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严父却又总希望孩子自立

2025-02-17 文摘 评论 阅读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严父却又总希望孩子自立--评鑫森《“啃老族”是宠出来的 》  

刚才在等自己的贴时,看到鑫森网友从洞里钻出来,写了篇《“啃老族”是宠出来的 》的贴。看来他确实洞里呆时间长了,视力上有问题,总是在一寸之内看东西。老衲不免有些生气。特别是下面这段,典型的崇洋媚外的思维嘛!  

“新闻中的老妈,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假如换成西方的家长,那么老妈就不会心烦了,因为你大学毕业都工作了,我还操啥心呢?在西方,子女年满18周岁,就应该自食其力。而“老妈孙女士”,我估计还要为儿子操一辈子的心,眼下要千方百计帮助儿子还银行的欠款,再接下来可能要为儿子的房子车子操心,然后要为儿子的婚事操心……由此看来,“啃老族”、“公子哥”都是宠出来的。”  

老实说,这段话很有问题。中国和西方不同,西方是游牧民族思维,是崇尚年轻人,轻视老年人的,从汉朝时匈奴就是这样。为什么,这其实是游牧民族最大的自私。西方很多老年人,晚年很凄凉,有的甚至一个人孤独地死在屋子里了,电话公司、自来水公司等还给他寄帐单。这些事实,鑫森先生应当不会否认吧?所以出于这种思维,他们才格外地把父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分得特别清。这种方式,在中国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是因为西方文明或游牧海盗文明中家族的观念不强,他们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人性的自私,他们的文明的基础是自私。而中国的文明的基础是“天下为公”,是“相互的支援”。传统的中国式的家庭观念特别强的教育方式,是以严格管束为特征的,是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很早就能够独立的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能因为一出问题,就总是喜欢用小孩子式的简单思维,总是说“要是在西方,就会怎么怎么好”,等等。这种思维,说轻了是单纯的表现,说重了是内心深处奴性的表现。  

“其实,像孙女士这样的老妈,在中国可谓比比皆是,她也许就在你我的身边。最近,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也折射出“中国妈妈”管得太多管得太死,很多家长养育子女时,往往只注重其身体健康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自强、节俭和奋斗等人格的培养,而这些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又无法得到更多生存技能的锻炼,所以一旦走上社会就难免出现一批“啃老族”和“公子哥”。对于孙女士的烦恼,我想提个建议:你儿子刷卡刷下的银行欠款,你应该冷眼旁观,要由他自己去解决,万万不可心软,这个坎一定要让他自己过,这也是对以往教育缺失的最好补救办法。“啃老族”和“公子哥”只有在经济危机面前,才会清醒,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幼稚。而对于一个强者,困难和挫折都将会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所以,老妈孙女士如果要改变儿子,要让儿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就应该让儿子经受一些挫折和磨难,否则烦恼会越来越多。”  

下面这两段,我再不想多说什么的。治国如同治家。其实就中国的传统教育来讲,一直是强调严父,强调节俭吃苦教育的。然而,孩子们却往往是不喜欢严父的。严父让他们节俭,思闻们就天天以吃不上肉做文章;严严父要他上山下乡,疯僧们就以一天割九里地拆苦(折合十余亩地!只有高老庄的女婿曾创造过这个记录!);严父要他经风雨见世面、大风在浪里去锻炼,他却天天地控诉严父年代的“残酷”。不强调严格的管教,同时又希望在一个纵容欲望的年代要培养出孩子的独立和自强,这就是鑫婶们的天真!  

世界上的事,甘庶哪有两头甜?我们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计划生育导致的全面的一胎化,万千宠爱加一身,导致孩子从小缺乏锻炼;一方面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过分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象过去那样强调“学工学农”式的运用;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机械地一刀切地搞联产承包使农村现代化全面倒退,城乡差距迅速拉大,把就业压力全部放在城市形成劳动力市场空前残酷的竞争。以上三个方面的体制性的因素问题,是导致了哺老族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我们不能用小孩子式的思维,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极其容易融解的理由,来解释“啃老族”现象的产生,或奴性地把这些归因到我们的文化上来。我们更不能用西方式的教育方式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邯郸学步,不仅学习不好西方,甚至还会把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完全地丢掉。这方面的教训已经是比较地深刻了。  

鑫森们的种思维,既想培养孩子独立、坚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又想不经过艰苦的磨炼,是典型的右翼们的好逸恶劳理想化的小资情调。这个梦想是实现不了。举个鑫森本人曾经写过的文章为证,为什么中国现在最成功的是都是老三届即77级和78级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经过了上山上乡艰苦环境的锻炼!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是螺旋式上升的。事实一再证明,过去年代很多正确的东西被我们抛弃了,我们在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一块给倒掉了。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年,我们应当要不再被感情所驱使,客观冷静地评价那个年代,不要再小女人式的伤痕煽情了。  

正确地评价历史,反思过去,有利于做好我们当前的工作。如果我们总是抱着讳疾忌医的心态,对当前的问题藏着掩着,总是把自己的合理性建立在对前人的否定上,这不仅是对良心不负责,更是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不负责任! 

标签:我们   中国   西方   儿子   孩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