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非科学观点之五

2025-02-23 文摘 评论 阅读

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国家资源被认为是皇(私)家的。于是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说法,于是产生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说法,这是二种自然而然产生的的说法,和封建体制相适应。在这种体制中,皇室是臣之主,官僚(臣)是民之主,封建等级秩序由此建立。资本主义时期,观念发生了变化:社会资源是国家的、是公众的。于是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官员,都是公务员;或者说:总统、官员都是为国家、为公众服务的,而不是为皇室(私家)服务的,社会中成员之间是(有关平等另述)平等的,资本主义等级秩序由此建立。社会主义时期,社会资源是国家的、公众的,这点和资本主义基本相同;社会主义的观念更进(退?)一步:工人、农民、公众是主人,官员是为国家、为公众管理的仆人,由此需要创建一整套法律、方针、政策,以适应社会主义体制。

曾经有人抨击“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官本位思想。自打埋葬了封建社会,这种抨击无疑是正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官员都不该再是作主的人,而是服务者或公仆。

无论是“为民作主”也好,还是公务员或公仆也罢,这些话几乎都出自官员们自说自话之口。其实,普通百姓的心胸是很宽广的,对官员们的要求也不会很苛刻。普通百姓从来也不曾想理所当然作主人,也从来不苛刻要求官员当仆人。任何官员,只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尽心尽职,百姓就会敬重他,绝对不会把其当仆人看待。官员当不好公仆、做不好公务员,普通百姓也不会怪罪,退一步求其次,百姓还会给其机会,至少该“为民作主”吧。这么一下子从社会主义对官员的定义,退到了封建体制中对官员的定义,够宽厚了吧?这点都做不到,官员们还想咋的?共产党创建的社会主义体制中,官员(公仆?)不如封建体制中官僚的素质,不仅会被全世界人民看成笑话,也可能会使列祖列宗(含封建官僚)笑掉大牙。

现实不是口号,现实和观念之间常常存在距离。

把国家、社会、公众的资产、资源改革(?)成官僚、精英的个人私产,改革(?)成官僚、精英个人掌控的资源,无论在资本主义体制中,还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中都涉嫌违法。

某些官员在社会主义体制中,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把国家、社会、公众的资源贱卖,权钱交易中饱私囊,把搜括来的巨额资产转移至国外,把自己的子女、家属入他国籍,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他国,把自己放在他国立场上、、、这类人,已经不能和本国共荣辱,而只会竭力和他国同兴衰,是任何社会、国家、体制都不能容忍的。封建体制中不可能容忍这类人,社会主义国家更不该容忍这类人。这常识也许不需具备高深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就能明白。

把国家交给不能共荣辱者(官员)手中,任其宰割;把国家交给回国捞钱、出国享受的精英手中,任其塑造,国家不衰败,那真的是怪事了;把社会交给屁股坐在他国立场上的(官员)人手中,任其胡作非为;把社会交给为资本主义呐喊的精英手中,任其混淆视听,社会不衰败,那真是怪事了。纵容这类人泛滥,也许和腐败、卖国相同,至少难免同流合污之嫌。这类人结成“官官相护”联盟后,这类人对社会、体制大放厥词后,也许可用“国之将亡”作警句,很难用“国之大幸”以庆贺。

解决这类事,也许很复杂,也许很简单:只要一发现有财产转移,或者有子女、家属入他国(求学不入籍除外)国籍的官员,令其辞职,工作能力强、功绩大等都不能成为借口,立场已经说明(所有)问题;不愿辞职的,罢黜;触犯法律的,坚决法办,绝不姑息。要做好这些,还需要发动群众,广开言路,以避免“反贪者”比贪官更贪。缺乏发动群众、广开言路这类措施,仅以官治官,很可能形成治贪官者又成贪官,或者形成“官官相护”网,反腐败更可能没完没了循环下去。这常识也许太简单,也许不科学,听或不听、采纳与否,将来也许会以某种(结果)方式呈现。

百姓对官员宽厚,只说明了百姓心胸宽广,还未曾证明(暂且不论公仆)官员如何;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官员,理所当然应该比封建体制中的官员做得更好,理所当然应该比资本主义体制中的官员做得更好,这才可能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这才可能对得起社会主义官员(公仆?)这个称号。

做什么的样的(公仆?)官,百姓看着;共产党培育出什么样的官员,社会主义产生、汇聚什么样的精英,全世界都在看着,历史记着,涂脂抹粉是无济于事的。中国(近代)曾经(培育)产生与民共甘苦的官员,产生(汇聚)和国家同荣辱的精英,历史记着;现在、将来(官员、精英)如何,百姓们看着,巧舌如簧唱颂歌无济于事,百姓会有感觉的、会有判断的。现在也将成为历史,也将记着。

山石

标签:官员   体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