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云之女陈伟华大环境之说的再思考(留给历史)
对陈云之女陈伟华大环境之说的再思考(留给历史)
众所周知,陈云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按理,作为陈云之女的陈伟华,在共和国的地盘上说话应该是很自由的吧?然而,在她参观南街村时,却说了这样一句近似于黑话的话:“南街村在这种大环境下很不容易。”
对于陈伟华这一句近似于黑话的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这样想着:在堂堂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陈伟华所指的大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南街村为什么就不容易?在这种大环境下又对谁有利?南街村究竟做了些什么才使得它不为这个大环境所容?这个大环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带着这些问题,我一直在苦苦地思考着、追寻着它们的答案,现在,总算有了一点头绪,我将它写在下面,以期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让我们先分别看看南街村和小岗村已经都干了些什么?
南街村的党员干部面对贫穷的南街村,想的是依靠毛泽东思想,去教育和团结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从而按照毛泽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利用冬季的农闲时间到火车站去当搬运工,并将所得的钱全部用于为村里兴办面粉加工厂。他们硬是依靠这个思想、这种作风,带领村民,在至今没有一个村民外出打工的情况下,终於将一个小小的南街村,建成了拥有24亿固定资产的、并且使全体村民过上了令世人向往的不知道什么是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不知道什么是物价飞涨、治安不宁,不用担心有人以权谋私、以势压人,各尽所能,基本上按需分配的准共产主义生活。唯独王宏斌等一班干部至今还拿着每月仅250元的工资,被村民们敬称为二百五干部。
小岗村的村官们面对贫穷的小岗村,想到的首先是他们曾经在当今最为权威的人民网上向世人宣称过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据说还冒着死的危险按下了十八个血淋淋的手印,分田到户。此后,尽管不断有国家领导人的参观和地方政府的资助,小岗村至今还有一些人在贫困线上挣扎,连其最富的人也过不上南街村村民那样既富并且祥和的生活。
至此,究竟是像南街村那样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使广大人民致富呢?还是像小岗村那样搞私有化才能使广大人民致富?这恐怕是连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吧?
然而,这个大环境至今似乎仍然将小岗村顶在头上。由此看来,它似乎并不真正关心广大人民的致富问题。否则,将何以解释这一现象呢?
二、大环境
实事求是地说,几十年来,人们的耳膜总断不了被来自于小岗村的声音的冲击:“为了致富,小岗村村民冒着死的危险按下了十八个血手印”!“十八个血手印被放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天下第一村小岗村解决了温饱问题”!“XXX到小岗村视察”!“XXX到小岗村视察”!“XXX到小岗村视察”!“小岗村”、“小岗村”……,总断不了小岗村的声音。然而,人们在主党流媒体上总听不到关于南街村的声音。后来道是有了,只不过那是以南方都市为主的主流媒体对南街村的围剿。
所有围绕南街村和小岗村的这些舆论,就应该是陈伟华所指的大环境吧?假如我对陈伟华在参观南街村时讲话中所指的大环境的含意(请大家再去看看这段话)理解不错的话,那么,陈伟华所指的这个大环境,当是对《共产党宣言》中最核心的内容“共产党人要与私有制和传统的私有观念实行最为彻底地绝裂”的背叛。
至此,我想我对上述我所久久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基本上解释完了。但我最后还想说的一句话是:鉴于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有些人却硬装不明白,却一意孤行地硬要制造这个从根本上背叛《共产党宣言》的大环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不是我进监狱,便是他们被永久性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了能够见证这句话,就让它留给历史吧。
秦川牛
2010.1.2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