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解放军:没有毛主席指挥,放弃毛泽东思想,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你永远的宿命!

2025-02-15 文摘 评论 阅读

解放军:没有毛主席指挥,放弃毛泽东思想,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你永远的宿命!

——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山西阳泉 平民作家 阎建生  

  

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金碧辉煌、将星灿烂,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白面书生席卷湘赣大地,一支井冈山的“流寇”绞动了蒋家王朝的基础,一队小米加步枪的军人冲出国界打掉了世界强虏的“威严”,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辉煌。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是中国人民对1949年之前国民党军队的嘲讽,但纵观整个中国军事历史,除汉武帝时期有过一段令我们中国人骄傲振奋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军事盛典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八个字,几乎就是毛主席缔造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前,整个中国三千年全部军事斗争史的典型概括。即使是号称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唐”,打个小小的朝鲜,直到唐王朝亡了国灭了种,都没有实现将朝鲜纳入自己版图的目的。虽然元朝一度占领半个地球,似乎有过“外战内行”的光华闪烁,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蒙古,那个曾经诞生过成吉思汉的地方,直到现在,仍然是落后、愚昧的象征。  

今年(2011)8月10日,中国航母首次出海,当天美国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中国就为什么要拥有航母一事向美国做出解释。相信每一个稍微关心政治生活的中国人都知道,美国这个要求意味着什么?它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在美国人眼里,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所以中国所做的一切都必须向美国报告和解释,必须要得到美国的批准和同意。而与此同时,美国却拥有14个航母战斗群而不需要向中国解释一个字,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完全以戏谑和调侃的口吻拒绝回答。  

这些年来,中国的汉奸舆论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什么,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远远高于毛泽东时代,可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原子弹爆炸,没有任何人敢要求中国解释;中国氢弹爆炸,没有人敢要求中国解释;中国卫星上天,同样没有人敢要求中国解释;包括毛主席去世后不久的中国核潜艇下海,也没有人敢要求中国解释。现在,中国只不过是购买了乌克兰废弃的一艘旧航母,美国就找上门来要求中国进行解释,解释中国为什么要拥有航母?如果美国自己没有航母,这样做还可以理解,如果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也没有航母,美国这样做仍然可以理解,如今却是在美国自己拥有众多航母,世界许多国家也都拥有航母的情况下,美国却干预中国拥有航母,这个举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甚至超出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从属关系。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英法德日这些国家就拥有航母,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拥有航母时,需要向另外一个国家进行解释,需要经过另外一个国家的批准,为什么拥有4百万平方公里广阔海域的中国,只不过拥有了一艘经过改造的废弃航母,就需要向美国解释,就需要经过美国同意?中国怎么就从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沦落到如今连拥有航母都需要向美国解释的非主权国家?最让人惊奇的是期间并未放一枪一炮,中国就变成了连买一艘破旧航母,都需要向美国解释的附属国家。当初慈禧太后对日作战失败后,购买战舰也不需要向日本解释,怎么今天中国购买一艘破旧航母,就需要向美国解释?虽然当初慈禧太后对外是屡战屡败,但至少老太太还敢战,甚至敢于向所有西方列强宣战,并且战败后也仅限于割地赔款,军队和军事装备仍然坚持绝不向西方列强开放。当今中国却在未曾发生一战的情况下,连军队和军事装备都要向美国开放,并且还要开放到“完全透明”的程度,就象当初萨达姆一样。当初萨达姆就是军队和军事装备全部对美国开放,按照美国要求开放到“完全透明”的程度,结果是萨达姆自己被绞死在一个破旧仓库里,超过百分之十的伊拉克老百姓死于非命。现在,这个“完全透明”的军事要求又搬到了中国,一旦中国也实现“完全透明”,那么,到时候中国老百姓恐怕就不是死亡百分之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来百分之十的问题了。  

看着眼下美国极端蔑视中国主权的神气活现态度,让人不禁想起了毛泽东,想起了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的威风和中国人的地位,更加深刻理解了西方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汉奸集团极端妖魔化毛泽东的原因。因为没有毛泽东的中国人,是一群任人随意欺凌的中国人,是一群男人甘愿为奴、女人被迫为娼的中国人;而有了毛泽东的中国人,是一群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国人,是一群“有来犯者,只要好打”的中国人,是一群“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中国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先后发生过10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战争,其中,两次鸦片战争,一次八国联军入侵,二次日本侵华战争,一次抗美援朝战争,一次抗美援越战争,一次对印度反击战,一次对苏联的珍宝岛反击战,一次反击对南越入侵的西沙保卫战。这10场战争除了抗日战争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胜利之外,其它九场战争,凡是毛主席领导的反侵略战争,结果都是中国胜利;相反,凡是没有毛主席领导的反侵略战争,结果都是中国失败,以割地赔款而结束。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这10次反侵略战争之外,还有一次就是在毛主席逝世后邓小平发动的“教训越南”的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不是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打赢,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是佩戴红五星红领章的全世界唯一没有实行军衔制的人民军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交过手的超过20个国家的军队都知道,佩戴红五星红领章的军队,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军队,红五星红领章已经成为逢战必胜的战神标志,红五星红领章之所以能够成为战神标志,是因为佩戴红五星红领章的这个军队,拥有战无不胜的伟大军魂——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就是这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即为了保卫工农兵的利益而建立的军队,是为了捍卫人民利益而战斗的军队。而党指挥枪,不过是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理论表述。前提条件极其显明:党必须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以工农联盟为组织和政治基础。  

这就是帝国主义和国内一切反动派对毛泽东切齿痛恨的根本原因。他们知道,只要打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数量再多也都是一堆肉,中国军队现代化再高也同样是一堆肉。死人与活人的生理结构完全相同,死人并不比活人少一块骨头少一块肉,所缺少的只是一个魂。有了这个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了这个魂,就是一堆等待腐烂的肉。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军魂、党魂、国魂和民族魂。有了这个魂,中国就是一个能够打败世界帝国主义联军的国家,就是一个能够让美国总统安排美国小学生放声高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国家;而没有了这个魂,中国就是一个连慈禧老太太收复的东海和南海都保不住的国家,就是一个连菲律宾都敢侵占自己领海的国家,就是一个连购买一艘废弃航母都被要求必须向美国进行解释的国家。特别让中国人感到无比痛心的是,面对美国公然蔑视和践踏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中国不仅没有坚决回击和反驳,甚至连拥有航母是为了保卫祖国都不敢说,而是唯唯诺诺地说什么拥有航母是为了“训练”和“科研”,如此一来,反倒把中国变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在道义上成为全世界舆论谴责的对象。道理很简单,说拥有航母是为了搞科研,如同说拥有原子弹是为了观赏蘑菇云一样,一听就是虚假胆怯的无稽谎言,是不敢承认保卫祖国的虚假说辞,是不敢直言捍卫国家主权的软弱遮掩。  

中国自从出了毛泽东,自从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的面貌和精神,包括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全部焕然一新,其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中国军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成为战无不胜的武装力量。为什么同样由中国人组成的军队,有了毛主席的指挥,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就能成为战无不胜武装力量呢?其实,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秘密,毛主席的建军思想也并不复杂深奥,这个秘密就是:把军队建成人民的军队,把军队建设成为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而不是用漂亮的口号和旗帜,把它鼓捣成“皇家”的军队、“政府”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或什么组织的军队。一句话:一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自然会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最丰厚的物资支援、最涌跃的兵员补充、最富聪明才智的军事技能技术和科技创新,而且,每一个士兵无论是作战还是训练,都知道自己是为自己而战,是为父母兄弟姐妹而战,就算牺牲,也是为了保护父母兄弟姐妹而牺牲,有这样的军队,世界上还有什么真正的不可战胜的敌人吗?  

解放军啊解放军,没有毛主席,放弃毛泽东思想,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你永远的宿命!  

解放军啊解放军,你们知道毛主席为了建设一支人民军队,倾注了多大的心血吗?  

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时候,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工人农民群众遭到了残酷的屠杀。据统计,从1927年到1929年,在仅仅3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有45万人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史讲义》第270页)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受到惨痛的失败。  

这次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突然叛变,他们联合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另一个,也是主要的,就是我们党在革命的指导上,1927年上半年犯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没有抓住枪杆子,以致在敌人的突然袭击面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地抵抗。  

这个血的教训,宣告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的彻底破产,同时,也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建立和发展我们党自己的军队,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毛泽东同志站了出来,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党内专做群众运动,不做军事运动的错误倾向,鲜明地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27年8月1日 ,我们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随后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会后,毛主席来到湖南,领导了湖南的秋收起义。紧接着毛主席率领起义部队改变了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而向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毛主席的亲自领导下,建立了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踏上了毛主席指引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道路。正如《井冈山》电视剧另一首主题歌所唱的:“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这首歌词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中国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装;第二是这个人民的武装之所以能够成长壮大起来,靠的是共产党和毛泽东。  

这首歌词,没有夸张,也不是什么“个人崇拜”,而是正确地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历史的真实;同时,也正确地反映了阶级、政党、军队、领袖和人民群众之间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第一枪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客观地看,它和各地的秋收起义部队一样,由于执行了临时中央的“攻打大城市”,企图“在一省和数首先取得胜利”的错误主张,结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纷纷受挫。在武装起义部队遭受严重失败以后,应当怎样保留和巩固这支宝贵的革命武装力量?怎样成长壮大起来?怎样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关乎这支军队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别人都没有解决,是毛主席解决的。  

特别是能够把这支由贫苦农民和旧军队官兵组成的部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真正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军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没有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和正确决断,没有毛主席的大智大勇和政治远见,没有毛主席殚精竭虑和探索实践,是很难办到的。  

毛主席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几个重要举措和决策,决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命运。这些举措和决策已经浓墨重彩地写进我军的发展史。  

一、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旗帜,建立人民自己的军队。 1927年8月1日 发动的南昌起义,临时中央采纳了李立三等人的意见,起义部队打“左派国民党”的旗帜,以“左派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宣言,并在组织上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武汉和南京反动当局相对抗(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史讲义》第99~100页)。 1927年9月11日 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就没有打“左派国民党”的旗帜,而是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旗帜,并且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二、敌多我少、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为中国革命胜利保存了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火种——人民军队。 1927年9月19日 在文家市召开的前委会议上,解决了起义部队受挫后向何处去的问题。毛主席根据敌多我少、敌强我弱的形势,耐心地说服起义部队的领导层,否定了师长余洒度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果断地改变了原来按照中央的指示攻打长沙的计划,提出向罗宵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能够立足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这个伟大的战略决策。  

三、“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为确保军队的人民属性奠定了政治基础。文家市会议之后,起义部队又一次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不幸牺牲, 1927年9月29日 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这时部队人数不足1000,组织也很不健全。毛主席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组织,作到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第三,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民主。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三湾改编为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四、古城前委会议,确定了尊重农民、争取农民、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要军事力量的人民军队政治方向。 1927年10月3日 ,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的古城。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同井冈山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取得联系。这支武装,因为没有党的领导,阶级观念淡薄,流寇思想、游民习气很重。如何对待这支部队,直接关系到工农革命军能不能在井冈山立足的问题。在 10月3日 ~5日召开的前委会上,毛主席分析了罗霄山脉中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开展革命斗争的有利条件,会议做出了在井冈山一带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同时对团结、争取这两支农民武装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毛主席指出:这支武装,多数成员是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有矛盾。对他们只能用文,不能动武,要积极地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跟我们一道走的革命武装。会后,毛主席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于1928年2月把这支农民武装收编到工农革命军里来。  

五、古田会议,为了纠正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建设一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的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会议产生了毛泽东起草的被称为“红军建设纲领性文献”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个决议,是毛主席根据建军两年多来的经验总结,对整个党和红军建设都有重要影响。  

1980年,黄克诚同志在他的《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中对毛主席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贡献有过这样的描述,他说:“在创建红军时期,毛主席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毛主席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到了井冈山以后,他就提出了纲领,着手建立罗霄山脉中段革命政权,将红旗在井冈山打起。秋收暴动中,湖北黄麻、江西、湘鄂西以及其他很多地方都有暴动。但由于经验不足,多数被敌人镇压下去了,有些地方把武器埋了。公开打着红旗坚持下来没有垮的,主要的是毛主席领导的这一部分和方志敏同志在赣东北领导的一小部分武装力量。井冈山的红旗不倒,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希望,关系重大。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是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参加南昌暴动的有三万多人,后来在汤坑、三河坝等地打了败仗,队伍几乎打光了。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收集了余下的官兵百人、改编为一个团,以后又搞了湘南暴动,扩大了武装,比毛主席领导的兵力多。但是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这面红旗在井冈山,没有毛主席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朱德、陈毅同志所领导的队伍要坚持下来也是很困难的。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等同志英勇地领导了平江暴动,暴动以后奉命留下黄公略和几个同志带着少数武装坚持平江、浏阳斗争,彭德怀和腾代远同志带着主要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他们把毛主席建立革命政权、建立根据地、建党、建军等等一套东西学到后,又回到平江、浏阳一带,发展了湘鄂赣根据地。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的广州暴动失败后,由袁国平、叶镛、陆更夫等同志把剩下的部队带到海陆丰去了。这是一支很硬的部队,保存了党的组织,有很多共产党员,大部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政治素质、军事技术都很好,比毛主席和朱德同志的那两支队伍基础都好。领导海陆丰斗争的彭湃同志,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志,海陆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群众基础非常之好。但是,由于没有一条正确的军事、政治路线,加上受到党内一些悲观情绪的影响,把外地人员从苏维埃根据地遣散回家,结果这样硬的部队,这样好的政权却失败了。为什么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比南昌暴动、广州暴动的力量都小,也经历过曲折,受过损失,却能首先在井冈山独立生存下来呢?这是因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紧要关头,对于红军、红色政权能不能存在和发展,怎样存在和发展这些关键问题,只有毛主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正确地解决了。鄂豫皖、湘鄂西各地的红军后来有很大的发展,也是和井冈山红旗的影响分不开的。”  

黄克诚同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是:“总之,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这个最危险的历史转折关头,毛主席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很明显,没有他的艰苦卓绝和富有远见的奋斗,没有他所领导树立的井冈山这面红旗,很难设想中国革命将会是什么样子。毛主席在这个时期的历史功绩谁能比得了呢?哪个有这样大的贡献呢?如果有人硬要说任何别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只能是对历史开玩笑!”应当说,黄老的这个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正如黄克诚同志所说,毛主席在红军初创时期的这些战略举措和决策,不仅使湖南秋收起义部队转危为安,而且起到了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带动全国各地的起义武装纷纷走上了毛主席指引的这条光辉正确的道路。这段历史,无可非议的告诉我们,是毛主席,而不是别人挽救了革命,挽救了人民军队;是毛主席而不是别人亲手缔造并领导了这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型的人民军队与历史上所有旧军队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压迫和剥削人民的军队,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它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的军事集团,而是共产党领导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这个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毛主席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创立了适应执行革命政治任务需要的一整套政治工作的科学体系,并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三湾改编时毛主席就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因为这支军队应当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建立而斗争的,因此,这支军队作为忠实执行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纲领的工具,它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而绝不允许枪指挥党。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主席提出并且实施在军队中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并把它作为各级部队的领导核心。  

(二)提出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毛主席提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为人民服务应当是这支军队的根本属性和唯一宗旨。  

(三)提出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毛主席提出红军的三大任务是:(1)打仗消灭敌人;(2)打土豪筹款子;(3)除了主要地执行战斗队的任务以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4页)后来,这三项任务发展为: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  

(四)提出了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规定了对部队进行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原则和方法。毛主席说:“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得从党内教育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清党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担负重大的斗争任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红军的政治工作基本任务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政治建军”,而“党对军队的领导”,又是在确保这个党仍然是、并且永远是无产阶级政党,仍然是、并且永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这个前提下,党对军队的领导,才能发挥这支军队的巨大战力。如果哪一天,哪一年,这个党变质了,变修了,变得不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共产党变成私产党了,那么,虽然这支军队名义上虽然还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但这支军队同样会因党的变质、变修、私产性质,最终蜕变成“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腐朽军队的,如同清军一样毫无战力,一触即溃。而保持军队的人民性,首先是保持党的人民性、保持党的共产性,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党和军队的人民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转化成战斗力。  

(五)提出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一是官兵一致。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系统地运用于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立有领导的民主制度,实行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保证官兵一致,上下一致。二是军民一致。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为八项任务),尊重政府,爱护人民,使人民群众把这支军队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兵。军民一致,从根本上改变旧式军队与人民对立的现象。三是瓦解敌军。1928年,红军俘虏了大量敌军官兵,如何对待这些俘虏,毛主席为部队制定了四项对待俘虏的政策:不打、不骂、不杀、不虐待;不准搜腰包;受伤给治疗;愿去愿留自愿。黄克诚同志在《关于对毛主席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问题》一文中谈到这个问题时,深情地写道:“毛主席当时在政治上、军事上创造了一套路线、方针和政策,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但那时大家都没有经验,能搞出这么一套正确的东西就非常困难啊!那时的党中央,包括六大以前和六大以后,就没能搞出这一套。毛主席当时比我们确实要高明好多倍。”他还例举了一个生动的“小例子”:“我到井冈山后,毛主席提出军队不能发饷了,要搞供给制。我当时想:这个办法行得通吗?对于有觉悟的共产党员来说,这样做不成问题,但很多战士不发饷怎么行呢?当兵的发饷,当官的发薪,是一切旧军队的惯例。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也是这样,当个少校每月就有一百几十块大洋。现在一下子变过来,队伍能带下去吗?我有些怀疑。可是后来,这个办法居然行通了。只要干部带头,官兵一致,就行得通。……每个人一天只发五分钱的伙食钱,包括油,盐、酱、醋在内。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部队不仅没有散掉,反而越打越强,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这样做是不容易的,别人是提不出来的。”  

人民军队80年走过的战斗历程告诉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在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从弱变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支军队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建军思想建立起来的。毛泽东同志的建军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民军队的建设要讲政治,要着重地从政治上建军。人民军队固然也要重视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和提高军事技术,但是,人民军队打仗不是单纯地凭武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凭政治,凭指战员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和勇敢精神,凭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美国牛津大学教授萨莫尔·格里菲斯的《论游击战》一书在谈到毛主席军事思想时指出:“革命的游击战最终目的是夺取政权;它的基本因素是政治,是人,强调政治教育和争取人民;它的取胜之道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日本学者矢吹晋也指出,“在把辩证法'作为方法来阐述方面,毛花了最大的力量。毛正是运用哲学这一武器,写出了军事论,战略战术论,组织论,文化论等极其广泛领域的重要论文”。1962年《日本防卫年鉴》刊登的“古代战史研究”,把毛泽东军事思想概括为10个部分(革命观;战争观;对武装力量的价值的估计;关于党和军队的关系,政治和军事的关系;战略战术思想的特点;尊重士兵和人民的思想;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精兵主义与全民皆兵结合,现代化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用对敌人的仇恨激励民心)其中就有8个部分涉及我军的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官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不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从这些西方国家的军事理论专家的视觉中,更加说明了毛主席政治建军思想的无比正确。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革命战争就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人民是进行战争的坚实基础,是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一部中国近代史说得很清楚,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人民为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所进行的许多次武装斗争为什么总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那些战争没有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二是脱离人民群众。  

毛主席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相信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1页)又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4页)毛主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01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民群众始终是它的主体和胜利之本。动员群众参加战争,依靠群众进行战争,有了这一条,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战胜。  

在红军初创阶段,毛主席就领导起义部队,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三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准备干部,发展生产和支持长期战争的战略基地。  

在武装力量方面,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同时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体制,这样就能最有效的发挥全体军民的战争伟力,实行人民战争,还要求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的斗争形式,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扩大自己的同盟军,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民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敌人,推动革命战争的发展。  

有了党的领导,有了人民军队,有了统一战线,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还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经济极端落后,人民特别是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政治经济发展也极端不平衡,因此,在战略上,毛主席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没有照搬苏联首先夺取大城市那些适合苏联实际情况的做法,没有搬巴黎公社的街垒战和十月革命攻打冬宫的模式。  

22年的战争,毛主席创造了一整套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主席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无人能出其右的地步。  

1928年,毛主席根据红军在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逐步形成与当时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游击战基本原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并产生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固定区域割据,波浪式的推进,强敌跟追,盘旋式打圈子等军事政策。  

1930年12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向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革命“围剿”,从此拉开了“围剿”与反“围剿”的大规模战争。蒋介石在前三次“围剿”中,分别集中了10万、20万、30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战术。毛主席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亲自指挥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以我之长,击敌之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中不断歼灭敌人。还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作战原则,井冈山根据地人民坚决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诱敌、疲敌、袭敌、捉敌、饿敌、盲敌、侦敌等十项任务,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前三次的反“围剿”战争,红军用3万左右的兵力击溃了10倍于自己的反革命“围剿”武装,共歼敌7万多人,缴枪5万多支,在红军战史上写下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一页。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是毛主席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  

毛主席用兵之所以“神”,除了战争的正义性以外,是因为毛主席在作战指导上从来不拘一格,一切从敌我双方实际出发,主动地,灵活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要求人民军队自觉地贯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  

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毛主席还提出,要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武器,揭示了对革命战争本质的认识和战争诸因素的运动规律,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些理论,在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等著述中,以及大量指挥作战的文电中得到充分的阐述,从而奠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  

1945年4月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从两个基本观点出发:第一,我们的军队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军队,它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服务于人民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第二,我们的战争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战争,它心须在承认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充分地利用敌之劣点与我之优点,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胜利和发展。”(《毛泽东选集》第983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合订本)  

朱德在人民解放军建军31周年的纪念文章《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一文中也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用于指导革命战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这就是人民军队的建设路线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毛泽东同志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特别重要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军事著作中,着重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沦,即军事辩证法。”(《人民日报》,1958年8月l日)  

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它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事实已经表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已经超越毛泽东本人所生活的时代和国度,而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毛主席的指挥,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才真正成为一支人民的武装力量,人民也正是有了这么一支自己的武装部队,才拥有了人民的一切——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更多大的胜利。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被屠杀、被抓捕,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指明了红军的斗争方向和最终目标——建立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用枪杆子武装夺取政权。   

1927年,八一起义、秋收起义陆续失败,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毛泽东通过“三湾整编”改造军队,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军队”的思想,完成了旧式雇佣军队向人民军队的转变。   

1929-1931年,毛泽东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创建了“土地革命”思想,缔造了工农联盟,使年轻的红军真正成为由工农群众组成的、为人民利益而战的革命军队。  

1935年,因错误路线排斥了毛主席的领导,中央苏区面临严重挫折,红军被迫长征后仅湘江战役即损失过半,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取得了指挥红军的权力,从而避免了“石达开第二”的危困局面,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一、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分裂红军、企图武装夺取党和军队领导权阴谋暴露,并带走80000多人的情势下,毛泽东指挥不足3000人的红一方面军余部北上抗日,为日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奠定了政治和军事保障。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毛泽东领导红军“东进”打到山西,扩编8000多人,在一部分领导人主张西进“打通国际交通线”,西路军2万多人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保留了红军——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气。  

1937年,在处置西安事变过程中,主张“放蒋抗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亲自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开辟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要武装力量的革命根据地,避免了因内斗亡于外国列强的历史宿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写出“论持久战”这样的光辉著作,提出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指导敌后抗战路线,并领导和建立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使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1941年,抗战最艰苦时期,派359旅南泥湾开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全党全军度过最艰苦的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指挥全党全军坚决抵制蒋介石“下山摘桃子”,夺取胜利果实的行径,果断决策进军东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947-1949,直接亲自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作战,解放了中国。其中1948年指挥辽沈战役,“关门打狗”,避免了关外的蒋军撤退到关内,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1949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避免了中国再一次出现历史上的南北分裂局面。  

1950年,面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悍然发动的侵朝战争,毛泽东敏锐地洞察出了其狼子野心,他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打了一场耀我军威、壮我民族的朝鲜战争,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嚣张气焰,也使世界人民看清了正在崛起的中国人民的不屈与坚韧,使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也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稳固的外部环境。  

 1958年8月20日 ,毛泽东决定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给予猛烈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 8月23日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不但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也彻底粉碎了美国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从此之后,金门炮击战进入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新阶段,成为中外军事史、政治史上的奇观,全国始终保持“内战”状态,使美国“划海而治”的分裂图谋被最终挫败。直到1979年元旦,毛主席去世三年之后,因为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并终止了其与蒋介石集团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中止炮击金门、马祖诸岛的后果是:中国停止了“内战”,台湾有从中国分裂出去可能。依当下韬光派的能力和胆识,决然没有胆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可能丧失解放台湾的历史机遇。  

1962年10月,毛主席领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印度侵略者给予迎头痛击。这次对印度的战争从 1962年10月20日 开始 ,至 11月21日 基本结束。融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为一体,充分反映了边境地区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了中国军队在高山密林高原严寒地区作战范例。  

 1969年3月2日 、15日、17日,毛主席下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侵入我珍宝岛的苏联军队给予沉痛打击,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致使苏方被毁坦克、装甲车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1974年1月,毛主席在81岁高龄,且身患多种病症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告终,从此之后,我国牢牢地控制了西沙群岛。  

离开毛主席之后,尤其是在右派精英的聒噪下,特别是时代开始有意无意放弃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地位后,这支打遍世界无敌手的战无不胜的铁军,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性状呢?看看美国、日本、黄海、东海的闹腾劲,看看在美国、日本参乎挑拨下,菲律宾、越南、文莱等弹丸之国在南海的闹腾劲,不但敢于武力占据中国岛屿,而且敢在南海海域采油,甚至连菲律宾都敢派兵直接登上中国岛屿,强行拆除中国界碑,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虽然全国十三亿人群情鼎沸,但毛主席缔造的那支铁军,再也没有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抗日救国的气节,再也没有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豪迈,再也没有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的雄壮,再也没有了披坚执锐重挫印度小三的英武,再也没有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捍卫珍宝岛主权铿锵。即使是抗震救灾,都不是什么好手,气得让温总都摔了电话,甚至说出“人民养着你们,你们看着办”的气话。军队都堕落成这样了,都有人亢奋地认为,因为韬光养晦,“我们”赢得了“发展机遇”和“可贵的和平”,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平呀?屈辱的和平、强加的和平、妥协的和平,都不是真正的和平,因为主权的尊严是容不得玷污的!我们热爱和平,所以更需要一个完整的主权和领土,而我们的和平,也只能在完整的主权和领土之后!  

说句不敢恭维的话:如果没有毛主席留下的两弹一星,还不知道要窝囊到什么地步呢——他们敢在美国虎视眈眈、北约耀武扬威、俄罗斯居心叵测的现代形势下研发两弹吗?  

差距,不得不承认。但这决然不是什么国力的差距、军力的差距、技术的差距、经济的差距,更不是什么国土大小的差距。是霸气的差距!建军思想的差距,军队属性的差距,这还真是应了钱学森说的那句话:离开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完蛋了!  

标签:毛主席   军队   中国   毛泽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