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座楼的传奇

2025-02-17 文摘 评论 阅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两字关情——后来人

寂寞的,终究是这座楼——本篇

穿越了历史的风云,

仿佛破空而来,

仿佛一直就在这里:

一直静静地

望着洞庭的波涛——

流不尽百姓的苦与乐,

带走了几声叹息。

原来的阅兵台,

抵抗的是强权;

后来的传奇,

是一位仁慈的木匠,

没用一块砖石,

没用一颗铁钉,

神奇般地构造了

一座神奇的楼——

妄图笼盖住

纷飞的战火。

初衷是好的,

几度兴废,历尽沧桑,

初衷也永不改变。

起点总是那么简单,

结局却不那么平常——

在流传的过程中,

意义被不断地丰富。

有一位风烛的老人,

在残年时候,

来到了这里——

迎接他的

并不是和平;

没完没了的

依然是战争。

他留下了许多的泪。

有一位贬黜的官长,

是偶然的经过,

也是造化的安排,

他们已紧密相连。

据说:

他不相信任何人,

经手的钱物无数。

宋史载:

及死,无余财。

有一位谏臣良将,

(他的妻子儿女,

没有任何的特权,

没有丝毫的便利,

生活如寻常百姓;

他企图打破近水的楼台,

同时也想重建,

让普天下的百姓,

都成为向阳的花木。)

他没有来,

但他的情怀,

除了在边疆,在中央,

也留在了这里。

只是,

千载而下,

他的寂寞如这座楼。

或许,

寂寞的只是

这座楼的表象。

百余年前以来,

虽然日益衰颓破败,

但她的的内心

并不寂寞。

有许多的人前赴后继,

挽救了国运危亡,

把百姓装在了心里。

(有人把这叫做:遥相呼应,

彼此都不孤独。)

二三十年前,

楼重修了,光鲜照人,

如织的游人,

求签问卦,拜拜菩萨,

把她的精神,

终于又还给了她。

到如今,

好像已经一劳永逸。

成为名句的,依然是那句话;

寂寞的,终究是这座楼。

标签:寂寞   一位   百姓   没有   他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