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民的唯一正确的出路
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农民的唯一正确的出路
(李建军于江西)
在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是一条死路,集体统一经营统得过死,也没有活路。
中国农民唯一正确的出路是永远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该统的统,该分的分;走集体化为主体、市场经济为主导、按劳分配+按市场竞争成绩奖励+按股分红相结合,因地制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在稳定土地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致富。
一、要坚决反对土地私有化和公有土地的私人私自流转!
最近有相当学者和官员在鼓吹土地私有化。我认为,中国土地一旦私有化,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一旦土地私有化,意味动荡开始,末日来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众多,粮食和农民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代替解决的大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只有在土地公有的制度下逐步地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
土地私有化根本解决不了小农经济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民致富的问题,相反,将促进小农经济合法化,并为国内外垄断资本巧取豪夺农村小小农民的小小土地创造条件!一旦土地私有,大资本家将中国土地将逐步地向垄断资本或地主阶级集中,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无法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农业土地生产力必然大大下降,占世界10%的耕地就无法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解决不了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在垄断资本的掠夺下,广大农民失去赖于生存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城市,粮食、经济危机和人口危机爆发,加上帝国主义的政治颠覆和经济入侵,财阀和军阀混战,将促使中国城乡大乱,民不聊生!
所以,土地私有化实际上是要把中国拖向死亡!确实九亿农民不能都去搞饭吃,但九亿农民和十多亿中国人赖于生存的土地千万不能私有了,也不能允许个人私自流转土地。土地私自流转,是莫视土地的公共所有,是将土地的使用权资本化,将土地收益关系复杂化,是淡化土地公有,实现土地私有化和资本化的过渡形式。如果允许个人私自流转土地,最终实现土地的私有化,中国必定大乱,不信走着瞧,中国乱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二、中国农村必须坚持走集体经营与分户经营相结合的道路!
1、农业集体化运动为中国农业上台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要消灭汪洋大海似的中国小农经济,必须走集体化的道路,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早就看到这一点!
中共在三大改造结束不久,就领导中国农民逐步地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最成功的标志是:中共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成功地带领中国农民走上了人民公社化的道路!中共当年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创了中国农业最伟大的建设高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苏拉密同志提供的资料:
按当年“国家搭骨头,群众填肉”的建设模式,国家与各级政府的1800亿大致是用来完成占工程体积30%左右的核心、枢纽、骨干、框架、钢筋混凝土等项目施工,和规划、设计、组织、配套、后期维护等支出的;群众的1137.03亿劳动力投入大致是用来完成其余70%土石方体积的。根据史料,当年基建土石方的概算为0.45元/立方米。也就是说,靠群众“记工分”完成的工程体积为2527亿立方米,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完成的工程体积为1083亿立方米,总计为3610亿立方米。
3610亿立方米这个天文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万里长城的工程量为2亿立方米;倾举国之力、历经15年建设还没有完工的三峡工程,到最后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混凝土浇注总量为不超过3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在1949-1979的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工程总量为1200座三峡工程,平均每年40座!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为2000亿元。
也就是说,1949-1979年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总投入相当于目前的240万亿元,平均每年8万亿元。
我们还知道1949-1979年30年间水利投入占全国基本建设中投入的比例为6.6%。
以此我们推算出中国在1949-1979年30年间的基本建设总投入为3636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21万亿元。
3636万亿元基本建设投入,可作为固定资产投入。
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万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对GDP的拉动率为180%,就是说固定资产每投入1元,可产生1.8元的GDP。
当然,目前的拉动率是比较高的,工程项目附近什么酒店按摩洗脚都被拉动了起来。
1949-1979年的拉动率没这么高,最多就是拉动一下炝锅面、小平头;就把拉动率按最保守的态度定在110%吧。那么30年3636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可拉动GDP为4000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33万亿元。
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按主流的说法是7.2%;我们就按这种说法进行分布:50年代(1950-1959)平均每年的GDP为57.14万亿元;60年代(1960-1969)平均每年的GDP为114.24万亿元;70年代平均每年的GDP为228.48万亿元。
70年代平均每年的GDP为228.48万亿元;
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
70年代是目前的9.26倍。
除了农业基础地位的提升外,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国防都是在那个时期打了扎实的基础!
何其伟大的中国农民!何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何其伟大的人民公社化建设高潮!向伟大的前辈们致敬!
人民公社化集体化运动,为中国农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水利、公路、良种、良法、机械等基础都是在人民公社时期打下的!汪洋大海似的中国小农经济曾一度彻底消灭了!加上工业和第三产业打下的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没有人民公社的成功,就不可能有双层经营体制成功的推行!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共领导农民在合作化道路上的成功实践。对资产阶级精英分子对人民公社的妖魔化必须坚决揭露和反对!
精英对人民公社妖魔化,诱导中共高层取消解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公社解散后,双层经营走上了歧路!公社和大队及生产队三级的集体经济绝大部分被摧毁或瓦解了,仅有8000多元亿元村等少数农村村委会较好地坚持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持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公有经济。绝大多数农村公有土地的发包方无形中消失了!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又回到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中国农业体制走了回头路!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基础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打下的扎实物质基础上,在水利、良种、良法和农资的保障前提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地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中国农民在新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对承包的土地勤劳地精耕细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土地的生产力!中国农业的单产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正是由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让中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中国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最成功的经济体制!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农民!
3、失去统层经营的千家万户分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也限制了商品农业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由于人民公社体制被消灭,统一集体经营大大削弱,失去统层经营的分户经营,虽然土地生产力在一定时期保持了较高水平,但农民增产不增收,温饱不致富,土地高单产与低劳动生产率形成巨大的反差!整体而言,农民的人均生产率是很低的!中国农村又回到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状态中。这种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虽然解决了13亿中华民族的吃饭生存问题,但也又阻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生产耕种面积狭小,资金短缺,限制了机械化耕种方式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极其缓慢。
4、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唯一正确的出路是坚持探索奥林匹克社会主义道路,走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民分户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三、当务之急要大力强化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层次的经营、发展农村集体二三产业!
在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强化统一经营层次的经营! 发展集体非农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层次的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恢复被消灭了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如何恢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选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化的道路和模式,还是选择其他的模式,可以讨论。但,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不容讨论的。反对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是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把中国农业拉回到汪洋大海的小农经济时代,就是要为未来农业资本家和未来农村地主垄断中国、剥削农民打基础,就是要让中国成为国际强大的帝国主义的附庸国或殖民地!
个人认为,可以参照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成功经验,现阶段,可以先在村一级恢复和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如,在村委一级建立某某村农工商总公司。
为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坚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在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大宗土地的使用权进行竞争性发包,即种田能手们可以在平等竞争条件下竞争性承包种植公有土地。
决不能允许个人私有流转所承包的公有土地。这要作为一条法律固定下来。土地的所有权归公有决不能变,土地的使用费可以视使用者的贫困情况而减免,但决不能取消!
要举全党全民社会之力,积极探索总结推广华西村等8000多个亿元村坚持公有为主体,推动农民转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成功经验!
要学习推广华西村,坚持探索与创建奥林匹克社会主义。即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按市场竞争成绩奖励+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共产主义精神;动员广大共产党员带领更多的中国农民创出一条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