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版的黑色幽默--警惕误判与偏执冲击中美关系大局

2025-02-24 文摘 评论 阅读
  

  中国版的黑色幽默  

  

  田忠国  

  

  今天偶然读到一篇文章,叫“警惕误判与偏执冲击中美关系大局”。以为那么多头顶光环的“专家学者”一定见解非凡,定国之策如泉喷涌。但读过文章,我不得不说,“专家学者”们的一言一行,顶得上美国五百万全付武装的大军。  

  

  评判中美需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两个坐标:  

  

  其一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其二是,中美两国是敌国,还是朋友?  

  

  离开坐标和分析后的坐标标尺而妄谈中美关系,显然都是主观狂想时的胡言乱语。所以,我们以前面两个坐标为基点搜索资料,发现,远的不说,比如说美国肢解中国战略,军事包围战略,就说近的,美国正加紧对中国的瓶式包围战略。而美韩黄海军演也好,美越黄海军演也罢,都是完成瓶式包围的最后努力。  

  

  质言之,美国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完成对中国的瓶式包围。  

  

  美国为什么非得对中国实施瓶式包围呢?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分析:  

  

  “美国对中国的瓶式包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旦瓶式包围成功,战争马上就会降落到中国头上。因为,瓶式包围的要义在于,从战略上使中国失去核反击能力。有人可能说,中国不可能失去核反击能力。中国会不会失去核反击能力,首先应搞清楚什么是瓶式包围:在O式包围上加个盖子(空天飞机),我们称之为瓶式包围。而且,这个盖子有三层,第一层,也就是最高的一层是空天飞机。第二层,是美国的高空战略轰炸机,这是中层。第三层,也是最下一层,是低空轰炸机。在这种瓶式包围下,试想,中国还有没有核反击能力?如果失去了核反击能力,在目前军事科技的状态下,中国还有多少战略纵深?失去战略纵深,就失去了反侵略战争的空间,失去反侵略战争的空间,就意味中国生存空间实际意义上的丧失。”  

  

  由此可知,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朋友,而是视中国为敌人。  

  

  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敌人,中国却在请美国对华战略的制定者制定对美战略,呵呵,真是中国版的绝妙的黑色幽默。但赵可金“专家”的话却透出来“赵专家”的真诚“可爱”,因为,毕竟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诚向往:  

  

  “从美方来说,中国是一个遥远的“想象的异邦”,美国的“天定命运”使其对中国有一种无法摆脱的使命感。一方面,美国的确欢迎一个繁荣、强大而和平的中国,希望中国能够融入到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社会中来,并且接受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规范。”  

  

  “赵专家”同时说:  

  

  “另一方面,美国从内心里也很担心中国的强大会超出美国控制的轨道,特别是如果中国不接受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而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对美国宪政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生命力和国际号召力来说决非一个好消息。因此,美国尽管欢迎中国崛起,但不希望看到中国以自己的模式崛起。”  

  

  “赵专家”最后一句话更叫绝:  

  

  “中国更愿意以“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道与美国相处。”  

  

  不仅如此,对于民间智慧有人是视而不见的,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西方人的意见才是最好的建议,比如,对外关系请美国对华战略的制订者制定,经济制度的选择亦同样如此,将来,国家决策也可能请小布什或美国军方最高司令官拍板决定了。  

  

  中国的这个世界级黑色幽默,真是全国人民的奇耻大辱啊。  

  

  所以,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民当家,而不是由“精英”请来小布什或美国军方最高司令官当家。我想,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要求。  

  

  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辱、民志不可夺。违之则民意必悖,辱之则民心必怒,夺之则民志必反。民意、民心、民志,构建了一个国家动态变化的客观轨迹。  

  

  所以,任何违背这个客观规律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且,会自己搬起石头专砸自己的脚。  

  

  2010-8-13  

  

标签:中国   美国   包围   战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