供给,但中国的房市是畸态的非良性的,即投机者疯狂炒房囤房,若对此视而不见,不整顿市场遏制投机而大谈增加供给,只会使虚火更旺,泡沫更大,于事无补,所以,这种增加土地供应多建房的说法,如同在投机者大量囤积大米造成米价畸高穷人挨饿的情况下,说要减少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多供应土地种植粮食一样,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的“理论”或许是,供地多房子足够多了,投机者面对众多的房产没资金了,没能力了,他们也就退出了,市场也就净化了,这又如同说抢劫者强奸者面对众多的目标自己没力气了,没能力了,他们也就罢手了。真不知哪里学来的理论。  

  二。市场解决和政府解决“两手”的问题。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因为这“两手”很快就变为“一手”即同化为“市场”了,如南宁市检查经适房的情况,有七成拒不开门,拒不接受检查,三成接受检查的其中仍有二成名字不相符,陕西某地610套经适房普通平民得到的仅22套。显然,这些经适房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市场”,只不过卖方给买房返还了一笔“拒不开门”费或曰“封口费”罢了,很多公务员则直接将经适房指标卖了,做起了无本生意。显然,其原因是权力不受制约的问题,是腐败问题,在中国,凡与此沾上了边,就成了金刚不败之身,就奈何他不得,就只能惹不起躲得起,怎么躲?不搞经适房搞廉租房,就是最好的躲法。那么,廉租房贪官们怎么就不会“惦记”呢?用学者钱钟书的小说语言说,贪官虽贪婪,但不会偷钱包,廉租房就是这里的“钱包”。

  

  所以,对高房价问题要想真正解决、长久解决、从根本上解决,就应征房产税,否则,难堵民众“忽悠”之讥,难避维护投机者利益之嫌。 汪浚江  

标签:市场   投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