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失败的教育中另找出路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从失败的教育中另找出路  

漫天海  2009-11-10   

现在人们都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猛一听好像不错,但是仔细一想却是含糊其辞,人才,什么是人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恢复高考以来从官员到民众普遍认为,具有高学历、高文凭的就是人才,因为他们都是当下我们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升官、招工都要看文凭,文凭越高越吃香。不管这样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国家、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为培养人才办学校,家长和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为分数、文凭而苦斗。这种只重视分数、文凭的人才教育观念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它既不能满足国家急需高端人才的需要,又不能很好的解决民众的就业问题,结果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真正是劳民又伤财。社会和市场是严酷的,它不接纳这样的人才,近年来成批的大学毕业生再到中转技校回炉,就是生动的写照,大学毕业生卖猪肉的现象也是事与愿违出于无奈。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市场,社会和市场绝不会迁就教育。  

在《必须尽快恢复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一文中,我提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方针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方针是什么说不清楚,说是培养人才这个概念很模糊,也谈不上是什么教育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似乎是教育方针,但是它缺少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面向实际;它具有方向性,却缺乏可操作性。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非常明确肯定,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且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这里面强调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劳动者,这三个要点是教育方针的核心。我认为正确的教育方针可以概括一句话,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是确定教育的性质;合格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劳动者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第一位的,必须明确肯定,决不能含混不清,培养出来的人才再怎么高级,如果不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只是为富人说话、替资本主义摇旗呐喊、鸣锣开道,教育就是走到邪路上去了。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就必须摒弃应试教育,切实贯彻素质教育,要提高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五项要求以德为先,三项及格即为合格,如果缺德其余再好也不算合格,不能要求人人优秀,但是必须人人合格。最终目的是培养劳动者,毛泽东说:“我们的干部,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如果培养出来的不是劳动者,而是只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益的精神贵族,人民就要教育改造他,如果死不悔改,人民就会将他抛弃。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十分感慨,一个是大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引起社会的高度崇敬和热烈反响,一个是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社会事业发展,关于教育的谈话。  

钱学森是中国的航天之父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人生道路对于我们的教育可以有非常好的启迪。钱学森在中学时代过得很愉快,玩的时间很多兴趣十分广泛,随时考试就可以得七八十分,学习只求理解从不追求满分,爱好绘画、摄影,还是一个小号手。钱学森是一个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可是他对社会科学、文艺、哲学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主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研究,还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等完整的科学体系。他始终走在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最前端,勇于探索科学还未解密的未知领域,他十分关注支持中医和人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他不满意当前的高等教育,认为专业划分得太细,他主张理、工、文相结合全面培养人才。1991年,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同志作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钱学森得知后说:“我心情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而同年10月16日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却表示“今天我不是很激动。” 这就表明他把自己当着一个劳动者比个人的荣誉看得更重要。从这些简要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钱学森不但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个大教育家,也是一个正确教育模式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更是一个优秀的劳动者。他的经历、成就、思想观念对于我们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谈到教育时说:“职业教育大有前途,因为它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 同时还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这两段话令人鼓舞,让人看到了希望。这三个面向是真正的面向了实际,是将前面的三个面向从空中降落到实地上来,是对精英教育的一个否定,是当前我们的教育最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当然是怎么强调、怎么描绘也不过分!但愿我们主管教育部门的官员们认真贯彻落实,不至于向废水一样流失,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我们的教育也有三个面向,就是面向分数,面向文凭,面向金钱,由于这三个面向使教育走上了歧途,导致了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教育最大的失败是,把本应该一视同仁的基础教育分为普通和重点,并特别重视高中教育,若是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的要求,高中这一阶段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只是为通往高地位的权贵精英铺路搭桥。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现有的模式中兜圈子,搞什么重点班、重点学校,空喊减轻学生负担,空喊实行素质教育,搞来搞去都摆脱不了精英教育这个怪圈。必须从现有的教育模式中进行突破,彻底解放出来另辟新路,首先是取消高中,拆除这一座通往权贵精英桥梁,切断只是凭高分换取高位的渠道。高等教育应该让大学和在业或待业的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可以避免招生和报考双边的盲目性,使得具备了初步的劳动技能和较好的文化知识,有理想抱负,真想为国家和社会干一番事业的青年得到培养深造。当前的大学不是扩招的问题,而是提高质量的问题,克服钱学森所指出的弊端,更上一层楼,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高端人才的场所,而不是成为走向高位实现个人利益的通道。在提高大学质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彻底抛弃应试教育,切实贯彻素质教育,让受教育者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关于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已经有了切实高明的论断,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常规的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当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中不伦不类,它既不是基础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更不是高等教育,他是多年教育改革的精英教育模式中的一个怪胎,必须从常规教育的体系中清除出去。我在《必须尽快恢复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一文中,对于常规教育体系的构想,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请发表高论。  

  

《必须尽快恢复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网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9/105509.html  

  

标签:教育   面向   劳动者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